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护理研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探索论文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护理研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探索论文

8

2024-06-03 10:52:3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文章首先对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进行了概述,然后论述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护理研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构建,包括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析、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对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进行了概述,然后论述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护理研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构建,包括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析、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关键词:护理研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超星学习通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是一种越来越受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法,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并应用于各个学科课程[1],但在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经历不同,翻转课堂的开展形式不能千篇一律,且即使是同一个教育阶段的不同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和要素也应有所差异。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以生为本”是灵魂、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关键、师生良性互动是核心[2],其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环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照课本教学,课前学生自行安排预习,课上教师全程讲课和学生安静听课。与传统课堂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涉及学习翻转、人物翻转、空间翻转、评价翻转等方面[3]。学习翻转指“教与学顺序的逆转”“先学后教的转变”,这是翻转课堂的典型特色之一,其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同时以网络学习平台和课前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为依托,使学生在“先学”的进程中可以根据自身学习规划、学习情况等灵活调整学习进度和时间。课程团队在前期的护理研究教学活动中发现,护理本科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有较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参与感,且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收获远大于传统教学模式,但在具体实施中,现有的普遍适用翻转课堂模式尚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针对学生认知能力、教学需要和课程特点,为护理研究课程设计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和模式十分有必要。
        一、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概述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题讨论,以“teaching model”“teaching mode”“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superstar learning”“nursing research”为关键词在PubMed、ProQuest、CINAHL、EMBASE等数据库检索相关外文文献;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型”“超星学习通”“护理研究”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相关中文文献,对文献进行详细剖析、整理,并结合教学实践和工作实际、护理专业特点及课程特色,形成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护理研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的初步构想,然后通过课程团队专题讨论确定模型与模式的内容。本研究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不是机械地将教学顺序进行重新排列或组合,而是将翻转课堂的内涵、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和护理研究课程特色等有机结合,以学校数字化校园搭建的网络学习平台为依托打造翻转课堂。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任何教学模式的修订或构建都是以成熟的教学理论为研究基础的。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的构建以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关联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他人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学习者内部认知的变化和主动构建的过程。认知学习是关于应用思维的学习,这种思维可能会受到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4]。基于认知学习策略的培养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这种能力是翻转课堂教学中关注的能力之一。同时,认知学习理论提倡“情境认知”,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认知、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内在认知的重要性。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提供学习资源并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交流、讨论和反思,这就是一个不断更新认知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建构自我内在心理表征的程序,它是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学习者根据原有的知识结构主动把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规整到自己的认知领域里,从而构建出新的知识结构,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5],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将知识进行内化和升华也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新兴的且具有新特征的理论,为教育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特别是远程教育[6]。有学者[7]认为关联主义犹如一种学习理论,它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学生信息素养学习过程的框架,而本研究涉及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阶段,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和文化知识的过程,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十分关键和重要的设计。

  二、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护理研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构建

  (一)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析

  课程团队在已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改革的基础上,以护理研究课程为例,基于如表1所示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其结构分为5个阶段15个子项目,每个阶段的设计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image.png

  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是分析,常规的翻转课堂指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课程团队认为应该用高阶思维深入认识和理解翻转课堂,充分分析教学大纲、学生学情、教学重难点与目标、教学内容等,为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准备,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资料的准备不仅是教师备课所需,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础,此阶段是翻转课堂顺利开展的必然环节;第三阶段是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是翻转课堂开展的常规顺序,只有设计好这三个环节,才能进入翻转课堂的实施阶段,实现教学顺序上的翻转;第四阶段是评价,翻转课堂教学的成效可体现在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进步和改变上,因此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同等重要;第五阶段是形成,通过开展多轮翻转课堂教学,不断反思、反馈、修订,最终形成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1.分析阶段。第一,分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指导性教学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内容、方法、学时、知识点等。护理研究属于护理学专业的限制性选修课,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支撑作用,故分析教学大纲时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研要求,以便后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课前教师要将教学大纲上传至学习通平台“课程资源”板块。

