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能游戏的实施路径探索论文

2024-06-06 10:56:3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适量的运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中之重,开展体能游戏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幼儿园应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参加体能游戏,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摘要】适量的运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中之重,开展体能游戏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幼儿园应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参加体能游戏,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体能游戏;实施路径
体能游戏是以运动为主体,以游戏为方法,以教育为指导,围绕培养幼儿体态、提升幼儿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能力等目标,根据幼儿不同发展状态,基于平衡、力量、投掷等多种运动模式为幼儿量身定制的系统性游戏[1]。在体能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游戏场地的多样性,既可以在户外,也可以在室内,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场域下体能游戏实施的有效性,以促进幼儿身心同步发展。
一、户外体能游戏燃激情
(一)组织方式有梯度
每一个阶段的幼儿都有着不同的动作发展特征,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决定了体能游戏的组织方式。如设计户外体能游戏时,教师应组合跑、跳、爬、平衡等一系列基本动作,形成体能游戏大循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这些基本组合的旁边增设距离相对较短的跑道、攀爬设备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幼儿的差异化需求[2]。组织方式有梯度便于全体幼儿都能参与体能游戏,而且能够提高幼儿参加户外体能游戏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体能游戏,在关注整体幼儿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关注个别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
(二)混龄游戏共发展
户外体能游戏是幼儿实现身心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幼儿通过游戏进行锻炼和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3]。一方面,教师应通过设置户外循环区域,使得体能游戏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游戏,尽可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特征。如可组织大班幼儿利用垫子、**、轮胎、跨栏等游戏材料进行体能大循环游戏的搭建,组织中班幼儿辅助参与,组织小班幼儿在中大班幼儿搭建完成后参与游戏。可见,在户外体能游戏中,教师开展以大带小的户外混龄体能游戏,不仅符合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还能推动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身心同步发展。
(三)户外场地重规划
除了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开展户外体能游戏,教师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目标将整个户外活动场地分为钻爬区、平衡区、跑跳区、投掷区等多个区域。这样一来,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体能游戏时便更有针对性,在材料的投放、游戏的设置、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中就更加有的放矢[4]。
以中班幼儿为例,教师引导幼儿在钻爬区开展体能游戏时,可将该游戏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幼儿进行高度为100厘米的钻爬,随着幼儿熟练掌握钻爬技巧,教师可在钻爬轨道上增设障碍物,此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则是将钻爬区与平衡区、跑跳区结合,形成跨区域的体能游戏联通,在增加难度的基础上将不同区域进行融合。通过划分户外体能区域,幼儿能够从单一的体能游戏逐渐跨步至复杂的体能游戏中,既符合幼儿身体发育规律,又能促进幼儿多方面均衡发展[5]。
(四)游戏引导讲实效
在户外体能游戏实施中,消极等待的现象非常严重,究其原因在于幼儿模仿、材料缺乏、规则意识不强、动作难度过大等。对此,教师必须提高户外体能游戏的有效性[6]。
如在中班幼儿开展“切西瓜”的体能游戏中,很多幼儿在大多数时间都是站立不动,只有个别幼儿会做出切西瓜和奔跑的动作,从而产生了消极等待的现象。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限制切西瓜的人数、增设西瓜个数等方式避免消极等待的现象,同时提升幼儿的反应能力、奔跑能力,增强体能游戏开展的有效性。
另外,教师要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能游戏时间不少于两小时。户外体能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能游戏类别,既能够让幼儿在户外场地尽情地释放天性,又能够让幼儿在宽敞的、安全的、功能丰富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成长体验,同时形成规则意识,提升与同伴友好交往的能力,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7]。
二、室内体能游戏激兴趣
(一)规划室内场地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在实际的户外体能游戏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雾霾、寒潮、高温等特殊天气的影响,幼儿户外体能游戏时间无法保证。因此,有效利用室内场地开展体能游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幼儿每日的运动量,为体能游戏的持续开展做好全面保障[8]。
在遇到特殊天气时,教师可以将室内长廊作为体能游戏的场所,并借助凳子、桌子、垫子等材料组织幼儿开展钻爬、跳跃、平衡等体能游戏;还可以利用专用教室、室内墙壁上悬挂的各种攀爬器械引导幼儿参与体能游戏。这样一来,便能够将户外体能游戏迁移至范围相对较小的室内,不仅能够保障幼儿每日的运动量,还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力量、平衡、协调等大动作发展技能,有效提高室内场地的利用率,开发更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能游戏类别。
(二)丰富游戏材料
相较于户外场地,场地空间狭小、材料取放难成为在室内开展体能游戏的弊端。因此,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基于就地取材、低结构、轻便、一物多玩等要求,从而解决室内体能游戏材料单一的问题,帮助教师理清材料与活动之间的重要关系[9]。
