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微生态制剂改善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肝功能的效果评价论文

微生态制剂改善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肝功能的效果评价论文

5

2024-01-13 16:00:58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究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 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3 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究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 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3 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59 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9 例, 采取恩替卡韦抗病毒、保肝药物等常规治疗联合生活干预) 和观察组(30 例,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 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1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1 个月后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以及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1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 白蛋白(Alb)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碱 性磷酸酶(ALP )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 )、C- 反应蛋白(CRP )、降钙素原(PCT )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 照组(均 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 竭继发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微生态制剂,肝功能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 症状以肝脏损伤为主,该疾病病情发展较快,部分患者感 染后逐渐导致肝功能失代偿,在此基础上受到各种急性损 伤因素的作用,最终会出现急性肝衰竭。乙肝相关慢加急 性肝衰竭患者由于受到疾病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以 致其抗感染的能力显著下降,肠道细菌移位,从而继发多 部位感染,严重者会引发患者多脏器衰竭。目前,临床上 针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的治疗以抗病 毒治疗为主,恩替卡韦是常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耐药屏 障高,抑制病毒能力较强,但该药物适合长期维持治疗, 一旦停药容易复发;此外,针对该类患者需给予保肝及生 活干预,然而患者多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会进一步损害 肝脏,影响患者病情好转 [1]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服用 后可以立即补充身体有益菌并在肠道内定植,促进胃肠蠕 动及营养元素的消化,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 患者服用后可以起到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 [2] 。故本 研究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 发感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3 月建德 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59 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43~68 岁,平 均(53.21±5.25 )岁;男性 15 例,女性 14 例;乙肝病 程 4~32 年,平均(15.22±4.17)年;胆道感染 6 例,腹 腔感染 12 例,肺部感染 4 例,泌尿道感染 7 例。观察 组患者年龄 44~69 岁,平均(54.58±5.33 )岁; 男性 17 例,女性 13 例;乙肝病程 5~33 年,平均(15.19±4.09) 年;胆道感染 5 例,腹腔感染 14 例,肺部感染 5 例,泌 尿道感染 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组间可比。诊断标准:乙肝参照《慢性 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更新版)》[3] ,急性肝衰竭参 照《肝衰竭诊治指南(2019 年版)》[4] 中的相关标准。纳 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入组前无胃肠道疾病及肝胆 疾病史;无肝移植手术史。排除标准:入院半个月前接受 过微生态活菌制剂、抗菌药物、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有腹 腔手术史;肝功能衰竭终末期。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 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且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 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生活干 预,按照 0.5 mg/ 次,1 次 /d 的治疗频率口服恩替卡韦分 散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0129 , 规格: 0.5 mg/ 片)进行抗病毒治疗;予以常规保肝药物治疗、利尿、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蛋白补充及并发 症防治等对症治疗。嘱患者充分休息,指导患者科学合 理膳食,严格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合理预防性选 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餐后温开水或温 牛奶送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上药信谊药厂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10950032.规格: 0.21 g/ 粒)治 疗,治疗频率为 0.42 g/ 次,2 次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 1 个月后对患者的临 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患者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继发感染乏力,腹水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 指标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 感染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肝功能指标改善;无效:患者 患者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临床症状、体征 及肝功能指标无好转甚至恶化 [4] 。总有效率 =(显效 + 有 效)例数 / 总例数 × 100%。②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和治疗 1 个月后,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 6 mL,取其 中 3 mL 轻轻摇匀,以低速离心机(湖南多恒仪器设备有 限公司,型号:DH5B)进行离心,转速为 2 500 r/min,时 间 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 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2800M)检测两组患 者血清白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③炎 症因子。取②中剩余 3 mL 血样,血清制备方法同②,采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 )、C- 反 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血清降钙 素原(PCT)水平。④不良反应。观察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腹泻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使 用 S-W 法检验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组间 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组患 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1.png

  2.2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1 个 月后两组血清 Al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 组血清 AST、ALT、ALP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 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png

  2.3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1 个月后两组血清 IL-6、CRP、PCT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3.png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4.