  第二,分析学生学情。开展学情分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具体主要分析学生对特定内容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兴趣、能力特征等,以及调研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期望值等[8]。任课教师接到教学任务后,应立即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学情分析调查,有条件者可通过作业、测试、知识问卷等形式开展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科研需求和研究经历等情况,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同时,教师可邀请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实现更好的发展,也为教学难点的设置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分析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达到某种要求的表述,也是课堂教学的始点和终点。教师要把低阶的教学目标放到课前,同时将课后作为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从而把课堂教学时间调整出来进行高阶目标的深层学习[9]。要想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首先要解决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以护理研究课程“文献检索”为例,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是教学重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是教学难点,对此,教学团队要在课前提供录播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并在课中提出疑难点。

  第四,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分析教材和确定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的目的是针对教学内容建立整体性框架,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桥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分析教材时,教师可把综合的、复杂的整体内容分解为各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确定各部分间的关联;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调配,把分散的内容整合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整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就是把教学知识点划分为独立的知识模块或不同阶段的知识框架[10],以护理研究课程“撰写综述”为例,教学内容可分为“综述的写作步骤”“综述的写作格式和要求”“综述范文分析”,其中“综述范文分析”就是要在前两个知识点讲解的基础上再以范文分析的形式带领学生巩固学习。

  第五,分析超星学习通平台性能。超星学习通软件设置了移动和网页版,相较于其他学习软件,其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教师通过教学工号登录平台创建课程及进行课程管理、组建教学团队,可以实现教学数据分析及学习数据记录,也可以远程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参与情况,这有助于教师依据学习平台上的数据实时对教学进行科学调控。学生则使用学号登录平台,在线浏览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可以浏览该平台中的其他相关学习资源。

  2.准备阶段。第一,进行教学设计。以贵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学设计为例,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护理研究课程基本信息的设计;在超星学习通平台至少开展3次(期前、期中和期末)学情分析;教学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和思政目标,并根据重要性和性质对每次课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分类;教学要点分为重点、难点和疑点;教学组织与设计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时间分配,其中教学思路需重点阐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计划;推荐的学习资源应包括教材、专著、视频、录音、文献等;教学反思方面,教师最好于课程结束当天完成教学反思并进行总结。概言之,关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以教学大纲为指南,在完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且要明确重点与难点,进而设定教学目标。

  第二,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重要教学工具,务必合理规划并简洁明了地陈述其内容,并于每次课前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学习任务单作为一种教学媒介,既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指引,又能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11]。学习任务单应涵盖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等版块,其中学习指南犹如学生的导学文档,是学习当次课程的导航,包括章节名称、达成目标、课前学习资料、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预告5个子项;学习任务设置个人和小组学习任务,前者是个人自主完成所有学习内容并完成学习笔记,后者是小组协作学习和线上讨论并准备课堂成果汇报的内容;困惑与建议设计在学习任务单的末尾,学生要在完成翻转课堂的三个环节后书写,此部分可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提供有效参考。

  第三,准备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学生课前完成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视频、试题库、讲稿和课件等,并于每次课前上传超星学习通平台。其中,教学视频是课前为学生传递知识的一类重要媒介,是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的一大特色,且教学视频的内容和质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2]。教学视频可选用现成的优质视频,也可自行录制,具体以教学大纲为蓝本、学情分析为基础,每个知识点可录制成5—10分钟的微视频。

  第四,建设网络课程资源。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创建护理研究课程门户,熟悉并掌握该平台性能和课程不同板块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创建班级,导入学生名单,分类、有序地上传教学资源,并设置定期开放资源等。

  3.设计阶段。主要包括翻转课堂的一系列活动安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设计(详见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部分内容)。

  4.评价阶段。一方面,过程性评价。又称“形成性评价”,占比40%。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线上课前讨论,每个学生有效互动≥3次得100分、1—2次得50分、无讨论得0分;考勤,学习平台记录考勤情况,按时上课或辅导员审批病假、事假得100分,但请假>3次得50分,无故缺课按0分计;课堂作答和讨论,积极参与课堂小组有效讨论和陈述,阐明自己的观点,指标全部符合要求得100分,只符合部分要求酌情给分,不参与不给分;学习笔记,根据学习笔记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评分;小组汇报成绩,教师自制评分标准,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此外,针对学习态度端正、表现优秀者还设置了5分的附加分。

