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幼儿园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策略提升的行动研究论文

幼儿园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策略提升的行动研究论文

5

2024-06-06 11:06:09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自主性角色游戏是幼儿教育阶段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游戏形式,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增强社会属性。教师对自主性角色游戏的评价是一种间接的游戏指导,能促使教师深入游戏,观察和了解游戏情况。文章通过分析幼儿园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与指导的现状及价值,进而探究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和指导的策略,以期提高幼儿游戏质量,发挥自主性角色游戏的价值,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持续性、创造性发展。

  【摘要】自主性角色游戏是幼儿教育阶段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游戏形式,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增强社会属性。教师对自主性角色游戏的评价是一种间接的游戏指导,能促使教师深入游戏,观察和了解游戏情况。文章通过分析幼儿园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与指导的现状及价值,进而探究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和指导的策略,以期提高幼儿游戏质量,发挥自主性角色游戏的价值,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持续性、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性角色游戏;评价策略

  自主性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某个与真实场景相对应的主题区域中,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扮演该区域中的某个社会性角色,模仿和想象该角色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创造性地表现该区域中的具体内容。同时,幼儿还可以利用各类低结构、易获取的生活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以物代物的方式将其运用在游戏情境中。另外,幼儿还需要在情境中和同伴围绕一定的游戏主题进行沟通交流,推动游戏开展,从而在游戏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了解社会生活规则,提升人际交往技巧。

  一、幼儿园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与指导的现状

  (一)重游戏过程,轻游戏评价

  自主性角色游戏的开展以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为主。在当前的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已经转变教育理念,将重点放在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倾听幼儿的想法上,不再强行将幼儿带入自己的思维中,而是给予幼儿更多自由、自主的空间,使其充分地与环境、材料互动,从而引发其更多的创造性行为。然而,很多教师过于重视游戏过程的改进,忽视了游戏评价的重要性,往往只是在游戏结束后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提问,没有深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收获,引导幼儿总结游戏经验,进一步引发幼儿思考,使得游戏评价只关注幼儿单次的游戏经历,没有进行连续性经验的总结与归纳。

image.png

  (二)重评价形式,轻评价内容

  在游戏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自己的观察、判断和思考,针对游戏过程中有趣的、有价值的内容,应及时、适时地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发幼儿间的思维碰撞。当前,有的幼儿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游戏评价的重要性,但在进行游戏评价时所采取的互动模式往往比较单一,容易出现刻板或泛泛而谈的情况。事实上,幼儿才是游戏评价的主体,有些教师仅仅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模式化的评价,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违背了自主性角色游戏的组织原则,不能给予幼儿启发性的指导。

  (三)重流程进展,轻介入时机

  在自主性角色游戏反复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形成一套自己的“组织套路”,久而久之,便认为自主性角色游戏固定地由游戏开场、游戏过程和游戏评价三部分组成。然而,由于幼儿具有特殊性,每一次的游戏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介入幼儿游戏过程的时机并不只在游戏出现矛盾或是游戏结束后,而是应该实时观察,及时抓住有价值的介入时机。

  (四)重材料使用,轻材料反馈

  在课程游戏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材料在幼儿游戏中的重要价值,因而在自主性角色游戏创设和筹备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提供丰富、多样化、低结构的材料供幼儿使用。但在游戏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游戏事件,缺乏对幼儿与材料互动的关注。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材料在一定时间段往往不会有较大的变动,因此教师对于如何评价材料的使用缺乏足够的经验。

  二、幼儿园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与指导的价值

  (一)保障自主性角色游戏顺利开展

  游戏评价环节是游戏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此次游戏活动的经验,对下一次游戏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起到衔接两次活动的作用。因此,游戏评价环节是自主性角色游戏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可以使幼儿明确游戏思路,节省个体逐一探索所需花费的时间,实现经验共享,推动班级游戏水平整体提升。

  (二)促进教师与幼儿双向提升

  在实践意义方面,游戏评价环节对于巩固提升游戏经验、丰富延展游戏进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具有积极作用;在能力要求方面,游戏分享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稳中有进、持续积累的过程,在不断分享和评价的过程中,幼儿能收获更多的游戏经验,教师也能积累丰富的师幼互动经验[1]。相较于其他游戏形式,自主性角色游戏具有较强的变化性、随机性,因而对教师实时反馈幼儿的游戏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相互反馈的过程中,师幼双方都实现了个人经验的提升。

  (三)更好地发挥游戏本身的价值

  自主性角色游戏旨在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与材料和同伴互动,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创造能力提升。而游戏评价能够总结幼儿的游戏表现,提炼关键经验,更加快速、有效地发挥同伴间相互学习的作用。因此,游戏评价能够外化自主性角色游戏的社会性学习价值,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用图画、语言、动作等方式进行表征,将无意识的游戏表现转化为有意识、主观性的游戏方法,由此最大程度地发挥自主性角色游戏的价值。

  三、幼儿园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与指导的策略

  (一)灵活调整游戏进程,注重游戏评价

  自主性角色游戏的开展受幼儿当下的兴趣爱好、专注力所影响,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和经验分享时间的比例,转变固有的教育模式,灵活地把握每一次自主性角色游戏的进程。如当游戏时间过长,幼儿的专注度有所下降时,则可以减少游戏时间,在游戏结束后组织一次专门的游戏分享会,让幼儿分享此次游戏的过程、发生的趣事、遇到的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迁移游戏经验;当部分幼儿的游戏兴趣有所减弱,出现注意力转移、胡乱摆弄材料、不再根据角色参与相应的活动等行为时,则可以让这部分幼儿结束游戏,对刚才的游戏过程进行回顾,思考自己感到无聊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反思游戏需要改进之处,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若是游戏中个别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影响了游戏进程时,则可以采用教师介入或同伴介入的方式及时解决矛盾,帮助幼儿获得更丰富的游戏体验。

