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济南非遗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论文

2024-05-16 10:24:17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济南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依托济南非遗资源优势,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良好态势。文章以济南非遗文创产品现状调研为核心,辐射相关社会、文化、非遗传承创新等多方面考查,对非遗文创开发的原则以及济南非遗文创开发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关注和反思非遗传统手工艺如何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进行传承与创新实践的有效探索。
摘要:济南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依托济南非遗资源优势,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良好态势。文章以济南非遗文创产品现状调研为核心,辐射相关社会、文化、非遗传承创新等多方面考查,对非遗文创开发的原则以及济南非遗文创开发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关注和反思非遗传统手工艺如何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进行传承与创新实践的有效探索。
关键词:济南,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丰富。济南面塑、皮影戏、剪纸、鲁绣、兔子王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济南特色非遗文化符号。2022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计划》,提出:“加强“非遗工坊”建设,打造“山东手造”区域公共品牌。”同时,为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美好生活需要,积极探索优秀非物质文化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可行性,山东省依托《“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加快打造“山东手造”品牌,“山东手造”以山东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重要引导,充分发挥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致力于“山东手造”公共文化品牌建设,通过培育“山东手造”传统手工艺产业链条,不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实力,让非遗传统工艺“活”起来。济南非遗文创产品通过近几年的诸多实践和探索,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进行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文化创意,从传统的非遗手工艺“展品”变成旅游文创产品;也有更多非遗“手工作坊”告别“自给自足”,借助互联网新媒体进行传播推广,朝着非遗产业化和品牌化模式过渡。
一、济南“非遗”文创产品的现状调研
非遗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近几年,随着旅游文化的大力发展,泉城济南紧紧围绕剪纸、兔子王、鲁绣、藤编、结艺等济南特色非遗手工艺、非遗传承人,深入挖掘济南民俗文化内涵进行创新,济南“非遗”文创产品和艺术作品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形成了“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天下第一泉文创中心、山东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文创开发中心等具有特色的济南“非遗”产业圈。
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是“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以“手造精品”“齐鲁手造”“手造会展”“手造研学”为主题,通过琳琅满目的非遗手造精品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倾力打造具有山东省内独具特色的手造精品展示和手造文化体验中心。在山东手造体验中心,既可以体验鲁绣、济南发丝秀,在一针一线中体验感受鲁绣的精美,还可以看到鲁绣工艺制作的耳饰、头饰等文创衍生品,精致绝伦;在济南兔子王泥塑体验中心,“泉城兔子王”有浓墨重彩的武将兔,有精致可爱的兔宝宝,还有节庆系列的鼓乐兔宝。传承人杨峰在原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加入济南特有的泉水元素,包括泉水景观、泉字的脸谱以及72泉系列咏泉诗文、篆书的泉名印章等。杨峰将传统“泉城兔子王”平面化、符号化赋予更多内涵,“泉城兔子王”泥塑不仅做成彩塑摆件,还设计制作了深受游客喜爱的T恤、帆布包、胸章、拼图、徽章、笔记本、明信片等一系列文创衍生品,这些文创产品更加贴近现代人们生活,符合现代审美。杨峰还将“泉城兔子王”融合到其他非遗技艺中,用版画或手绘的方式,可以很轻松地制作出“兔子王”,与莱芜锡雕非遗传承人王绪贤联名创作“锡雕版兔子王”。“泉城兔子王”衍生品成为最具济南特色的非遗旅游文创产品之一。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挖掘济南本土非遗元素,将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文化,以非遗文创产品为载体进行表达,在山东手造体验中心有山东工艺美院、山东文创设计协会、艺美手造创新研发中心、手造主题会展区、元宇宙数字展厅和大师工坊等几十家文创开发研究机构,展示体验中心牢牢把握“齐鲁文化”“手造文化”的核心内涵,不仅传承传统文化,更要不断创新。在展示中心,济南著名的大明湖、观澜亭、超然楼、趵突泉,通过创意设计和手工制作,以拼插积木的形式出现,变成了可以带回家的文创产品。山东手造体验中心用“手造”创意美好生活,让市民在体验式、沉浸式的商业模式中近距离感受非遗手造的文化与魅力。
