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

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

1

2025-10-30 16:12:3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酸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降低大便频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酸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48例)和研究组(胃肠安丸+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48例)。对比两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胃肠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总分为(4.89±0.86)分,低于对照组的(5.59±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1,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胃动素、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酸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降低大便频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胃肠安丸;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


  急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夏季和秋季为发病高峰期。除了表现为大便频繁、大便性状异常及胃肠道不适外,患儿常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极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2]。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急性腹泻的发病率约为19.96/10万,其中5岁以下患儿占病例总数的55.08%[3]。蒙脱石散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是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具有消炎、修复肠黏膜及止泻等功效,但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且容易复发[4-5]。胃肠安丸则具有芳香化浊、健胃导滞等作用,研究表明其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然而其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的疗效尚待明确[6]。本研究尝试将胃肠安丸、蒙脱石散及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联合应用于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并通过分组方式进行干预,探讨胃肠安丸联合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和蒙脱石散在小儿急性腹泻中的整体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48例)和研究组(胃肠安丸+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48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6.63±1.25)岁;病程2~6 d,平均(3.28±0.51)d。研究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个月~15岁,平均(7.13±1.39)岁;病程2~7 d,平均(3.32±0.53)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SA117)。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7]及《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8]诊断;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对胃肠安丸、蒙脱石散及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有过敏史的患儿;发病7 d内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的患儿;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伴恶性肿瘤或精神心理疾病的患儿;不配合治疗的患儿。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治疗,口服蒙脱石散(国药准字H20053263;规格:3 g×10袋),<1岁患儿1袋/d,分3次服用;1~2岁患儿2袋/d,分3次服用;>2岁患儿3袋/d,分3次服用。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国药准字S20040083;规格:0.35 g×30粒),<1岁患儿1粒/次,2次/d;1~3岁患儿2粒/次,2次/d;>3岁患儿3粒/次,2次/d。连续治疗5 d。


  研究组给予胃肠安丸+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治疗,口服胃肠安丸(国药准字Z10880010;规格:小丸每20丸重0.08 g),<1岁患儿1丸/次,3次/d;1~3岁患儿2丸/次,3次/d;>3岁患儿3丸/次,3次/d。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连续治疗5 d。


  1.4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状分为主症和次症,主症涵盖大便性状、脘腹痞满和腹痛,次症则包括发热、咳嗽、纳差、舌苔厚腻、呕吐和流涕。主症评分标准如下:大便性状方面:0分表示无异常,大便正常;2分代表轻度异常,大便稍不成形;4分则为重度异常,大便不成形。脘腹痞满和腹痛方面无腹部胀满和疼痛感为0分;偶尔出现腹部胀满及疼痛感,≤2次/d为2分;经常出现腹部胀满及疼痛感,>2次/d为4分。主症的总评分范围为0-12分。次症评分标准如下:发热的评分为无发热0分,低热(体温<37.3℃)1分,高热(体温≥37.3℃)2分;咳嗽的评分为无咳嗽0分,轻微咳嗽1分,频繁咳嗽2分;纳差的评分为无纳差0分,轻度纳差伴有进食轻微减少1分,重度纳差饮食明显减少2分;舌苔厚腻的评分为无厚腻0分,轻度厚腻舌苔有颗粒感无白腻1分,重度厚腻舌苔颗粒细腻致密颜色呈白腻或淡黄腻2分;呕吐的评分为无呕吐0分,呕吐≤2次/d 1分,呕吐>2次/d 2分;流涕的评分为无流涕0分,轻微流涕伴有打喷嚏流乳白色清涕1分,重度流涕打喷嚏呈黄绿色脓涕2分。次症的总评分范围同样为0~12分,评分越高则代表临床症状越严重。


  (2)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依据《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9]进行判断。①痊愈:大便频率正常(<3次/d)且中医症状评分下降>95%;②显效:大便频率正常且中医症状评分下降75%~95%;③有效:大便频率2~3次/d,但未恢复至正常范围,中医症状评分下降60%~<75%;④无效:大便频率未降低、中医症状评分降低<6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对比两组患儿胃肠激素水平。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转速2 500 r/min,离心10 cm,离心半径10 cm),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


  (4)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便秘、腹痛、恶心/呕吐。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中医症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为计量资料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胃肠激素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浆MTL、CCK、VIP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TL、CCK、V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便秘4例,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4/48)。对照组便秘2例,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2/48)。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673)。