  另一方面,终结性考核。即“期末理论考核”,占比60%。护理研究课程团队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命题、考核与反馈,命题内容不仅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科研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评价学生科研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考试结束后,教师应进行详细而有针对性的试卷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内容,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5.形成阶段。本阶段为形成教学模型,教师要通过多次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根据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反馈,不断修订模型。

  (二)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由9个主方框构成,纵向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横向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6个任务框,本研究将此图称为“9宫格”图。如图2所示(以护理研究课程的文献检索内容为例),课堂教学分为1个主体1个主导:学生和教师,两者在每个教学活动阶段都有明确的互补任务需要完成[13];2个环境:网络学习平台环境和课堂学习环境,翻转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课堂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缝翻转学习活动[14];2个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3个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5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学习安排、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前三者是翻转课堂的基础要素,后两者是构成翻转课堂的必要要素[15]。1.课前教学活动设计。本环节为知识传授和知识探究阶段。课前教学活动为线上教学环节,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知识传授和信息传递,为学生建构新的知识提供学习资源,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和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获取相关基础知识,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基础[16]。此外,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都应进行课前双向反馈,此环节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翻转课堂的成效和顺畅程度[17]。

image.png

  第一,教师方面。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辅助,课程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合作共建教学平台学习资源,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文献检索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文献检索的相关知识。课前1周,教师发布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前发起小组讨论,如在CNKI、PubMed平台以“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相关文献的检索为例,制定具体的检索策略,让学生实操演练,并在课前定时开展在线答疑,在线监督学习动态,最后根据小组讨论的情况和暴露的问题准备课堂环节的重点内容,对于难点与疑点则在小组学生探究和深度思考后加以点拨,以期达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的知识传递效果。

  第二,学生方面。课前1周,学生进入超星学习通平台查看导学资料,明确学习任务,做好学习规划,开展自主学习,具体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环境和方法的选择均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实现知识获取。完成个人学习笔记和学习任务后,学生要进入学习平台参与小组交流互动,实现知识探索。由具备不同学习特点、风格和能力的学生自由组建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同时要求其根据任务单要求,协作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并为课堂活动作好充分准备。

  2.课中教学活动设计。本环节为知识升华和知识内化阶段。课中教学活动在线下进行,这是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的链接枢纽,是翻转课堂的核心[18]。该环节主要解决课前线上学习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展示学习成果等,在课前知识传递和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将知识升华和内化,此阶段学生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讲课、单方面接受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策略,驱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将课前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内部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19],这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

  第一,教师方面。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交互式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合理安排课堂活动(40分钟/节×2),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领域的经验和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课堂前50分钟:每组进行学习任务及汇报交流和讨论,汇报形式不受限制,如PPT演示、音频、视频、动画和板书等[20],个人或多人汇报均可,汇报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课堂中10—1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学生展开自评与互评;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认可;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重难点知识讲解。课堂后10分钟:开展个别指导、答疑解惑及知识拓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堂测验,实现知识升华。另外,再预留5分钟开展学习反馈。

  第二,学生方面。每组学生抽签后依次进行文献检索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与交流,汇报时间为7—8分钟/组×6,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讨论。学生在课前学习和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理解重难点知识并提出困惑。根据邱慧丽等[21]的启示,可将反馈问题分成4类,其中对于一般和共性问题,建议学生进行组内讨论,教师随机提问;对于个别和疑难问题,学生先进行组内和组间讨论,构建初步的解决思路后,再由教师进行详细讲解,最终实现知识内化。

