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论文

2024-04-16 14:06:28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比较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该院 ICU 收治的 76 例机械通气患者
【摘要】 目的:比较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该院 ICU 收治的 76 例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吸痰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8 例。对照组采用开放 式气管内吸痰,研究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组吸痰总量和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 [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呼吸频率、心率 ] 水平,以及黏膜损伤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吸痰总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 两组 SaO2、 PaO2 水平均高于吸痰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PaCO2 水平均低于吸痰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均高于吸痰 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研究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和 VAP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0.05)。 结论: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应用于 ICU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可提高吸痰总量,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降低气道黏 膜损伤发生率和 VAP 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效果。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气道护理;血氧饱和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Comparison of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osedand open sputum suction in airway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emergencyICU
XU Haoqin, ZHANG Shanshan, ZHANG Ying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of Xuchang People’s Hospital, Xuchang 461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osed and open sputum suction in airway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76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dmitted to the ICU of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putum suction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osed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The total amount of sputum suction and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 respiratory rate, heart rate] levels, the incidence of mucosal injury, and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total amount of sputum su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levels of SaO2 and PaO2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putum suction, and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CO2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sputum aspiration, and tha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piratory rate and heart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putum aspiration, but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airway mucosal injury and VAP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The closed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in the airway nursing of the ICU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an increase the total amount of sputum suction, improve the levels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irway mucosal injury and VAP.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open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Keywords】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irway nursing;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机械通气是利用机械装置辅助或代替患者自主 呼吸功能的通气方式,是急诊重症监护室(ICU) 用于救治病情危重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1-2]。但人工气道会抑制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并刺激呼吸道 产生分泌物,导致痰液淤积于患者气道内,增加气 道阻力,同时提高肺部感染风险 [3-4]。因此在机械 通气治疗下,如何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减少痰液 淤积是护理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关键所在,而吸痰 是常规护理中最基础的措施之一。本文比较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在 ICU 行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月本院ICU收治的76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急诊医学》中机械通气适应证 [5]; 机械通气时间≥ 48 h;预计生存期≥ 15 d;生命体 征稳定;符合吸痰指征 [6]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 准: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入组前合并气道黏膜损 伤;长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不耐受所用吸痰方式。 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根据不同吸痰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8 例。对照组男 21 例, 女 17 例; 年龄 57~65 岁, 平均(61.66±3.19) 岁; 疾病类型: 脑外伤 5 例, 卒中12例,脊髓损伤4例,心脏骤停8例,其他9例。 研究组男 17 例, 女 21 例; 年龄 58~65 岁, 平均 (62.89±2.80) 岁; 疾病类型: 脑外伤 6 例, 卒中 8 例,脊髓损伤 5 例,心脏骤停 7 例,其他 12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护理 人员佩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吸痰前予以患者 2 min 纯氧吸入,采用 12 号吸痰管连接吸引设备,断开呼 吸机与气管插管,保证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5%, 湿化气道,将吸痰管(长东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豫械注准 20212080716.Tr12) 插入气管插管, 直至 超出气管插管前段 1 cm 处后启动仪器,设置负压 300~400 mmHg(1 mmHg=0.133 kPa),时间为 15 s, 旋转吸痰管同时逐渐退出吸痰管;结束后再次予以 患者 2 min 的纯氧吸入。
