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管理沟通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论文

2024-06-24 13:55:30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依据应用型新文科专业建设的要求,培养卓越的管理类专业人才,针对某高校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现状,把OBE理念落实到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学改革依托雨课堂教学平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四个阶段持续改进。OBE教育理念使得管理沟通课程更具有目标性和实用性,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沟通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其获得优异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摘要:依据应用型新文科专业建设的要求,培养卓越的管理类专业人才,针对某高校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现状,把OBE理念落实到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学改革依托雨课堂教学平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四个阶段持续改进。OBE教育理念使得管理沟通课程更具有目标性和实用性,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沟通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其获得优异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OBE理念;管理沟通;混合式教学
一、OBE理念下管理沟通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的意义
管理沟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是积极响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号召,实施加快建设智慧教学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之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点课程,管理沟通课程的学习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课程的实践性突出。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形式深度融合的探索,是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改革思索和实践的重点。从学生的需求视角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实践方式和学科的局限性,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把OBE理念落实到管理沟通教学活动中,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反向设计教学目标,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全过程中。依托雨课堂教学平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四个阶段持续改进,在教学方法、教材及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探索研究。探索OBE理念下管理沟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亟待实施的重要课题,有助于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管理沟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某高校的管理沟通课程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授课内容不断丰富,授课质量稳步提升,但混合式教学程度较低,困境逐渐显现。
(一)课程内容结合实践难度大
目前,管理沟通课程以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主,将教师讲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为辅助。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深度融入企业管理的沟通情境中,对所学管理沟通知识浅尝辄止,很难将课程所学运用到未来工作中。
(二)雨课堂平台使用与教学内容融合度低,学生积极性有待提高
目前管理沟通课程在雨课堂平台的使用程度不高,仅停留在学生考勤签到、上课点名等基本层面,对授课只起到简单的辅助作用。教学内容没有和雨课堂平台深度融合,学生对雨课堂平台的使用熟练度欠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虽然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但学生在课堂上仍有畏难情绪,参与度有待提高,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情景模拟等课堂展示活动,解决实际管理沟通问题的能力仍有很大进步的空间。教师需找到更符合学生意愿的、更有趣味性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教学评价维度单一
目前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说明教学评价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管理沟通课程使用过程性考核评价,但基于管理沟通实践性较强的特征,过程性评价主要依靠教师打分,教学评价维度单一,迫切需要构建多维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三、管理沟通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
基于管理沟通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密切结合的特点,将OBE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专业能力目标需要有相应课程体系的支持才能达成,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实现专业能力目标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1]。构建教学改革的基本流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四个阶段形成一个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闭环(见图1)。
(一)从OBE理念出发,完善教学目标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是根据教材课程内容来制定,而融入OBE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需求视角出发,完善教学目标设计(见图2)。基于OBE理念的管理沟通课程设计,明确在管理沟通课程知识点上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结合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让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相匹配。管理沟通课程中的能力的培养以明确的课程目标来支撑,从专业人才建设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出发,盘点与管理沟通课程相匹配的毕业要求,反向设计混合式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目标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更贴合行业、社会的需求。梳理每个课程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具体的知识、能力、思政目标。在知识目标方面,使学生掌握管理沟通必要的基础理论,立足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紧密联系实际,以基本理论为先导,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交融,在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管理沟通的实际技能。在能力目标方面,掌握管理沟通的表达方式与技巧,训练学生演讲、面谈、处理人际冲突及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解决企业管理沟通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活动项目撰写、制作课件与汇报的能力。在思政育人目标方面,让学生组建课程实践学习小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责任感;通过情景任务模拟、角色扮演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思维;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紧贴课程目标,逐步细化成与之匹配的知识点,制定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依托雨课堂平台,贯穿课前—课中—课后
一是课前:线上自主预习。做好教学资源的准备与课程设计,在雨课堂平台上传预习资料,发布教学任务,导入案例、视频资料、与之匹配的慕课资源,布置每章节情景模拟主题讨论、分组活动、小测验等课堂活动,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学生在线上进行自主预习、自主测试,完成课前的准备。
二是课中:线上线下混合参与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融合OBE教学理念,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安排,将课堂有限的时间用于对学生个性化定制研究问题与数据分析的指导上[2]。
在重难点方面,更深入地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标深度渗透、教学对象深度参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混合参与式学习”的模式。
第一,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预习课件任务,对上一章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进行检测,及时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上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雨课堂平台的弹幕、投稿、投票、随堂测验、随机点名、讨论区、分组等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践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PPT小组汇报、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展示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第三,教师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精讲重难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绘制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教学内容,将零散知识有逻辑性地组织、串联起来,厘清知识脉络,培养学生系统性思考、归纳及提炼的能力。第四,课堂最后10分钟为反馈的时间,通过巩固、回溯学习过程,讲评作业、答疑,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及反思,探讨管理沟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管理沟通实践活动,提升沟通技巧,锻炼沟通能力。
三是课后:线上线下巩固拓展。课后,教师在雨课堂教学平台布置各种形式的课后作业,如情景任务模拟视频、角色扮演、实训报告等。学生在课后及时复习并完成课后作业,在讨论区留言,讨论课后交流遇到的问题等。教师及时批改作业,解答学生提出的难题。
(三)构建多维教学评价方式
基于OBE理念,课程评价要基于课程目标的设立,特别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效[3]。目前,管理沟通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方面,过程性考核占40%,终结性考核占60%。现有过程性考核,包括小组讨论、课堂提问、案例讨论、记分作业、PPT小组讲演五个部分。鉴于管理沟通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征,传统的考核体系中学生沟通实践能力方面的真实水平不能全面体现,因此要构建多维考核评价方式,有效测评学生真实学习水平。过程性评价应由主要依靠教师打分向多维度评价方式转变。课程通过制定各教学环节评价标准,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并提出持续改进的建议,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三位一体”的评价,创造性地激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终结性考核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减少客观题的占比,增加开放性题目的占比。
(四)开展教学总结,教学相长
教学团队成员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及课程组教研活动,分析学情,寻找问题原因。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教学总结,可以实现教学相长,根据学生学情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设计,持续改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综上所述,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探讨了OBE理念下管理沟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势,利用线下课堂的参与互动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实现相互促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OBE理念引导下的成果导向课堂教学,着力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对知识的人为化分割,以结果为导向的知识的系统化整合。课程规划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全部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来开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给予引导,力求每位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有所获,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成果。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明确沟通、管理沟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熟悉沟通的主要对象和媒介,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还要让学生不断去实践和有意识地训练,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卫东,黄蕾,冯若雯.基于OBE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重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0):19-30.
[2]杨雪云,金文龙.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以数据分析类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3(18):141-144.
[3]苏芃,李曼丽.基于OBE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29-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