首先,就地取材,教室里的小床、桌椅、柜子等都可以作为室内体能游戏开展的首选材料,通过合理摆放椅子、桌子、小床等锻炼幼儿平衡走、跑跳、翻越等能力。其次,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体能玩具,如纸棒、飞盘、沙包等,这些材料既轻便又适用于抛、接、跳等多种体能游戏的开展,是开展室内体能游戏不可或缺的材料。最后,引入“网小鱼”“贴烧饼”等肢体类游戏,以发展幼儿手眼协调和反应能力。教师在投放室内体能游戏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多样性,还要关注游戏的多样性,创设材料与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增加游戏类型
教师应该丰富室内体能游戏的类别,让幼儿在室内体能游戏中能够继续保持对运动的热情,在保证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体能游戏的趣味性,促进幼儿各项能力均衡发展[10]。
教师可利用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小组活动、自主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室内体能游戏。如每天组织集体韵律操活动,能有效提升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肢体类游戏则可以在促进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利用球、**、轮胎等多种材料组合开展的“球类大冒险”,能有效提高幼儿抛接、攀爬、平衡等能力;组织幼儿开展“山羊跳”“青蛙跳”等体能游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跳跃能力。
开展各种类型的室内体能游戏,不仅能够保证幼儿每天的运动时间,还能够进一步拓展体能游戏的种类和玩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发展,获得与户外体能游戏不一样的体验。当然,室内体能游戏只能作为户外体能游戏的补充,不能够完全替代户外体能游戏,两种游戏类别应协调开展。
三、球类体能游戏养品格
(一)培育团队意识
除了开展户外体能游戏和室内体能游戏锻炼幼儿的体能,还可以通过开展球类体能游戏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耐挫能力[11]。球类游戏包含许多技巧和动作,教师要提前了解球类游戏的规则,使幼儿对球类游戏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学习简单的基本动作,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开展球类游戏,培养幼儿交流、合作的精神。
如在开展足球游戏前,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动作,如带球跑、射门等,在这之后才能开展综合性的足球游戏。相对于其他运动游戏而言,足球运动是一项规则意识较强的游戏活动,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团体意识,在踢球的过程中与同伴默契合作、友好交流,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开展足球游戏。因此,教师可设置“保护足球”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足球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懂得与他人分享、交流,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二)形成规则意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球类游戏的开展非常注重游戏规则的遵守,而规则意识不仅存在于球类游戏中,同时也存在于一日生活、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对幼儿后续的学习和成长非常有益。因此,在球类游戏开展前,幼儿需要了解游戏规则;在游戏进行中,幼儿需要遵守游戏规则。
如在某次足球游戏开展前,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分成两个小组,并鼓励小组内幼儿自行分配角色,如冲锋、后卫、守门员、裁判、小球员等,每一个幼儿都需承担相应的责任,裁判需要有公平公正的判断力、小球员需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守门员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幼儿在球类游戏中能够学会与同伴和睦相处,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较强的规则意识,提升社会化发展水平,这些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格。
(三)拓展游戏玩法
在球类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利用球开展一物多玩的创意玩法,以此培养幼儿自主合作、自我创新的精神,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12]。因此,教师需要拓宽思维,在幼儿掌握球类基础动作和游戏规则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多创意、乐分享、勤参与。
在全班幼儿尝试了几次足球游戏后,教师可带领幼儿创新足球游戏,即在足球赛场中间区域设置安全区域,双方在运球的过程中可以在中间的安全区域暂停,这样一来,幼儿参与足球游戏的积极性便愈发高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双方通过抱球、运球、踢球、抛球等方式开展足球游戏,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积极思考如何保证球不被对方抢走,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聪明才智。
综上所述,幼儿园体能游戏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通过开展户外体能游戏点燃幼儿的激情,通过开展室内体能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开展球类体能游戏培养幼儿的品格,以多路径、多辐射的方式,让幼儿不仅能掌握多种运动技能,还能获得社会性成长,实现身心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14.
[2]李健.3~6岁幼儿体质研究文献综述[J].体育科技,2006(2).
[3]郑丽梅.户外体育健康身心——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开展中的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7).
[4]张春菊.挖掘校本资源开展多彩户外体育游戏[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2(5).
[5]赵丽.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体育游戏[J].家教世界,2022(5).
[6]陈艺瑜.幼儿园体育自主游戏对幼儿体能发展影响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10).
[7]李莹.游戏化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22(32).
[8]李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能游戏实践研究[J].体育视野,2022(16).
[9]耿书云.创设游戏化课程,丰富小班幼儿的体能锻炼[J].启迪与智慧(上),2022(3).
[10]浦莉娟.基于体育游戏的幼儿体能训练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
[11]张瑜.幼儿园足球运动中幼儿体能训练游戏的研究[J].参花(下),2020(7).
[12]张英.幼儿足球游戏与户外体能大循环有机融合的探索[J].甘肃教育,20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