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论文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论文

3

2023-10-08 14:32:10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28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n=40)和未发生组(n=242),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抗心肌抗体阳性、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体质量指数、饮酒史占比比较,差异均

  【摘要】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28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n=40)和未发生组(n=242),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抗心肌抗体阳性、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体质量指数、饮酒史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心肌抗体阳性、血清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均为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抗心肌抗体阳性、血清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均为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因素;抗心肌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心室重构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LIU Na

  (Xiayi Count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Shangqiu 476400 He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282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occurrence group(n=40)and non-occurrence group(n=242)according to whether ventricular arrhythmia occurred.The baseline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these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proportions of positive anti-myocardial antibody,serum hs-CRP≥3 mg/L and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the occurrenc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occur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age,NYHA classification,body mass index,and proportion of alcohol consump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ositive anti myocardial antibodies,serum hs-CRP≥3 mg/L,and combined ventricular remodeling were all risk factors for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the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OR>1,P<0.05).Conclusions:Positive anti myocardial antibodies,serum hs-CRP≥3 mg/L,and combined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the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Keywords】Dilated cardiomyopathy;Ventricular arrhythmia;Influencing factor;Anti-myocardial antibody;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Ventricular remodeling

  扩张型心肌病起病隐匿,随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若未及时诊治,可进一步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1-2]。已知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退,影响心脏射血功能,增加患者死亡风险[3]。因此,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对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8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4],经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确诊;认知功能良好,具备基本沟通与交流能力;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0 cm(女性)或5.5 cm(男性)。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合并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精神异常;近2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根据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n=40)和未发生组(n=242)。男195例,女87例;年龄32~64岁,平均(49.67±2.45)岁;疾病类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34例,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48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94例,Ⅲ级188例。

  1.2方法(1)室性心律失常判定方法及分组参考《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评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5],包括室性早搏、持续性与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于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评估上述疾病发生情况。室性早搏: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限>0.12 s,ST段、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非持续性室速:连续3跳或3跳以上、持续时间<30 s、频率>100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速:室速持续时间>30 s和(或)心动过速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在30 s内终止的室速;心室扑动:室性心律失常节律规则、频率为300次/min且QRS波呈单形性;心室颤动:心室率>300次/min,室性心率不规则,联律间期、QRS形态及振幅明显变异。(2)基线资料收集: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发放给患者填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体质量指数(<24 kg/m2、24~28 kg/m2、>28 kg/m2)、饮酒史(有、无)、合并心室重构[(是、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等指标,连续采集3个心动周期数据,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将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超过正常上限的15%作为心室重构的诊断标准]。(3)实验室指标检测:入院时抽取患者8 mL清晨空腹静脉血,以2500 r/min速率、离心半径15 cm离心20 min,取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心肌抗体水平,试剂盒选自欧蒙(杭州)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1∶10为阴性,≥1∶10为阳性;采用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试剂盒选自青岛贝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常值:<3 mg/L。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2)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发生组抗心肌抗体阳性、血清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体质量指数、饮酒史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2.2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Logistic回归分析将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未发生=0,发生=1)。将表1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心肌抗体阳性、血清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均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360截图20230321164056885.jpg

  3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异质性心脏病,可引发室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6]。因此,积极寻找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抗心肌抗体阳性均为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1)血清hs-CRP≥3 mg/L时提示患者体内存在炎症,炎性因子可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促使局部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心肌结构改变,从而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7]。此外,血清hs-CRP水平升高还可加剧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物质合成,提高心肌细胞自律性,从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8]。对此,建议临床应密切监测患者体内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发现血清hs-CRP≥3 mg/L时,应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2)合并心室重构:心室重构会导致患者心肌局部电生理活动紊乱,累及心室传导系统,诱发室性心率失常;同时心室重构还会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增加心肌电不稳定性,更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9-10]。对此,建议临床可采用醛固酮拮抗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抑制患者心室重构进程。(3)抗心肌抗体阳性:抗心肌抗体可激活钙离子通道,引发钙离子内流,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进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对此,建议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已知大量摄入乙醇可破坏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心肌细胞离子通透性增加,从而诱发心律失常[11-12];而肥胖会引起心脏钙离子通道和钙处理蛋白异常,造成心肌细胞钙稳态失衡,致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心脏电生理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从而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13-14]。NYHA心功能分级是目前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患者心功能越差、心肌受损越严重,因此,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增高;此外,男性工作压力较大,多存在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体质量指数、饮酒史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上述研究结论不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发生组样本数较少有关。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心脏功能较年轻人群差,因此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高于60岁以下人群[15]。但由于本研究中纳入对象无明显性别差异,且患者年龄多为60岁以下人群,因此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别。

  综上所述,血清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抗心肌抗体阳性均为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富强,王素霞.不同β-受体阻滞剂在心室收缩不同步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3):30-31.

  [2]孙一博,王喆,张悦坤,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磁共振下心肌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2,38(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