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政工论文 从机会成本看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从机会成本看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112

2019-01-08 17:28:01    来源:    作者:admin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的重大议题。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障。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机会成本看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进行经济学的考察和分析,目的是进一步论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机会成本是指一种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可能得到的收益。因为,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机会成本是关于选择的问题,在做出一种选择的同时就需要放弃选择其他机会带来的收益。在经济活动中进行选择时,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尽量让机会成本小一些。我们的生活中也到处存在着机会成本问题。人们在面临多种选择时,都会权衡利弊,而一旦做出一种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选择的机会。

一、共产党员不能等同于普通群众

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而非普通群众。虽然《党章》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但这是强调,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共产党员不能等同于普通群众,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共产党员平常时候要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要豁得出来。这是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显著标志。平常时候要看得出来,是指共产党员平常在思想、行动、语言上就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要起先锋模范作用,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是指共产党员在遇到重大灾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等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勇于拼搏的勇气,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危急关头要豁得出来,是指共产党员在情况和形势十分危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重大财产安全的 “危难关头”要豁得出来。危急时刻,危难关头,共产党员在生与死的考验上,不怕死,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我们的广大党员,绝大多数都能以人民的事业为重,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员标准,勤勉敬业、默默奉献、扎实工作,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在遇到洪灾、地震以及很多安全事故中,也做到了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大灾大难面前,接受住了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但新形势下,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因此,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任何党员都不能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党的组织之上。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二、领导干部不可“从政”“经商”搞兼职

2015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指出,领导干部打开了事业发展、个人进步的大门,就要关上个人和家属经商发财的窗。甘蔗不能两头甜。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二者只能取其一。领导干部既然选择了从政,就要把心思全部用在“政道”上,把群众装在心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而不是以权谋私,也不能成天想着利用手上的权力去经商。当官不能两头占,不要想权钱兼顾、权钱结合。从政就不要想发财。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要先定好位,找准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找准自己适合干哪一行,选择了就不要后悔。领导干部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守住自己的底线,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当官发财两股道,从政不可经商。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应当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本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时刻将群众的疾苦放在心头。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追求,没有甘于奉献、甘于平淡的觉悟,不能抛却追名逐利的虚荣心态,那么也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有的领导干部 “既想当官,又要发财”,一边恋栈着头上的乌纱,一边垂涎着商场的金钱,自以为能玩转政商两界,不顾纪律的约束,无视法律的规定,想当官发财两不误。殊不知,最终会因违反党纪国法而受到严肃处理。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官财两失。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并充实完善了相应的实施与监督制度,是一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其中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准有下列行为: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三、加大腐败成本

腐败是腐败分子滥用公权力为个人或家庭或小团体谋取私利,但损害的是公共利益,是国家的利益,是集体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种畸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这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对腐败进行的定义。

如果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把腐败看作一种经营活动,那么就要考虑腐败的成本和收益问题。腐败分子在获得腐败收益的同时,也将为此付出腐败成本。因为任何经营活动在获得收益的同时,都会付出成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惩治腐败的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法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监督制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为,腐败分子从事腐败活动时,腐败的成本是很小的,并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体力和财力。有些事情只需打个电话或批个字条就可以获得腐败收益。而国家、集体为此付出的成本则是十分巨大的。腐败暴露后腐败分子受到的法律制裁、经济处罚、精神和名誉损失以及道德风险等惩罚成本也不高。腐败的成本明显偏低,而腐败的收益则较高,与巨大的收益相比成本微乎其微。

因此,要加大腐败的成本,正如吴官正同志所说的,要使得腐败分子“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追悔莫及”。腐败的成本非常高,或者说腐败的收益为零,甚至是负数,那么,公务人员面对是选择腐败还是选择廉洁的时候,自然就会选择廉洁。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党章

[2]  雷厚礼,雷蕾 .习近平对管党治党理论基本问题的时代性贡献.贵州社会科学,2015.3

[3]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4]  黄雅芳.腐败成因的经济学分析.中国证券期货,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