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浅析国产动画系列短片《中国奇谭》 的叙事策略与视听呈现论文

浅析国产动画系列短片《中国奇谭》 的叙事策略与视听呈现论文

47

2024-04-22 10:20:54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2023 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了动画系列短片 《中 国奇谭》。 这部影片由八个根植于 中国传统文化 的独立故事组成 , 分 别 为 《 小妖怪 的夏 天》《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与神仙》《鹅鹅鹅》《林林》《小 满》《小卖部》《飞鸟与鱼》《玉兔》

  【摘  要】 2023 年中 国讨论最多的动 画系列短片非 《中 国奇谭》 莫属 。它的上映迅速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  部动画 系列短片是上海美术 电影制片厂牵头,八个不同的动画 团 队制作的八个独立的故事 ,故事 内容多方 面展示着 中 国传统文化 。既有纵观古今 , 又有展望未来; 既有神话传说 , 又有科幻想象;既有乡土亲情, 又有唯美爱情 。这些动 画片的美术风格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气息。 《中 国奇谭》 系列动 画片上 映后 , 引起观 众的一致好评。 因此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奇谭》 的叙事策略和视听呈现 ,试论现下国产动画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奇谭》国产动画,叙事策略,视听呈现

  2023 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了动画系列短片 《中 国奇谭》。 这部影片由八个根植于 中国传统文化 的独立故事组成 , 分 别 为 《 小妖怪 的夏 天》《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与神仙》《鹅鹅鹅》《林林》《小 满》《小卖部》《飞鸟与鱼》《玉兔》。 故事的内容既是对过去 的 回顾 , 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从传统故事到科幻想象, 从乡土怀旧到浪漫爱情 , 从生活主题到人性思考 , 展现 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想象空间 。《中 国奇谭》 的上映 引发 了 巨大反响 , 影片中所构建的故事也引起了观众的情感 共鸣 , 一个月播放量高达 2.3 亿 。 因此 , 探讨其叙事策 略和视觉呈现 ,对国产动画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双重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奇谭》 的叙事策略

  《中国奇谭》 不同于以往的动画系列短片 , 它由八个不同题材的故事组成 。无论是神话题材还是写实题材, 都是通过与现实世界产生联系来讲述生活中的真情与人  性 , 使观众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本文分析 《中 国奇谭》 的叙事策略主要有两点 , 一是主题表达成人化 , 二是叙事视角平民化。

image.png

  ( 一)主题表达成人化

  动画 的成人化 , 是指动画作品在内容的制作与传播 上不再以低幼群体为唯一 目标受众群体 , 而是面 向年龄 层次较高的群体 , 甚至是以成年人作为主要的传播对 象 。近几年 , 随着国产动画电影的出圈 , 国产动画逐渐 摆脱面 向低幼 、合家欢式的叙事模式 , 尝试探索更加多 样化的叙事方式 , 从而吸引了许多成年观众 。为满足成 人的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 , 国产动画的创作方向应该是 “ 在制作上向下看齐 , 任何人都能够看得懂 ; 在主题上向上看齐 ,给人们以思考的价值”。

  《中国奇谭》 是对中国百年动画的纪念之作 , 既保证了 “ 儿童趣味 ”, 又融入了大量的 “ 成人寓言 ”。 这八集  动画短片除了围绕成长 、爱等正面阐述的主题外 ,还深  刻揭示了现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大 、孤独感强 , 以及时代  发展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等深刻的第二重主题 , 即隐性  主题 。对隐性主题的理解需要有一定的理解水平 , 正如  《小满》 直观地讲述了男孩小满对大鲶鱼从害怕到不舍, 从恐惧到接受的过程 ,诠释 了 “ 成长 ”这一主题 。但主  题的深意却绝不止于此 。小满是中国二十 四节气之一,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记载: “四月 中 , 小满者 , 物  致于此 , 小得盈满。” 意思是 , 小满 时节麦类等夏熟作  物籽粒开始饱满 , 但还 没有成 熟 。 故事设定在小满时  节 , 故事主角的名字也是 “ 小满 ”, 由此引出更深层次  的 含 义: 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有处于 “ 小 满 时 节 ”时 , 虽懵懂无知 ,但不必操之过急 ,终会开花结果。