  3讨论


  腹泻极易使患儿出现脱水、厌食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10]。急性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其病因为饮食不节、脾胃失调,致使大肠传导失调、脾胃损伤,引发腹泻、腹胀。泄泻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食滞胃肠,进而引发腹痛、腹泻[11-12]。现代中医认为,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应以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疏肝和胃为主。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主症、次症评分和总分均降低(P均<0.05),提示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大便频率、改善临床症状。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对受损肠道及结构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止泻效果确切[13]。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可以耐受胃酸,在作用于肠道黏膜后能起到修复作用,进而控制炎症水平,提供营养并恢复肠道功能[14]。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胃肠安丸中的木香味辛,是一类行气止痛、健脾消失的中药,多用于治疗胸脘胀痛,泻痢后重等;沉香温中止呕、纳气平喘,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檀香止心腹痛,可缓解肾气痛,同时具备凉血解毒、泻热通肠功效;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人工麝香开窍醒神,消肿止痛;巴豆霜能逐水消肿、豁痰利咽;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有效降低大便频率、共同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壳中的黄酮、香豆素及挥发油等成分具有调节肠胃蠕动、抗溃疡、止痛等作用[15-16];大黄中的有机酸类、蒽衍生物类等成分能够改善消化系统。本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魏景景等[17]研究表明,在对于食滞胃肠证急性腹泻患者早期治疗中,经胃肠安丸配合蒙脱石散后取得满意成效,可以控制患者腹泻症状,改善预后,且调节患者肠道功能,本研究结果与其相近,得出在急性腹泻疾病治疗上,胃肠安丸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浆MTL、CCK、V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更低(P均<0.05),提示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可有效调节急性腹泻患儿的胃肠激素水平。血浆MTL由Mo细胞分泌,分布于小肠,相关研究表明,可影响胃肠的运动及对水电解的运输,其水平升高,肠蠕动加快[18]。CCK为一种肽类激素,主要经小肠黏膜I型分泌细胞分泌,促进胆囊、小肠收缩[19]。VIP则作为小分子胃肠激素,在经肠道黏膜中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功能[20]。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共同作用,可有效调节患儿胃肠激素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降低患儿大便频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MOUREY F,SUREJA V,KHENI D,et al.A 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acute diarrhea[J].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2020,39(11):e347-e351.


  [2]BURNETT E,PARASHAR UD,TATE JE.Global im⁃pact of rotavirus vaccination on diarrhea hospitalizations and deaths among children<5 years old:2006-2019[J].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20,222(10):1731-1739.


  [3]方欣玉,刘文东,艾静,等.江苏省2010-2017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时空流行特征[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10):1269-1273.


  [4]王丹,程义伍,周海群.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6):124-127.


  [5]吕明星,袁丽宜,曾媛媛,等.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22):3132-3137.


  [6]周秀荣,苏瑞红,徐贵芳,等.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1):77-81.


  [7]方鹤松.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9):1537-1540.


  [8]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58(14):1256-1260.


  [9]韩新民,汪受传,虞舜,等.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4(4):1-3.


  [10]MURARKAR S,GOTHANKAR J,DOKE P,et al.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undernutrition among under-five children residing in urban slums and rural area,Maharashtra,India:A community-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Public Health,2020,20(1):1559.


  [11]DI JB,GAI ZT.Protective efficacy of probiotics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otavirus diarrhea in children:An up⁃dated meta-analysis[J].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20,24(18):9675-9683.


  [12]习意平.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6):717-720.


  [13]李卫军.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9):85-87,97.


  [14]郎艳飞,阮慧杰,卜佳,等.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46(1):67-69.


  [15]刘欣媛,嵇长久,彭文文.中药枳壳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8,53(19):1627-1631.


  [16]段玉红,高泓,苏虹霞.大黄黄连泻心汤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8,24(19):9-13.


  [17]魏景景,姚芳,徐占兴,等.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食滞胃肠症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6):1402-1405.


  [18]SINGARAM K,GOLD-SMITH FD,PETROV MS.Moti⁃lin:A panoply of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gut,brain,and pancreas[J].Expert Review of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2020,14(2):103-111.


  [19]ANDERSEN UØ,TERZIC D,WEWER ALBRE-CHTSEN NJ,et al.Sacubitril/valsartan increases post⁃prandial gastrin and cholecystokinin in plasma[J].Endo⁃crine Connections,2020,9(5):438-444.


  [20]FEHÉR E,ALTDRFFER K.Neuroimmunomodulation in the mucosa of the alimentary tract[J].Orvosi Hetilap,2020,161(35):1436-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