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法律论文 智慧化现场勘查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论文

智慧化现场勘查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论文

7

2024-04-18 10:06:18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现场勘查综合模拟训练课程是针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刑技专业 )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刑技专业学生必须掌握 的三大核心能力之一

  摘要:随着“ 智慧新刑技 ”的提出,传统现场勘查实验教学平台如何通过与新兴技术融合实 现转型升级,能否满足课程训练需求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课程特点,分析了目前平台存在的 智能化程度不足而导致的信息采集不规范、空间信息缺失等问题,设计了以现场勘查为核心的 “ 智慧 ”实验教学平台,将智慧现场勘查系统、智慧比对分析系统等模块进行整合。通过建设与实践,发现新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不但规范了课程的基础性实验,而且还增设有无接触类新型犯罪案件的现场勘验实训项目,加强了现场勘查操作流程程序化,推进了现场物证信息分析智能化, 提高了学生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训练效果, 对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刑事技术,现场勘查,实验平台,实验教学,模拟实训

  现场勘查综合模拟训练课程是针对刑事科学 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刑技专业 )开设的一门非常 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刑技专业学生必须掌握 的三大核心能力之一[1-2]。该课程是在完成刑技 专业主干课程知识模块和技能单元教学后,通过 对犯罪现场的实地勘查训练,使学生较为系统地 掌握刑事案件办案基本流程与现场勘查、物证检 验鉴定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对学生是否能综合运 用各种刑事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检验与反馈,也是 继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教 学能够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的“ 双重目 标 ”[3-4]。过往学者们研究了现场勘查综合模拟训 练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马克提出应当增 强信息化侦查手段在综合模拟训练中的比重[3]。 王晓宾等人认为,建立“ 基础理论 — 专业技能 — 综合模拟 ”的多层次综合模拟训练体系可以有效 改变传统“ 授课 + 操作 ”实训模式 内容单一不 足的问题[5]。此外,郑群提出,利用校局合作机 制从基层公安机关选派“ 驻校教官 ”,展开现场 勘查综合模拟训练课程的实训教学,有利于提高 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6]。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 注现代科技对现场勘查综合模拟训练的融合与影响。如曹忠于认为通过打造智能训练基地、智能 教室等方式来拓宽实战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推动 公安实战化训练质量提升[7]。然而,对于现代科 技如何打造智慧平台以助力现场勘查综合训练, 目前学界还未达成统一。一些学者认为现代信息 技术融合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趋势,如通过开展 “MOOCs ”课程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或设置并 提升实践课程占比来促进综合模拟训练课程教学 效果[8],反而使得现代科技的作用过于关注整体 教学的“ 面 ”而忽略了教学对象的“ 点 ”,缺乏对 个性化需求的挖掘和适配[9]。

  尽管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受到了 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通过回顾现有文献发现, 现场勘查智慧实验平台建设对推动现场勘查综合 模拟训练课程教学效果有何影响?如何围绕大量 非接触类刑事案件现场勘查需求规划建设现场勘 查实验教学平台? 这些问题还没能得到很好的 回答。因此,随着社会治理和防控犯罪新形势的 发展,有学者提出了“ 智慧新刑技 ”理念[10],在 进一步研究基础上,还有研究者认为现代现场勘 查活动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场勘验及物证检 验鉴定问题,而是整合了多项侦查程序、多个信息系统及专家系统[11],提出建立可靠的混合现实 (Mixed Reality ,简称 MR)实训系统[12] 或智慧 型实验平台[13]强化学生实战能力。现场勘查训练 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保障学生掌握现代 现场勘查基本操作技能,提升专业核心素养,提 升实验教学效果和训练质量。因此,为解决上述 问题,开展“ 智慧新刑技 ”下的现场勘查训练实 验教学平台建设,以改善现场勘查训练实验室布 局与功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新型犯罪现场勘 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现场勘查综 合模拟训练课程的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

