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低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长效 α 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

低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长效 α 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

4

2024-01-09 09:40:23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对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患 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11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低 HBsAg 水平 CHB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研究组(30 例)患者使用长效聚乙二 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 48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

  【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对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患 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11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低 HBsAg 水平 CHB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研究组(30 例)患者使用长效聚乙二 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 48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48 周后临床效果, 治疗前与治疗 24、48 周后肝功 能指标,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48 周后研究组患者 HBsAg 转换率和 HBsAg 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 比, 治疗 24 、48 周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总胆红素( TBi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水平显著降低, 白蛋 白(ALB )水平均显著升高, 且研究组 ALT 、TBiL 和 AS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 ALB 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而 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 )- 核糖核酸(DNA )转阴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结论   长效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低 HBsAg 水平 CHB 患者,可显著提高 HBsAg 转换率,保护肝功能,且不会增加明显 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  替诺福韦酯;  肝功能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一 种多发性传染病,由乙型肝炎病毒(HBV)长期感染、复 制所致,可使肝细胞严重受损,且随着病情进展,会引发 肝硬化,甚至会引起肝癌。既往研究显示,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水平与 CHB 患者肝内共价闭合环状核糖核酸 (DNA)相关,且低 HBsAg 水平 CHB 患者在 HBV 感染患 者中占比较高,易获得 HBsAg 清除效果 [1]。替诺福韦酯 属于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其活性成分可与脱氧核糖底物 结合进而抑制 HBV 聚合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但 相关研究显示,替诺福韦酯单一治疗后患者难以获得持久 的免疫应答,HBsAg 清除率较低,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较高,预后不佳 [2]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属于长 效干扰素,可抑制病毒复制,其作用持久且长效,同时 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且药物停药后不易复发 [3] 。基于 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 合替诺福韦酯对低 HBsAg 水平 CHB 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 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11 月广州医 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低HBsAg 水平 CHB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 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21 例,女性 9例;年龄 31——64 岁,平均(49.92±14.05)岁;治疗史:初治 10 例, 经治 20 例;病程 1——17 个月,平均(8.58±3.42)个月。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 19 例, 女性 11例; 年龄 34——68 岁, 平 均(50.28±12.39)岁;治疗史:初治 12 例,经治 18例; 病程 1——15 个月,平均(8.43±3.18)个月。两组患者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  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更新版)》[4]  中有关 CHB 的诊断标准,且血清 HBsAg  <1 500 IU/mL,HBV-DNA<200 IU/L ;对聚乙二醇干扰 素 α-2b 注射液、替诺福韦酯治疗无禁忌证;既往单一应 用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药物治疗,出现耐药 性;乙肝病史明确,且 >6 个月。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 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失代偿期肝硬化、严重心律失 常、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有甲亢、系统性红斑狼疮、人类 免疫缺陷病毒(HIV)、自身免疫肝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妊娠哺乳期女性。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 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片 [ 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53090,规格: 300 mg/ 片 ],口服治疗,300 mg/ 次,1 次 /d。研究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 (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160001,规格: 180 μg/ 支)皮下注射治疗,180 μg/ 次,1 次 / 周。两 组患者均治疗 48 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治疗 48 周后统计 HBsAg 转换率、HBsAg 清除率及 HBV-DNA 转阴率。HBsAg 转换率判定标准:当 HBsAg 转为阴性时,患者体内会 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 -HBs),血清检测抗 -HBs 抗体 >10 IU/mL 被视为阳性。HBsAg 清除率判定标准:通过 血液检测 HBsAg 在血液中的含量。定量值 <0.05 IU/mL 被定义为阴性,则表示 HBV 已被清除。HBV-DNA 转

  阴率判定标准:通过血液检测确定 HBV  DNA 的含 量,定量值 <20 IU/mL 被定义为转阴。②肝功能。于治 疗前及治疗 24、48 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经  3 000 r/min 转速离心 10 min 后,取血清送检,采用全 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罗氏诊断公司,国械注进 20173402266,型号:cobas 8000 e801)检测血清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AST)及白蛋白(ALB)水平。③不良反应。 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乏力、食欲下降、发热等发生 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经 S-W 法检验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 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 48 周后研究组患者 HBsAg 转换率和 HBsAg 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 HBV-DNA 转阴率也高 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image.png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24、 48 周后两组患者血清 ALT、TBiL、AST 水平均逐渐降低, ALB 逐渐增高,且治疗 24、48 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 ALT、 TBiL、AST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 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image.png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研究组 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image.png

