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晚期胎盘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晚期胎盘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4

2024-11-29 15:17:0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胎盘急性绒毛膜羊膜炎(CAM)和胎膜早破(PRO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完整胎盘送病理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妊娠分娩产妇50例为对照组,出现胎膜早破分娩产妇105例为观察组,在孕妇分娩时取胎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急性CAM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年龄、流产史、产次、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结果对照组发生急性CAM为6例(12.00%),观察组发生急性CAM为65例(61.90%),观察组发生急性CAM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胎盘急性绒毛膜羊膜炎(CAM)和胎膜早破(PRO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完整胎盘送病理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妊娠分娩产妇50例为对照组,出现胎膜早破分娩产妇105例为观察组,在孕妇分娩时取胎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急性CAM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年龄、流产史、产次、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结果对照组发生急性CAM为6例(12.00%),观察组发生急性CAM为65例(61.90%),观察组发生急性CAM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人数、急性CAM人数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产妇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为CAM和具有流产史(P<0.05)。结论晚期胎盘CAM和PROM具有相关性,PROM产妇急性CAM的发生率升高,急性CAM是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晚期;胎盘;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相关性;危险因素

  0引言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ROM)影响母婴健康,发病和营养、感染、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其调控机制则涵盖了炎症过程、细胞凋亡以及基因多态性等多个层面。PROM对正常妊娠及分娩具有较大的影响,可导致围产儿早产、死亡,新生儿窒息,急性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CAM)等出现。急性CAM为病原体感染胎盘导致的绒毛膜羊膜及脱膜产生的炎症,和PROM具有相关性,容易对孕产妇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PROM的主要并发症为急性CAM,目前已知的PROM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包括PROM病史、流产史、首次妊娠阴道分泌物异常及剖宫产史等。目前CAM临床诊断方法有限,以胎盘病理检查为主,无法实现早期识别,影响孕妇及新生儿健康。本研究探讨晚期胎盘急性CAM和PROM的相关性,为急性CAM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2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完整胎盘送病理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妊娠分娩产妇50例为对照组,出现胎膜早破分娩产妇10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年龄21~34岁,平均(27.52±1.52)岁;孕周为31~40周,平均(35.68±2.10)周;孕次为1~3次,平均(1.52±0.29)次。观察组: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8.01±1.09)岁,孕周为30~40周,平均(36.01±1.59)周,孕次为1~3次,平均(1.64±0.18)次。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和孕次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胎膜早破[6];②自觉阴道内出现液体,外阴出现潮湿,pH试纸测定为蓝色;③阴道液涂片显微镜下出现羊齿状结晶;④具有正常认知功能;⑤所有产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出现阴道出血症状;②近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抗菌药物;③有吸烟史产妇;④有习惯性流产史。

  1.2方法

  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取胎盘组织样本,将样本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待胎膜取材完成后,进行乙醇脱水处理。随后,采用TO试剂进行透明处理,石蜡包埋,并进行HE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急性CAM诊断标准:无感染产妇,产前或产时连续出现2次/4h体温在37.4℃以上;无心脏病病史时,孕妇心率连续2次/4h在100次/min以上;胎心率在160次/min;产妇阴道分泌物呈脓性或恶臭味,具有子宫压痛指征;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在15×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在80%以上;血沉(ESR)在65mm/h以上。观察急性CAM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年龄、流产史、产次、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1.0进行分析,计量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对比进行独立样本和配对t检验,计数结果以[n(%)]表示,对比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发生急性CAM的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急性CAM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 PROM单因素分析

  观察组产妇流产人数、急性CAM人数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产妇PROM多因素分析结果

