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论文

2024-06-13 10:35:59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准,并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提出更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基于新课标导向,构建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满足新课标对教学评价的要求,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与发展。本文简要阐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原则,并提出一些基于新课标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探讨性建议。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准,并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提出更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基于新课标导向,构建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满足新课标对教学评价的要求,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与发展。本文简要阐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原则,并提出一些基于新课标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评价体系评价原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将如何基于新课标导向,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视为关键课题,积极进行相关研究、探讨与实践。首先,应深入、客观和全面认识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原则。其次,要围绕新课标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途径,将教学评价的作用、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
不论是对课堂教学还是对教学评价,新课标都提供了明确和详细的标准、建议与指导,强调了语文教学评价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评价需要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等。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还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的多元性、互动性和激励性。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基于新课标导向,围绕新课标要求,建设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新课标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原则
1.过程性原则
在教学评价的实施中,新课标强调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过程性评价是贯穿学生语文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态度、学习方法、参与程度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与过去单一注重终结性评价的观念不同,教师应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2.主体性原则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的主体中。例如,教师可以听取学生对教学及教学评价的建议,接受学生对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或让学生自己掌握、行使评价的权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评价的民主性和参与性。
3.发展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坚持发展性原则,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应用。这包括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不足和问题,同时分析自身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以不断改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评价结果还应体现激励性,突出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步入良性的学习循环。
三、基于新课标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建设途径
1.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明确评价目标、丰富评价内容
新课标对“教—学—评”一体化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应联系教学实际,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在基于新课标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中,教师应首先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并重新明确评价目标、丰富评价内容。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相互协调、无缝衔接,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在实践中,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仅关注学生的书面测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学生的综合性、主体性发展为目标,根据具体的课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保持三者的协调与统一,让教学追求和教学评价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2.应用表现性评价,兼顾终结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
在新课标下,为了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应用表现性评价,兼顾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一种较传统教学评价更为科学的方式,其强调学生更深层次的思想态度、行为动机、知识与能力储备,有助于学生知、情、行的统一。具体而言,表现性评价通过创设与评价内容一致、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和活动,观察学生在这些情境中的表现和任务完成结果,按照一定的评分规则评价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情况。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表现性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能够对学生产生更为有效的测试效果,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新课标也指出,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诵读、演讲、书写展示、读书交流、戏剧表演、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诵读、演讲、书写等比赛,或者指导学生编排戏剧表演节目、进行乡土人文调查访谈,通过这些方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对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完成结果给出综合性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表现性评价的实施需要教师提前制订相应的评分规则,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3.实施分层评价,对学生制订个体化的发展目标
新课标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中的主体性,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扁平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将所有学生都放在同一个基准线上,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基础能力差异,难以客观体现出学生的个人学习进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确保每个学生的进步得到体现,教师应实施分层评价,为学生制订个体化的发展目标。
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分层”。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因既往学习经历、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等因素而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全面统筹,量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并根据水平划分为A、B、C三个层级。接下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分层,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发展目标。无论是对哪个层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教师都应强调评价的激励性,突出学生的进步,多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当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也需要委婉地指出,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他们当前学习状况的原因,包括促成进步的因素和导致学习问题的原因。
4.引导学生互评、自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教学评价中,学生不能只是作为客体而存在,这既会削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可能导致教学评价“盲区”的产生,有损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为了杜绝这样的教学评价弊端,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并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明确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评价中,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组成员日常接触较多,他们更了解彼此的学习情况,能够反映教师难以察觉的细节。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况进行评价,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管理和自主责任意识。
5.重视学生评价反馈,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在新课标下,教师应建立更加通畅的双向教学评价机制,重视学生评价反馈,加强师生沟通交流。这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帮助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更加适应教师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和评价成效。如果学生对评价结果有异议,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提出异议的机会,进行“申诉”。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主动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这种双向的交流机制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结语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知识和能力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同时,教学评价还能够凸显学生的优势和能力特长,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步入良性的学习循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导向推进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于国.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几个关键词[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12):40-43.
[2]孙建辉.教师素养提升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J].语文建设,2021(18):82.
[3]殷维.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究[J].辽宁教育,2023(17):67-70.
[4]黄娟.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文科爱好者,2023(4):172-174.
[5]仇千记.用全面评价落实减负提质—兼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J].宁夏教育,2023(Z2):67-69.
[6]朱祯.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3(28):63-65.
[7]王彩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落实[J].天津教育,2022(34):165-167.
[8]樊康龙.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的框架构建[J].教师教育论坛,2021(12):87.
[9]彭恬静.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4):99-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