4.png

  3 讨论

  乙肝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引发急性肝衰竭的 首要因素,严重急性肝损伤可导致肝功能失代偿,引发继 发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不仅会加速患者器官衰竭, 短期内还可能会导致死亡。常规抗病毒及保肝治疗虽能改 善患者肝功能, 但在临床实际中, 患者多伴随免疫力低下, 并发肠道微生态环境异常等,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5]。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的主要成分为双歧杆菌、乳杆 菌以及粪肠球菌,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 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后,相关益生菌会在肠道内生 长繁殖,可迅速修复肠道菌群,恢复其平衡制约关系,调 整机体内部环境平衡,提高营养物质吸收率,改善人体免 疫系统功能,疗效确切 [6] 。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治 疗 1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表明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继发感染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Alb 是重要的蛋白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 感染患者 Alb 的浓度明显降低;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 竭继发感染患者肝功能损伤越严重,AST 和 ALT 水平越 高;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肝组织发生病 变,会导致肝细胞过度释放 ALP,使患者体内 ALP 水平 升高 [7]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调节肠黏膜的通透性, 减少肠道致病菌、内毒素等有害产物侵入门脉系统,避免 内毒素对肝窦壁细胞的激活,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 生;还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 质的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肝脏的损害作用,控制 和延缓肝损伤的进展,改善肝功能 [8] 。本研究中,治疗 1 个月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 Alb 水平更高,血 清 AST、ALT、ALP 水平更低, 提示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 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

  当组织损伤或感染时,机体将迅速合成并释放 IL-6. 通过刺激急性免疫反应促进机体的防御功能,乙肝相关慢 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血清 IL-6水平显著升高;CRP 属于肝细胞合成的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当机体发生炎 症反应时将刺激肝细胞生成 CRP,因此乙肝相关慢加急性 肝衰竭患者体内 CRP水平升高明显;当机体组织发生细菌感染时, PCT 水平急剧升高, 且水平越高, 表明乙肝相关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继发感染患者感染程度越严重 [9] 。双 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够在整个肠道黏膜表面形成肠道微 生物屏障,降低肠道通透性,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及入侵, 抑制内毒素入血, 从而减少细胞因子 CRP、IL-6、PCT 等分 泌,阻断细胞因子级联效应,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促进乙 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病情好转 [10]。本研究中, 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 示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 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综上,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 感染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疗效 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金津 , 朱传武 , 蔡伟 , 等 . 恩替卡韦早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 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转归的影响 [J]. 肝脏 , 2018. 23(10): 873-877.

  [2] 杨仁国 , 徐开菊 , 周巧灵 , 等 .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 发感染患者益生菌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分析 [J]. 第三 军医大学学报 , 2019. 41(8): 794-798.

  [3]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慢性乙型 肝炎防治指南 (2019 年版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19. 35(12):2648-2669.

  [4]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 中华医学会 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 肝衰竭诊治指南 (2018 年 版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19. 35(1): 38-44.

  [5] 田玉球 , 周宁 , 蒋永芳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早期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及对Ang Ⅱ、TNF-α 和IL-10 的 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18. 15(17): 139-142.

  [6] 段少琼 , 周天彤 , 刘丽 , 等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乙 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疗效及对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影响 [J].疑难病 杂志 , 2018. 17(4): 362-365.

  [7] 杨晓莉 , 李剀 , 杨道坤 , 等 . 血浆置换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 HBV 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 31(17): 2604-2608.

  [8] 杨晓冬 , 喻明丽 , 贾婷 , 等 .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 膜炎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J]. 肝脏 , 2020. 25(11): 1188-1190.

  [9] 梁艳华 , 兰剑锋 , 谭国玉 . HBV 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细菌感 染患者 AFP、PCT、CRP、IL-6 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海南医学 ,2022. 33(16): 2056-2059.

  [10] 董建华 , 程先硕 , 杨之斌 , 等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奥 沙利铂对结直肠癌术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影 响 [J]. 西部医学 , 2019. 31(3): 40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