百花洲是济南古城片区内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也是济南市重要的文化创意园区,园区内不仅有济南皮影、济南剪纸、面塑、鲁绣、古琴、藤编、结艺等济南特色非遗展示馆,还有多家文创商店,将传统非遗手工艺品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设计制作的文化创意产品深受济南市民及游客的喜爱,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文创产业圈。
“天下第一泉”文创中心位于济南趵突泉、大明湖景区,“天下第一泉”文创中心深度挖掘丰富的泉城文化元素,将济南历史建筑、济南非遗文化以及背后的故事,融合现代人喜欢的时尚表达理念,围绕济南趵突泉、大明湖特色景观设计制作了“天下第一泉”奶茶、“大明湖”雪糕、文具系列文创,还有李清照系列文创、“明湖雨荷”系列文创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产品让“天下第一泉”文创不断跨界“出圈”。“天下第一泉”文创中心以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品牌知名度较大。
通过对济南“非遗”文创产品的现状调研进行深入分析,随着济南市文旅融合的大力发展,通过深入挖掘济南非遗文化的新内涵和不断推进“非遗+设计”,济南非遗文创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创意出发,贴近群众实际需求、顺应市场发展,致力于打造富有新意,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济南非遗文创产品。
二、济南“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原则
济南特有的非遗文化资源成为山东省旅游文创开发的重要“资源”,能够传承历史文脉、凸显城市特色的文创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挖掘济南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设计师进行济南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时,必须运用现代设计的理念和设计原则,非遗文创产品不仅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功能性需求,还应该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标准。济南非遗文创产品设计需要遵循的四个主要设计原则,即:文化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一)文化性原则
融入传统文化内涵的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开发是对传统非遗手工艺文化价值进行传承与创新实践的有效探索。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该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内涵,齐鲁文化、泉水文化、二安文化是济南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设计师在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制作的基础上,需要深入了解非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历史、传统、习俗、艺术、价值体现等,重点结合文创产品艺术特征与艺术价值,通过提炼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元素和符号,将其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使非遗文创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性是非遗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传播、创新最为直接的体现,非遗文创产品通过文化性原则传达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因此,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要立足文化精髓、融合现代生活,才能受到大众的喜爱。
(二)创新性原则
文创产品设计需要打破传统思维,追求创新和独特。设计师通过对外观、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创新,赋予文创产品独特的形态和功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文创产品也需要与时代接轨,结合最新的科技和设计理念,创造出具有前瞻性和未来感的产品。济南非遗文创产品开发设计要转变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外观造型、产品功能性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将现代产品设计的理念融入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实践设计中,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赋予手工艺产品新的功能,增加传统手工艺的互动体验,把非遗文创新的产品形象和视觉符号与使用者的互动体验相结合,使非遗文创产品能够通过“可观、可动、可用”吸引消费者。
(三)审美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标准也逐渐提高,传统手工艺品无论在工艺还是造型上难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特别是一些劣质的非遗文创产品制作粗糙,产品既不能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也无美感可言,降低了人们的购买欲。因此,优秀的济南非遗文创产品必须有一定的美学高度。它需要设计师拥有产品设计的责任感,同时也需要对受众真实需要的精准把控,针对性地将济南非遗文化所具有的美学内涵融入济南非遗文创产品之中,才能让人们在使用产品时产生身心愉悦的内心体验[1]。一方面依托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工艺、装饰图案等对日常生活用品像茶具、挂件、摆件、布艺、文具、抱枕、杯子等进行创新性设计,传达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美感。另一方面通过创意设计提升非遗文创产品的日常审美生活化,非遗文创产品不仅要体现传统文化内涵,设计师要通过创意设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充分发挥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之美、文化意蕴之美、设计创新之美,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将济南非遗文创产品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审美提升的重要选择。
