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筑更建筑:扎哈•哈迪德设计语言风格研究论文

2024-05-18 15:27:3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通过文献梳理,凝练扎哈•哈迪德设计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金属艺术设计等 领域的广泛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法,对扎哈•哈迪德设计语言风格进行研究
摘要:通过文献梳理,凝练扎哈•哈迪德设计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金属艺术设计等 领域的广泛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法,对扎哈•哈迪德设计语言风格进行研究。站 位建筑设计视角,通过对扎哈•哈迪德国内外设计作品实例进行比较分析,从外观视觉形态语 言、材料语言、风格语言等层面进行总结,以期在文献价值、设计借鉴等方面做出一定拓展。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设计风格;设计语言;在地性
一、研究背景
扎哈•哈迪德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师,她的建筑设 计、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等代表性设计作品影响广泛,成 为全球公认的一位谱写现代设计语言、引领现代设计风格 的伟大设计师。扎哈的设计语言风格独特,充满创新和活 力,为建筑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她的作品涵盖了各种类 型和规模,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等,其设 计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西方设计师代表,扎哈•哈迪 德重新诠释了现代主义设计语言,她坚持继承建筑图像派 的传统,成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用瞬间爆发的力量 展现人类心底最期许的建筑构造与环境本质。扎哈•哈迪德 的设计风格新颖大胆、精美复杂、优雅大气,是国际建筑 界公认的“解构主义大师”。
扎哈•哈迪德在设计领域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赵光辉 研究了其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1] 。他认为扎哈•哈 迪德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大胆前卫、风格独特、极具代表性 的,其建筑设计是融合至上主义构成、动力学并通过现代 科技手段完成的,因此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语言,这种 建筑设计语言能够使服装设计在结构特征、肌理手法等方面达到更加理想的视觉效果。
周恒锋研究了扎哈•哈迪德设计理念在金属艺术中的应 用[2] 。他认为扎哈•哈迪德能够用魔幻的手法操控建筑,这 种建筑构造所呈现出的新型语言表现在对新兴技术的合理 融合以及对物理参数的适当逆转,尤其是其改变了结构设 计的几何形态无一不在叙述着现代建筑的时代精神,将其 开拓性和创造性的设计方法在金属艺术中进行应用,以超 越当代设计的边界限制。
文晴等研究了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作品中的视觉符号 应用[3] 。他们认为扎哈•哈迪德的作品具有极其鲜明的符号 化特征,以及非常独特的个人设计语言。扎哈•哈迪德的作 品是其内心情感世界的抒写,她的符号化语言深化了现代 建筑的场所精神,丰富了现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对世界来讲,扎哈•哈迪德是明星设计师,其设计实践 经验和理论学术研究都获得广泛赞誉,近年来,她频繁访 问中国,不断对话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设计师,但中国学 界对其设计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相关案例研究 方法,站在建筑设计视角,重新梳理其设计语言风格,以 期在文献价值、设计借鉴等方面为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中国化研究做出贡献。
二、扎哈•哈迪德的代表性设计语言风格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中充满了流动性,她强调空间的 流动性和连续性,这种流动性体现在空间、形态和色彩等 多个方面。在她的作品中,空间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像水流 一样流动,形态也如同空气一样缥缈,色彩则随着光线的变 化而变化。这种流动性使得她的设计充满了活力和动感,运 用曲线和流线型的设计手法,让建筑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 的冲击力,不再那么严肃、沉重,使得建筑空间更加丰富 有趣,给人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常常突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形态 和材料。她善于运用几何形体,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和视 觉效果,打破人们对传统建筑设计固有的观念,流动的线 条将建筑变得更加艺术化。同时,她也善于利用不同的材 料和构造方式,创造出独特的质感。这种突破常规的设计 思维使得她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扎哈•哈迪德的灵感常常来源于自然,她的设计语言 风格不仅仅是体现在形态和材料上,她还善于运用不同的 色彩、光影、纹理等元素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她将不 同的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表现方 式,进而使得她的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
1.扎哈•哈迪德的国外设计作品
