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疾病诊断中应用凝血四项与血浆 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论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疾病诊断中应用凝血四项与血浆 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论文

2

2025-08-12 12:07:4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疾病诊断中采用凝血四项与血浆D-二聚体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较高。

  [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四项、血浆D-二聚体单一指标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非随机选取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45例确诊妊娠高血压孕妇为发生组,选取同期55名行健康体检孕妇为未发生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凝血四项、血浆D-二聚体检测,分析凝血四项、血浆D-二聚体单一指标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检验效能。结果发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未发生组,发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验敏感度为93.33%(42/45)、特异度为92.73%(51/55)、准确度为93.00%(93/100),其中准确度高于凝血四项的81.00%(81/100)和D-二聚体的87.00%(87/1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疾病诊断中采用凝血四项与血浆D-二聚体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较高。


  [关键词]凝血四项;血浆D-二聚体;灵敏度;特异度;检验效能;联合检验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一种以妊娠期高血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以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为主[1]。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但病情严重可引发恶心呕吐、血压持续升高甚至昏迷、抽搐,影响母婴健康[2-3]。临床中针对此类患者的干预措施诸多,但从临床实际角度来看,由于该疾病早期发病阶段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即便存在轻度头晕也易误作妊娠期常见反应,进而导致疾病进展,加剧对孕妇身心的影响[4-5]。为遏制妊高征发生与进展,不仅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还需要通过早期筛查做好风险防范,将疾病威胁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凝血在妊娠高血压发病机制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一项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群体中诸如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表达水平同收缩压、舒张压呈一定比例关系,同时与高血压疾病进展显著相关[6]。提示凝血四项指标可作为诊断妊高征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患者凝血四项可了解与高血压相关凝血异常,从而采取积极措施遏制疾病进展[7-9]。D-二聚体(D-dimer,D-D)可反映机体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其表达水平与血液凝结状态相关,对评估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10]。本研究将凝血四项及D-D作为妊高症诊断指标,探究其诊断效能。本研究旨在分析凝血四项、血浆D-二聚体单一指标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妊高征患者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45例确诊妊娠高血压孕妇作为发生组,选取同期55名行健康体检的孕妇作为未发生组。发生组年龄25~35岁,平均(28.95±2.04)岁;体质量55~70 kg,平均(62.15±4.28)kg;孕周29~33周,平均(31.13±1.46)周。未发生组年龄25~35岁,平均(29.11±2.13)岁;体质量55~70 kg,平均(62.09±4.13)kg;孕周29~33周,平均(31.07±1.40)周。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孕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40708)。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发生组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11];首次妊娠;认知功能正常且可配合检验工作开展;临床资料缺失<5%。


  排除标准:多胎妊娠者;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者;心血管疾病史者;高脂血症者;精神障碍并伴有重度躯体化症状者;无法配合临床检验者。


  1.3方法


  所有孕妇入院后收集基本资料并讲解检验流程,要求其配合相关工作开展。于清晨7点取肘静脉血5 mL置入真空管静置处理,3 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提取血浆待检。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PT、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水平。上述所有待检项目均严格参考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验完毕后第一时间出具报告并分析判断。


  1.4观察指标


  凝血四项:其中PT正常参考值11~14 s、APTT正常参考值25~37 s、TT正常参考值11~14 s、Fib正常参考值2~4 g/L。阳性判断标准:PT<11 s、APTT<25 s、TT<11 s、Fib>4 g/L,当上述四项指标任意一项超过正常参考值区间,提示阳性。


  血浆D-二聚体:D-D正常参考值<0.5 mg/L。阳性判断标准:D-D>0.5 mg/L。


  凝血四项联合血浆D-二聚体阳性判断标准:凝血四项与D-D任意一项阳性。


  检验效能:分析凝血四项和D-D指标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凝血四项、D-D)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诊断结果及效能)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凝血四项和D-D指标对比


  发生组PT、APTT、TT均低于未发生组,发生组Fib、D-D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凝血四项和D-D指标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比较