  与《小满》 一样 ,表达出有深意 的隐性主题的动画 短片还有《飞鸟与鱼》。 《飞鸟与鱼》 讲述的是一个来自 B-612 星球 的外星姑娘 81199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遇到 了孤独的守岛人阿光 , 他们在岛上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 光 , 最终还是分别的爱情故事 。“飞鸟 ”与 “ 鱼 ”是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具象化的表达 ,是对当代年轻人 的爱情描写 , 纵然他们的轨迹交汇 ,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 觅 。动画片借用 “ 飞鸟 ”与 “ 鱼 ”这两个孤独的个体来 形容现代年轻人的爱情 ,尽管在人来人往的繁华都市里, 但自己依旧是一座无人问津的孤岛 。背后的深刻立意更 是反映了当今时代成年人无法摆脱的无力感 , 以及摆脱 孤单的美好向往 。 引人深思的话题让每个成年人观后都能够与之产生共鸣 ,这就是成人化表达的意义所在。

  “ 动画片理应帮助观众加深自我认知和实现自我意识的 回归 , 要让未成年人喜欢看 、受到教育 的 同时 , 激  发出成年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美好童真和纯粹 , 这才是好 的叙事策略。” 《西游记》 改编的《小妖怪的夏天》 更能  让观众体会这一叙事策略的魅力 。《小妖怪 的夏天》 讲 述的是唐僧四人要经过浪浪山 , 山里的妖大王准备捕捉  唐僧并吃掉他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主题是表达现实与梦 想 的冲突 , 片 中 “ 小猪妖 ”带着妈妈的期望在浪浪 山认  真工作 , 但是遭遇死板上司的否定和凶残领导的恐吓 后 , 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 听到村 民讲述唐  僧四人的光辉事迹后 , “小猪妖 ”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开始对当下的生活产生逃离的想法 。故事 虽简单 易懂, 但却是当代成年人的工作写照 , 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不仅如此 , 故事的结尾 , 当 “ 小猪妖 ”看到唐僧四人逆  光而来 的时候 , 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 同时也  激发了成年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而师徒 四人的明辨是非更是为观众打造了心灵的 “桃花源”。

  其实 , 国外动画早就开始进行成人化表达 , 尤 以迪 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为代表 , 如《寻梦环游记》 是 关于梦想与亲情的主题 , 电影通过讲述小男孩为了音乐 梦想与家人对抗 ,在梦想的指引下 , 唤起 了对亲情 的守 护 。但更深层次的主题是解释了 “ 死 ” 的真正意义—— 虽死犹生 , 这种深刻的主题让观众深 受 感 动 。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 , 面向成人的动画广泛地反映了成人的生 活 、工作与心理 , 深入探讨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矛盾 。 通过分析人性的劣根性和现 实生 活 的压 力 , 这些动画片把社会经验与知识传播给处于成年早期的人 , 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 并促进他们的成熟。

  (二) 叙事视角平民化

  叙事视角是叙述者在叙事文本时观察和讲述故事 的 角度 , 即叙述者(讲故事 的人 )站在怎样的高度讲述故 事或随某个角色的视点变化 。叙事视角是创造叙事的基 础 。平民化叙事模式是抛弃之前的精英主义 、英雄主义 视角 , 回归到平 民式 、非典型英雄主义风格叙事的途径 之一 。 《 中国奇谭》 第一集 《 小妖怪的夏天》 改编自 《西游记》, 它是借神话故事描绘当代打工人现状的写实 剧 。剧中主角不是拯救世间的英雄—— 唐僧师徒 , 也不 是有远大理想想吃唐僧肉的妖大王 , 而是在浪浪山上打工的小妖怪。

  小妖怪的生活是站在当代普通人视角叙述 的 , 即永  远看不到头的无聊工作和远离家乡的无奈 。《西方叙事  学: 经典与后经典》 中写道: “叙事视角是叙述时观察  故事 的角度 ,视角是传递主题意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  具。” 《小妖怪 的夏天》 前面 的铺垫是为了把观众完全  带入“ 小猪妖 ” 的视角。故事的最后“ 小猪妖 ”被打死, 观众的心情也随之悲伤到了极点 。 当切换成孙悟空 的视  角 ,说出故事结尾是“ 小猪妖 ”没死 , 并给予“ 小猪妖 ” 三根救命猴毛时 , 又让观众重新燃起希望 。这种戏剧化  的叙事效果让该片的主题直接升华 ,传递出不要放弃勇  敢向前的深刻意义 。进行微观叙事 , 塑造平 民视角 , 更能够让观众理解主题。

