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法律论文 数字公共法律服务视域下高校法治建设路径论文

数字公共法律服务视域下高校法治建设路径论文

0

2024-04-24 10:09:02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高校依法治校,指高等学校运用法律手段调 整、规范和解决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中出现的各 类情况和问题,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依法治校 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 要内容,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公共法律服务理论引领下的“ 数字 + 公共法律服务 ”的新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对于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法治建设引领作用。开展普法教育与法治文化活 动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部分,如何发挥数字公共法律服务在高校法治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具有理 论研究意义和实际意义,将有利于指导高校依法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 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法治工作,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提高高校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本文从数字公共法律服务的视域,探析高校高质量发展中的法治建设 模块路径,推进高校充分发挥法治工作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保障的基础性功能,推进教育 高质量发展, 切实把依法治理作为学院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 融入、贯穿依法治校全过程。

  关键词:法治建设,数字公共法律服务,教育

  一 、高校法治建设要义

  高校依法治校,指高等学校运用法律手段调  整、规范和解决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中出现的各  类情况和问题,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依法治校  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  要内容,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  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  于印发〈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 〉的通知 》 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均对法治建设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要求,通过法治的手段  使高校权力的运行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体现中国当代法治建设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是高校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在教育部对高校依法治校提出更高要求的新形势之下,高校依法治校不能只  考虑法律风险,有条件的高校应借鉴现代企业治理的先进做法,从现代企业合规角度出发,主动构建合规思维,系统性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法治建设也是一个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水平的体现,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 面。大学生这一知识群体,是中国未来现代化建 设的主力军。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高等学校培 养和增强大学生法律信仰与法治意识、保证大学 生健康成才、维护校园乃至社会稳定、造就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永恒主题。加强学生法治 教育是高校法治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掌握公民常用法 律知识及正确检索方式,具备基本的运用法治思 维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及国家公共事 务、化解好矛盾纠纷的能力。

  根据国家法律及相关法规规定,高校党政主 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引 领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依法治 校工作的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学院 依法治校工作应纳入学院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 计划,及时研判法治动态、评估法治效果、优化法 治措施,最终实现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 推动、保障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数字 + 公共法律服务内涵

  公共法律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群众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类法律问题和纠纷的 解决程序及过程。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公共法律服务 概念,公共法律服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法 律的保障。[2] 以互联网为基础技术架构而形成的 新公共法律服务,是充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通过网络平台, 运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image.png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我国持续推进,公共法 律服务日益受到决策与执行机构的重视,公共法 律服务以普法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纠纷 的非诉讼调解为主要内容。数字化时代,将数字 与公共服务相结合,数字技术的运用下实现了公共服务在供给侧均等普惠供给的重要目标,公共 服务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得以重塑,数字技 术的融入为实现新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了高效率可 持续性可能。

  2017 年,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 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建设作出部署,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 网络三大平台,到 2018 年底前构建全国性的“ 中  国法律服务网 ”网络体系[3]。2020 年,司法部印  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热线平 台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完善现代公共法律 服务体系,重点将“ 网络平台统领工程 ”“数据 汇集工程 ”“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和“ 保基本、 均等化工程 ”融入新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4]公 共法律服务作为近年来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新 兴公共服务,全国各地都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例 如 2015 年广东省就开始推进落实“ 一村(社区) 一法律顾问 ”制度的相关工作,并逐步实现了全 省全覆盖,并构建了全国首家省级统筹集约提供 服务的“ 12348 广东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语音平 台)”,“ 云上贵州 ”政务数据平台建设现状以及  发展过程也可以体现数字技术运用于公共服务的 可能。2020 年各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还上线了时 事、企业相关法律服务专栏等服务。

  三、数字 + 公共法律服务模式

  ( 一 )网格式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各地法律服务不断优化和革新,各地司法部 门通过建设覆盖县、乡镇、村(居 )的三级公共法 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 律服务工作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 积极打造网格式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三级实体平 台已实现互联互通。各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 网络终端连线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乡镇 处理各种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需要更加专业、精 准的法律帮助时,可以连线中心的专业人员进行 答疑解惑。各地设立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室,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讲学习及 网络培训等造就多名“ 法律明白人 ”,在调解纠 纷、处理法律事务遇到困难时也可以通过视频电 话连线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专业人员为其进行所需法律指导。

  ( 二)公共法律服务热线

  根据 2019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 设的意见》指示和要求,我国的现代公共法律服 务将致力于实现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 的体系化建设,积极融入“ 网络平台、实体平台 和热线平台 ”建设。目前,司法部已开通了“ 中国法律服务网 ”,“12348 ”法律服务电话热线已 覆盖全国,各地也相继开通了公共法律服务热 线,可通过热线咨询办理公证、律师代理、法律援 助、法律咨询等法律需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还 不断吸纳律师等专业法律服务人员进行值班,及 时为其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解答。

  (三 )打造微信、普法公众号、短信新媒体平台

  各地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司法、普法微信 公众号,司法微博,政信通短信等新媒体平台,广 泛宣传“ 12348 ”法律服务咨询热线。开展以案释 法、法治宣传为内容的普法宣传活动和法律咨询 服务等工作,让群众知晓如果有法律政策方面的 疑难和诉求,可通过拨打“ 12348 ”法律服务热线 以获得专业且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5] 网络服务 平台涵盖各种渠道的支撑平台,群众无论是在中 国法律服务网网站、小程序、APP 或公众号上发 起的服务需求,服务提供者都能够统一响应,有 效地整合了服务资源,提升了服务效能。有些地 区开展了法律服务网与电视融合的项目,还打造 了电视服务平台(互联网 + 智能电视),目前群 众只要打开电视,就可以看法治宣传视频、查全 省法律服务机构、办理多种法律服务业务。

