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论文

2024-01-13 10:36:44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耳穴压豆治疗)、对照2组(高频rTMS治疗)及治疗组(耳穴压豆+高频rTMS治疗),各20例,3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2组;与治疗前比,治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耳穴压豆治疗)、对照2组(高频rTMS治疗)及治疗组(耳穴压豆+高频rTMS治疗),各20例,3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2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1、2组,对照2组显著高于对照1组;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1、2组,对照2组显著低于对照1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1、2组(均<0.05)。结论高频rTMS联合耳穴压豆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优于高频rTMS、耳穴压豆单用。
【关键词】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耳穴压豆,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语言功能,血液流变学
脑卒中后失语是脑卒中的主症之一,而运动性失语作为其中一种类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吐字不清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新型的理疗技术,主要通过对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产生刺激,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对脑血液灌注发挥促进作用,提升治疗失语的效果[1],但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特别是右侧大脑半球,在此过程中rTMS的治疗参数、频率无统一标准,疗效及机制仍无定论。中医认为,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属于“风懿”“风喑”等范畴,其病在五脏,以心、脑为主,在经络方面,舌与心经、脾经、肾经、肝经及任督两脉密切相关。耳穴压豆是通过在耳穴处用胶布贴上小绿豆或王不留行籽,对其进行适度按、捏、揉、压,以产生刺激感应。耳朵可联系五脏六腑、沟通四肢百骸,通过耳部穴位刺激,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加强大脑皮层间的功能联系,促进语言功能重建,达到辅助治疗失语的作用,但大脑语言中枢的神经网络复杂,单用耳穴压豆的效果有限[2]。两者联合应用能发挥各自优势,从多途径刺激大脑语言中枢,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语言功能,但目前相关临床研究较少,尚无确切的定论。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耳穴压豆结合高频rTMS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20例。对照1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0~82岁,平均(58.64±10.27)岁;卒中运动性失语病程12~35 d,平均(22.64±5.75)d;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3]分级:2级6例,1级9例,0级5例。对照2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9~83岁,平均(58.15±10.46)岁;卒中运动性失语病程10~33 d,平均(22.93±5.41)d;BDAE分级:2级5例,1级9例,0级6例。治疗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1~84岁,平均(58.90±10.73)岁;卒中运动性失语病程10~35 d,平均(23.05±5.62)d;BDAE分级:2级4例,1级10例,0级6例。对比3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西医《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中脑卒中及中医《神经系统疾病功能障碍中西医康复》[5]中“风喑”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病情稳定后遗留运动性失语,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发音障碍。排除标准:脑出血、脑外伤;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合并血管性痴呆、精神疾病。本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3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控制血压及血糖等)及语言康复训练(由治疗师根据各个患者的失语程度进行拟定,包括口型、发音等训练,可运用卡片进行诱导刺激,循序渐进,30 min/d,5次/周)。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使用耳穴压豆治疗,对照2组使用高频rTMS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耳穴压豆+高频rTMS治疗。①高频rTMS治疗。使用磁刺激器(Tonica ElektronikA/S,型号:Magpro),输出脉冲频率0~100 Hz,刺激强度(峰值)1.5~6 T;使用脑电电极定位左侧Broca区;嘱患者仰卧,全身放松,两腿平放在治疗床上,对Broca区进行定位并标记,将“8”字线圈与颅骨表面相切但不要接触患者头部,线圈中心位于标记点,使其与头皮保持垂直;设置刺激参数:频率为5 Hz,30个序列(每个序列50次脉冲,序列间隔为15 s),刺激强度为80%静息运动阈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刺激强度;1次/d,12 min/次,5次/周,共治疗4周。②耳穴压豆治疗:选取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脑(对耳屏内侧面后上方)、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等耳穴;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耳廓常规消毒,将备好的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于耳穴上,按压穴位,以患者自觉发热、发胀为宜,按压3~5次/d,按30~60 s/穴,2~3 d更换1次耳穴贴,两耳交替贴压;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共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其中治疗后BDAE分级提高≥2级为显效,治疗后BDAE分级提高1级为有效,治疗后BDAE分级未提高甚至降低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语言功能。使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6]对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情况进行评估,从自发言语(20分)、复述(100分)、命名(100分)、听理解(200分)等方面进行评估,计算失语商(AQ)[AQ=(自发言语+听理解/20+复述/10+命名/10)×2],得分越低,语言功能越差。③神经功能[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总分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恢复越差)]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8](总分100分,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④血液流变学指标。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6 mL,选其中3 mL,使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泰安市康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L-5000)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另外3 mL静脉血经常规抗凝后,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获取血浆,使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检测血浆黏度。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经K-S法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则以(x±s)表示,两组间行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1组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9、8例,对照2组分别为4、9、7例,治疗组分别为12、7、1例,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1、2组(60.00%、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3.906,均<0.05);而对照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0.05)。