  (二)选择多样化的指导方式,把握评价时机

  游戏评价与指导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展示实物、观察照片与视频等常规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组织辩论、相互解读游戏记录等方式引入游戏评价[2]。

  第一,模拟情境或情境再现的方式可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自主性角色游戏中发生的某一件事是否合理,这种方式更适用于小中班幼儿的游戏评价环节。如小班幼儿在自主性角色游戏中出现了顾客买了苹果,收银员却迟迟没有动作,不知道该怎么回应顾客的行为,或者是收银员忙于自己的事,没有及时回答顾客的问题,最后顾客等不及就不买了。对此,教师可以采用视频记录与情境再现相结合的方式,先引导幼儿观察视频,让幼儿针对这一情况展开讨论,再让两位有超市购物经验的幼儿分别扮演收银员和顾客,再现购物、付款、找零这一流程,最后请视频中的幼儿根据正确的互动方式再次进行角色扮演。这样,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无须刻板的言语说教,幼儿就能对角色扮演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第二,组织辩论的方式适用于幼儿分别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时,教师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将幼儿划分为正、反两方,让其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经过一系列的辩论,教师再辩证性地启发幼儿的思维,这样有利于拓展幼儿思考问题的方式。

  第三,相互解读游戏记录这一方式不仅可以运用于集体分享的形式中,还可用于弹性的自主环节中,将全体幼儿的游戏记录放置在班级环境中,让幼儿自主阅读、理解、交流、分享,发挥经验记录和经验共享的作用。

  由此可见,指导与评价方式的发展体现在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性方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创设游戏环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选择适当的方式给予支持等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总结游戏经验,还可以促使幼儿自主观察学习、相互交流讨论,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挖掘自主性角色游戏更多的可能性。(三)关注材料运用,拓展评价角度

  随着低结构材料的推广和普及,有探索空间的材料在游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材料的价值,促进材料与幼儿互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评价环节分享幼儿创造性使用材料的行为。如在自主性角色游戏中,幼儿以物代物的能力有所提升。在进行“飞机场”自主性角色游戏时,幼儿会把长条积木当作安检探测器、把桌椅组合当作客舱、把毛根和纸杯组合当作氧气面罩、把绳子当作安全带等,这些都是幼儿创造性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的生动案例,教师可以在评价环节请幼儿分享其他类似积极使用材料的案例,鼓励创造性行为再次发生。

  另外,同一种材料也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场合中。如在“烧烤店”自主性角色游戏中,幼儿将水果网袋巧妙地使用在了各个方面,可以当作袖套套在手臂上,可以与毛根组合当作外卖袋,可以剪开放在烤串下面当作垫板等。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同一种材料的创造性使用方面,以发挥材料的更多价值。

  (四)聚焦关键问题,展现评价价值

  在游戏评价环节,教师对关键性问题的选择应该基于自己对幼儿游戏过程的深入观察,与幼儿的实际游戏过程相吻合。在自主性角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有的幼儿喜欢某个游戏区域,但却不知道怎么玩;有的幼儿对某个游戏区域的角色都很熟悉,但却因为过于熟悉而感到无聊、乏味等。同时,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情况也不尽相同。如小班幼儿的自主性角色游戏更加随意,随着人员的变动、主题的变化和幼儿的兴趣变化,每次游戏的结果都会大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动态调整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和指导,让幼儿自主摆弄材料、参与游戏设计,提升幼儿游戏水平。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要采用语言、行动等方式介入或指导,以拓展幼儿的游戏思维。

image.png

  如在某次的娃娃家游戏中,萌萌在肚子里塞了一个娃娃,模仿妈妈怀着宝宝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去医院产检等环节,吸引了很多幼儿与其交谈,分享自己对于“怀宝宝”这件事情的好奇。但随着游戏的推进,“宝宝”出生了,萌萌反而手足无措了,她说道:“宝宝出生以后怎么办呀?我不知道呀。”有小朋友问她:“你妈妈不是也怀宝宝了吗?她是怎么照顾小宝宝的?”萌萌说:“我不知道呀,我妈妈肚子里的宝宝还没出生呢。”萌萌的游戏卡在这个问题上难以继续推进,笔者随即组织围观的幼儿进行了一次小讨论:“宝宝出生后要做些什么?”有的幼儿对弟弟妹妹出生后的场景还有印象,于是七嘴八舌地说道:“我弟弟小的时候一直要喝奶,要给他准备很多很多的奶粉”“小宝宝大多时间都在睡觉,可以给他准备一个软软的小床”“小宝宝洗澡不方便,我记得是要放在盆里洗的”……听取同伴们的意见后,萌萌有了自己的想法,只见她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有条不紊地照顾着宝宝,在游戏分享时也讲述了自己照顾宝宝的整个经历,分享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通过引导,组织幼儿一一表达自己对于关键性问题的经验,为同伴的游戏困惑提供了解决的办法,起到了同伴互助的作用,达到了良好的评价效果。

  综上所述,自主性角色游戏因有趣的情境和独特的玩法,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创意想象等能力不断提升,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创设一个自由、开放的游戏环境,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幼儿支持与指导,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幼儿游戏水平提升。同时,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聚焦关键问题,给予相应指导,启发幼儿不断思考,通过分享和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祥婕.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的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2]盛佳雨.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