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高中声乐艺考生教学策略论文

高中声乐艺考生教学策略论文

3

2024-05-15 09:54:00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高中声乐艺考生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声乐专业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最后一道关卡,据统计,全国各省域单位音乐艺考生的总数量已突破16万人。声乐艺考生自高三开始离开高中而外出接受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已成为全国各个省份的统一现状;究其原因,只能说明高中的音乐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本文以高中声乐艺考生教学策略研究为题,全文共分四个部分,既有站在学校角度以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又有具体施教中的方法策略。

  高中声乐艺考生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声乐专业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最后一道关卡,据统计,全国各省域单位音乐艺考生的总数量已突破16万人。声乐艺考生自高三开始离开高中而外出接受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已成为全国各个省份的统一现状;究其原因,只能说明高中的音乐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本文以高中声乐艺考生教学策略研究为题,全文共分四个部分,既有站在学校角度以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又有具体施教中的方法策略。

  提高教师持续学习能力

  过硬的师资力量是保障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新世纪以来,尤其近十年,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进步,全面性、实时性的信息传播已经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得到扩展,音乐教师陈旧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此时,也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声乐教师外出学习

  首先,就全国音乐教育而言,确实呈现出地域发展的不均衡。但全国开设音乐专业的高校有几百所之多,遍布于全国内地的所有省份,以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省为例,全省开设有音乐本科专业的高校有十所之多。我国音乐类专业院校分布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黑龙江、辽宁、陕西、浙江、湖北、天津、四川等省市;我国的专业类艺术学院分布在新疆、广西、云南、山东、江苏等省份。不管是开设音乐专业综合类院校还是专业类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在我国大的区划中和人口分布密集程度基本成正比。为高中音乐教师的外出学习提供更便利和更多可选择的高校。

  其次,随着艺术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全国各地不定期开设有专门的声乐讲座,且呈遍地开花之势,除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之外,声乐讲座进基层很多时候都在县一级单位开展,高中音乐教师应当多多关注相关信息,以就近的方式进行专业学习,也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自我认知,最终转化为教学能力。

111.png

  二、外请专家来校内上声乐公开课

  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不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声乐专家来校讲座,音乐教师可通过自身上课或其他教师上课或学生上课或和专家针对性地交流等多重方式多维度地解决内心疑惑,提升自我认知,不仅提升了音乐教师的自身技能,也极大程度地活跃了音乐学习氛围,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相对偏远或者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可不定期邀请当地较为知名的声乐专家来校讲座,既减少了经济压力,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又开阔了老师和学生的视野;

  如前文所说,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进步,实时性已经成为传播媒介发达程度的重要衡量方式之一,距离不再是阻碍专家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无法逾越的屏障,专家和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交流。

  教学中重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平衡

  随着全国各个省份相继公布2024年音乐高考生的录取细则,全面提高音乐艺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此次改革的重要方向,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在对文化课的要求上都有极大幅度的提升;除此之外,将音乐专业细化为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两大专业方向已经成为全国统一趋势。

  一、重视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节奏

  教育部自2018年发文通知,音乐、舞蹈、美术、播音、主持、编导等专业文化课线要求不得低于考生所在省份本科线的70%,并逐年提升;自2023年2月底先后有山西省、湖南省、浙江省、辽宁省、北京市、河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庆市、广东省、甘肃省等省份的省招生考试院纷纷公布2024年考试细则及相关要求,众多省份要求基本一致,关于文化课的提升都有明确文字表述,文化课和专业课分数各占50%进行折合,折合后将全省考生进行统一排名。

  文化课的不断提升和音乐专业学生文化课水平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声乐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尽己所能地不要占据学生正常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利用学生的周末时间或其他休息时间进行上课,不然可能会顾此失彼。

  声乐教师在和学生交流中要反复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重视,增强文化课的学习压力,以专业教师的交流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动力,加大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

  二、重视加试(副项)内容的学习

  各省的考试细则公布后,都将音乐专业划分为两个方向,即音乐表演和音乐学,其中,音乐学方向不同于音乐表演的是需要学生将自己的主项和副项进行提前分开,由此可以看来,音乐学需要学习两个专业,而音乐表演则只需要学习一个专业。这对很多省份而言,都是空前首次,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由于公布细则和考试的时间周期相对较短,对当届很多考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困扰,甚至变得迷茫。

  声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也要重视学生副项专业的学习,帮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意识到副项的重要性,并且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所长,帮学生选择最为适合的副项。根据细则要求,以声乐为主的专业必须以器乐为副项,相反,以器乐为主的专业必须以声乐为副项。首先,以声乐为主的专业在乐器的选择上便有很多技巧可言,诸如:学生外在听觉较为敏感的可以选择弦类乐器,学生肺活量较大的可以选择吹奏乐器,学生节奏感极强的可以选择打击乐乐器等;其次,以器乐为主的专业在声乐的选择上亦有很多技巧可言,根据学生不同的形象和不同的音色,以及学生的喜爱,可以给学生选择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流行唱法等不同唱法。

