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法律论文 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建议论文

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建议论文

29

2024-04-24 09:51:07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21 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中心(CNNIC )2023 年 8 月发布的第 52 次《 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3 年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 7.16 万亿元,同比增 长 13.1% 。

  摘要:网络购物是有别于传统购物的新兴的购物方式,其优点是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可选择 性强,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以及隐蔽性,也导致侵犯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数量逐渐增多, 目前我国 对于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主要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电子商务法 》这两部法律,但 存在法律法规比较分散欠缺系统性和针对性,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经营者不履行完全告知义务、维 权诉讼程序复杂、政府监管缺位、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网络购物消 费者知情权,我们必须在法律层面上完善、细化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司法层面上畅通司法救助途 径;行政层面加强政府监管;经营者履行完全告知义务;消费者增强法律意识,当权利受到侵犯时 能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

  21 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中心(CNNIC )2023 年 8 月发布的第 52 次《 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3 年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 7.16 万亿元,同比增 长 13.1% 。截至 6 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8.84 亿人,较 2022 年 12 月增加 3880 万人,占网 民整体的 82.0%。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上购物, 目前我国对于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的研究比 较少,著作也不多,但是随着互联网科技以及电 子商务的发展,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现象又在逐 年增多。深入了解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现状、原因、对策显得尤为迫切。

  一 、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概述以及现有的相关法律依据

  网购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一种特殊分类,具 有消费者最普遍的意义也有其本身独有的定义。 消费者知情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 是指公民寻求接受、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狭 义的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接 受服务时应当知道相关信息的权利。包括消费 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标明商 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 和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真 实情况;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 等。而网购消费者知情权[1]是指消费者通过网络 虚拟店铺在商品经营者手中购得自己想要的商品 和服务过程中 ,享有的知悉全面商品和服务的权利。

  目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主要有《 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 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 法》(以下简称《 电子商务法》)。首先分析《 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的规定[2]:第八条,消费者 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 真实情况的权利;第十九条,商品缺陷警示和召 回义务;第二十条,真实全面的信息披露义务; 第二十三条,针对特定商品和服务瑕疵的举证责 任倒置义务;第二十四条,承担保修、包换、包退 或者其他责任的,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第二十五条,消费者无理由退货制度;第二十六 条,针对格式条款相关信息强制以显著方式披露 义务;第二十八条,特有信息强制披露;第三十九 条,规定了争议解决的途径;第四十七条,确立 了公益诉讼制度;第五十五条,加大了惩罚性赔 偿力度等;从法律上扩大了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 保护范围。其次,《电子商务法》明确了电子商务 经营者的责任与义务,并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具 体的侵权行为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和争议 解决的具体路径。具体法律条款有:第十五条,对 经营者身份信息和资质信息公示;第十六条,自 行终止电子商务经营的信息公示;第十七条,商 品和服务信息披露;第十九条,搭售信息明示; 第二十一条,押金条款公示;第三十三条、三十四 条,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公示;第三十七条,自营业务区分标记;第三十九条,信用评价规则公 示;第四十条,广告标识。通过此次立法,消费者 知情权延伸到网络电商领域。

image.png

  除了上述两部法律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 品质量法》对网络经营者经营的商品包装作了规 定,明确了网络经营者违反之后的赔偿责任。《 中 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针对商品广告发布内容的 真实性和合理性作了规定,针对网络经营者违法 行为的禁止规定作了详细说明。2014 年 1 月,原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的《 网络交易管理办 法》也明确规定了网络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还针对网络经营者的登记作了规定,旨在更好保 护网络消费者知情权。

  二 、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实践 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立法上:欠缺对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专门保护

  现今网络经营者的门槛比较低,按照有关的 规定必须进行登记审核后才可以开张营业,但实 践中存在大量未登记就开始运营的商家。如依照 《 电子商务法》第十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 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 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 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 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 进行登记的除外。由于在网络购物中经营者信息 披露不足,消费者很难全面、真实地获得商品的 信息,仅仅能够得到商品经营者想让你看到的信 息。另外消费者知情权相关的配套制度缺乏,没 有专门的立法规定,导致真正遇到问题时执行力 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制性不足。同时,对于非 登记经营者是否能履行完全告知义务,规定得不 够清晰也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如由于网络购物 的复杂性和远程性,消费者无法实际地接触到商 品的质地、性能等特性,而只能根据网络卖家对 商品的描述以及发布的图片等做出自己的判断,商家可能为了自己利益在购物网站上发布虚假广 告、夸大商品的性能、恶意仿造名牌产品,误导、欺骗消费者,这样消费者的知情权在网络购物中   基本无法得到保障。加之有些耐用商品,只有在  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辨别真假,这也给消费者  维权之路增加了一道屏障,如直播中主播总说  “ 把价格打下来了 ”来套路消费者,“ 质量有保障 ” 等,但现实中“ 翻车 ”的现象比比皆是,可却没   有相应的法规去加以惩戒[3]。

