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基于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分析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论文

基于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分析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论文

12

2024-04-24 11:24:48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 )患者炎症因子、凝血指标情况, 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改善老年 SP 患者预后提供 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 )患者炎症因子、凝血指标情况, 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改善老年 SP 患者预后提供 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救治后 28 d 内存活的 122 例老年 SP 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作为存活组, 另回顾性分析同时期内死亡的 28 例老年 SP 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作为死亡组。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 资料及炎症因子、凝血指标, 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筛选出影响老年 SP 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中进 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存活组, 死亡组血小板计数(PLT )水平低于存活组, 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值(NLR )、降 钙素原(PCT )、C- 反应蛋白(CRP )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进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 PLT 水平低、 NLR 水平高、 PCT 水平高、 CRP 水平高均为影响老年 SP 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OR=2.277 、1.874 、1.237 、1.508 、1.654 、1.576.均 P<0.05 )。结论 进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 PLT 水平低、 NLR 水平高、 PCT 水平高、 CRP 水平高均为影响老年 SP 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 因素,可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老年 SP 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老年; 重症肺炎; 预后; 危险因素; 炎症因子; 凝血指标

  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多、自身抵抗力差,肺炎发病 率较高,加之对疾病缺乏了解,常因症状不典型或就诊 不及时发展为重症肺炎( severe pneumonia, SP)。老年 SP 是一种由肺组织炎症发展至一定阶段而恶化加重形成 的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同时伴随呼吸衰竭, 严重者全身炎症反应可引起其他系统、器官的损伤,威 胁老年人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 SP 病情进展迅速且 变化较快,因此,早期及时预估老年 SP 患者预后,并及 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老 年 SP 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2]。既往研究显示, 老年 SP 患者主要是由于机体遭受感染,而机体发生全身 性炎症反应时,炎症因子大量释放,激活凝血系统及单 核细胞,机体出现明显的凝血异常,进而影响血液的凝 固能力,加重器官功能衰竭 [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 老年 SP 患者炎症因子、凝血指标情况,并分析预后死亡 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 救治后 28 d 内存活的 122 例老年 SP 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存活 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时期内死亡的 28 例老年 SP 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死亡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 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版)》[4] 中 SP 的相关诊断标准:主要标准:⑴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治疗;⑵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 物治疗。次要标准:⑴呼吸频率=30 次 /min;⑵氧合指 数≤250 mmHg(1 mmHg=0.133 kPa);⑶存在多肺叶浸 润;⑷存在意识 / 定向障碍;⑸血尿素氮=7.14 mmol/L; ⑹收缩压 <90 mmHg 需液体复苏。符合 1 项主要标准 及=3 项次要标准即为 SP。纳入标准:⑴与上述诊断标 准高度符合;⑵出现意识障碍;⑶首次发病。排除标准: ⑴合并肺癌、肺结核及肺栓塞等其他肺部疾病;⑵ 3 个月 内有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史;⑶既往有肺结核或肺纤维化病 史;⑷合并其他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研究方案已经 通过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 医学伦 理委员会审核,并在批准通过后实施。

  1.2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 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否机械通气、是否长期卧 床、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所有患者清晨安静空腹 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 6 mL,取其中 3 mL,采用全自动 生化分析仪(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川械注 准 20192220021.型号:XC8002)检测血小板计数(PLT)、 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计算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值 (NLR);取另外 3 mL 血样,以转速为 3 000 r/min,离心 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C- 反应蛋白(CRP)水平。

  1.3观察指标 ⑴单因素分析:统计所有老年 SP 患者的 一般资料并检测其炎症因子、凝血指标,进行影响 SP 患 者预后死亡的单因素分析。⑵多因素分析:以老年 SP 患 者预后结果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 析,筛选影响老年 SP 患者预后死亡的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 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 用 t检验;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老年 SP 患者预后死亡的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影响老年 SP患者预后死亡的单因素分析 死亡组中 进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存活组,死亡 组 PLT 水平低于存活组, NLR 及血清 PCT、CRP 水平均高 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1.png

  2.2影响老年 SP患者预后死亡的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 析 以老年 SP 患者预后结果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 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并进行赋 值,见表 2;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进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PLT 水平低、NLR 水平高、PCT 水平高、CRP 水平高均为影响老年 SP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 险因素(OR=2.277、1.874、1.237、1.508、1.654、1.576), 效 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3  讨论

