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

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

2

2024-04-23 11:30:35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CTS )对患者电生理指标、炎症指标 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CTS )对患者电生理指标、炎症指标 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5 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86 例 CTS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将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传统针刀治疗的 38 例患者作为 A 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复 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的 48 例患者作为 B 组,两组均治疗 3 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 治疗前后腕部神经电生理指标、炎症指标及腕关节功能。结果 B 组患者总有效率较 A 组高;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 (DML )较治疗前缩短,且 B 组短于 A 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 )加快,且 B 组快于 A 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 白酶 -1(MMP-1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较治疗前均降低,且 B 组均低于 A 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波士顿腕管量表(BCTQ)评分 较治疗前降低, 且 B 组低于 A 组, Mayo 腕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 且 B 组高于 A 组(均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 松局部注射联合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 CTS 可提高患者腕关节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腕部神经功能,疗效确切。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超声引导; 复方倍他米松; 针刀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类神 经卡压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拇指、食指等手指出现麻 木、刺痛、功能障碍等。复方倍他米松作为一种抗炎药 物,局部注射可进一步加速腕部肿胀消退,是临床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常用药物。CTS 在中医学中可归于“经筋 病”“痹症”范畴,其主要的病机是气血瘀阻,经脉阻滞, 不通则痛;或筋脉关节失于气血濡养,不荣则痛。针刀 疗法是中医治疗 CTS 的常用手段,可直接切割、松解腕横韧带,解除压迫,对机体创伤性更小 [1]。但传统针刀治 疗在盲视状态下进行,可能存在定位不准、安全性较低 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超声可视化技术可实现对腕管、 腕管周围组织及腕管中正中神经的实时动态显示监测,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可有效避开神经、血管、肌腱 等,彻底松解卡压部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基于此, 本文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针刀松 解腕横韧带治疗 CTS 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5 月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86 例 CTS 患者的 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A 组(38 例) 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 11、27 例;年龄 22~65 岁,平 均(38.56±6.64)岁;病程 3~24 个月,平均(9.86± 2.57)个月;单侧 21 例,双侧 17 例。B 组(48 例)中 男、女性患者分别为 1 4、3 4 例; 年龄 2 8 ~ 6 5 岁, 平 均(39.51±6.72)岁;病程 3~24 个月,平均(10.18± 2.55)个月;单侧 32 例,双侧 1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骨科学(第 3 版)》[3] 中 CTS 的相关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⑴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⑵ Tinel 试验和 Phalen 试验阳性;⑶超声检查未发现其他卡压因素;⑷临床资料 完整。排除标准:⑴对麻醉药物及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对针刀松解不耐受;⑵由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等全身性 疾病诱发;⑶腕骨骨折或骨性结构存在严重畸形;⑷腕关 节内有囊肿、肿瘤或转移病灶。本研究经内蒙古医科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A 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 传统针刀治疗。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 1 mL 复方 倍他米松注射液 [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93412.规格: 1 mL∶二丙酸倍他米松(以倍他米松 计) 5 mg 与倍他米松磷酸钠(以倍他米松计) 2 mg] 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 5 mL 注射,进针点选择大鱼际 纹与远侧腕横纹相交点,对局部皮肤消毒后下针,针尖 与皮肤呈 35°~45° 斜刺进针,于进针 1.5~2.0 cm处注入液 体。针刀治疗:患者仰卧,患侧手掌掌心向上,平放于医 用枕垫上,于远端腕横纹上尺骨侧腕屈肌腱、桡骨侧腕屈 肌腱内侧缘各选 1 个进针点,沿上述腕屈肌腱向远端移 动 2.5 cm 处再各选 1 个进针点,做好标记。对以上进针 点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局部浸润麻醉;术者持针刀(刀 体与皮肤保持垂直,刀刃与前臂纵向平行),自进针点插 入,针体进入皮下约 5 mm后调整针尖方向,使针体倾斜 与皮肤呈约 15° ,继续向前进针至腕横韧带近端,若患者感到有触电、麻木则退针少许调整针尖方向,向其他位置 探查,如无则保持针尖向远端,对该韧带处进行缓慢地推 切(3~4 刀,2~3 cm范围,有落空感为准),感受到针下有 松动感即可出针,随后迅速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后对针眼 进行无菌贴敷。