  ( 二)执法上:执法部门对网购平台履行消费 者知情权保护职责监管不到位

  现实生活中监管机构过分依赖网购交易平台, 网络经营者获取市场准入许可后,行政部门一般 不会持续监管。对于其日常经营中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几乎都是落实给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处理的, 《 电子商务法》第四章电子商务争议解决中第五 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建立便捷、有 效的投诉、举报机制,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 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投诉、举报;第六十一条规 定,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 务,与平台内经营者发生争议时,电子商务平台经 营者应当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第六十三 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可以建立争议在线 解决机制,制定并公示争议解决规则,根据自愿 原则,公平、公正地解决当事人的争议。可以看 到相关法条都是用的“ 应当 ”“建议 ”等词,但 实践中平台接到投诉往往会采用“ 内部解决 ”, 对于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无非是罚款、流量 限制、降低星级评定,这种方式对于消费者其实 意义不大,对于经营者也只是起到暂时的警示作 用。同时,如果遇到地域跨度大、监督对象多、 需要多区域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联合处罚的情形 时,就会出现责任不清、权限不明等情况,导致 延误处置甚至最后不了了之。如随着互联网直播 的兴起,直播时播放内容和交易穿插进行,经营 者很多情况下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很多商家会 浑水摸鱼、铤而走险。目前我国维护消费者权益 的组织主要是消费者协会,但其只是一个社会组 织,没有实际的执法权,所以对于维护消费者权 益也能力有限。[4]

  (三 )司法上: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遭受侵 害较难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维权也存在着一系列的 法律风险等其他问题。首先,法律知识不足。许 多消费者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深入,不了解 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容易受到不法商家的欺骗和 侵害。其次,法律规定繁琐,很多术语专业对消 费者来说难以理解,使得他们无法准确把握自己 的维权途径。在知情权缺位的情况下,消费者想 获得证明经营者销售行为存在过错的证据几乎 很难,更何况网络技术也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够 掌握的技能,所以证据获取门槛会更高一些。最 后,维权成本高昂。消费者维权需要投入大量时 间、精力和金钱,在起诉、律师费以及相关证据 搜集等方面都需要付出巨大成本。对于一些普通 消费者来说,经济负担太重,难以维护自己的权 益。而且很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金额并不昂贵, 而维权路上所要付出的往往更多,加之证据难以 收集,很多人基于此不愿意去维权[5]。

  三 、完善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加强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立法工作

  首先,应加强对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权益的明确保护。其次,应加强对网络购物平台的监 管。因此,在立法上应加强对网络购物平台的监 管,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 严厉的处罚。再次,应加强对网络购物消费者维 权渠道的建设。当前已有一些途径可以维权,如 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平台等,但是在一些情况 下,消费者维权仍然面临一定的难度。因此,在 立法上应加强对网络购物消费者维权渠道的建 设,提供更加便捷和有效的维权途径,对网络购 物消费者进行协助和保护。最后,应加强对电子 商务运营者的责任追究。电子商务运营者作为网 络购物活动的主要承办方,应对消费者权益承担 相应的责任。然而,在实践中,一些电子商务运营 者对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不够重视,甚至涉嫌违 法行为。因此,在立法上应加强对电子商务运营 者的责任追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从而提高 电子商务运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意识[6]。

  ( 二 )完善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执 法与司法机制

  首先,加强执法力量与能力建设。目前,网 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执法存在人员不足、 技术手段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该加大执法力 量的投入,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与专业素质的提 升,提高执法效能。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网络购物 消费环节的监管,通过加强对电商平台、第三方 支付机构等的监管,促使其履行相应的责任,保 障消费者权益。其次,完善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 保护的司法机制。在司法实践中,应加强对网络 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案件的审判质量与效率的 监督和评估,确保审判公正、及时。同时,应建立 健全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诉讼机制,为消 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维权途径。可以通过设立专 门的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法庭,加强对网 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案件的专业化审理,以 提高司法效果。再次,加强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 权保护的跨部门合作与协调。网络购物涉及多个 行政部门的监管,包括工商、质监、金融等部门。 因此,各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执法协作,形成 合力,共同推动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 开展。可以建立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协作 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协作关系,实现工作 的有机衔接与高效运行。最后,加强对网络购物 平台的监管与自律要求。网络购物平台作为交易 的主体,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保障消费 者的合法权益。网络购物平台应建立健全自律机 制,加强对经营者入驻的审核与管理,严禁虚假 宣传、欺诈行为的出现。同时,还应加强对平台的 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问题的商家,保障消 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7]。

image.png

  (三)提升网络购物平台的自律与监管机制

  首先,网络购物平台应加强自律机制的建设。 通过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 水平,维护消费者权益。平台可以建立信用评价 体系,对商家进行评级并公示,强化商家的责任 意识。平台还可以提供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 消费者的投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 平台还应制定明确的退款政策和售后服务规范, 让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便捷解决。其次,提 升监管效果,可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网络 购物平台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平台的检查力度, 确保平台的合规运营。同时,互联网行业协会可 以加强与平台的合作,共同制定规范和标准,严 格审核入驻商家,提高平台商品的整体质量。此 外,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 协同,提高整体监管水平。最后,网络购物平台 应提升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教育和引导。消费者的 知识水平和主动权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基础,平台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相关知识和信 息。平台可以发布消费警示、法律知识等内容, 提高消费者对一些常见问题和风险的识别能力。 同时,平台可以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网络购物平台,告知消费者退款、维权等程序和方法,增强消 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 、结语

  《 人民日报》在 2023 年 4 月的《 营造安全放 心的网络消费环境 》一文中也曾提到,网络并非 法外之地,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到哪里,人民群众 的需求就在哪里,法治保障就应当跟进到哪里。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购物,都受到法律保护。有关 部门应按照与日常市场监管同样的标准和要求, 依法规范网络消费健康发展,营造安全放心的网 络消费环境,应当坚持“ 线上线下一致 ”原则, 所以,加强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对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姜齐新.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23 .

  [2]  孔令权.我国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22 .

  [3]  曲博旭.论网络购物消费者的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 [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20 .

  [4]  曾棵.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8 .

  [5]  陆书天.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D].南宁:广西大学,2018 .

  [6]  钦国巍.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问题刍 议[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12):35-38 .

  [7]  熊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J].知识经济,2012(21):1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