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路径与实践论文

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路径与实践论文

4

2024-06-17 14:08:35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物理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方法、实验探究能力等重任。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考验。本文从教学任务、学科素养和教学知识方面对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增强跨学科交融、创新教学方法、遵循物理规律教学、树立物理伦理观念等策略,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摘要]物理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方法、实验探究能力等重任。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考验。本文从教学任务、学科素养和教学知识方面对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增强跨学科交融、创新教学方法、遵循物理规律教学、树立物理伦理观念等策略,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学习

  作为塑造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角色,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未来发展。因此,探索和实践持续学习策略,对于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对物理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还包括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不断学习和改进。然而,持续学习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具备自我驱动的学习动力,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调整,从而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专业成长。

  一、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要求

  (一)从传授知识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随着物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的概念、理论和实验不断涌现,初中物理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从传授知识到立德树人的转变是适应物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传授知识是传统教育的主要目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将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相结合。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实验、推理和数学应用。这些特点要求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满足物理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三维目标”是传统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单纯的“三维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新焦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与学科相关的关键能力和素养。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从“三维目标”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转变,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深入的专业素养,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教学目标的更新和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三)从单学科知识到多学科融合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单一学科知识的掌握,这要求物理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物理学科的知识,还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以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加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学科交叉的增多,也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多学科融合。教师要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问题往往不是按照学科的界限来呈现的,而是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需要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策略与实践

  (一)增强跨学科交融,拓宽知识视野

  跨学科实践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要求,强调了教师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具备精深的物理学知识,又具有跨学科研究活动实际所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体系。这一要求的提出,促使初中物理教师不断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挖掘专业知识的深度,把握各学科方向,建立起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跨学科交融是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解决。

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路径与实践论文

  例如,解释地球为什么有四季、潮汐现象如何形成等问题,就需要同时具备地理学、物理学和数学知识。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对物理学知识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包括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公式,以及相关的实验技能等,更好地教授学生,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与物理学的交叉点有很多,教师需要了解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与物理学的联系和区别,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理念,寻找与物理学的交叉点,并将其融入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学生思考方式进行具体的交融。在讲解光的折射时,可以引入地理学中的海市蜃楼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导致的折射现象;在讲解重力时,可以引入生物学中的细胞结构、化学中的分子间作用力等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和应用。同时,教师需要积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建立合作和交流平台,以合作备课、研讨教学方法、参加跨学科研讨会等方式,来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挖掘专业知识深度的发展过程,通过建立起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全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磨炼教学技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深入学习物理学科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持续反思与总结教学实践。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初中物理教师除了要对物理教材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还要与现代物理学前沿接轨,积极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学术研讨会、聆听专家讲座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涌现。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关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通过学习实践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还可以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体会,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以“摩擦力”教学为例,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学习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分类、产生条件等知识,阅读教材、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以全面了解摩擦力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同时,积极结合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的革新,通过构建物理场景来展开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实践项目,如“设计一个能够减少摩擦力的装置”,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研究摩擦力的原理,了解如何减少摩擦力。在项目开始前,教师可以先讲解一些关于摩擦力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产生初步认识。然后,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出一些指导和建议,在设计时可以考虑使用什么材料、如何调整装置的结构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摩擦力的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借助翻转课堂,将学习资料,如视频、PPT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中预习。在课堂上,教师不再进行知识讲解,而是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测量不同表面的摩擦力或者比较不同材料的摩擦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授“摩擦力”之后,教师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在实验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等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三)遵循规律教学,坚定教育信仰

  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也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物理规律的揭示和应用,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深入理解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坚定教育信仰。专业伦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教育信仰。物理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坚定教育信仰,遵循教学规律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几点:(1)物理规律是经过大量实验和观察总结出来的,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2)物理规律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是受到限制的,不能随意套用;(3)物理规律是不断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和修正的。

  物理教学要注意遵守物理规律,避免过度强调应试和成绩,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例如,在教授“电磁感应”这一概念时,教师应该通过实验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记忆公式和概念。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例如,在教授“电磁波”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应用,引导他们认识电磁波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电磁辐射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养成正确的伦理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四)坚持伦理观念,塑造专业风范

  在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伦理观念和塑造专业教育风范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更影响着学生的物理学习和成长。

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路径与实践论文

  一方面,保持对物理学科和教育理念的持续关注,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物理研究和教育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物理伦理观念融入日常教学。另一方面,挖掘物理学科丰富的伦理内涵,如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等。教师应深入挖掘这些内涵,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伦理素养。同时,保持专业教育风范,包括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教学技能、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持续学习的精神。还要注重与同行、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在专业发展上做到精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策略与实践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物理教师,自身要注重学习和研究物理教育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保持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佳锴,郭飞君.新时代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16):74-76.

  [2]姜观丽.“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9):89-91.

  [3]薛志峰.开展网络工作坊教研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以“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工作坊”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1(6):4-5.

  [4]林维贵.例谈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考试周刊,2019(2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