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教学实践路径论文

2024-05-09 10:06:32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以及教育改革,为此出台了很多的文件。结合相关的指导精神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势必是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不仅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高职教育目前的重要培养模式。在就业导向下探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教学是必然的。文章就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教学实践路径展开论述,以资借鉴
摘要: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以及教育改革,为此出台了很多的文件。结合相关的指导精神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势必是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不仅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高职教育目前的重要培养模式。在就业导向下探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教学是必然的。文章就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教学实践路径展开论述,以资借鉴。
关键词:学前教育,就业导向,幼儿文学教学,就业能力
学前教育是受教育者整个受教育过程的起点,也是整个受教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可以说无论是对受教育者本身,还是其家庭,抑或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甚至起到了奠基性作用的。因此,我国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相应地对学前教育体系投入的精力和给予的关注也非常多,这使得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但是在具体的高职学前教育的专业教学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内容。比如幼儿文学课程,就是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短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文学素养也有待提升,因此幼儿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阻碍,导致一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入职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文学和文化素养,不利于幼儿的教育与培养。那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以就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导向,实施幼儿文学的课程改革,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将来很好地就业和适应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文学课程概述
幼儿文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目的在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是提高学生对于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创编、教学等能力,从而在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更好地进行幼儿语言教育工作。可见其职业导向是非常明显的[2]。
然而,实际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文化底蕴,而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忽略了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未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如此会削弱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不利于未来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而全面地探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二、开展幼儿文学教学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了五大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大领域都对应着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中语言领域的目标之一是使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要求教师“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学积淀,要有较为敏感的文学感悟力和欣赏力。但是,目前一些幼儿教师缺乏文学素养,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中,无法很好地引导幼儿欣赏文学作品,这使得幼儿的语言教育存在着欠缺和不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幼儿文学课程非常重要[3]。
三、就业导向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教学实践策略
当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幼儿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日渐加深。如何开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教学,如何使其适应职业需要,变得至关重要。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关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与幼儿教师就业的需求,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幼儿文学教学;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效的衔接;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定位幼儿文学课程;着眼于幼师未来岗位需求,合理调整幼儿文学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文。
(一)关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与幼儿教师就业的需求,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幼儿文学教学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所考的内容与幼儿教师未来的教学工作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该多加关注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对其中的笔试真题与面试题目以及当下的考试重点、未来的考试趋势进行一个深入的探讨,并将相关的考点融入到幼儿文学教学之中,以考促教,使幼儿文学教学更好地助力学生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近些年来,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对于考生的职业认知、技能技巧、心理素质等等都比较关注,为此在幼儿文学教学中也可以增加相关的内容教学[4]。
不仅要关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教学的开展,还应该充分考虑幼儿教师就业的需求,用人单位的需求。比如,一些幼儿园在招聘面试的过程中,会要求面试者进行一个幼儿故事的讲述。这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口语表达能力、故事演绎能力、情绪调动能力等等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幼儿文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该多增加这方面的练习,比如可以通过模拟面试的方式让学生多加练习,掌握相关的技能[5]。
(二)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效的衔接
为了使幼儿文学教学开展得更为高效,不能仅依靠课上的几十分钟,这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应该强化幼儿文学教学,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效的衔接,使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够得到幼儿文学的教育与熏陶[6]。
举例来说,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高职院校可以录制一些幼儿文学的线上课程,或者利用超星平台、中国大学慕课、学习通平台等开展一些线上的自主学习活动,利用学习平台发布学习资料,让学生根据相关的学习资料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把握教学重难点,观看学习视频,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在线下,则指导学生形成学习成果并加以汇总、展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加以点评,并且进行反馈。如此,通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效的衔接,能够大大强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教学[7]。
(三)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定位幼儿文学课程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是幼儿园、幼儿教育机构等,其所面对的是0~6岁的幼儿,其要从事的是幼儿的教育、保育等工作。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是什么”,还要教学生“为什么”“怎么教”,也就是不仅要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还要关注实践方面的教学,要科学地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地定位幼儿文学课程。