  平民视角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 , 以他们 的 日常生活 感受和人生经历来构思和叙述情节 。平民视角下的情节 更加贴近观众的内心 ,进而唤起大众的观影兴趣 。 《乡 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 和《小卖部》 都是 以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时代发展对他们生活的变化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 发生在河南郏县一个名为 “ 岗 刘 ” 的村庄 , 主人公描绘了幼时在家乡的神奇事件: 自 己有三个影子 、村民去山路尽头的老庙求子 、王孩儿被 神秘的黑洞吓傻 、有小鬼帮助失明的三大爷生活等 。然 而 , 这些神奇的事件都随着傍晚驶来的乡村巴士而消失 了 。观众看 到 的是乡村的日常生活和主人公幼时的想 象 , 感受到的是时代对乡村的影响与变化 。 巴士作为城 镇化 的标志 , 它带走的不仅仅是这些人和物 , 更是那个神奇的故乡。

  《小卖部》 也是一部充满想象力 的动画 , 讲述 的是  一直生活在老北京胡同的老大爷 ,在即将被儿女接到楼 房里生活 时 , 与胡 同里 的 “ 老物件 ”发生的神奇故事。 这部动画片站在老人的角度看时代对生活的变化 , 通过 描述胡同大爷对 “ 老物件 ” 的情有独钟 , 突 出老人怀 旧  的主题 。动画用 “ 小卖部 ”命名 , 意为: 随着时代 的发  展 , 小卖部会被超市 、便利店等现代化产物取代 , 但小  卖部里藏着的是无数的童年回忆 , 这些回忆是不可磨灭 的 。胡同大爷搬去了楼房 , 顺应了时代 的发展 , 但是那  些 “ 老物件 ”也是需要被纪念和保存的 。胡 同大爷身上有着长辈的身影 , 他们的人生经历 、故事和情感都成为时代的独特印记 。 当观众置身于这个熟悉的环境中时,很容易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从叙事基调来看, 《中国奇谭》 作为现代影视艺术, 其面向的是最广泛的人民群众 。几乎每一则动画短片, 观众都能够在形成自我理解的基础上 , 获得 各 自 的解 读。从神话故事中的大英雄转向“ 小妖怪”, 从影响时代 发展的关键人物到被动接受时代变化的普通人 , 《中 国奇谭》 无时无刻不在展露新时代对 “ 中 国动画学派 ” 的全新演绎。

  二、浅谈 《中国奇谭》 的视听呈现

  《中国奇谭》 作为中国动画百年的纪念之作 ,延续了 中国动画 20 世纪 50 年代确定的本土化 、 民族化 的创作 路径 。在视 听方面 , 既延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表 达 , 又有时代印记的创造性展现 。《中 国奇谭》 让传统 文化的符号意象与民族精神互为表里 , 无论是构思 、美 术 、镜头细节 ,还是配乐 , 都体现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首先是运用各种传统技法结合新技术进行 意 境表 达 。《小满》 是一部采用传统剪纸动画技法制作而成 的  影片 , 在视觉效果上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剪纸和皮影。 它是将传统绘画符号与动画手法相结合的典型例子 。剪 纸动画的传统制作模式是将纸偶分关节拼贴 , 然后人工 进行造型与场景的摆拍制作 。动画《小满》 不仅继承 了  这种制作手法 ,在现代设备的支持下 , 展现 出剪纸动画  更多 的可能性 。 比如《小满》 中通过掌握摄影与分寸 台  的距离来实现光影的变化和立体效果 , 使画面兼具绘画 的艺术美和真实性的表达 。创作者的不断尝试和创新, 使得《小满》 无论是在空间营造上还是意境表达上都不逊色于写实类的动画。

  不同于运用传统技法制作的剪纸动画《小满》, 第七 集《小卖部》 则采用 “ 三渲二 ” 的 CG 制作技术 , 这种 技术不仅可以在延续传统动画那种明显的笔触肌理与斑 斓色彩所富有的绘画性的平面风格的同时 ,还能提高工 作效率 , 减少重复工作 , 实现更多精彩画面的创作 。 比如在《小卖部》 中 , 胡同里琳琅满目的日常物品 , 在三维模型下 , 能够实现各种角度的镜头 , 再用手绘将镜头 增加质感赋予灵气 。而且在庙里的场景中 ,在镜头 的景 深感 、透视感强烈的视觉冲击下 , 又不缺乏想象力 的色 彩冲击 , 搭建起幻想与现实的空间序列 。不仅如此 , 在 《小卖部》 中 ,3D 建模技术的镜头运用也十分精彩 , 比 如在镜头跟随胡同大爷去描绘老北京胡同日常生活的长 画面里 , “三渲二 ” 的技术使得胡同场景不再受 限于传 统二维动画的视 角和透视 , 空间转换变得十分流畅自 然 。镜头的组接变成了 “ 实物 ” 的特写 , 这种 “ 填充揭 示 ” 的运镜手法与传统的 “ 游观 ”式空间美学相结合, 减少了镜头连续剪切给观众带来的视觉起伏 , 更加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大爷的生活轨迹。

