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
-
中外比较视角下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论文
2022-12-29 14:26:37
15
[摘要]:摘要:本文以学术界和实务界近年来对青少年犯罪研究及预防矫治相关理论、实践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其他国家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情况,归纳总结其他国家青少年犯罪呈现的一般性特点和成因。通过分析梳理,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并借鉴域外国家先进的经验和优良的做法,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治理模式。
-
以第三人撤销之诉为视角探讨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权利救济途径论文
2022-12-29 14:18:19
3
[摘要]:摘要:近年来,虚假诉讼案件高发,不仅严重影响到司法公信力和法律秩序,而且侵犯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受到虚假诉讼侵害的第三人,如何救济其权利,成为亟需关注的一个问题。规制虚假诉讼不能仅依靠法院的审判和检察院的监督,更需要第三人的参与,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第三人也是最有动力发现虚假诉讼的一方。但现有制度对于第三人对抗虚假诉讼并保护自身权益尚不完善,因此,对第三人参与诉讼制度、第三人撤销之诉与第三人申请再审机制等进行完善是规制虚假诉讼的关键。
-
行政处罚视域下的乡镇(街道)执法权的赋权机制构建论文
2022-12-28 16:19:04
4
[摘要]:摘要:2021年《行政处罚法》修订后,赋予乡镇(街道)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获得了法律的支撑。但是法律的认可只是勾勒了赋权的基本原则,赋权机制仍待科学合理地设计构建:赋权方式的选择,在构建之初和发展成熟阶段应有所不同;赋权条件的确定,应包括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赋权界限的划定,应考虑赋权领域、赋权层级和赋权专业等界限。
-
刑事辩护律师的专业化路径培养策略论文
2022-12-28 14:49:42
8
[摘要]:摘要:社会快速发展、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对刑事辩护律师的要求愈来愈高,刑事辩护律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刑事辩护律师专业化不仅可以快速而有效地解决复杂的法律事务问题,而且还能有效解决人际关系、社会伦理以及经济利益平衡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促使刑事辩护律师专业化还能有效推动律师行业发展。本文就刑事辩护律师的专业化培养路径展开相关探讨,意在培养出更多优秀刑事辩护律师,促进律师行业快速稳定发展。
-
新时代发展下的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与风险控制问题论文
2022-12-28 14:46:56
2
[摘要]:摘要:房地产企业的纳税工作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而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质量与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房地产企业在纳税筹划时要把握基本的特点,也要明确其中存在的风险,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探究纳税筹划工作的优化策略,以及如何在其财务管理中进行风险控制的相关手段。本文主要从纳税筹划和风险控制两个角度出发,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通过纳税筹划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水平组织来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司法公开网络化背景下被遗忘权的适用论文
2022-12-26 14:05:58
5
[摘要]: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司法公开模式的广泛应用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更高要求。被遗忘权作为一种新兴权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数据时代中对信息保护的现实需要。被遗忘权不能随意行使,根据其产生和发展,参见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公开网络化模式,有必要明确信息发布主体,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建立相关救济机制,完善信息退出系统,提高被遗忘权的合理适用来解决司法公开网络化的困境。
-
师源型儿童性侵害防治策略论文
2022-12-26 13:56:02
6
[摘要]:摘要:近年来,儿童性侵案被频频报道,其中师源型性侵害已成为主要熟人作案类型,其具有广泛性、隐蔽性、长期性、重复性等特点。此类案件中施害人主要为小学阶段年龄较大教师,被害人则主要为年龄较低的女童;在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主要被侵害对象。本文基于校园性侵案件发生的现状、特点及原因,提出儿童性侵害的防治策略,意在提升儿童性安全与保护。
-
审判委员会改革制度的分析及完善论文
2022-12-23 16:01:42
5
[摘要]:摘要:审判委员会是我国法院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存在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特定时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审判委员会的组成形式、审判方式、职责定位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与社会脱节,社会上对其存废的争论也非常大。在现阶段重新审视审判委员会这一组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废的必要。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其重新定位和改组的可能,让这一制度重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
清朝的见义勇为制度论文
2022-12-23 15:58:52
2
[摘要]:摘要:见义勇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传统社会道德法律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清朝法典集前朝之大成,清律中关于见义勇为的相关立法比起前朝而言也更加完善。于清律而言,见义勇为并未系统立法,其相关法规多是零散的分散于“强盗”“白昼抢夺”及“夜无故入人家”条例中,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见义勇为者的法律保护,二是对见危不救者的惩罚,并表现出官方给予见义勇为者高额物质奖赏、对见危不救者严刑处置等诸多特点。
-
强化《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措施分析论文
2022-12-23 15:54:47
5
[摘要]:摘要:随着全民创业浪潮的来袭,更多的中小股东将闲置资金投入到经营状况较好的公司当中。国家为了进一步保护这些中小股东权益,先后多次对《公司法》相关条款进行修订、补充,《公司法》最后一次修订是在2018年的十三届人代会六次会议中。虽然国家在政策、法律方面对中小股东权益相关条款进行了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公司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应用的具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