(四)着眼于幼师未来岗位需求,合理调整幼儿文学教学内容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未来多数都会走上幼师岗位,为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师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地调整幼儿文学的教学内容,使其更适合幼儿教师的岗位需求。为此,需要打通幼儿文学专题的界限,整合幼儿文学的教学内容[8]。在传统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开展过程中,往往会以幼儿文学的体裁来分类,以专题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比如,教学“童话”专题、“寓言”专题、“绘本”专题等等。这样严格来说并不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是更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此,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教师应该加以改革。比如,可以遵循篇目阅读——作品鉴赏——作品教学——改编与创编——作品表演的教学思路。首先,将幼儿文学专题的界限打破,并进行相关的整合,将类似的文体进行整合归纳,开展群文阅读,先让学生将课本上的这些作品读完、读透,也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幼儿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9]。其次,进行作品的阅读赏析,要求学生对幼儿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解读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幼儿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教学方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10]。第三,针对幼儿文学作品进行相关的教学技能训练。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幼儿文学作品的朗诵、讲述、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第四,鼓励学生进行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可以利用几个课时的时间来进行改编与创编,形成新的作品。最后,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绘本剧、故事剧的排演。如此,幼儿文学的教学不再是以体裁为专题的各自为政,而是统一的、系统的、有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岗位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高职学生来说,就业是最为关键的。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幼儿文学教学中,应该突出本专业的职业属性,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尤其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理论与实践结合,夯实学生理论基础,训练学生实践能力
在进行幼儿文学的定义、原理、特性等相关理论的教学时,要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来展开[11]。比如,在绘本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带领学生分析绘本故事的情节设计、人物形象、语言特色,但是与此同时,还应该结合实践教学需要,训练学生一些实操能力,比如讲绘本故事的能力、排练绘本剧的能力、改编绘本的技能等等,如此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不仅增强了对幼儿文学的兴趣与理论基础水平,也强化了职业能力。
2.积极组织召开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在课外多组织召开一些与幼儿文学相关的活动,比如,定期举办幼儿故事分享会,让学生阅读、分享一些幼儿故事,培养学生对幼儿文学的欣赏能力;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幼儿文学作品的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幼儿文学的主题或故事元素进行文学创作,如编写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歌等。举办比赛并设立奖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组织学生成立幼儿文学社团,定期开展讨论、分享和创作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幼儿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与附近的幼儿园或社区合作,举办亲子阅读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学生可以担任故事讲解员或组织者,提高他们与幼儿和家长互动的能力;邀请幼儿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等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各项实践教学技能,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12]。
3.进行实地参观与实习,总结经验,为未来工作打下基础
无论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还是组织召开课外活动,都没有真正接触到幼儿,对于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与技能来说,不如真正地进入到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来参观、实习更有效果。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真正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到幼儿园、早教中心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实地的参观学习,观摩学前教育机构在幼儿文学教学中是如何组织与开展教学的,丰富实际操作经验与认识,向有经验的幼儿教师请教经验,学习和内化这些经验,为己所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13]。
四、结语
综上,笔者从幼儿文学课程概述入手,分析了开展幼儿文学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关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与幼儿教师就业的需求,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幼儿文学教学”“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效的衔接”“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定位幼儿文学课程”“着眼于幼师未来岗位需求,合理调整幼儿文学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五个方面对就业导向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教学实践策略展开了探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是幼儿教育方向,幼儿文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希望本文对于幼儿文学教学的实施路径的探索能够为广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供借鉴,为其革新幼儿文学课程提供更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志燕.“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以幼儿文学课程为例[J].快乐阅读,2023,(07):85-87.
[2]李玲玲.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9,(08):134-135.
[3]王蕾,李枫.基于“三教改革”的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3,(01):48-50.
[4]张苗,刘满荣.网络微时代下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教学模式优化分析[J].品位•经典,2022,(21):160-162.
[5]张敏丽.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9,17(20):116+118.
[6]卢永平.开放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文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8):168-169.
[7]周静芳.浅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的策略[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1,42(11):48-51.
[8]王桐.网络微时代下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作家天地,2021,(22):132-133.
[9]陈晓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6):74-76.
[10]吴佩君.“课程思政”背景下幼儿文学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1):27-29.
[11]罗英,麻慧群.“三教”改革背景下幼儿文学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9):137-138.
[12]葛明星.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0,9(12):123-124.
[13]代卫英,多存娥.高职学前教育职业理念下的幼儿文学教学实践探索——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与幼儿园岗位的对接[J].作家天地,2020,(04):57+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