  3  讨论

  CHB 是因HBV 持续感染而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肝脏 常发生不同程度坏死,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成 肝硬化或肝癌。而引发 CHB 的主要原因在于 HBV 持续复 制、患者免疫功能紊乱, 因此早期有效阻止 HBV 复制可控 制 CHB 进展。相关研究显示, HBsAg 水平与 HBV 复制状态密切相关 [5]。其中核苷酸类物质能与 HBV 聚合酶的逆转 录酶结合位点结合,从而降低其活性,发挥抗病毒作用。 替诺福韦酯是口服核苷酸类药物,吸收后被代谢为替诺福 韦二磷酸,并与 5’- 三磷酸脱氧腺苷酸竞争进入 HBV 病 毒 DNA 链中, 抑制逆转录酶活性, 破坏病毒 DNA 的复制 过程 [6]。近年来, 替诺福韦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其效果也得 到共识认可,但长期使用,其耐药问题也逐渐凸显,且有 研究显示,单用替诺福韦酯临床治愈率较低,难以获得持 久的免疫学应答,且停药后易复发,患者需长期服用 [7]。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 HBV 药物, 其在常规干扰素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将无生物 活性的聚乙二醇与干扰素结合,不仅延长了药物半衰期, 还缩小血药峰谷浓度差,延缓药物排泄速度,进而提高疗 效 [8]。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还具有耐受性低、疗程 巩固等特点,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此外,聚乙二醇干扰 素 α-2b 注射液也可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胶原蛋白的过度 表达。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HBsAg 转换 率和 HBsAg 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聚乙二醇干 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低 HBsAg 水平 CHB 患者,可提高抗病毒效果,这可能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效果有关 [9] 。本研究 还发现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提示联合用药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具有可行性。

  HBV 感染机体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会导致ALB 合成不足,使血清 ALB水平下降;且随着 HBV 长期感 染、复制,可造成肝纤维化,引发肝功能紊乱,促使血清 ALT、TBiL、AST 水平升高 [10]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 射液减轻患者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保护其肝细 胞免受进一步损害,发挥保护肝功能作用;同时,其还可 通过促进肝脏细胞外基质(ECM)降解, 抑制肝纤维化进 程, 恢复肝功能;此外, 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 还可以促进患者肝细胞修复和再生,提高其肝细胞代谢和 解毒功能 [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 24、48 周后研究组 患者血清 ALT、TBiL、AST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ALB 显著高于对照组, 说明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 诺福韦酯,可保护低 HBsAg 水平 CHB 患者肝功能。

  综上,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低 HBsAg 水平 CHB 患者,可提高抗病毒效果,保护肝 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 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立 , 刘春云 , 王霖 , 等 . 低水平 HBsAg 患者肝组织 HBsAg、 HBcAg 表达与血清 HBsAg 水平、HBVDNA 载量的相关性 [J]. 实用医学杂志 , 2017, 33(21): 3639-3642.

  [2]    鲁瑞 , 党双锁 , 刘怡欣 , 等 .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 3 年血清 HBV DNA 和 HBsAg 的动态变化 [J]. 临床肝 胆病杂志 , 2022, 38(10): 2224-2229.

  [3]    史罗明 , 周根法 , 孙冬林 .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治疗血清低水 平 HBsAg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结局预测研究 [J]. 实用 肝脏病杂志 , 2018, 21(4): 565-568.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 慢性乙型肝 炎防治指南 (2015 年更新版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15, 31(12):1941-1960.

  [5]   杨笑萍 , 刘寿荣 . HBsAg 定量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的指导意义 [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2016, 30(2): 249-253.

  [6]    杨蕊西 , 刘茗心 , 陈泠忻 , 等 . 替诺福韦酯挽救治疗HBVDNA 聚 合酶区 204 位点突变的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 析 [J]. 实用肝脏病杂志 , 2019, 22(3): 349-352.

  [7]    李骁 .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替诺福韦酯对高病毒载量慢性 乙肝初治患者血清 Mig、RANTES 及肝纤维化指标表达的影 响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20, 17(1): 165-168.

  [8]    金灵肖 , 倪勤 , 赵旭宏 , 等 . 恩替卡韦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 合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提高临床治愈率研究 [J]. 中华临床感染 病杂志 , 2018, 11(4): 275-281.

  [9]    吴凤萍 , 鲁瑞 , 刘怡欣 , 等 . 核苷 ( 酸) 类似物序贯联合聚乙二醇 干扰素 α 治疗血清 HBsAg 低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分 析 [J]. 实用肝脏病杂志 , 2021, 24(5): 677-680.

  [10] 戴建刚 ,  陈燕 , 李美 . HBV 相关性肝病患者 HBsAg 水平与 HCCR、AFP 的相关性及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J].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 2018, 39(22): 2842-2845.

  [11]  吕毅 . 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对慢性乙肝患者血 清 HbeAg、ALT、HBV-DNA 水平变化的影响 [J]. 中国临床实用 医学 , 2017, 8(1):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