  联合检验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92.73%、准确度为93.00%。其中准确度高于其他单一指标检验效能,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3讨论


  妊高征为女性妊娠期间常见疾病,因持续性血压升高状态影响可能诱发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及胸腹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健康[12-13]。为遏制疾病发生与进展,应重视早期诊断工作开展。相关研究显示,凝血功能与高血压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凝结现象[14]。机体血压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影响凝血机制的关键,通过观察凝血指标变化可作用于妊高征判断[15]。D-D同为检测机体血液高凝的重要指标,可能在妊高征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16]。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组PT、APTT、TT均低于未发生组,发生组Fib、D-D高于未发生组(P均<0.05)。结果与王仁存等[17]研究一致,即发生组PT、APTT、TT均低于未发生组,发生组Fib、D-D高于未发生组(P均<0.05)。原因如下:PT是检测受检者外源性凝血系统以及凝血因子状态的重要项目,可判断出血风险。APTT可通过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多因子含量水平,从而判断机体凝血功能。TT表达水平可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表达及结构情况,Fib则可直观反映血液凝结程度。妊高征患者受疾病影响出现血小板降低、活性酶含量提高及子痫等症状,胎盘组织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凝血活酶从而引发继发性纤溶。妊高征患者相比于正常妊娠女性的高凝状态更为明显,其可消耗较高纤维蛋白原从而激活纤溶系统,因纤维蛋白降解导致血液高凝,最终出现PT、APTT、TT低表达和Fib高表达现象。D-D为机体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重要标志物,妊高征患者因绒毛素及胎盘缺血导致大量组织碎片进入血液循环,溶解后释放组织凝血活酶造成血管内凝血,可检测出D-D表达水平显著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检测准确度高于其他单一指标(P<0.05),与贺文艳等[18]研究一致。原因如下:单一指标检验效能影响因素众多,多以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为主。如低温存放可能导致凝血因子损伤出现PT、APTT缩短,抗凝剂添加过多可导致PT、APTT延长等。相比于单一指标检测,联合检测能够有效规避单一检测出现的弊端问题。


  综上所述,凝血四项和D-D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妊高征的诊断效能,从而为后续诊治工作开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因缺乏足够数量的病例数据导致检验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未来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深入探究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以此凸显高质量医学检验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立娜,张蕾,孙晓娜,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孕中期血小板参数、钙离子浓度、凝血指标与病情程度及母婴结局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4,53(2):257-261.


  [2]陶滇滇,周莹.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晚期的临床价值[J].贵州医药,2023,47(12):1885-1886.


  [3]王霞,唐晓慧,张金保.血清凝血指标表达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6):1340-1343.


  [4]唐钧.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22,29(3):446-448.


  [5]卫晓娟,段雅洁,李晓琴,等.Salusin-α、sFlt-1及凝血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产结局的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7):722-726.


  [6]朱丽丽,曹秀凤,刘冬梅.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皮素-1、D-二聚体水平以及尿蛋白/肌酐比值对急性肾损伤预测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3):284-288.


  [7]王秋霞,王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6):975-979.


  [8]王凯歌,李红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免疫炎性因子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844-845.


  [9]朱红艳,白云,陈连连,等.28~34周孕妇外周血凝血六项指标、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关系[J].海南医学,2022,33(22):2889-2892.


  [10]张小兰,张苏丽,胡燕.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9):2116-2119,2123.


  [1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4):227-238.


  [12]陈莹,汪俊红,刘丹.子痫前期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血常规D-二聚体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2,14(8):91-93,110.


  [13]王之信,周萍.24h尿蛋白、胱抑素C、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安徽医药,2022,26(8):1584-1589.


  [14]周立娜,张蕾,孙晓娜,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和血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及意义[J].河北医药,2022,44(12):1851-1854.


  [15]邵润润,党涓.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466-467.


  [16]李艳丽.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凝血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1):50-51.


  [17]王仁存,徐守宁,庞新丰,等.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及妊娠结局评估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2):406-410.


  [18]贺文艳,李刚.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测价值[J].贵州医药,2023,47(3):42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