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5

2019-01-08 15:49:54    来源:知网    作者:admin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基础学科的作用十分重要。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继而有效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因而,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培养出有情有义、人格健全的新时代接班人。

语文学科的教育,不仅是一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的是对学生美好心灵、健康人格的培养,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通过人文情感的熏陶,继而陶冶他其心志与情操,最终塑造小学生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擅于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实施语文情感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教师个人的良好素养与师德风尚,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人生阅历有限,加之他们对一些事物与行为的辨别能力不强,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不健康思想与行为的影响,从而对其成长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基于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言传身教的形式,给小学生们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全力做到率先垂范,让自己的言谈举止都极具榜样的作用,继而使学生耳濡目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如果在生活和教学中出现了错误,笔者也会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并在学生的监督下改正,从而赢得学生的一致认可。同时,做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教师,不仅自己的言行一致,胸襟开阔,为人处事还要客观公正,唯有如此才能受到学生的亲近与爱戴。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师,其个人的言行举止才能成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榜样,在自身的言传身教都极具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形成,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依托文本,适机渗透

课堂是我们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可以在开展文本阅读教学同时,适机渗透人文教育,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我们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语文教师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度的挖掘。藉此精心设计自己的各个教学环节,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同时,也将这些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的教育素材,适机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能够对此进行潜心的感悟,在培养其健全人格的同时,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川端康成的《父母心》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文本中的因生活所迫而将孩子送人领养的故事来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文本中的穷夫妻在无奈下将孩子送人后又前后反悔了三次,不舍得将自己的孩子送走,其中生动的向学生诠释了父母的爱子之心。此外,还有文本中想要领养孩子的夫人也受此感染,文本表达了对世间最珍贵的亲情,及能够关爱他人的高贵品格的热情赞扬。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多读文本,并对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进行仔细揣摩与分析,继而感悟亲情的可贵,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然后让学生来说说在他们的生活中,自己是如何看待父母亲情与感受到身边的爱意,从而使得学生的情感能够受到熏陶,在启迪其思想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人格更加的健全。

三、借助活动,促进生成

东汉文学家班固曾说:“百闻不如一见。”强调亲自观看、验证的重要性。陆游在教子诗中也曾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中可见,在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还要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发自内心的感悟与切身体会。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校园主题活动、或是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锻炼,并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感受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一来,既能丰富小学生的人生阅历与情感体验,也能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识记与运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

季羡林认为:“坚持写日记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真诚感。”而作家姚雪垠也认为,坚持写日记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品格修养的提高。因而,我们在设计与组织实践活动时,一定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有针对性,还要让学生乐于参加,有事可做,有话可写。而学生通过写活动日记的形式,既有利于提高其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写作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的教学宗旨。同时,学生在活动之后,将自己在活动中的真实感受与情绪都通过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也能使学生养成“说真话、做真人”的良好人格。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品味生活,继而学会感恩他人的付出。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记录其生活中感动的瞬间,从而更好的感悟生活、享受人生。

总之,小学语文作为我们小学学段的基础教育学科,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继而有效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因而, 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有情有义、人格健全的新时代接班人。


[1]隋艳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45.

[2]吴正英.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J].才智,2014(35):146.

[3]王丽金.小学语文教学与健全人格教育[J].科技视界,2014(32):273.

[4]卫婕.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