  B 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针刀 松解腕横韧带治疗。患者正坐,患腕掌心向上平放于医用 枕垫上,首先进行超声探查:使用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仪 (FUJIFILM SonoSite, Inc.,型号:M-Turbo),探头频率 为 6~13 MHz,设置为肌骨 Msk 模式,探头涂上耦合剂后 置于手腕处,对腕管进行横切观察。于近端横切面第 3、 4 指屈肌腱之间选择药物注射进针点,局部注射复方倍他 米松注射液(剂量同 A 组) ,针尖斜 45° 刺入, 于超声图 像下观察针尖到达腕管腱鞘后缓慢注射药物,观察药液向 水肿区域及周围扩散, 退针, 并用医用胶带覆盖针眼。针刀 松解:调整探头纵切腕管,纵切正中神经、显示前面腕横 韧带,观察超声异常回声区,整体评估出需松解的位置和 范围,于此切面下选择针刀穿刺点做好标记,固定探头。 对穿刺点周围皮肤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后进针,在超声引 导下观察针刀走行,避开血管、正常肌腱及神经,进针至 腕横韧带,并在超声实时动态监测下对异常回声区进行针 刀松解,针刀缓慢向腕横韧带远端进行推切,避开正中神 经,对其周围组织进行离断、剥脱、疏通以减压,当针下 有松动感且异常回声区较此前不明显后即可出针,用无菌 纱布按压止血后对针眼进行无菌贴敷。治疗后 2 组均作腕 关节过度背伸动作 2~3 次。 1 次 / 周, 3 周为 1 疗程, 连续 治疗 3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于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临 床疗效,治愈:患肢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等正中 神经支配指麻木、刺痛症状消失,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患肢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等正中神经支 配指麻木、刺痛症状接近正常,腕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有 效:患肢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等正中神经支配指 麻木、刺痛症状有所缓解,腕关节功能较健侧仍有较大差 距;无效:以上症状及腕关节功能均无改善甚至加重 [3]。 总有效率 = 治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⑵电生理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表面肌电图仪(江西诺诚电气有限 公司,型号:XMyoMove-COW)检测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 动末端潜伏期(DML)、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 ⑶炎症指标。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 5 mL, 离心(3 000 r/min,10 min)后收集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 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1)、肿瘤坏 死因子 - α(TNF-α ) 水平。⑷腕关节功能。分别于治疗前 后采用波士顿腕管量表(BCTQ)[4] 及 Mayo 腕关节功能评分 [5] 评估两组患者的腕功能, BCTQ:包含腕功能状态 (8 个项目) 及症状严重程度(11 个项目) 两方面,每个 项目由好到差、由轻到重均以 1~5 分计,总分 19~95 分, 得分越高表明功能越差、症状越严重;Mayo 腕关节功能 评分:包含腕活动范围、握力、功能状态、旋转等评估条 目,共计 100 分,腕关节功能与得分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 料经 S-W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组间比 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B 组患者总有效率较 A 组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png

  2.2两组患者电生理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DML 较 治疗前缩短,且 B 组短于 A 组,SCV 加快,且 B 组快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png

  2.3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MMP-1、TNF-α 较治疗前均降低,且 B 组均低于 A 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3.png

  2.4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BCTQ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 B 组低于 A 组,Mayo 腕关节功能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 B 组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见表 4.

4.png

  3 讨论

  腕管由腕骨和腕横韧带组成,其解剖结构由浅至深依次为正中神经、浅屈肌腱、深屈肌腱,正中神经位于腕横韧带和尺侧滑囊间。当手指使用过度时,腕管内腱周滑膜 可能出现增生和纤维化,继而引发肌腱和滑膜炎症,腕管 内容物增多,容积减小,使得腕管内压力增加,此时位于 腕管最浅表的正中神经受内外压力压迫最为严重,可发生 缺血性改变,导致其支配的手指出现麻木、刺痛、功能下 降,即为 CTS。复方倍他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具有强效消炎、抗过敏作用,研究表明将其局部注射于腕 横纹正中神经水肿区,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手腕肿胀消 退,避免软组织粘连及神经组织纤维化,可有效缓解腕部 炎症 [6]。