  3.课后教学活动设计。本环节为知识总结和巩固阶段。课堂结束后,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教师进行知识总结与反思,学生继续复习巩固和总结。课后学习是学生知识应用的迁移阶段,是对课前线上学习和课堂面对面学习的补充与巩固,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第一,教师方面。教师于课后24小时内发布作业,如列举至少3个不同情景的检索实例,帮助学生继续巩固检索方法,并通过分析平台数据,在线监督学生的学习动态,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对上课内容仍有疑问的学生,教师可在线上进行答疑,并在最后根据教学效果开展线上总结与反思,及时反思和发现问题,这样可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且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和能力。同时,在反思的基础上,教师要继续优化教学方案和充实教学资源,同时还应定期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笔记。

  第二,学生方面。每次课的新知识学习完后,学生应主动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灌输式”学习,且课后知识总结和巩固是学生建立适合自己思维模式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22]。学生要完成课后检索并撰写文献检索实践报告、完善学习笔记,其中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继续开展个性化的拓展学习,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开展文献检索,同时通过做测试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交流与反思,以进一步巩固知识,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迁移[23]。

  三、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现代信息化技术作为中介,还需要教学模式设计的迭代更新与创新,本研究在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关联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者和学习者均认可的超星学习通平台为教学媒介,将翻转课堂理念和信息化技术融入护理研究课程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与模式。但本研究中模型与模式的构建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且课程团队从护理研究教学实践和工作实际出发,并以此为依据,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及考虑不成熟的地方,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实证研究论证其实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不断修订、改进该模式和模型,以期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FRENCH H,ARIAS-SHAH A,GISONDO C,et al.Perspectives: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J].Neoreviews,2020,21(3):150-156.

  [2]阙晓琳.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7.

  [3]王静静.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人文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锦州:锦州医科大学,2020.

  [4]MCSPARRON J I,VANKA A,SMITH C C.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for clinical teaching[J].Clinical teacher,2019,16(2):96-100.

  [5]龚若雪.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2.

  [6]BANIHASHEM S K,ALIABADI K.Connectivism:implications for distance education[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virtual learning in medical sciences,2017,8(3):1-7.

  [7]MICHELLE,KATHLEEN,DUNAWAY.Connectivism:learning theory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 landscape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1,39(4):675-685.

  [8]胡玉华.新任教师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3):83-85.

  [9]郭建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式与统一[J].中国高教研究,2019(6):8-14.

  [10]李姗姗.翻转课堂模式在《基础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11]葛胜文,孙劲松.翻转课堂模式下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84-85.

  [12]XIU Y,MOORE M E,THOMPSON P,et al.Student perceptions of lecturecapture video to facilitate learning in a flflipped classroom[J].Techtrends,2019,63(4):369-375.

  [13]MURILLO-ZAMORANO L R,SANCHEZ J A L,LUISA GODOY-CABALLERO A.How the flipped classroom affects knowledge,skills,and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effects on students’satisfaction[J].Computers&education,2019(141):1-18.

  [14]HWANG G J,LAI C L,WANG S Y.Seamless flipped learning:a mobile technology-enhanced flipped classroom with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J].Journal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2015,2(4):449-473.

  [15]王念坤.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调查及模式优化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

  [16]BURKE A S,FEDOREK B.Does“flflipping”promote engagement?a comparison of a traditional,online,and flflipped class[J].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7,18(1):11-24.

  [17]PALAZON-HERRERA J,SORIA-VILCHEZ A.Students’percep-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with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egree[J].Heliyon,2021,7(4):1-9.

  [18]刘双平.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19]MILES C A,FOGGETT K.Supporting our students to achieve aca-demic success in the unfamiliar world of flipped and blended class-rooms[J].Journal of university teaching&learning practice,2016,13(4):2-10.

  [20]ARISTOTLE S,SUBRAMANIAN S,JAYAKUMAR S.Effectiveness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 teaching histology for first-year MBBS students based on competency-based blended learning:an intervention-al study[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2021(10):152-158.

  [21]邱慧丽,卢彪,高铭悦.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4):96-97,103.

  [22]王冉.翻转课堂下高效课堂的模式构建[D].延安:延安大学,2017.

  [23]SABALE R V,CHOWDARY P.Flipped classroom-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 to tra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in community medicine[J].Education for health change in learning&practice,2019,32(3):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