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论文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论文

7

2024-05-15 09:22:39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文化需求,音乐领域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声乐教学在培养优秀音乐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育状况不仅会影响到高校声乐课程的开设,还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带来影响。从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体状况看,虽然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面向市场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内容停留在简单的发声技巧训练为主,过于关注西方声乐知识等,不利于民族化的声乐艺术发展。对此,在实践中,高校声乐教师可以尝试在声乐教学中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元素,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培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文化需求,音乐领域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声乐教学在培养优秀音乐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育状况不仅会影响到高校声乐课程的开设,还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带来影响。从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体状况看,虽然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面向市场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内容停留在简单的发声技巧训练为主,过于关注西方声乐知识等,不利于民族化的声乐艺术发展。对此,在实践中,高校声乐教师可以尝试在声乐教学中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元素,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培育。

  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

  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情感细腻。情感是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是最具备内涵的部分,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情感表达具有极强的细腻性特点,其强调突出作品情怀,同时情感表现十分委婉。而在西方的音乐中,情感表达则是具有很强的直接性、强烈性。

  强调个性化音色。语音是传统音乐表现的基础,音色具有明亮、清脆、集中的特点,与西方音乐艺术中的音色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西方的音色更加关注纵向性结合,强调“共振峰”标准,而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在线性音乐思维影响下,音色则是强调个性化的特征,这也使得我国传统音乐中具有多元化的音色。

  音乐审美强调字正腔圆。在传统的音乐中,会根据歌词声调确定作品的旋律,保证观众能充分根据声乐作品理解歌词的内涵、内容,这也是传统声乐的“字正”特点。在表演中要求表演者自身的情绪饱满,流畅地完成作品表演,达到“腔圆”的效果,从而突出作品中人物、景象特征。

111.jpeg

  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

  弘扬优秀音乐文化。新时期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行业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下,很多行业都受到了极大影响。网络中多元思想的传递,给很多青少年带来了影响,很多青少年过于崇拜西方外来文化,而对我国的本土文化置之不理,甚至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看作是落后的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可以让学生对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内涵、思想有更深了解,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自觉承担起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推动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丰富高校声乐教学素材。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教师依旧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巧,同时,教师本身的思维观念相对比较滞后,过于强调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技巧训练,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局限,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传统音乐文化元素融入高校声乐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声乐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能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声乐知识,开展高质量的声乐实践活动,促进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所需。

  深化学生的音乐理解。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活动也逐步提高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重视度,在实践中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声乐教学本身的趣味性,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声乐课堂上,逐步加深自身对声乐知识、音乐文化的理解,使得学生对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技巧、背后的文化有全方位的感知,促进学生的音乐理解深度,提高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

  一、在情感教育中融入

  高校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时,需要注重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创新,通过丰富多元的音乐文化元素,打造生动、有趣、充满情感的声乐课堂,指引学生能自觉地得到文化熏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传统音乐文化,其特色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声乐教师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将传统音乐文化合理地融入声乐课堂上,增强学生的情感领悟,使得传统音乐文化能多层次地融入声乐课堂上,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探究欲望,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声乐特色。当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经典曲目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感知,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将歌曲的创作背景、人们的生活时代等展现出来,指引学生融入曲目的情境中,感受曲目中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对人们当时的生活有深度了解,与歌曲中的情感实现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入与之相关的传统音乐文化要素,借助音乐文化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动力,强化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能自觉弘扬优秀音乐文化,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

  高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面对传统音乐文化也会出现差异化的体会。所以,高校声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音乐文化、歌曲之间的意见,深度领悟传统音乐文化的美感,便于学生可以在总结、传承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水平,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高校声乐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培养、音乐情感渗透等结合起来,借助传统音乐文化的功能,指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音乐作品剖析,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元素,从音乐文化的视角对音乐作品进行审视剖析,增强声乐课堂的教学活力。