  在学生上课席间,着重给学生强调,副项并非一蹴而就,也更不能马马虎虎,最不能不闻不问,重视副项的学习,给予副项充分的练习时间,最终取得满意结果。

  专业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如上文所说,此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化课和综合能力素质,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便是要求学生在音乐的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强的能力,考试的科目更为繁多,类别也更为齐全。比如,以声乐演唱为例,若选择音乐学方向则需要学习主项、副项、练耳、乐理、视唱,以上科目的分值为165+75+30+15+15,总分为300分。若选择音乐表演方向,则在以上的基础上减少了副项。

  一、重视小三科的学习

  小三科为音乐高考生中对练耳、视唱和乐理的统一化称呼,小三科是衡量一个考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能力,小三科满分为60分,不同的省份难度悬殊相对较小,改变了以前不同省份在小三科学习和考核中各自为政的现状。全国在声乐考生的招考中,不管是在统考还是在校考中小三科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考试意义,小三科也是考生在进入高等院校以后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学科。

  声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小三科的学习,小三科由于其学习的特殊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所以小三科满分只有60分,但在实际考试当中,小三科的分数悬殊,很多考生可以拿到三科满分,58分以上的考生并非凤毛麟角,而50分左右的考生更是比比皆是,30分以下的考生也屡见不鲜,虽然满分只有60分,但是分数差可能大于有着240分满分的主专业。

  声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让学生加强小三科的学习,给学生讲清利害关系,让学生看清自我趋势,将专业学习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小三科的学习当中去,而不应时时、事事、课课都占据小三科的学习。

  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声乐教师的施教过程中应当多提升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声乐教师应当从两个方面注重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即从声乐艺术中感受美、欣赏美或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感受美和欣赏美。声乐艺术体裁和演唱形式众多,声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西洋歌剧、民族歌剧,或在独唱、重唱和齐唱等不同表演形式中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以提升自我欣赏能力;除此之外,引导学生欣赏书法、绘画、雕塑、摄影、篆刻、设计、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提升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声乐演唱。

  坚持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声乐教学原则

  一、培养学生声乐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在选择声乐专业时,并非喜欢美声或者民族唱法而选择,大多是因为喜欢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的演唱而选择声乐专业。以至于很多学生在选择声乐演唱后才得知要学习美声或者民族唱法,所以,培养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声乐教师可通过本身示范或通过名家演唱,让学生欣赏同一流行作品用美声或者民族唱法演唱的异同点在何处,让学生感受到经过训练以后音色的纯美和统一,再慢慢引导学生去欣赏专业类作品。

  二、打牢基础赢在明天

  声乐学习和其他的艺术门类相同,基础学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一旦基础学习出现偏差或者错误,在后期的学习当中很难矫正,即便最终得到矫正,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坚持以及自我否定为前提。

  在学生的初学阶段,声乐教师切忌追求好大喜功,以最短的时间内去调整学生的演唱音域,加强高音的训练,这种方向极不可取。声乐学习的过程是音色改良的过程,声乐教师应让学生先从正常说话开始,在这一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念好每一个元音,在元音的基础上发出自然色彩下的泛音;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重节奏节拍的严谨性和演唱曲目的律动性;然后再去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表情达意和二度创作,最终,较为完整地演唱好一首难度系数和音乐高考生身份、年龄相匹配的声乐作品。

  三、因材施教个性对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声乐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每个学生都有他带有特色的嗓音,也就是音色各有不同。声乐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音色,在原始音色的基础上借用声乐技术去再次改良,以获得更为温润的音色。不同的音色演唱的方向也不相同,如,有的学生天生声带闭合较好,声音高亢明亮,且发声位置靠前,声乐教师应当往民族唱法上引导;也有的学生声音相对低沉,口腔和身体的空间感较好,共鸣腔体较大,声乐教师应当往美声唱法上引导;当然,即便我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某一个方向进行引导以后,由于不同学生嗓音条件和音色的不同,在训练的方式方法和难度上也有不同,引导学生找到其所擅长的演唱题材,并以这一题材为学生平时训练和演唱的主要方向,由此,才有了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甚至罗西尼式男高音、威尔第式男高音等的不同演唱方向。

  四、多听多看广纳意见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于某些问题学生的训练会经常有自我怀疑的情况出现,从学生方面而言,也有很多学生经过长时间地训练音色并无明显变化,演唱能力并无明显提升。造成以上状况有两种原因:师生之间配合度较差,声乐教师确实不具备解决某些问题学生的能力,或者能力较弱;

222.jpg

  若出现以上问题,声乐教师不可继续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应停下脚步调整自我。声乐教师应当多向更有经验的专家或者同事发出请求,以寻求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得到自我能力的巨大提升。在平时工作中也应现场多听其他专业老师的声乐线下课,或者带有方向性地进行线上专家的咨询,多听多看多交流,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便是一届又一届学生演唱能力的提升。

  声乐专业艺考生是艺考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地域声乐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较大差异,但在这一前提不变的情况下,声乐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便可以提升本单位本区域的声乐教学能力,声乐教师可通过外出学习、校内培训,也可通过和更有经验的专家交流以增强自我能力,声乐教师在具体施教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并应当遵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于声乐学习和教学的方式大多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所以声乐教师在上课之余可以走进学生内心,鼓励学生以增强学习文化课和副项的学习动力;最终完成自我使命,将学生顺利送入下一阶段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