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特征、法律定性与保护措施探讨论文

2024-04-14 13:06:37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虚拟财产是基于网络虚拟环境产生的一种特殊财产,具备了财产属性和电子数据属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虚拟财产的界定范围也在不断延伸。虚拟财产属于公民合法财产,与有形财产仅存在形态方面的区别,因此虚拟财产应该受到刑法保护。文章从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其刑法属性和保护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摘要:虚拟财产是基于网络虚拟环境产生的一种特殊财产,具备了财产属性和电子数据属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虚拟财产的界定范围也在不断延伸。虚拟财产属于公民合法财产,与有形财产仅存在形态方面的区别,因此虚拟财产应该受到刑法保护。文章从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其刑法属性和保护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财产;刑法属性;保护路径
网络环境中,虚拟财产的存在,大大丰富了财产业态,为虚拟交易活动提供了便利。不过,最近几年,虚拟财产相关的法律纠纷不断增加,甚至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想要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善,有关部门应该做好虚拟财产刑法属性的确认工作,落实好刑法保护,提高虚拟财产的整体价值。
一、虚拟财产概述
(一)概念
就目前而言,业界对于虚拟财产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一般情况下,虚拟财产多是指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内可以用于交易的财产,如虚拟物品、虚拟货币等。虚拟财产和有形财产一样,具备相应的交换功能,可以为网络环境下各种交易活动的实施提供良好支撑。不过,因为交易活动以及交易环境的区别,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必然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想要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必须确定其所属的环境状况,确认好虚拟财产的概念范围[1]。
(二)特征
对于虚拟财产,并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网络环境和个人财产的叠加,而是需要关注其特征:第一,虚拟财产存在于虚拟空间内。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支撑,虚拟财产的概念应运而生,并且逐渐被人们所广泛认知。虚拟财产本身存在的基础是网络虚拟空间,如果脱离了这一空间,虚拟财产原本的货币价值也就不复存在;第二,虚拟财产在价值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游戏或者软件中的虚拟财产并不能互通,不具备统一价值性,而且虚拟财产的货币价值并不十分稳定,价值存在很大限制。举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游戏中的装备实际上就是虚拟数据,本身并不具备任何价值,只要运营商愿意,可以无限产生,但是如果装备的属性被玩家广泛认同,并且在交易后,可以变成能够流通的货币,其就会产生价值性;第三,虚拟财产属于依附在账号下的数据记录,仅仅是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存在于虚拟网络中,无法通过现实货币来衡量其价值,这种情况下,我国在虚拟财产司法认定方面处于空白期,虚拟财产相关的法律纠纷处理欠缺有效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2]。
二、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
(一)理论定位
对照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现实案例的佐证,在民法中,确定了虚拟财产属于网络用户的财产,不过在刑法中并没有做出相应的理论定位。有关部门如果想要从刑法的角度去对虚拟财产进行界定,必须做到与民法的高度一致性,以此来对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进行明确。具体来讲,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和财务属性理论定位环节,需要确定好刑法和民法存在的内在联系,即刑法需要保持好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也必须能够与民法实现绝对一致性,其中,相对独立性强调在刑法理论定位中,不认定虚拟财产属于财物的范畴,绝对一致性则是应该在刑法中,承认虚拟财产是公民合法财产的一种形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刑法层面对于虚拟财产的理论定位变得越发明显,要求有关部门能够从刑法司法解释的角度[3],做好对于虚拟财产的全方位剖析,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内涵进行持续充实,使得其在网络交易中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二)法律定性
对于虚拟财产,其法律定性在不同国家会因为立场的区别,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刑法的角度,对虚拟财产法律定性进行分析,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狭义方面,认定虚拟财产属于不可解释的财产;二是广义层面,认定虚拟财产可能在司法解释中被认定为财产;三是最广义层面,为虚拟财产提供了尽可能大的解释空间,也使得虚拟财产开始逐渐向现实财产靠拢。很多时候,虚拟财产引发的民事纠纷都会上升到刑事犯罪层面,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对于虚拟财产刑事犯罪的深入研究,将虚拟财产的独立性以及特定性充分体现出来。面对虚拟财产相关的刑事犯罪案件,需要立足司法角度,做好法律定性,为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规避犯罪行为的扩大[4]。
三、虚拟财产的保护路径
对于虚拟财产保护而言,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前提也是保障,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有效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在我国,刑法与社会环境高度相似,都能够为虚拟财产提供保护,有效抑制虚拟财产被盗的情况,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财产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高,应该将虚拟财产保护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中,确保公民劳动成果能够得到保护。不过,因为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定到审核再到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现阶段,我国能够为虚拟财产提供保护的法律法规依然较少。想要切实做好虚拟财产的保护工作,需要结合其刑法属性,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路径。
(一)明确虚拟财产法律属性
结合实际案件进行分析,虚拟财产之所以会受到侵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关部门没有能够制定出完善的法律程序和法规制度,无法对虚拟财产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在法律层面上,欠缺对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清晰描述,这种情况下,不少案件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进行立案。对我国虚拟财产侵犯案件的处理情况分析,绝大多数案件都没有被量刑,一小部分案件被定性为盗窃罪,虽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案件的审查和处理,但是其中存在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5]。
基于此,想要切实做好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工作,必须从法律层面针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进行明确,落实好相应的理论定位,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确定下来,这样在针对相关案件进行处理时,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也才能有效震慑不法分子,从刑法层面为虚拟财产提供可靠保护。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也应该增加虚拟财产相关的规定,确保虚拟财产保护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二)完善虚拟财产法律理论
