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对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牙齿功能与牙周指数的影响论文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对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牙齿功能与牙周指数的影响论文

19

2023-09-08 10:38:58    来源:    作者:yeyuankang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治疗对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牙齿功能与牙周指数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1例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5例)患者单纯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均于治疗结束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牙齿咬合评分、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口腔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治疗对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牙齿功能与牙周指数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1例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5例)患者单纯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均于治疗结束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牙齿咬合评分、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HIP-14)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1.43%)显著升高;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牙齿功能(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牙齿咬合)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牙齿咬合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评分及功能限制、口腔疼痛、社交障碍、心理不适、OHIP-14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吞咽功能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在口腔正畸后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治疗更有利于牙齿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牙周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可为临床治疗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前牙错쌗畸形;牙列缺损;口腔正畸;种植修复;牙齿功能;牙周指数

  牙列缺损会使患者发生牙列不齐、邻牙倾斜移位等问题,不仅会导致牙齿咬合和发音等口腔功能障碍,损害口腔和颌面系统的健康,还会对美观造成严重影响。临床通常采取传统种植义齿的方式治疗,填补缺损牙齿,可恢复患者的牙齿咬合、咀嚼功能,但对于伴有前牙错쌗畸形的患者单纯采用种植修复常难以获得预期的口腔功能和美观效果[1]。部分患者在临床种植义齿后会出现咬合力过大、不平衡等问题,引起种植义齿的周围骨组织发生创伤性吸收,若在种植义齿前,对前牙错쌗畸形进行正畸治疗,以消除种植义齿的因素,先使牙弓咬合关系恢复至正常,以提高后期进行义齿种植的稳定性[2]。在种植义齿前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可使前牙错쌗畸形得以修复,将患者畸形牙齿牵拉至正常位置,稳定患者的咬合关系,对牙齿功能和外观恢复正常均具有重要意义[3]。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对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治疗,对其牙齿功能与牙周指数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1例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0、15例;年龄25~35岁,平均(30.36±4.01)岁;体质量55~83 kg,平均(67.25±6.23)kg;牙列缺损原因:外伤14例,牙周病10例,龋齿拔除11例。观察组(36例)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4、12例;年龄25~35岁,平均(30.74±4.07)岁;体质量55~85 kg,平均(68.33±5.21)kg;牙列缺损原因:外伤18例,牙周病8例,龋齿拔除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口腔疾病诊疗常规》[4]中错쌗畸形、牙列缺损的相关诊断标准者;此前未接受过矫正或种植治疗者;口腔卫生、牙周状况良好者等。排除标准:有颌面部手术史者;患心脑血管疾病者;伴认知与精神疾病者等。此次研究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种植义齿修复治疗,消毒铺巾,在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确定植入点,沿着患者牙槽作“H”型切口,首先剥离骨膜将骨面完全暴露,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选择长度超过原长度2 mm的义齿,完成后植入螺丝,缝合表面软组织。观察组患者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治疗前采用X线对患者的口腔环境进行全景片拍摄,检查牙齿缺损区的软组织和硬组织,并评估残留牙龈和牙周组织,根据患者口腔曲面断层和头颅侧位的结果制定方案。首先,采用方丝弓固定技术或直丝弓技术对倾斜牙进行有效矫正,压低伸长牙,将错位牙移动至正常位置,使得牙列对齐,调整牙齿咬合,于6个月后,根据缺失牙数量、位置实施种植义齿修复治疗,治疗过程同对照组。两组患者种植义齿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抗生素口服,以避免手术引起的口腔感染,10 d后根据康复情况可取出缝合线。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均随访6个月。治疗后建议患者尽可能选择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以避免义齿咀嚼硬食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建议患者进食后做好牙齿清洁工作,并按时到院复诊。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参照《口腔疾病诊疗常规》[4]中的判定标准评估疗效,痊愈:通过X线检查显示患者种植体周围不存在透射影,种植体没有松动,牙齿排列整齐,同时垂直向骨吸收<0.2 mm;显效:通过X线检查显示患者种植体周围不存在透射影,种植体没有松动,牙齿排列整齐,同时0.2 mm≤垂直向骨吸收<0.4 mm;有效:通过X线检查显示患者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透射影,种植体没有明显松动,牙齿排列整齐,同时0.4 mm≤垂直向骨吸收&lt;0.5 mm;无效:通过X线检查显示患者种植体周围有较大透射影,种植体松动,牙齿排列与治疗前比无差异,垂直向骨吸收≥5 mm。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牙齿功能。评估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牙齿咬合情况,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5],按照正常、良好、一般、极差分别计为4、3、2、1分。③牙周指数。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评估患者菌斑附着指数[6]、软垢指数[7],菌斑附着指数(总分10分)、软垢指数(总分10分)评分越低表明口腔清洁情况越好。④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HIP-14)[8]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采用OHIP-14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功能限制、口腔疼痛、社交障碍、心理不适等,每个领域分值为0~8分,并计算总分,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成反比。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牙齿功能、牙周指数、OHIP-14评分指标为计量资料,采用S-W法检验,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1.4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截图20230908103646.png

