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

2024-04-26 11:47:20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讨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应用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对其创面愈合情况及炎症指标的影响,并评 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应用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对其创面愈合情况及炎症指标的影响,并评 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收治的深度烧伤植皮术后有残余创面的患者 60 例, 以随机数字 表法分组。对照组(30 例) 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治疗, 观察组(30 例)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 两组均治疗至 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治疗 14 d 后的细菌阳性率,治疗前及治疗后7 d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 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 1 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 ) 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 14 d 后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 d 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8 (IL-8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 、白细胞介素 -1β(IL-1β)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 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观察组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但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应用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 因子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感染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生肌清热解毒汤; 表皮生长因子; 烧伤; 残余创面; 愈合情况
深度烧伤是一种开放性损伤,通常需要通过手术皮 片移植封闭创面对其进行修复,但前期清创不彻底、治 疗方法不当等会导致创面迁延不愈,甚至感染溃烂,造 成创面久治不愈。伤口愈合通常包括炎症、增殖和组织 重建 3 个过程,涉及修复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 等多种因素,表皮生长因子被证明可通过刺激伤口上皮 细胞的生长来促进皮肤修复和重塑,从而加速伤口愈合, 但其存在消炎和抗感染效果不佳等问题 [1]。中医学认为, 烧伤后残余创面属“疮疡”“火烧疮”等范畴,乃热毒过 盛而脓疮未消所致,治疗需遵循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 原则 [2]。生肌清热解毒汤是牡丹江市中医医院自拟用于 烧伤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的功效。基于此, 本文旨在探讨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应用生肌清热解毒汤外 敷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对其创面愈合情况及炎症指标 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收治的 60 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以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 17、13 例;年龄 19~66 岁,平均(42.57±9.90)岁;残 余创面面积 1~7 cm2 ,平均(3.93±1.10)cm2.观察组 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 15、15 例;年龄 18~63 岁,平 均(43.90±9.92)岁;残余创面面积 1~7 cm2 ,平均 (4.00±1.07)c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可比。诊断标准:西医参照《临床诊疗指 南:烧伤外科学分册》 [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4] 中“疮疡”的相关诊断标准, 主症:痛觉迟钝,寒战高热,局部水肿创面腐烂;次症: 小便短赤,汗多,口渴;舌、脉象:舌苔白,舌质红,脉 洪数。纳入标准:⑴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⑵烧伤 深度为深Ⅱ度;⑶已进行植皮术治疗,且存在残余创面; ⑷无免疫性疾病及营养代谢性疾病。排除标准:⑴过敏体 质;⑵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⑶伴有影响 伤口愈合的疾病,如风湿病、血管疾病、褥疮、压疮或中 风;⑷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本研究经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医 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 首先将残余创面用聚维酮碘消毒,再用 3% 过氧化氢溶液 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若植皮上局部出现水疱,刺破皮肤大疱引流,再用 3% 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给予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股份有限 公司, 国药准字 S20020112.规格:20 g/ 支)均匀涂抹于 患处,无菌纱布包扎,前 3 d 每天换药 1 次,此后每 2 d 换药 1 次,直至创面愈合。治疗期间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 液、维生素 C 注射液,以改善创面血运。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肌清热解毒汤外 敷, 组方为:大黄、黄连、黄芩、栀子各 20 g,虎杖 30 g, 樟脑 5 g,金银花 15 g,赤芍 10 g,甘草根 8 g,由牡丹江 市中医医院制剂科制备中药外用制剂,每瓶 100 mL,清 创后将生肌清热解毒汤均匀喷涂于创面,水疱部分将药 水注入其中,喷涂后将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均匀涂抹于 患处,前 3 d 每天换药 1 次,此后每 2 天换药 1 次,直至 创面愈合。如创口干燥结痂,可停止换药,直至伤口愈 合;若结痂处湿润,分泌物过多,则将结痂除去,然后涂 药膏。
1.3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于治疗 14 d 后评价两组临 床疗效,治愈:创面愈合、结痂、脱落,无明显疼痛感, 无渗液及感染等情况;显效:创面明显缩小,疼痛明显减 轻,渗液吸收较好,未发生明显的感染现象;有效:创 面缩小,分泌物减少,疼痛减轻,渗液有吸收,感染轻 微;无效:创面无变化甚至扩大,分泌物无减少,疼痛 无缓解,渗液不吸收,感染较为严重 [3]。总有效率 = 治愈 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⑵创面愈合情况。评价两组患者 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和愈合质量。愈合时间是指从研究 开始到伤口完全上皮化、无渗出的时间;愈合率为愈合创 面面积占原有残余创面面积的比例,于治疗 14 d 后评估; 愈合质量以温哥华瘢痕量表(VSS)[5] 为依据,于治疗后 1 个月进行评估以确定创面愈合质量, 总分 0~15 分, 分 数越高代表瘢痕越严重。⑶细菌阳性率。在治疗第 14 天 对患者进行创面基础分泌物培养试验。细菌阳性率 = 细 菌培养阳性病例数 / 组内人数。⑷炎症指标。于治疗前及 治疗后 7 d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离心(3 000 r/min 转速, 10 min 时间) 取上层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 定血清白细胞介素 -8(IL-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 -1β(IL-1β) 水平。⑸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皮肤红肿、皮疹、感染) 发生情况。不良反 应总发生率等于各发生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组间比 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 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 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 1 个月 V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治疗 14 d 后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创面细菌阳性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中创 面细菌检测阳性 10 例,细菌阳性率为 33.33%(10/30), 观察组中创面细菌检测阳性 3 例,细菌阳性率为 10.00% (3/30),观察组创面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χ2=4.812.P<0.05)。