image.png

  一、现场勘查实训的反思

  ( 一)传统现场勘查实训的反思

  信息时代下,犯罪案件变化越发频繁,迫切 需要对犯罪现场实施全时空立体化采集、溯源、 即时处理、智能比对分析、质量智能监测评估,如 电信诈骗等非接触性刑事案件已成为上升最快、 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14]。据公安部数据 统计:2019 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0 万起,同比上升 52.7%[15];2020 年,公安机关共 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5.6 万起,抓获犯罪嫌 疑人 26.3 万名[16]。因此,根据传统犯罪模式建 立的现场勘查综合模拟训练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 受到极大挑战[17- 18],受现场勘查实训条件的限 制,教师还停留在实地模拟并布置常见刑事案件 现场,由学生进行勘验、检验来完成实验教学的 低阶信息化水平,指导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现场情 景无法再现,操作细节无法复制和实时修正,导 致学生复勘处置能力训练效果提升困难。此外, 现场勘查训练实验教学平台还存在信息化操作训 练不足,物证的信息采集种类单一、采集手段落 后、信息采集操作不规范、无法保证采集信息的 数量及质量等问题,导致现场物证信息采集、录 入、比对、分析等大量前后端交互应用的实验训 练环节缺失,造成现场勘查、信息应用系统与后 续侦查工作脱节。可见,高校中传统模式开展的 现场勘查训练远远落后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与人 才培养要求。

  (二)新型网络犯罪案件现场勘查实训的反思

  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   全感持续提升,彰显平安中国建设的“ 中国之治 ” 模式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电信诈骗等新型网络   犯罪呈高发态势,网络诈骗手段随着新技术、新   应用快速发展其迷惑性不断增强。相关统计数据   显示,2021 年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和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 37% 和 91%[19], 如何有效打击遏制新型网络诈骗,形成“ 全社会 反诈 ”格局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对此本文认 为,先行实施新型网络犯罪现场勘查,进而展开 对案件的多维分析研判,以及电子物证检验鉴定 等是破解新型网络诈骗关键。但依然存在一定的 困境:首先,面对新型网络犯罪现场勘查的技术 不适应。该类案件现场勘查所需技术门槛较高, 导致在勘查、提取、解析、研判等环节的诸多不 适应,刑事技术人员能力水平明显不足,关键线 索提取率低,证据链无法实现闭环进而影响案 件预警防控、侦查起诉等后续工作。其次,教育 培训考核模式的滞后性。以往教育培训不仅仅存 在“ 重理论轻实践 ”弊病,而且也可能受制于场 地、场景、装备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实现先进现 场勘查意识、实践能力培养训练,能够满足涉案 线索、涉案证据“ 虚实 ”转化的教育培训考核体 系跟进不足,既缺乏训练系统性也缺乏训练实践性,严重影响了新型网络犯罪现场勘查高素质人 才的培养。

  因此,对现场勘查训练实验教学平台的“ 智 慧化 ”建设,不仅可以利用新兴科技手段满足对 各类新型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的训练要求,而且有 助于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 、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 一)整体平台设计

  现场勘查、检验鉴定、信息化应用三大核心 能力培养是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要求, 也是需要掌握的重要学习内容。现场勘查训练实 验教学平台整体设计主要包括有信息采集、专业 比对、研判分析、检验鉴定和质量管理、物证保全 等五大子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现场勘查情 况、提取痕迹物证、尸体检验等与犯罪有关的信 息统一录入、存储、查询与管理形成的人机一体化 系统(见图 1)。该平台与指纹、足迹、DNA、人像 、 文检等识别系统的关联,促成了以现场勘查训练 实验教学平台为依托的各类痕迹物证信息、技术 信息的综合管理的高度融合。

  ( 二 )案件现场勘查的智能信息采集

  无论是传统案件还是新型非接触案件的现场 勘查,都可以利用智能现场勘查系统进行物证的 信息采集。现场勘查是采集公安专业一级信息资 源的重要渠道[20]。信息采集引入人工智能、大数 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利用现场指掌纹、足迹、手 机等物证信息的智能化采集等 AI 工具,实现新型非接触类案件现场勘查要点智能指引、现场分析 意见自动生成等功能,比对一体化应用,形成了 现场勘查工作边勘查、边录入、边采集、边比对的 交互应用新模式,为现场勘查过程中提供信息支 撑,提高现场勘查工作效率,整体提升公安现场 勘查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image.png