  2.2两组患者牙齿功能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牙齿咬合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牙齿咬合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吞咽功能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牙周指数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截图20230908103659.png

  2.4两组患者OHIP-14评分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功能限制、口腔疼痛、社交障碍、心理不适与OHIP-14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截图20230908103713.png

  3讨论

  牙错쌗畸形的发生既有先天的因素,也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临床上表现为牙齿、牙弓、牙颌关系异常、排列不齐等,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为口腔科常见疾病,其可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内邻近缺牙间隙,导致出现牙倾斜、牙移位等情况发生,严重威胁到患者口颌系统,导致患者发音含糊不清,咀嚼功能下降。种植义齿修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能够逐步恢复牙列缺损患者的咀嚼功能,但因对于牙错쌗畸形合并牙列缺损的患者其牙错쌗畸形明显,咬合力不平衡,种植义齿后会产生创伤性吸收,导致种植体不稳而松动,未得到良好的恢复[9-10]。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较为关键。

  口腔正畸是通过对倾斜牙以矫正、压低伸长牙齿、移动错位牙、重新分配牙弓内间隙的大小,使种植义齿修复治疗更好地实施,确保患者在修复后咬合功能的恢复,以促进患者康复;另外,口腔正畸治疗可将错位的牙纠正,并将伸长牙压低,为种植义齿提供适合的间隙,提升修复后牙齿的功能,确保牙齿在种植义齿后能够排列整齐,不仅能够恢复牙齿功能,还可保持外观美观,且通过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治疗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理问题,并保护义齿牙周组织[11]。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1.43%)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牙齿咬合评分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表明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更有利于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牙齿功能的恢复,同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当患者发生牙列缺损后,会导致间隙存留食物残渣,导致菌斑数量越多,错쌗畸形又会导致牙周组织改变,牙周炎的发生[12]。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修复联合治疗可促使咀嚼力能够沿牙体长轴额的方向进行传递,从而为修复义齿的基牙提供更大的空间,逐步恢复患者的牙冠高度,在构建良好的咬合关系的基础上修复,从而保证正常牙齿与种植的义齿间关系稳定,且确保患者的美观性[13];另外,种植义齿后能够与周围骨质形成一种牢靠的嵌合,确保牙周附近组织与种植体能够结合,减少细菌、食物残渣的侵入,降低菌斑附着与炎症的发生,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通过传递咬合力至下颌骨,刺激骨组织,减少刺激物的形成,维持牙槽的稳定性[14]。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是评估患者牙周疾病的常用指标,可反映牙龈情况与菌斑附着情况,故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评估可了解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评分及OHIP-14各项评分与总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在口腔正畸后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治疗可改善牙周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在口腔正畸后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治疗更有利于牙齿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牙周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可为临床治疗前牙错쌗畸形伴牙列缺损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扬,李瑾,高冬玲.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1,32(21):2787-2790.

  [2]楼国芳,徐勤业.上颌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行修复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7):1167-1168.

  [3]赵军.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对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的疗效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6,37(5):342-344.

  [4]张汉东.口腔疾病诊疗常规[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43-359.

  [5]王冠超,孙强,马鹏华,等.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治疗成人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12):748-751.

  [6]陈倩倩,朱文胤,孟文侠,等.固定矫治器矫治过程中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临床对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2):203-206.

  [7]郑凌云.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行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0):113-115.

  [8]辛蔚妮,凌均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与《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中文版)》的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4,30(3):252-257.

  [9]郭斌,南海涛,孙雷,等.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疗效美观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0):1598-1600.

  [10]PENG K,ZHOU Y,DAI Y,et al.The effect of denture restoration and dental implant resto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ntition defec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nn Palliat Med,2021,10(3):3267-3276.

  [11]赵军红.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70-71.

  [12]李娜,曹卫彬.牙周病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5):564-567.

  [13]伏娟.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204-205.

  [14]詹剑梅,邹延君,张旭,等.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6,30(6):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