研究组实施密闭式气管内吸痰:采用密闭式吸 痰器(南京丰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FY-CL-II)进 行吸痰操作,连接负压吸痰设备,吸痰前向患者口 中注射 10 mL 的无菌生理盐水润湿气道,同时打开 吸痰设备,用吸痰管吸引出生理盐水,护理人员左 手固定吸痰管, 右手将吸痰管插入患者气管插管中, 到达超出气管插管前端 2 cm 处停止,用旋转并间 断撤出吸痰管的方式进行吸引,时间为 10 s 左右, 吸痰过程中实时调节吸引压力(80~120 mmHg), 完成后通过冲洗管将吸痰管中的痰液冲出,然后回 收吸痰管、分离吸引管。
两组吸痰期间均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 SaO2 快速下降或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立即停止吸痰,对于过分黏稠的痰液可适当增加吸引压力。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吸痰总量和机械通 气时间。(2)比较两组吸痰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 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西门子 Rapidpoint 500 , 国械注准 20162221909) 分别于吸痰前、吸痰后 5 min 检测 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呼吸频率及心率。(3) 比 较两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气道黏膜损伤判定标准:吸引 痰液可见血丝或血痰组织,导管头部可见清晰血 液,为排除建立人工气道的损伤影响,将机械通气 第 1 天内的血样痰液不作气道损伤考虑。VAP 判定 标准 [7] :行机械通气 2 d 内提示肺部感染;患者体 温 >37.5 ℃,听诊肺部可闻清晰湿啰音,气道内提 示脓状分泌物, 血液学检查提示白细胞 >10×109/L; 胸部 X 线检查提示肺部新发浸润阴影;气道分泌物 病原菌培养提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吸痰总量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研 究组吸痰总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吸痰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 吸痰 前, 两 组 SaO2、PaCO2、PaO2、呼吸频率、心率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吸痰后 5 min, 两组 SaO2、PaO2 水平均高于吸痰前,且研 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PaCO2 水平均低于吸痰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均高于 吸痰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气道黏膜损伤、VAP 发生率比较 研究 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常需机械通气治疗以维持呼吸,但 长期机械通气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气 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与干 预是改善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吸痰作为机械通 气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其规范化操作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风险 [8]。开放式气管内 吸痰前需要切断机械通气装置,导致患者的肺容量 急剧下降,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及心率保持稳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吸痰总量多于对照组;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 原因为密闭式吸痰是与人工气道、呼吸机共同组成 的密闭式作用系统,吸痰过程均在密闭式环境中进 行,可在保证充足肺容量的同时促进肺泡扩张,予 以足量的气道压力更利于吸出深处痰液,进而增加 吸痰总量 [9]。但吸痰对患者肺部功能恢复的影响较 小。已知气管内吸痰属侵入式操作,如若操作不当 会引发患者应激性血气指标异常,心率、呼吸频率 加快 [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 SaO2、PaO2 水 平高于对照组,PaCO2、呼吸频率、心率水平均低 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操作过程 无需中断机械呼吸装备,使患者处在正常氧合环境 中,可稳定血气指标水平,减少对心率、呼吸频率 的影响 [11]。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研究组气道黏膜 损伤发生率和 VAP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 因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的吸痰管前端为圆形且易弯 折,管壁侧方存在 4 个分布均匀的孔洞,形成各个 方向压力均衡的吸引模式,可减少对气道黏膜的损伤;且密闭式的吸痰能避免外界空气进入,进一步 降低 VAP 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应用于 ICU 机 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可提高吸痰总量,改善血 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和 VAP 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萍,林桦,张爱丽,等 . 血清磷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相关性分 析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6): 613-617.
[2] 薛友儒,郭丙秀,邵慧慧,等 . ICU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1) : 16-21.
[3] 吴华平, 刘洋, 洪萌, 等 . MXA 蛋白与 TLR2 和 VE-cadherin 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属鉴别效能 [J]. 中华医 院感染学杂志,2021.31(11): 1623-1628.
[4] 王雪菲 . 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对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参 数影响的随机对照分析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6): 2585-2588.
[5] 罗学宏 . 急诊医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32- 436.
[6] 肖正伦 . 危重症监护医学与 ICU[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63.
[7] 管向东,刘紫锰 . 201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 疗指南》——目标性治疗的解读 [J]. 中华医学杂志,2014. 94(5): 333-334.
[8] 于士艳,王爱凤,黄焱,等 . 不同吸痰深度对高血压脑出血 气管切开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 42(12): 2905-2911.
[9] 王玢,丁星星,孙瑶环,等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密闭式 或开放式吸痰效果比较的 meta 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学,2023. 21(3): 509-513.
[10] 黄慧敏,王艳 . 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系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效果的 Meta 分析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1. 21(1): 21-27.
[11] 仇成华,宋中兰,尹琴 . 比较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方式对 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39(7): 1249-1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