  (三 )案件现场的智慧化勘查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传统案件现场勘查的技术 要点,实现对学生发现、提取、收集、固定证据 的实践观察、取证能力、信息判读、采集处理、 检验鉴定、出庭作证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解决现 场勘查遇到的各类突发事件等现实问题,切实提 高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

  1 .实地勘验

  指导教师根据真实案件模拟设计案例情景, 在改造后的现场勘查实训场所布置案件现场。由 10 ~ 12 名学员成立模拟刑侦队,设队长 1 名、现 场访问组成员 2 ~ 4 名、实地勘验组成员 2 名、 现场保护组成员 2 名、现场绘图 1 名、现场录像 1 名、现场照相 1 名。各现场勘查队负责一件模拟 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队长负责现场勘查的组织 指挥,队员按照分工,完成现场访问、勘验等勘查 工作,录入并制作完整规范的勘查文书材料。尤 其是针对电诈类新型非接触案件的现场勘查,可 利用电诈案件取证终端设备,完成快速涉网案件 现场勘查,如对事主手机中指定电子数据信息的 提取、录入、一键自动生成智能报告、支持与现场 勘查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智能分析推送有价值的 线索等功能。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显著增强,提升 模拟案件真实感,使原本复杂繁琐的实地勘验操 作过程变得高效便捷。

  2 .现场分析

  以现场勘查实训小组为单位,学生根据各自 分工汇报勘验和访问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现场状态的观察和对现场痕迹物证的研究,讨论分  析案件构成的要素,根据系统内现场分析内容栏   目逐项录入,系统可自动生成规范的现场分析报   告,并拟订侦查计划和措施。借助这种“ 填空式 ” 的现场分析训练,分析的重难点一览无遗地展现   在学生面前,通过开展更好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训   练,既提升了实验教学训练效果,也有助于切实   提高学生现场分析能力。

  3 .现场勘查笔录和现场绘图制作

  这部分实验内容是否能够真实、客观、原始 地记录,关系到能否重建犯罪现场,与物证、鉴定 意见等证据相互印证[21],是现场勘查训练中非 常重要的模块。根据提供的智慧现场勘查系统、 快速录入设备,学生在现场可以完成原本只能在 机房制作的现场图,再由教师指出错误并点评现 场勘查笔录和现场图的不足。该模块可以重复多 次训练,反复操练,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案 件训练室内、室外,以及盗窃、抢劫等不同类型 案件的现场勘查笔录和现场绘图,满足学生掌握 规范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和绘制案件现场平面图、 现场方位图、现场立体图等的要求。在现场勘查 系统支持下,现场勘查笔录和现场图绘制的纠错 提示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参与度和体验。

  (四)检验鉴定

  物证检验鉴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警务人才 培养的基本要求。该模块根据提取到的物证,分 别在各专业实验室内完成。主要任务是针对现场 勘查训练中提取的各种物证进行分析、检验和鉴 定,作出相应的鉴定意见,使学生掌握各类物证 的检验和鉴定技术要点和操作技能、规范。

  (五 )智能研判分析

  该模块属于智慧现场勘查训练的重要组成部 分。服务器中连接有以本校学生为主体的大量智 慧校园数据,实际工作中,检验鉴定能够为信息 研判提供并案依据,为侦查破案提供证据;信息 研判能够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为现场勘查提供 预警。学生通过这一模块训练,将采集或检验鉴 定获得的信息与数据库进行碰撞比对,完成物证 与物证,物证与案件,案件与案件的串并比,能够 使学生熟练掌握案件分析技术方法,训练研判和分析思维。

  (六 )法律文书制作

  本模块包含各类刑事案件办理流程,重点突 出现场勘查训练实验教学涉及的各类法律文书、 卷宗制作、鉴定文书撰写。通过法律文书制作训练,学生应当掌握办理刑事案件规范流程的法律 文书制作 ,鉴定文书的撰写。

