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影响论文

2025-03-21 10:57:53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12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回避、屈服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更
【摘要】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12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回避、屈服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两组面对、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可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应对疾病,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关键词】激励式心理早期康复运动主动脉夹层术后康复护理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常见的凶险急诊[1],是血管内膜撕裂导致血液透过血管内膜裂口处引起的主动脉壁分离[2]。主动脉夹层具有高致死率的特点,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康复运动是该类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3]。早期康复对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可有效缩短术后康复时间[4]。研究表明,主动脉夹层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提高疾病应对能力有重要作用[5]。但临床上该类患者心理问题突出,患者术后常面临紧张、焦虑、对未知事件的迷茫和恐惧等心理问题,上述心理问题易导致术后护理依从性降低、康复锻炼效果下降等。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该类患者的心理积极性,提高术后早期康复的效果。激励式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激发和引导患者提高*心的一种护理方式[6]。早期康复运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63%的心血管专家建议患者术后适度有氧运动,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风险[7]。本研究将激励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中,以期对其产生积极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12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经血管造影确诊为主动脉夹层,且符合手术指征;②年龄≤65岁。(2)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读写能力障碍;②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或多系统功能损伤。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37±7.98)岁;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75±8.6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心理护理、疾病知识健康宣教、术后注意事项、日常生活指导和康复训练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具体干预方案如下。(1)建立护理干预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临床护士、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和主治医师。干预前制定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运动的干预方案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激励式心理护理的概念、激励的种类与方式、早期康复运动的方式和种类等,考核合格后纳入研究,在干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方案。(2)制定激励法则:激励法则包括目标导向激励、利益激励、情感激励和行动激励4种方式。①目标导向激励: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特点、康复条件等以周为单位制定相应的目标,制定目标包括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激发患者在整个干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及临床参与感,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早期康复运动。②利益激励:明确利益激励的动机及激励方式,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对于接受能力较强、依从性较高的患者给予一定程度的利益激励,根据患者的喜好和所达到的目标设置具体的激励方式,可采取礼品、纪念品、奖章等激励方式;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及时评价,适时适当地给予相应的利益激励,避免患者过度依赖。③情感激励:医护人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采用鼓励性的言语适时激励患者,对于康复运动依从性较高者给予真诚的夸奖,鼓励其不断提高康复依从性,从而提高康复运动自我效能;同时鼓励患者家属、亲友及主要社会关系成员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激励患者,形成全面情感激励的合力。④行动激励: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根据个性问题和目标计划,切实指导患者行为,制定合理可行的行动计划,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给予全程指导、激励;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计划过程,帮助其树立及提高健康行为。(3)早期康复运动:包括康复时机的评估、呼吸功能训练、关节被动训练及关节主动活动训练。①康复时机的评估:康复启动时机由临床医师、康复师和临床护士三方共同确立,患者麻醉苏醒后6 h由ICU医师进行首次常规评估,术后次日由病房临床医师、康复师和护士三方共同评估。②呼吸功能训练:鼓励患者在麻醉清醒后6 h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采取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加压呼吸训练逐步提高呼吸功能,加压呼吸训练在患者能正确腹式呼吸后进行,在腹部上方放置1~3个盐袋,指导患者鼻吸嘴呼,吸气时尽可能将盐袋提起,缩唇呼气时上腹缓缓下落;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呼吸功能训练,20 min/次,3次/d,直至患者拔出气管插管。③关节被动训练:术后次日开始早期关节被动活动训练,活动顺序从远心端向近心端,从上肢向下肢活动,关节被动训练时兼顾身体大小关节,重点活动身体大关节,引导关节进行被动屈伸、内收外展、旋转和环转等活动。每个关节活动10次,3~4次/d。④关节主动活动训练: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关节主动活动,早期进行床上上肢活动,可借助哑铃、弹力绷带、握力器等进行关节主动活动,可离床后,采取步行、脚踏车等活动,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逐步提高心肺功能。
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心理状态
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心理状态,两个量表各含20个条目,各条目评分1~4分,SDS量表分界值53分,SAS量表分界值50分,评分和焦虑抑郁水平成正比[8-9]。
1.3.2应对方式
干预前后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两组应对方式,该问卷包括屈服(0~15分)、回避(0~21分)、面对(0~24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越倾向于此种应对方式[10]。
1.3.3自我效能
干预前后应用中文版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评估两组自我效能,该量表包括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3个维度,28个条目,得分越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11]。
1.3.4术后恢复情况
干预过程中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
1.3.5并发症
比较两组干预过程中肺不张、血压异常、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比较
干预前,两组MC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两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SUPPH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主动脉夹层手术耗时长、技术复杂、对患者创伤大,术中多器官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形成多种术后并发症,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多且恢复较慢,不但增长住院时间、造成较重经济负担,甚至会引起术后心理应激,不利于患者恢复[12]。术后早期康复对患者有益处,多位临床专家建议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术后运动及锻炼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及预后,但目前对该类患者的康复方式尚未形成共识[13]。研究表明,激励式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心理应激,提高心理弹性[14-15]。而早期康复锻炼作为主动脉夹层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16]。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这与围术期情绪波动大、自我感受和体验降低、不熟悉诊疗护理过程等有关。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更低,面对维度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更高。提示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可降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应对,同时提高的自效能。分析原因在于,激励式心理护理通过给予患者目标导向激励、利益激励、情感激励和行动激励,并形成医护人员、家属、患者亲友等共同激励的合力,可进患者更快接受术后治疗护理常规和康复锻炼,使其更快融入术后早期康复中,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态呈现显著的相关性[16]。这表明心理状态越差,患者对疾病的情绪反应越强烈,采取激励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可提高疾病应对能力,从而促进患者在早期康复过程中更好地适应该过程。通过提高疾病应对方式,使患者更易接受疾病治疗护理过程,增强遵医行为及疾病自我管理效能[17]。
本研究还显示,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可降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分析原因如下:康复运动包括呼吸训练和主动被动关节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治疗师共同评价,在安全训练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促进肺复张,防止肌肉挛缩,提高运动能力,因此可促进患者术后早下床、早运动,促使术后早期恢复、缩短ICU住院时间及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在激励式心理护理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锻炼*心,在同等条件下保质保量完成早期康复运动的训练内容,从而提升康复锻炼能力,延缓膈肌萎缩,减少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比例,稳定血流动力学,从而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综上所述,激励式心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可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应对疾病,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1]黄鹏飞,张云静,马冬,等.血氯离子水平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30 d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1):1330-1339.
[2]黄宛冰,张玉芬,吴前胜,等.基于Cox回归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23,38(3):27-31.
[3]郭玉洁,杜梅青,邹春兰,等.早期下床活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舒适感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1):98-101.
[4]孟臻.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护理加强早期康复干预对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6):186-189.
[5]洪妙璇,张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医学应对方式对心理韧性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护理研究,2023,37(13):2329-2334.
[6]曹云芬,王毅.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心理、睡眠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2):177-179.
[7]秦美容,丁小容,杨鑫,等.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康复运动锻炼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3,38(11):126-129.
[8]袁刚,赵晋,郑冬,等.抑郁自评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区分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准确度[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1,21(12):868-873.
[9]廖新新,李木银.老年COPD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2):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