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2024-06-29 10:52:55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高级植物生物学是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此,建立以植物生物学学科相关课程和生物学专业相关课程为基础,以植物生物学专题讲座为核心,以研究前沿和研究实践为拓展,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思政元素的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促使研究生教育和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
摘要:高级植物生物学是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此,建立以植物生物学学科相关课程和生物学专业相关课程为基础,以植物生物学专题讲座为核心,以研究前沿和研究实践为拓展,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思政元素的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促使研究生教育和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研究生教育
课程思政是将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是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1]。课程思政工作不仅关系到教育的改革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研究生培养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思政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道德品质高尚的研究生是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因此,思政教育依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深刻领悟课程思政丰富内涵及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研究生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律,构建符合专业课要求和研究生教学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无缝对接,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知识学习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对于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在研究生培养中,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方向性作用。高级植物生物学是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和方向课,内容涵盖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植物生理、植物生态、植物资源等领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做到以下四点:掌握植物生物学的系统知识,获得植物生物学科学研究的高级训练;掌握植物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和重点领域研究动态;获得本学科最新的实践技能训练,能将理论、方法与植物生物学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植物生物学发展新成就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坚持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过程是实现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同时,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内容广泛涉及科学精神、生态环保等内容,使得该课程在开展思政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此外,建立和创新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积极实践,不仅可对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对培养知识与思想全面合格的植物学类高级人才尤为重要。
二、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高质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保障。经过多轮教学实践和反思,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建立了以植物生物学学科相关课程和生物学专业相关课程为基础,以植物生物学专题讲座为核心,以研究前沿和研究实践为拓展,将思政元素全过程、全方位融入的教学模式,实现了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结合,提升了学生的植物学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基础、植物生物学研究前沿认知、创新意识、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以此使学生掌握了植物生物学的系统知识,了解了本领域研究前沿,拓宽了研究视野,获得植物生物学科学研究的高层次训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家国情怀、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工匠精神,实现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双效提升(见图1)。
三、高级植物生物学思政元素挖掘的思路
植物科学及植物学类相关行业不仅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学、林学、园艺学、草学、药学、生态学等学科及相关行业的基础学科,而且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涉及的重要领域[4]。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蕴含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关的思政元素。因此,在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可以从8个方面进行挖掘:第一,深化政治认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第二,热爱祖国,厚植家国情怀;第三,坚持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精神;第四,尊重生命,树立公民意识;第五,关注生态文明,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第六,保护自然资源,树立法治意识;第七,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第八,拓宽国际视野,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外,课程思政元素与案例的挖掘和融入应与课程内容和教育场景密切关联,以使选用的思政元素与案例恰当、合理,融入自然、巧妙。
例一:热爱祖国,厚植家国情怀。在“植物科学前沿”专题中,精选和介绍我国植物学家在植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及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贡献,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植物多样性”专题的教学中,列举大量中国特有物种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名物种,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丰富的植物物种和丰富的植被类型,建立对中华大地的深厚情感。在讲授“种子及其发育”专题时,有机嵌入著名植物学家钟扬教授的事迹,进行种子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
例二:坚持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精神。高级植物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大量的真理发现过程,在坚持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精神的教育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如讲授“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题时,引入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对青蒿素锲而不舍的研究历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科研实践专题讨论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科研诚信与学术不端案例,教育学生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四、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构建专业知识教学+思政教育的教学规划
教学大纲在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纲领性作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保证,也是制定考核标准的指导性文件。为了构建科学的专业知识教学+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课程团队基于成果导向理念,根据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达成要素,明确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的融入点、结合方式及目标要求。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检验和评估教学大纲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依据评估结果适时修订教学大纲,构建符合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知识教学+思政教育的教学规划。
(二)优化课程思政内容,自然融入思政元素
根据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价值塑造为目标,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公民意识、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文化自信、国际视野等8个方面的思政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再挖掘、优化和细分了总共24个思政元素点,每个思政元素点配2—3个思政事例,以此建立课程思政元素库,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建立课程思政元素库与课程内容的有机关联,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专业知识教学的目标。
(三)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途径
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主要采用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的方法开展教学。在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的过程中,适时、合理地将思政元素体现在教学内容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外,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如虚拟课堂、视频、动画等),有选择性地从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学科、行业、区域、文化和历史等角度,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严谨性和合理性,以发挥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双效引领作用。
(四)创新考核方法,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融合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不断优化考核模式,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框架基础上,积极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过程性考核方法,构建了思想、知识、技能、思维、素养“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此提升育人成效,达成课程育人目标。例如,在考查藻类知识时,可以设置讨论题:“国家为何将发菜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何禁止发菜的采集和交易?”该问题涉及“知识+思想+思维+素养”维度的考核,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和遵纪守法的法治意识。
五、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效果评价
自2020年对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展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效果不断提升。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交流和考核评估等途径,对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第一,85%以上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持赞成态度,90%以上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融入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非常有必要,表明在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已经深入人心,受到广大研究生的认可和欢迎;第二,任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契合程度在90%以上,而且90%以上的学生认为融入的思政元素对专业知识学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86%的学生认为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对本人道德品质的提升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影响,而且90%以上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讲授做人做事的道理,持非常赞同的态度,认为通过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思政素质均有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让学科教育回归育人本真的一项长期而细致的系统工程。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教学实践的开展,可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和政治思想传递给学生,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为我国培养更多植物生物学领域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为菊,丁兆建,谢春平,等.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施路径探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3(2):94-97.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5)[2023-10-24].
[3]李秀丽.融入思政元素的“应用统计”研究生课程设计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21(23):73-76.
[4]赵金莉,唐宏亮,陈凤丽,等.植物学课程群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32):1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