  三、现场勘查训练实践

  通过现场勘查实验教学平台的初步设计和应 用,促使学生了解现场勘查中实地勘验需要完成 的各项任务,帮助其掌握各种信息化手段和操作步骤,其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是与传统现场勘查相比,平板录入和一键导入功能等信息化手段能够提升现场勘查工作效率;其次是与传统现场勘查相比,智慧新刑技下的现场勘查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勘查工作的步骤缺失,有利于学生工作程序和办案流程的强化;最后与传统现场勘查相比,现场勘查实验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 进行有效监控与督促,系统后台监控、自动提示等功能可以实时、及时提醒学生实验训练的不足并加以完善补充。该模块的实验训练契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效提高现场勘查训练实验质量, 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法治意识,培养学生侦查 思维,提升学生对刑事技术传统思路的突破和创新 ,加强探究和思辨思维的训练。

  四 、结语

  本文介绍的基于智慧新刑技的现场勘查实验 教学平台建设是笔者所在刑事科学技术省级教学 团队的教学项目之一,该实验平台是集演示型、操作型和综合型实验为一体,以现场勘查模拟案 例训练为核心,借助新兴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 当前新形势下的现场勘查能力和信息化素养的培 养,提高学生现场勘查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发 挥现场勘查实验教学平台在专业人才培养、在职 民警培训的重要示范作用。目前,该项目已完成 平台建设的现场勘查系统一期工程,正在进行涉 及电子物证信息的智慧现场勘查二期工程建设,同时笔者也发现由于平台二期建设尚未完工,导   致系统统计中出现电子物证、声像等数据为“0 ” 的现象和不足,这还需要研究人员对平台加强和   加快进一步建设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杨玉柱.刑事图像技术实验分级教学与能力验证 考核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2): 229-232,279 .

  [2]  唐云祁.大数据时代下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信息类课 程建设探讨—— 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J].实 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0):155-158 .

  [3]  马克.侦查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铁道警察学院为例[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5, 25(3):122-125 .

  [4]  张婷,单国,李跃龙.边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实 验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4): 184-188 .

  [5]  王晓宾,徐少辉.多层次犯罪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体 系的建立[J].公安教育,2017(8):67-70 .

  [6]  郑群,周建达,张青磊.公安学省级一流学科建设 发展的思考与规划[J].公安教育,2017(8):71-74 .

  [7]  曹忠于.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安智能训练探究[J].公 安教育,2019(1):23-27 .

  [8]  蒋焕,王闯.刑事科学技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 系探索与实践—— 以吉林警察学院为例[J].职业 技术教育,2019,40(17):35-38 .

  [9]  郑勤华,熊潞颖,胡丹妮.“互联网 + 教育”治理 转型:实践路径与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 2020,41(5):45-51 .

  [10] 许满军,刘鹏.智慧新刑技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刑事警察,2021(1):58-60 .

  [11] 任惠华,李晨阳.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侦查策略体系构建[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1,33(1): 57-67 .

  [12] 黄间华,房汉平.基于 MR 技术的犯罪现场勘查实训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165-169.

  [13] 周毅锦,蒋俊平.公安“实战化教学 ”智慧型实验平台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 233-236,243 .

  [14] 杨东.强化“四个意识” 强化责任担当 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N].人民公安报,2016-11-18 (2).

  [15] 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EB/OL].(2020-01- 18)[2021-08- 15].https://app.mps.gov.cn/gdnps/pc/content .  jsp?id=7478923&mtype=3 .

  [16] 公安部.「公安 2020 成绩单」2020 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5.6 万起[EB/OL].  (2021-01-02)[2021-08- 15].https://baijiahao .  baidu.com/s?id=1687738487295586159&wfr=spider &for=pc .

  [17] 郝宏奎.新时代犯罪现场勘查实务与教学的改革创新[J].公安教育,2019(7):59-64 .

  [18] 王红敬,朱东风,李军.公安院校犯罪现场勘查教学优化探究[J].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0,30(3): 73-81 .

  [19] 靳高风,张雍锭,郭兆轩.2021—2022 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22,38(2):1-12 .

  [20] 张剑源.发现看不见的事实:社会科学知识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J].法学家,2020(4):54-67,192-193.

  [21] 金益锋,温富兴,但青松,等.现代足迹检验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实践与发展[J].刑事技术,2021,46 (1):87-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