  在造型方面 , 《中 国奇谭》 吸取中国古代美术作品 中 的 审美特征 , 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体现在动画作品 中 。《鹅鹅鹅》 采用西方素描的绘画方式 , 又结合 中 国 水墨风格 , 使得画面既有哥特式的恐怖美学 , 又化形于 中国书法的劲健挺拔 。其角色参照京剧造型进行设计, 狐狸公子的形象结合了京剧脸谱艺术和唐代的男子带簪 花 的样式 , 鹅精的面部参考了京剧中的老旦形象 , 货 郎 则借鉴了京剧中的小生 , 这些角色的造型仿佛是从南北 朝志怪小说中活生生走出来的 , 基本复原了中国古代志 异文学 的气质 。《小满》 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 , 运用 简单的色彩便表现出了空间的变化 。带有中国年画特征 的人物造型也十分明显 ,孩子们衣服的设计灵感来源于 《百子图》 这张传统年画 , 寓意是祝愿美好的意思。小满 的梦境里出现的荷花是借鉴了南宋的 《太液荷风 图》 中 的荷花 。这个梦境是小满克服对 “ 鲶鱼 ” 的恐惧之后做 的梦 。梦里小满坐在荷叶上 , 与《太液荷风 图》 给人 的感受一样 , 能够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 , 使小满 的梦境多了几分安逸 。此外 , 拉鱼车的吃着草的老牛等场景 , 仿 佛蕴含着韩滉的 《五牛 图》 的身影 。这些传统 的优秀画 作仿佛被动画赋予了生命 , 而这些画作又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传承于动画之中。

  在空 间塑造方面 , 《中 国奇谭》 运用很多古代美术 作品来体现中国的民族性 。如剪纸动画《小满》 中 , 在 小满与鲶鱼在梦中和解后 , 小满妈妈带着小满去逛集市 的场景化长镜头描写中 , 出现 了《五牛 图》《斗茶 图》 等 传统名画 。在整体镜头的运动与构图上 , 通过借鉴传统 美学中长卷画的构图来描绘叙事空间的变化 。小满妈妈 带着小满从桥上走到街上 , 镜头 的平移 , 让主角忽 出忽 进 , 除了交代了集市上的大致状况外 ,还传达 出小满解 开梦魇后放松且安逸 的情感 。动画《小卖部》 的镜头语 言也借用了这种自由开放 、可观可感的传统空 间经验, 以此来表现胡同大爷在胡同生活的日常 。它通过一些人 和物来进行画面的切换和镜头的组接 , 为观者打造一段 时空之旅 , 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 , 从而对故事有更好 的 理解 。相较于《小卖部》 那种现实生活与夸张想象力结 合 的叙事空 间 ,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 的故 事背景设定在河南郏县一个名为 “ 岗刘 ” 的小村庄 。这 部动画片运用写实的画面来体现这个故事的真实感 , 此 外还通过压缩变形画面构图 ,将每一场景的诸多景象紧 凑地展现在同一画面中 , 把乡村的每一个印记都展露出 来 ,表达出主人公对小时候的印象之深 。而且 , 远处 的 景观被推到画面里 , 虽然破坏了画面的透视 ,但却能给 观众带来一种贴近感 , 使观众更能体会到动画的主立 意 。不仅如此 , 故事的发生从夏天开始 , 夏天是万物茂盛的季节 , 也是最让人感到安逸的季节 , 整个村子充满了勃勃生机 。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全景式固定镜头 , 让观 众对 乡村景观有了充分的了解 。 “ 远观 ”透 露 出 一种 “ 旁观者 ” 的心态 , 那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更加显得乡村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色彩在空间塑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最直 观 的视觉感受 , 色彩能使情绪和情感在动画中得以有效  地表达出来 。在《小妖怪的夏天》 中最后唐僧四人的镜  头 , 通过逆光下徒孙四人的剪影 , 加上背后强烈的光 芒 , 让无数人感到童年记忆中的孙悟空回来了 , 这也是  让观众从小猪妖被追赶的紧张情绪下放松下来 的信号。 在动画制作 中 , 色彩 的 明暗度 、饱和度都会影响作 品 中  人物情绪和情感状态的传递效果 ,进而影响观众的情绪 体验 。 明亮 、高饱和度的色彩与暗淡 、低饱和度 的色彩  更容易形成辨识度较强的情感氛围 , 从而揭示动画作 品  中人物角色的实时情感状态与思想情绪 , 使观众能够直 观地通过色彩的变化与渲染 , 体会到故事的情节发展 以  及人物角色的变化 。在《小卖部》 中 , 胡 同大爷被 “ 小  老鼠 ”“ 大喵咪 ”控制身体 , 带到那座即将被拆的庙里。 进去之后 , 先是营造了低饱和度 、 阴森森的空间样貌, 但随后镜头一转 , 整个空间开始变成高饱和度 、 明亮 的  氛 围 。这种处 理 , 带给观众害怕过后意想不到的愉悦  感 , 为后面那些 “ 老物件 ”开口说话感谢这么多年大爷的照顾 ,提供了更加合理化的背景。