(四)实用性原则
传统的非遗手工艺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非遗文创产品来源于日常生活与非遗传统文化的延伸,实用性也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设计要点之一。文创产品借助现代审美理念提取符号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既能展现地域文化、人文风俗等文化底蕴,又能体现实用价值,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和认可[2]。非遗文创产品不仅是一件文化创意产品,它的设计制作载体主要是笔记本、茶具、摆件、扇子、丝巾、冰箱贴、书签、抱枕等日常生活用品,因此非遗文创产品首先是能够为生活带来美感的实用产品,其次通过非遗文创设计美化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和享受。
三、济南“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
济南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立足于济南非遗资源的文化内涵,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设计制作,成为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的新载体。济南非遗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不仅是传统手工艺制作方法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而且通过图形、色彩、造型等符号元素的提取进行二次创作,设计制作出形式多样的物质载体。非遗文创产品与现代生活密切联系,既能展现地域文化、人文风俗等文化底蕴,又能体现实用价值,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和认可。
(一)“碧筒饮”文创衍生品设计
“碧筒饮”是“济南陶塑”非遗传承人王令涛根据发源于济南的碧筒饮民俗文化所创作的陶塑手工艺吸杯。杯子呈荷叶形,造型独特,杯内有着水生小动物造型,杯边有着荷花、莲蓬、并蒂莲等造型,精致而富有意境。济南“碧筒饮”造型优美,内有乾坤,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收藏意义。但因缺乏整体视觉形象,品牌建立至今仍难以进入大众视野。“碧筒饮”文创衍生品设计将“碧筒饮”泥塑杯产品蕴含的民俗文化相结合,根据济南的地域特色,例如荷叶元素,赋予品牌独特的设计,形成“碧筒饮”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并对其文创衍生品进行设计,帮助品牌更好地传播。“碧筒饮”标志结合产品形象绘制,突出产品特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品牌及其产品,插画参考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古画新创,绘制了姿态各异的唐朝小仕女围绕使用“碧筒饮”的场景展开,生动有趣,迎合当代年轻人热衷“国潮”的兴趣爱好,“碧筒饮”文创衍生品包括包装、名片、动态插画、衍生品等进行设计,赋予“碧筒饮”新的视觉识别系统,向大众传达品牌理念与济南非遗文化(如图1)。
(二)济南“泉水扎染”文创衍生品设计
泉水扎染是基于扎染工艺特色和艺术审美形式,发扬济南地域特色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泉水扎染传承人李洁将济南独特的富含矿物质的泉水与绝妙的扎染技艺结合,致力于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与精神内涵。“泉水扎染”文创设计针对“泉水扎染”工艺特色,对泉水扎染的工艺技法、图案风格、应用设计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新。插画设计以“山水有灵”为设计主题,绘制了“山有灵”“水有灵”“花有灵”三幅主题插画,同时设计了“泉宝儿”“染妹儿”IP形象及“泉水扎染”信息可视化图表。泉水扎染在原料上的取法自然与如今所向往的健康与回归自然的理念高度契合,“泉水扎染”文创设计希望通过融入人文内涵和设计创意后,以新颖的视觉形式传承传统非遗手工艺。济南“泉水扎染”文创设计制作的文创衍生品包括卷帘设计、屏风、杯垫、名片、书籍封面、团扇、香囊等,济南“泉水扎染”通过文创衍生品设计实现了传统非遗手工艺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如图2)。
济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资源,为济南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和丰富的可借鉴对象。很多非遗手工艺如剪纸、鲁绣、藤编等,虽然不是主流艺术形式,但它们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审美,依旧深入人心。非遗文创产品借助现代审美理念,很多设计师将传统非遗手工艺引入现代艺术设计的应用范畴,应用到包装设计、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极富表现力。非遗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结合,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代活态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是实现非遗文化有效传播、树立非遗文创产品新形象以及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姜玉洁.济南民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20.6.
[2]郭智勇.“互联网+”背景下山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14-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