2.4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后 7 d 两组患者血清 IL-8、TNF-α、IL-1β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 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 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3讨论
深度烧伤患者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均会受到不 同程度的损伤,这种缺损可以通过植皮或皮瓣修复,但如 果术中未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术后出现局部感染或皮下积 液等情况,均可导致创面感染甚至引发机体出现全身炎症 反应,且创面血运若持续恶化,可导致新生组织坏死,上 皮生长停滞,最终形成残余创面。
人表皮生长因子在促进血管生成、上皮再形成、肉芽 组织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可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烧伤 创面、痤疮瘢痕的治疗,但人表皮生长因子在消炎及抗感 染中效果不显著,且单一生长因子的应用不足以实现最佳 的伤口愈合效果,另一方面,换药给患者带来的剧烈疼痛 也使其用药依从性降低,创面愈合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6]。
烧伤后残余创面在中医学中属“疮疡”“火烧疮”等 范畴,火毒热邪为其主要病因,肌肤受火热之邪作用,侵 体导致皮肉腐烂,进而使得气血阻弊,经脉不畅,营卫不 和,热邪侵袭,伤津耗液,因此中医学治疗烧伤后残余创 面应当祛邪与补虚兼顾,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活血化 瘀为主要治疗原则 [7]。
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V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创面愈 合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应用生肌清热 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 创面愈合, 减少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可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和肉芽组织生长,保持创面湿润度, 促进皮肤创面组织修复,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生肌清热解 毒汤中,大黄具有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黄连、黄 芩、金银花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虎杖、赤芍能清热解 毒、散瘀止痛;樟脑可温散止痛、开窍辟秽;诸药以甘草 根调和,可充分发挥清热解毒、凉血散热、逐瘀通络、祛 腐生肌的作用,将其外敷喷涂于烧伤创面,可加速局部血 液循环,抑制细菌、真菌生长,增强局部皮肤屏障功能, 从而有效促进烧伤患者残余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和色 素沉着 [8]。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IL-8、TNF-α、IL-1β 水平均降低, 且 观察组均更低,这提示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 因子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机体炎症 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可阻碍细菌细胞内核酸的 生成, 发挥抗厌氧菌的作用 [9];虎杖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对钩端螺旋 体也有杀灭作用 [10]。多成分联合可有效抑制细菌生长, 充 分发挥除菌抗炎的功效,从而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减轻 机体炎症反应。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 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应用生 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性较好。
综上,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应用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 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促进创 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降低感染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斌生 , 胡卫东 , 温珍华 . 多黏菌素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深 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抗感染及愈合的疗效评价 [J]. 抗感染药学 ,2018. 15(1): 139-141.
[2] 张盼盼 , 张矿军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黄连紫草膏治疗 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 [J].感染、炎症、修复 , 2021.22(4): 199-202.
[3] 中华医学会 . 临床诊疗指南 : 烧伤外科学分册 [M].北京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007: 3-5.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7: 146-147.
[5] 罗斌 , 刘春宏 , 彭君强 . 湿润烧伤膏涂抹联合 CO2 点阵激光对烧 伤瘢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VSS 评分的影响 [J]. 中国医疗美容 ,2020. 10(7): 53-57.
[6] 朱树刚 , 蔡颖 . 纳米银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 伤创面疗效观察 [J]. 中国美容医学 , 2021. 30(8): 25-27.
[7] 柳林霞 , 张小明 , 李娜 , 等 . 中药浸浴熏洗治疗四肢Ⅱ度烧伤创 面临床疗效观察 [J]. 四川中医 , 2021. 39(12): 179-183.
[8] 李际涛 , 张仑 , 刘洪涛 , 等 . 黄连解毒汤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 因子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临床研究 [J]. 中国药业 , 2019. 28(19):52-54.
[9] 蒋朔 , 李云飞 , 陈莉 , 等 . 可调节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局部 应用中药大黄治疗深Ⅱ度烧烫伤创面 [J]. 中国美容医学 , 2021.30(6): 5-9.
[10] 梁春晓 , 王珊珊 , 陈淑静 , 等 . 虎杖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 展 [J]. 中草药 , 2022. 53(4): 1264-1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