  (四 )开展一站式服务

  为使法律服务便利群众,贴近群众,各地司 法部门纷纷建立了集法律援助、公证、律师代 理、人民调解、法律咨询、行政复议等多个服务 窗口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实行咨询、登记、 分流的方式,做到“ 一个窗口受理 ”“一站式服 务 ”,为群众提供便利的贴心服务。且在中心配备 了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和查询机,群众可以 进行业务查询、查看法律案例文书、查找相关法 律服务业务办理的机构,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 助打印法律文书,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带来的便捷。

  (五 )法律援助公共服务站设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十八条规 定:“ 国家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流 动机制,鼓励和支持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律援 助志愿者等在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短缺地区提供法 律援助。”法律援助凸显了国家司法为民、保障民 生精神,法律援助也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 部分。技术引入增加法律援助的便捷性,也降低 了法律援助成本。各级司法部门指导高校建设法 律援助工作站,并实施了管理和监督。有学者提 出建设法律援助资源共享平台,针对性构建法律 远程援助服务,如区分不同专业领域设置服务入 口,提供在线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沟通平台。部分城市设立了法律援助自助终端机,在公共法律 服务领域积极尝试。通过法律援助自助终端机可 以解决法律服务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依托法律服 务网和热线为群众提供咨询、查询和法援等业务 的申办等。

  四 、数字 + 公共法律服务模式赋能高校法治建设

  ( 一 )高校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理论研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导高校科技理论创新发展,加快科学技术理论 研究、发挥高校科研,以有效提升国家创新体系 整体效能。高校应充分发挥专业、学术优势,与政 府及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理论研究, 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贡献力量,在理论研究中 结合学校教育,加强师生法律知识普及,并将法 治内容宣传的经验作为理论研究支撑,着手探索 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行框架搭建和制度设 计,更好地将法治建设融入数字公共法律服务体 系建设中,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应对 国家战略的切实需求。

  ( 二 )数字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维权途径

  现实中一部分高等院校师生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意识较差,致使一部分师生的合法权益有时 会受到侵害。在“ 互联网 + ”全面普及的今天,校 园中的群体是权利遭受侵害的高危对象,如校园 “ 高利贷 ”、个人信息泄露、网购侵权行为、食品 安全、违法代考、电信网络诈骗、实习 / 兼职过 程中常常遇到各种法律问题。[6]学校在开展法治 教育时通常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校园法治 文化建设、多学科协同、文化引领等多种形式开 展,与此同时,也需要通过专业老师对学生权益 维护的正确合法途径进行讲解,让大学生了解数 字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途径,让大学生形成法律意 识,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法定权益,将 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 法治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将法治素养作为学 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法律援助服务助力依法治校建设

  技术引入增加法律援助的便捷性,公民寻求 法律援助成本相应降低。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建设 和链接打造了法律援助服务圈,推进法律援助工 作站和联系点的贯通。各高校在司法部门的指导 下建立了校园内的法律援助工作站,配有相应规 章制度和接待流程,形成系统的法律问题处理模 式。校园内法律援助工作站一般通过校内具有法 律专业背景和实务经验的教师或对外聘用专业的 高素质法律援助队伍作为工作站工作人员,实行坐班制度,为校园内师生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 诉讼指导等。法律援助工作站进一步方便师生就 近获取法律信息、申请法律援助,对于及时维护 师生权益能得到更好地保障,也助力高校法治建 设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四)数字赋能服务推动高校治理能力

  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在实施层面,法律服务制 度实践的主体是网络平台和网络端口背后需要解 决问题的大众,因此,在制度框架下,利用数字 技术的主体使用及体验最终决定了公共法律服务 的治理效能。同时,数字赋能服务推动高校治理 能力,高校寻求依法治校途径可以充分借鉴数字 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模式,建设属于高校内部的校 园法律服务治理模式。将权益保障及维权意识凝 练到学院办学和教育理念中,加强法治精神的校 园文化的建设,并在师生行为规范、日常教育教 学、管理与服务过程中注重法治教育,确保校园 法治文化建设有特色、有品牌、有专题、有成效。 例如通过网上学法用法、网络法律微视频竞赛、 线上法律知识竞赛、普法广播课堂普法、法治舞 台剧、积极推广网络交互普法、网剧普法,以贴近 学生日常实际,运用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加入法律 知识及法律意识构筑的过程中,开辟大学生思政 新课堂和社会实践新途径,形成法治宣传教育新 品牌。

  五 、结语

  数字治理是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变 革,而数字公共法律服务涉及的主体包括高校群 体,将数字公共法律服务与高校法治校园建设相 结合,更加能深入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 加强高校法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工 作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保障的基础性功 能,持续强化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保障高校教育 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林.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J].北京 观察,2023(5):59 .

  [2]  陈雨,穆伯祥.中国式现代化视角的乡村公共法律 服务能力提升探析[J].河南农业,2023(9):49-50 .

  [3]  郝涛.新时代高校法治建设的价值内核与实践进路 [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6):66-69 .

  [4]  沈晓琛.12348:服务群众“一线牵”[N].青海法治 报,2023-02-28(5).

  [5]  马晓妹.新时代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思索 [J].昭通学院学报,2021,43(1):38-41 .

  [6]  韩超,周春.新时代加强高校法治建设的路径研究 [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1):18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