  对于叙事而 言 , “ 时间和空间是不可 分 割 的 统 一 体 ”。 动画空间的塑造离不开时间的说 明 , 叙事空 间就 像电影一样与音乐紧密相连 。对于实体空间而言 , 当风 格鲜明的音乐在某一 电影场景出现之后 , “这一音乐便成了该空间的象征 ”。 且音乐本身的故事性可以扩展动画表达 ,进一步完善空间叙事 。《鹅鹅鹅》 无 台词 的声  音设计 , 用中国戏曲的音乐来表达整部剧的节奏感 , 不  看画面都能想象到书生的内心世界 。动画往往还利用音  乐的节奏和韵律贴合叙事画面的变化 , 以达到生动构建  时间过程的效果 。在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 中 , 随着凄凉的中国民俗乐器的响起 , 乡村 巴士在傍晚  驶来 , 带走了村子里一部分人 、神和王孩儿 , 把故事推  向高潮 , 突出了故事主题 , 使观众更好地理解 了画面。 可见 , 音乐在动画电影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 它不仅能  够展现影片的节奏感 ,还能辅助影片的叙事功能 。不难  看 出 ,在动画 电影 中 , 音乐的表达和叙事时间的展现是  一脉相通 的 , 而完整的电影音乐通常可以帮助电影建立更加流畅的叙事体验。

image.png

  三、结语

  《中国奇谭》 获得了自媒体和主流媒体 的高度赞扬, 引发了现象级的观看热潮 , 并获得了受众群体 的认可, 这进一步印证了这部动画的成功 。这部动画立足于新时 代背景下 , 凭借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与现实题材的创新性  结合 ,传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在基于受众情感认 同  的叙事策略 中 ,将动画的本体基调重新拉回到中国的民族性上 , 把 “ 中 国动画学派 ”再一次推向更大的舞台。 这不仅致敬了经典 ,还在历史长河中所沉淀下来的情感认同 、文化认同 、价值认同中, 为动画作品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奇谭》 贯穿 了对 “ 中 国动画学派 ” 的破与立,不仅讲述中国故事 ,还致力于传承东方美学意境。它不是做中国传统文化的“拿来主义”, 而是要基于时代审美的  转变 , 运用多元化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段 , 把 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为 中 国文化价值  和艺术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一个典范。正如《中国奇谭》 总  导演陈廖宇所谈及的创制思路: “‘中 国奇谭 ’这 四个  字框定了这部动画属性的两个方向 , 即 ‘ 中国文化特性 ’ 和 ‘ 想象力传奇色彩 ’。 关于第一个方 向 , 我们是希望  这一部动画短片集的每一部作品 , 不论在形式上 、价值  上 , 抑或 内容上 , 都可 以去体现中国文化特性。” 有理  由相信 , 《中 国奇谭》 的成功将是中国动画片蓬勃发展的开端。

  参考文献 :

  [1]罗海英.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生成机制[J].贵 阳市委党校学报,2019(06):41-45.

  [2]刘斌. 中国动画成人化现象研 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3]韦惠文,黄淑莹.红色历史记忆的平民化叙事—— 以动画 电影 《湘江 1934·向死而生》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04):17-20.  [4]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高源. 美术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运用思考[J].美术教 育研 究,2022(06):128-129.

  [6]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7]万丽萍,赵明宇.试论音乐和音响在影视中的叙事功能[J].音乐与声音研究,2021(01):144-153.

  [8]陈廖宇,於水, 陈莲华等.《中 国奇谭》创作谈[J].当代动画,2023(0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