  二、在声乐感知中融入

  对高校大学生来说,其本身的性格十分活跃,同时,学生的爱好也比较广泛,但是学生自身的音乐知识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加上学生的个性不同,使得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感知。很多高校大学生自身对传统音乐并没有太深的认识,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时,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对音乐之美的体会,借助传统音乐文化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使得学生能更深层次地参与到传统音乐学习中。对此,在声乐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学生本身的学习所需,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传统音乐内容,或者是为学生布置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如让学生剖析作品的情感内涵、结合作品旋律创作一段内容等。高校声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针对传统音乐开展相应的表演活动,使得学生能对声乐作品的内涵、本质产生深层次的感知,促进学生声乐学习效果的提升。此外,教师在声乐课堂上引入传统音乐文化内容时,还应该指引学生对作品的意境、气韵、音色、调式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体会音乐作品。高校大学生在声乐作品学习中,只有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鉴赏声乐作品本身的魅力,从而更加高质量地完成声乐作品学习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声乐教师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声乐知识学习主动性,对于学生的综合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在声乐教学中涉及很多比较抽象枯燥的理论内容,这也造成了学生本身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学习欲望不高。为了促进音乐文化能更好地在声乐课堂上得到弘扬、传承,高校声乐教师就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需要深入分析学生对声乐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并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对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借助传统音乐文化来提升声乐教学的趣味性,指引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声乐学习的价值。同时,教师也要借助传统音乐文化从精神、思想层面对学生的认知带来熏陶,让学生能自觉承担起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重任。如教师在声乐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及认知水平,将不同程度的音乐文化内容引入其中,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相应的时间与空间,指引学生开展音乐文化鉴赏活动,使得学生能逐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感知,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有效性提升。

  三、在课堂活动融入传统音乐文化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高校声乐教学活动相较于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很多新型教学手段被应用到声乐课堂上,这就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声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对高校声乐教师而言,在实践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声乐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声乐学习能力。高校声乐教师在课堂上借助信息化手段,展现出丰富多元的传统音乐文化素材,促使学生可以对传统声乐文化内容有直观的感知,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高校声乐教师在课堂上还能引领学生进行相应的声乐表演活动,让学生以“古人”的身份演绎传统音乐,充分感受传统音乐文化情感,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感受传统音乐文化带来的影响。

  在实践中,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形式、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很多内容都具备极强的教育价值。在日常教学中,高校声乐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发展所需,深层次地挖掘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价值元素,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专业修养进行培育,促进学生文化品格提升。高校声乐教师在日常课堂上,应该在关注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实际技能掌握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提高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力度。就目前而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还相对比较差,造成了学生难以全方位地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加上网络因素、外来思想潮流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会产生一种传统音乐文化就是落后文化的认知,严重地影响到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课堂上的渗透。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状况,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宣传,让学生能客观理性地认识传统音乐文化,并且能自觉高效地完成音乐知识探索活动。此外,在高校声乐课程设置中也应该考虑到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如将民族元素融入美声唱法中,提升传统民族音乐作品在声乐课堂上的比重等。

22.jpeg

  四、提升声乐教师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组织者、实施者,教师本身的音乐文化素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自身的音乐文化素质。所以,在实践中高校声乐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增强自身的人格吸引力,使得学生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在当前的高校声乐课程中,内容更多的是偏向于西方音乐层面,导致教师平常会更加关注西方声乐文化内容学习,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不太重视,造成了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不高。鉴于此,在平常,高校声乐教师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信息化手段,主动学习与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的元素,从多个角度了解传统音乐知识,充实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理论,准确掌握传统音乐的风格曲调、音乐风格、艺术特点,以此为依据对声乐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使得传统音乐文化能更好地融入声乐教学中。

  总而言之,传统音乐文化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我国现代音乐的民族化发展会带来很大影响。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实现对传统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还能进一步丰富声乐教学内容,拓宽声乐教学范畴,对于学生的声乐素养提升有很大影响。对此,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声乐教师需要从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推进声乐教学活动,逐步深化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