  老年 SP 的发生与治疗不及时、机体抵抗力差、病情 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可从单纯的肺部感染迅速发展为全 身性感染,严重者导致脓毒性休克、败血症等,具有治疗 难度大、致死率高的特点。老年 SP 患者因机体全身性炎症 反应严重,体内促炎症因子呈高表达状态,可导致血管内 皮损伤,降低抗凝机制,进而可引发机体凝血功能紊乱, 是部分 SP 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的重要原因 [5]。因此, 检测 老年 SP 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情况,进一步分析患者 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研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行机械 通气、长期卧床均为影响老年 SP 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 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部分老年 SP 患者病情加重, 维持 生命则需进行机械通气,采取侵入性操作后患者气道分泌物清除能力明显降低,还可能会导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肺动脉压力增加,造成毛细血管损伤,出现肺瘀血或 肺水肿,使呼吸道感染概率增加,从而增加死亡风险 [6]。 长期卧床不能翻身,患者活动减少,老年患者机体及肺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呼吸深度不够、排痰不畅,加之机体 的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机体恶化,因此病情进展较快,病 死率高 [7]。因此, 对于进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的老年 SP 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结 合评估结果,尽早根据患者机体状态给予针对性治疗,降 低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还显示,PLT 水 平低、 NLR 水平高、 PCT 水平高、 CRP 水平高均为影响老 年 SP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PLT 是体现全血中血小板生成与死亡的重要指标,不仅参与机 体凝血 - 纤溶平衡的维持,也参与机体的主动免疫防御, 其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老年 SP 患者机体出现损伤及感染,血小板遭到破坏,出现聚集、 黏附,抗微生物感染能力降低,就会导致大量炎症因子的 生成, 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 PLT 水平下降, 如果 PLT 水平 呈进行性下降则表明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 [8]。中性粒细胞 和淋巴细胞是外周血中两个比较重要的细胞亚群, 老年 SP 患者肺部组织的感染会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削弱、免疫功 能紊乱,会刺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生长,随着感染进 一步加重,部分淋巴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导致淋巴细胞比 例下降, 因此 NLR 更能反映老年 SP 患者机体疾病状态下 损伤因素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其值越高表示机体损伤 越严重, 死亡风险越高 [9]。PCT 是一种来自甲状腺 C 细胞 分泌的无激素活性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几乎不被释放入 血,并不会出现显著异常,在机体发生全身感染时,也会 在其他部位进行合成,受细菌内毒素的诱导使其在血液中 的水平升高。老年 SP 患者机体出现严重感染时, 血清 PCT 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其水平呈上升 趋势, 因此可用于监测老年 SP 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 [10]。 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多表达于各脏器组织中, 在组织创伤、急性炎症等情况下会明显升高,其水平越高 提示老年 SP 患者炎症反应越严重,可进一步导致炎症细 胞发生转移、黏附,促进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进而 增加死亡风险 [11]。因此,老年 SP 患者治疗期间应及时监测机体中 PLT、NLR 水平, 一旦指标检测结果异常, 应该 及时规范诊治, 将血液中 PLT、NLR 含量控制在合理的范 围内;同时重视老年 SP 患者的炎症状态, 对于 PCT、CRP 产生过多的老年 SP 患者,应提高警惕,在医师的指导下 给予抗感染治疗,减轻血管内皮损伤,以预防预后不良的 发生。

  综上,进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PLT 水平低、NLR 水平高、PCT 水平高、CRP 水平高均为影响老年 SP 患者预 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可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降低老年 SP 患者预后死亡的发生风险。但由于本研究中所 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 湖医院)所收治,且样本数量相对较少,研究内容、研究 结果均可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 在临床中可由其他学者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的选例, 进一步论证影响老年 SP 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路兴志 , 周雪玲 , 单魁中 , 等 . 老年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J]. 临床肺科杂志 , 2018. 23(5): 891-894.

  [2] 余让辉 , 陈辉 , 柳晓峰 , 等 . 基于流行病学与临床资料调查的重 症肺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 2020.38(2): 88-90. 94.

  [3] 杨明明 , 卢慧娜 , 杨璐 , 等 . 重症肺炎高危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45(6): 809-812.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 疗指南 (2016 年版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2016. 39(4): 253-279.

  [5] 陈凯立 , 张汉洪 , 邢金莉 , 等 . 血清 PCT、IL-18 及APACHE Ⅱ评 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7. 38(6): 519-523.

  [6] 张娜 , 方春晓 . 老年重症肺炎病原学特点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分 析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2019. 31(9): 1043-1046. 1051.

  [7] 林宗钦 , 张欢欢 , 关开泮 , 等 . 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 险因素分析 [J]. 河北医学 , 2018. 24(1): 142-145.

  [8] 陈秀琴 , 黄玉麟 , 汤俊 . 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OI 值与患 者治疗结局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21.20(11): 1195-1198.

  [9] 刘湘园 , 张婷 , 周丽 . 血清 PCT、NLR 联合胸部 CT 表现预测重 症肺炎预后价值分析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22. 26(5): 653-657.

  [10] 王爱皎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耐药性及死亡相 关因素 [J]. 中国医刊 , 2017. 52(3): 84-87.

  [11] 周瑜 , 代艳梅 , 王一平 , 等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 凝血功能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临床肺科杂志 , 2020.25(1):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