  在中医学上,CTS 可归于“经筋病”“痹症”范畴, 病机在于正气不固、筋骨劳伤,腕部经筋过度劳损,再遭 寒湿之邪入侵, 使得腕部脉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失 养,不通而痛;若患者病情反复,久病入络,气血消耗, 肌肉失于濡养, 邪留正伤可致虚实夹杂, 则致局部麻木、肌 肉萎弱无力 [7]。因此, 中医学上治疗该病以疏通经络、调畅 气机、濡养经血、消肿止痛为主要原则。针刀疗法集西医手 术刀特性与传统中医针刺手法于一体,其主要适应证是软 组织疾病,即中医理论中“经筋病”这一概念。CTS 根源 在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遭遇腕横韧带卡压,针刀疗法正是 通过对肌筋膜、肌肉组织以切、割、剥等方法进行松解, 改 善患处血液微循环及代谢, 恢复其原有动态平衡 [8]。但传统 针刀治疗在术者盲视状态下进行,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组 织、神经产生损伤, 易使得松解不彻底, 疗效受影响。超声 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或为药物注射、针刀等手段治疗 CTS 提供了更具安全性的保障,有益于其治疗效果提升。本研 究中, B 组总有效率较 A 组高,治疗后 BCTQ 评分低于 A组, Mayo 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 A 组, 提示超声引导下复方 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 CTS 可以有 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TNF-α 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其水平升高可促进滑膜 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从而影响 MMP-1 的表达, 使得滑膜细 胞等纤维性变化发生异常。本研究中,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MMP-1、TNF-α 较治疗前均降低, 且 B 组均低于 A 组,提 示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针刀松解腕横韧 带治疗 CTS 可缓解机体炎症反应。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在 进针松解前对腕管内部情况如肌腱粘连程度、是否钙化、 有无肿块、肌腱周围积液等情况进行探查,有助于完善松 解方案, 有效促进炎症消退 [9]。同时复方倍他米松在超声引 导下注射可以更准确到达腕横纹正中神经水肿区域,其主 要成分之一倍他米松磷酸钠可被机体迅速吸收,而二丙酸 倍他米松溶解性较弱,可储存于机体内被逐渐吸收,既可 以迅速见效,也可以长时间发挥消炎效果,防止治疗后软 组织再粘连 [10]。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 DML 较治疗 前缩短,且 B 组较 A 组更短,SCV 加快,且 B 组较 A 组 更快,提示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针刀松 解腕横韧带治疗可改善患处神经电生理特性,更好保护正 中神经功能。超声技术引导下,针刀松解过程中术者可直 观清晰地观察和调整针尖及针刀走行方向,避开大血管、 正常神经、肌腱等,定位更加准确,可有效避免针刀松解 和药物注射治疗过程中的医源性神经损伤 [11]。

  综上,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针刀松 解腕横韧带治疗 CTS 可提高患者腕关节功能, 减轻机体炎 症反应,改善患处神经电生理特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其杰 , 李前进 , 吴一雷 , 等 . 针刀治疗联合局部康复运动干 预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23.17(24): 35-38.

  [2] 冯艳 , 秦昕 , 邢瑞林 , 等 . 超声下细针穿刺改良小针刀在腕管 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 2022. 40(5):1051-1055.

  [3] 张铁良 , 王沛 , 马信龙 . 临床骨科学 [M]. 3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 版社 , 2012: 2545.

  [4] 雷玮, 钱晓路, 孙晓春 . 中文版波士顿腕管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 2016. 33(8): 39-42.

  [5] 范青红 , 詹新宇 . 温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柯雷氏骨折后期并发腕 管综合征临床观察 [J]. 新中医 , 2016. 48(9): 67-69.

  [6] 周海琪 , 蔡一慧 , 赵艳华 , 等 . 腕关节外固定支具联合复方倍他 米松、甲钴胺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 科杂志 , 2023. 29(6): 788-792.

  [7] 陈磊 , 李微微 . 腕管综合征中医传统疗法治疗进展 [J]. 中国中医 药科技 , 2022. 29(5): 933-934.

  [8] 周俏吟 , 申毅锋 , 贾雁 , 等 . 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 床解剖学研究 [J]. 中国骨伤 , 2020. 33(8): 745-749.

  [9] 沈素红 , 耿丰勤 , 付卓 , 等 .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联合 神经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J].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22.32(3): 496-499.

  [10] 范后宝 , 郭松 , 丁方 , 等 .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复方倍他米 松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 [J]. 实用疼痛学杂志 , 2018. 14(2):133-136.

  [11] 姜润成 , 孙钦然 , 于艺 , 等 . 基于横络解结理论影像引导下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 30 例 [J]. 中国针灸 , 2022. 42(3): 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