如图1所示,是扎哈•哈迪德的代表作之一,盖达尔•阿 利耶夫文化中心[4] ,其特有的流线型设计,将建筑空间与 广场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景观, 在当今的世界里,它改变了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认知。盖 达勒•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独特的流线型外观使得这座充满 生机、热闹的广场更加迷人。这些独特的造型使得这里更 加融入当代的社会氛围。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独特之处在 于其具备的多样性,其独特的伊斯兰风格、精致的雕塑、 精美的绘图,让人惊叹不已。同时它整体呈现出来的流动 性,也与当地的传统密不可分,伊斯兰的建筑、书法、壁 画等装饰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都赋予了设计师无限的 设计灵感。这里的博物馆不仅融入了本土的古老文化,还 能够让人们观赏到优美的景色,让他们在宁静的气氛里享 受到美好的时刻。此外,这里的建筑采用的北向设计,既能够让游人在舒适的气氛里观赏到优美的景色,也能够抵 御太阳的照耀,让人们在宁静的气氛里放松身心。阿利耶 夫文化中心内的博物馆与外部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呼 应,为参观者呈现了明朗的观赏视野,巨大的落地窗在给 建筑充分的自然光照射,同时建筑恰到好处的褶皱也清晰 地划分出了其功能分区。建筑师是在了解历史与传统的基 础上,通过现代的设计语言反馈在地条件。在这个复杂的 流体建筑项目中,设计建筑的表面形态形给建筑师带来了 巨大挑战,建筑师们不仅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精心 设计出建筑的外观,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混凝土结构域空间 框架系统,使其能够拥有更加灵活的内部空间,从而给参 观者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采用精心设计的燕尾悬臂梁, 以及空间框架系统,使得几何表面呈现出一种渐变的美 感,从而使得建筑的外观更加灵活,并且完美地实现了广 场、建筑和内部空间的有机过渡。
如表1所示,是扎哈•哈迪德国外设计的代表性设计作 品。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NORDPARK铁路站台、俄罗 斯Dominion办公楼,还是伦敦Roca展馆,在外观视觉形态 上,呈现给我们的都是几何的、流动的、结构化的,在材 质上,钢结构、玻璃纤维、树脂水泥,实现了耐用性、弹 性、多功能性和外观视觉效果及设计最大可能性。从整体 来看,扎哈•哈迪德的设计语言风格表现为大胆前卫、优美 性感、有序统一的。
2.扎哈•哈迪德的中国设计作品
如图2所示,是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代表性作品之 一,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8] ,它包括一个当代艺 术美术馆、 一个大剧院(可容纳1800人)以及一个多功能 大厅。建筑群以扎哈标志性的动感线条设计与周围的社区 空间相融合。艺术中心位于梅溪湖的最佳位置,并且专门 为游客开辟了前往湖中岛和公园的快捷通道。市民和游客 可以在这里充分感受到文化中心内外三处庭院的氛围,并且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户外活动,满足了人们希望参与户 外活动的需求。这正是扎哈在建筑设计中所一直追求的, 注重结合环境和功能,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建 筑更加的生动有趣,同时也更具有实用性。
如表2所示,是扎哈•哈迪德在中国设计的代表性设计 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 心、北京丽泽SOHO、广州歌剧院,抑或是大兴国际机场航 站楼,都表现出来浓浓的在地性。在扎哈的设计中,虽然 经常会使用到几何形体、曲线和流线型的元素,这可以看 作她对自然和科技的强烈兴趣与独特见解。事实上,与她 已经形成是设计风格语言相比,隐藏在其背后的对在地性 的表达更应该引发现代设计师的注意,这种对在地性元素 的不断探索[9] ,正是对如何在建筑中融合人的需求和环境 需要的解答,这种探索也必将成为未来设计独有的设计哲 学体系。
三、结语
在扎哈•哈迪德的设计世界中,建筑设计不是单纯的功 能需求和环境限制,而是通过创造性的设计追求美学和功 能的统一。扎哈的设计语言风格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独特 性,其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 实用价值。她用设计作品彰显了独树一帜的设计力量,以及对建筑历史的理解。她的设计语言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和 借鉴,也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设计原则具有重要的启示作 用,同时其风格也为我们的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 法。我们也应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设计 作品。她的设计哲学和创新思想对于建筑设计界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同时也激励着年轻的设计师们不断追求创新和 挑战自我。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风格语言浸润在3D打印技术、建筑 材料、建筑立面的创新设计与技术应用等方面。她的设计 创新不仅仅是在建筑设计中,还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和施 工过程。同时,扎哈•哈迪德的设计风格语言还充分体现在 对能效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包括太阳能利用、 雨水收集、绿化设计等等。扎哈•哈迪德对设计师的影响不 仅仅是在建筑形态和技术方面,还涉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及领导力等方面,她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必将为设计师提供 无限的灵感和启示。
参考文献:
[1]赵光辉.扎哈•哈迪德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深 圳大学,2020.
[2]周恒锋.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在金属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D].南京艺术学院, 2021.
[3]文晴,刘小儒,华成琦等.扎哈•哈迪德建筑作品中的视觉符 号运用探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 (05): 46-48.
[4]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https://www.puxiang.com/galleries/63ce 8608fe2808b473da0a7219fed4d9.
[5]NORDPARK铁路站台 https://www.shejiben.com/ works/1522417.html.
[6]Dominion办公楼 https://bbs.zhulong.com/101010_ group_201803/detail10131122/.
[7]伦敦Roca 展馆http://www.vimage.cn/news_1380.html.
[8]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https://zhuanlan.zhihu.com/ p/95811702.
[9]翟佳棣,何俊萍.析扎哈•哈迪德“在地性”建筑设计思想 与策略 [J].中外建筑,2022. (11): 108-112.
[10]丽泽SOHOhttps://www.meipian.cn/2lmkvsgw.
[11]广州大剧院 https://www.meipian.cn/1rxrycc2.
[1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https://zhu an lan.zhihu.com/ p/638765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