2.2 3组患者WAB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WAB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1、2组,对照2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2.3 3组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1、2组,对照2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1组;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1、2组,对照2组显著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2.4 3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3讨论
运动性失语以口语表达能力受损、电报式言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在社交中交流较困难,由此也易产生心理障碍,对患者病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改善患者的言语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高频rTMS主要利用脉冲磁场作用,对健侧大脑半球言语功能区的兴奋性产生抑制作用,使得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趋于一致,并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大脑的整体功能,进而利于患者言语功能的恢复,但临床对rTMS的选择频率及刺激次数仍无统一定论,且脑卒中后失语恢复的神经机制尚未明确,仅仅使用rTMS的治疗作用有限。
中医认为,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与血瘀、痰湿等密切相关,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等均循行于咽喉,而阻滞经络,则引发失语。耳与机体脏腑内外相沟通,选择特定耳穴刺激,可疏通经络,宣通舌窍,还可调节气血,充养脑髓,促使元神恢复。耳穴压豆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调节大脑皮层,增加皮层间功能区的联系,减弱或抑制原有病理兴奋性,从而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及重建,改善语言功能。但耳穴压豆对神经的刺激力较弱,对于复杂的大脑神经系统病变的改善效果不一,部分患者的临床受益一般[9]。但是将两者联合使用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等特点,能从不同作用机制刺激大脑神经系统,激活语言中枢功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恢复。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WAB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1、2组,对照1组显著高于对照2组,说明高频rTMS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提升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治疗效果,能从不同作用机制调节大脑语言中枢功能,促使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1、2组,对照2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1组,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1、2组,对照2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1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对照1、2组,提示高频rTMS联合耳穴压豆能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一方面通过高频rTMS能有效刺激大脑语言中枢皮质兴奋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同时通过改善大脑皮层神经调控功能发挥血流调节作用,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达到改善局部脑缺血、促进受损神经功能修复的目的;另一方面耳穴压豆能刺激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液供应,调节大脑
皮层兴奋性,也有助于修复受损神经功能,从而提高大脑皮层内白质的完整性,提升语言能力,促进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病情的好转[10]。通过刺激耳穴,可疏通经络,进而调整患者机体内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平衡,从而利于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临床缺乏耳穴压豆与高频rTMS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对比性研究,本研究中高频rTMS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相对高于耳穴压豆,这可能与高频rTMS的刺激强度、时间均可控,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作用更为直接、高效有关,因而能更好地调节神经功能,刺激神经细胞的苏醒、再生,对语言区神经功能进行更好地修复或重建,以此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改善。而影响耳穴压豆的经络刺激作用的因素较多,其疗效与刺激强度、刺激次数、患者依从性等有关。
综上,高频rTMS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受损,促使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提升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治疗效果,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对样本观察时间较短,需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高亚茹,关晨霞,李哲,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认知障碍合并失语症脑卒中患者定向、视知觉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21,36(9):520-523.
[2]武庆花,李花玉.通窍复神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10):1818-1820.
[3]黄秋实.针灸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22,30(7):133-136.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5]陈红霞,郭友华,詹乐昌,等.神经系统疾病功能障碍中西医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61-386.
[6]李嘉洋,梁韵瑾,欧阳嘉璐,等.WAB汉化版失语症诊断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J].现代语言学,2022,10(5):821-828.
[7]路雅宁,乔丽云.NIHSS评分在急性脑梗死临床评估中的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5,19(3):331-333.
[8]陈吉红.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高龄脑梗死患者FMA与BI评分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147-149.
[9]任学娟,张玉琴,耿翠琴,等.耳穴贴压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3):266-267.
[10]张莹莹,石智新,卢莹莹.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观察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3,42(4):336-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