从保护虚拟财产的角度,有关部门应该对虚拟财产相关的法律理论进行完善,推动法规体系的优化。想要提高虚拟财产的安全性,需要有完善可靠的法律保护体系作为支撑,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应该提高对虚拟财产保护的流动性[6]。在实践中,应该明确,不能盲目构建法律法规,尤其是在面对较为大型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时,更是必须谨慎调整,这样才能保障实际效果良好。例如,《刑法》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中,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如果盲目在现有的《刑法》框架中,加入大量虚拟财产保护相关的条文,则在实践中,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压力。结合现有的《刑法》框架分析,其中存在有明确的惩罚条款,但是这些条款并不能为虚拟财产保护工作提供有效支撑,相反还可能引发消极影响,如阻碍网络环境中虚拟财产的有效流动。针对这样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虚拟财产保护法律条文时,应该立足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考量,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时也必须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应该明确,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能出现操之过急的情况,需要从实际情况着眼,制定出有效的计划和规范,一步一个脚印,敢于进行尝试,这样最终制定出的法律体系才能真正为虚拟财产提供可靠保护[7]。
(三)加强虚拟财产技术检察
虚拟财产本身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用于网络交易,其本身所具备的刑法属性和网络存在密切关联。从这个角度分析,在针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时,应该落实好相应的技术检察工作,评估虚拟财产所具备的网络价值,形成相应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科学评估虚拟财产所具备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力度。此外,有关部门需要结合技术检察得到的结果,确定虚拟财产保护标准,依照该标准落实好对虚拟财产的界定工作,进一步增强虚拟财产在刑法层面的评定效果,为虚拟财产相关刑事案件的处理提供参照。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虚拟财产技术检察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繁琐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有关部门应该组建专业队伍做好相应的技术检察和评定,将虚拟财产的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在虚拟财产技术检察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于队伍成员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的审查,以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推动相关工作的贯彻实施。如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体系运行环节,暴露出了相应的缺陷和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对照问题,及时做好技术检察内容的调整,对照网络虚拟环境的发展趋势,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技术检察标准,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同时也可以显著降低虚拟财产刑事案件发生的可能性,维护好网络虚拟环境的稳定[8]。
(四)落实虚拟财产司法审判
刑法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以及司法对于虚拟财产刑事案件的审判,存在十分密切的关联,基于此,有关部门应该立足刑法虚拟财产保护的角度,落实好相应的司法审判,以此来对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法制内涵进行强化,对相关案件进行有效处理。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应该做好虚拟财产法律内涵的优化,使得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满足虚拟财产保护的现实需求,对现有保护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虚拟财产相关活动中,对于刑事案件的处理,必须保持较高的谨慎性,司法人员必须反复思考案件适用的法律法规条款,对案件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也必须降低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虚拟财产刑事案件司法审判中,应该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案件的真实情况进行思考,确保做出的选择公平合理,满足各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为虚拟财产刑法保护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保障。
(五)规范虚拟财产价值计算
有关部门在针对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推动虚拟财产价值计算的规范化,因为虚拟财产本身的价值并不像现实财产一样明确,部分失主在对虚拟财产的价值进行计算时,会融入账号时间价值、精神赔偿等方面的内容,又或者出现了过高计算虚拟财产价值的行为,这样会使得虚拟财产盗窃很难通过盗窃罪进行定罪。针对这样的问题,有关部门在实践中应该规范虚拟财产的价值计算,制定出科学统一的计算方法,确保在量刑环节能够保障公平性。例如,在对虚拟财产价值进行判断时,可以通过内部价值转换的方式计算,依照被追回财产内部能够换算出实际价值的道具,对虚拟财产的价值进行判断,也可以从网上找到与虚拟财产相关的交易价格。如果虚拟财产在被盗后已经被售出,则可以依照实际获利价格进行价值的判断。当然,这些方式仅适用于现如今缺乏完善虚拟财产价值判断机制的情况,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之后也必然会出现更加科学、更加精准的虚拟财产价值判断标准[9]。
总而言之,在网络交易中,虚拟财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求有关部门加大对于虚拟财产的分析和研究力度,将其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现阶段,在我国《刑法》中,虚拟财产相关的法律条文处于被不断完善阶段,而实际上,虚拟财产的本质依然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范畴,受到法律的保护理所当然。互联网环境下,虚拟财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使用,做好对于虚拟财产刑法属性和保护路径的研究十分必要,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切实提高虚拟财产保护的效率和效果,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传送.虚拟财产的刑法类型化保护制度构建[J].唐山学院学报,2023,36(4):101-108.
[2]童春荣,王梓羽.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定性分析[J].科技与法律(中英文),2023(3):116-123.
[3]李晗玚.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研究[D].大连:大连海洋大学,2023.
[4]邹辉.侵犯财产罪视角下的网络虚拟财产刑法规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3(1):34-38.
[5]常丽君.以盗窃罪为视角的虚拟财产保护路径之肯定[J].荆楚学刊,2023,24(1):90-96.
[6]高艳东,何子涵.数字资产视野下虚拟财产刑法保护困境之破解[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2(12):40-56.
[7]张春莉.虚拟货币的刑法属性及保护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22(11):52-59,156-157.
[8]周佳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刑法保护路径[J].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1,31(1):89-96.
[9]李蜜.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J].法制博览,2020(36):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