  经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产妇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为CAM和具有流产史(P<0.05)。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PROM是指胎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分类包括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nbranes,PPROM)和足月胎膜早破(term after premature rupture of menbranes,tPORM),tPROM的发生率为10%,PPROM的发生率为2.0%~3.5%。胎膜发生破裂后,羊水出现外漏,会造成产妇及新生儿的危险。PROM出现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如何降低PROM的出现,在临床中极其重要。PROM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导致母体感染概率增大,从而导致CAM的出现,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出现,使产妇和新生儿发病率增高。绒毛膜羊膜位于子宫内腔外层,由羊膜上皮细胞层和绒毛膜细胞滋养层构成。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作为细胞外基质,具有抵抗有害毒素侵袭和保护胎儿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的功能。CAM的出现会导致胎盘早剥、早产、新生儿败血症、产褥感染等,CAM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诊断较难。目前关于CAM和PROM的相关性临床中已有研究。有研究认为,PROM可导致胎膜内保护屏障消失,导致感染入侵,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引起胎膜、羊水等感染增加,CAM发生率逐步上升。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发生急性CAM为6例(12.00%),观察组发生急性CAM为65例(61.90%),观察组发生急性CAM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表明在临床中针对晚期妊娠的PROM产妇,需警惕急性CAM的发生。针对PROM发生急性CAM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人工流产史和急性CAM为危险因素。黄翠丽[12]等学者纳入PROM产妇,依据病理结果将是否出现CAM进行分组,结果表明PROM发生CAM和人工流产史具有密切关系。猜测原因为具有人工流产史的PROM产妇,子宫因流产导致不同程度受损,胎膜及胎盘的天然防御屏障受损,胎盘被微生物侵袭的概率上升,从而导致感染的出现。孙丽俊等经研究表明急性CAM患者PROM发生率较高。梁辉标[7]等发现PROM孕妇急性CAM的发生率升高。在本次研究中急性CAM为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表明急性CAM和PROM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可能的机制为急性CAM可损害胎膜的局部结构及防御能力,羊膜腔压力增高、胎膜受力不均匀时会导致胎膜破裂,生殖道感染率上升,可导致CAM的出现。

  综上所述,晚期胎盘CAM和PROM具有相关性,PROM产妇急性CAM的发生率升高,急性CAM是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宋春红,马倩,甄娟,等.NOD2、TNF-α、MMP-9及Caspase-3在胎膜早破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J].天津医药,2019,47(4):417-420.

  [2]张世丽,马明华,郭峥,等.阴道B群链球菌感染孕妇临床影响因素及对母婴预后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21):3302-3306.

  [3]于曼,杨亚君.孕晚期胎膜早破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31(12):1440-1444.

  [4]李小林,李静.早产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7):667-669.

  [5]ASSEF A N E,BERHE H,GIRMA F,et al.Risk factors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in public hospitals at Me kele city,Tigray,a case control study[J].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18,18(1):386.

  [6]时春艳,漆洪波,杨慧霞.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161-167.

  [7]梁辉标,叶知昀,高洁,等.胎膜早破与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及绒毛膜羊膜炎致病菌群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281-3284.

  [8]ROUZAIRE M,CORVAISIER M,ROUMEAU V,etal.Predictors of Short Latency Period Exceeding 4 8 h after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J].J Clin Med,2021,10(1):150.

  [9]Kiver V,Boos V,Thomas A,et al.Perinatal outcomes after previable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before 24 weeks of gestation[J].J Perinat Med,2018,46(5):555-565.

  [10]BALCIUNIENE G,GULBINIENE V,DUMALAKIENE I,et al.Prognostic markers for chorioamnionitis:IL-6,TNF-α,and MMP-8 in vaginally obtained amniotic fluid[J].J Clin Med,2021,10(5):1136.

  [11]Luhidan LA,Madani A,Albanyan EA,et a1.Neo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Infection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Saudi Arabia:A 13-year Experience[J].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2019,38(7):731-734.

  [12]黄翠丽,徐欢,李林,等.胎膜早破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21,42(9):1008-1011.

  [13]黄丽娇,庄晖,刘丽明.联合检测PCT、IL-6H和CRP水平在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7):3471-3474.

  [14]孙丽俊.高危妊娠中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