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4-11-15 16:46:4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用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注射用复方骨肽治疗,比较两组小腿周径差、患肢肿胀度评分、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血清骨钙素、BALP等血清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用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注射用复方骨肽治疗,比较两组小腿周径差、患肢肿胀度评分、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血清骨钙素、BALP等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高于术后1 d,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小腿周径差、患肢肿胀度评分、CRP水平、WBC水平、VAS评分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皮缘坏死、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可提高其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小腿周径差、患肢肿胀度评分、VAS评分以及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用药治疗。
【关键词】注射用复方骨肽;跟骨骨折术后;骨代谢;小腿周径;患肢肿胀度;并发症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治疗跟骨骨折的常用术式,可重建跟骨正常解剖结构,术后需常规抗感染。复方骨肽可调节骨代谢,促进骨愈合。本文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单侧跟骨骨折诊断标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年龄≤60岁;无严重脏器疾病。排除标准:依从性差;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号:2022A319)。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34~60岁,平均(47.24±1.71)岁。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35~60岁,平均(47.19±1.6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常规用药治疗。(1)常规抗感染。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上海欣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084,0.5 g)1 g/次,静脉滴注,每12 h滴注1次,共给药2次。(2)对症治疗。若术后出现肢体肿胀,则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无锡凯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913,5 mg),10 mg本品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7 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复方骨肽(黑龙江江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963,30 mg)肌内注射,30 mg/次,1次/d。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1 d、2周小腿周径差和患肢肿胀度评分。小腿周径在髌骨下缘10 cm测得,小腿周径差=患肢小腿周径-健肢小腿周径。患肢肿胀评分分为0分(患肢无肿胀,和健肢比较无差异)、1分(患肢轻微肿胀,皮纹减少)、2分(患肢明显肿胀,皮纹消失)、3分(患肢明显肿胀,皮纹消失,出现张力性水泡)。(2)比较两组术后1 d、2周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比较两组术后1 d、2周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P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水平。(4)比较两组术后1 d、2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5)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期间皮缘坏死、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1 d、2周小腿周径差和患肢肿胀度评分比较
术后1 d,两组小腿周径差和患肢肿胀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小腿周径差和患肢肿胀度评分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1 d、2周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术后1 d,两组血清骨钙素、BALP等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血清骨钙素、BALP等骨代谢指标水平高于术后1 d,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1 d、2周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术后1 d,两组CRP、WBC等炎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CRP、WBC等炎性指标水平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术后1 d、2周VAS评分比较
术后1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皮缘坏死、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住院期间,两组皮缘坏死、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已知跟骨骨折术后常应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抗感染治疗。七叶皂苷钠可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促进淋巴回流,抗炎、抗渗出,为骨折术后对症治疗肿胀的常用药物。注射用复方骨肽含有多种骨生长因子成分,可调节骨代谢,改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周,研究组血清骨钙素、BALP等骨代谢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小腿周径差和患肢肿胀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注射用复方骨肽可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术后2周,研究组VAS评分和CRP、WBC等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复方骨肽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皮缘坏死、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复方骨肽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可提高其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小腿周径差、患肢肿胀度评分、VAS评分以及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用药治疗。
参考文献:
[1]潘宗旺.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手术对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5):55-57.
[2]杨菲.七叶皂苷钠联合骨肽注射液对老年跟骨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及骨折愈合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1):39-41.
[3]谢婷,李娅,王宁,等.七叶皂苷钠联合骨肽注射液对老年跟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疗效及血清BALPBGP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3,29(2):236-242.
[4]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622.
[5]Rammelt S,Swords MP.Calcaneal fractures-which approach for which fracture?orthopclin northam[J].2021,52(4):433-450.
[6]Chun DI,Cho J,Lee JS,et al.A novel prediction model for determining coronal length of calcaneus using CT:a guide for surgery of calcaneal fracture[J].J Foot Ankle Surg,2021,60(4):724-728.
[7]蔡华忠,江俊山,李利毛,等.七叶皂苷钠片在四肢骨折术后肿胀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4):545-547.
[8]金鑫.研究七叶皂苷钠和丹参川芎嗪2种药物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5):47-48.
[9]周勇.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2,35(6):126-128.
[10]张大伟.复方骨肽注射液对胫骨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骨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1,40(28):21-24.
[11]曹洪国,刘跃华,陈岩.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347-3351.
[12]沈飞,孙春华,杨可佳.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22,16(6):476-4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