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浅析钢琴伴奏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运用

浅析钢琴伴奏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运用

58

2022-11-20 12:51:10    来源:    作者:lvyifei

摘要:摘要:随着钢琴音乐的发展,对于舞蹈领域的渗透也更加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钢琴伴奏在舞蹈表演与训练中的重要性。结合中国古典舞自身的发展来看,钢琴伴奏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体现。因此,要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掌握好钢琴伴奏的要点,就需要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内容有总体把握,再结合钢琴伴奏在舞蹈表演中的特性分析,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不同类型的伴奏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具体应用。在遵循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要点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钢琴伴奏中国古典舞

  摘要:随着钢琴音乐的发展,对于舞蹈领域的渗透也更加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钢琴伴奏在舞蹈表演与训练中的重要性。结合中国古典舞自身的发展来看,钢琴伴奏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体现。因此,要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掌握好钢琴伴奏的要点,就需要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内容有总体把握,再结合钢琴伴奏在舞蹈表演中的特性分析,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不同类型的伴奏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具体应用。在遵循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要点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钢琴伴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音乐,音乐是舞蹈表现的情感内核,舞蹈是音乐表达的外在呈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舞蹈可以从形体上表达音乐,音乐可以为舞蹈表演烘托意境,二者可以在视觉与听觉层面达到融合与统一。基于这样的传统审美理念,音乐始终都是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作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伴奏乐器,既存在其独有的个性化色彩,又与中国古典舞音乐风格的结合存在共性。因此,要想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发挥钢琴伴奏最大的功能,就需要伴奏者对古典舞的身法韵律、表演技巧以及风格等有准确的了解,这样才能从伴奏的角度更好的与古典舞契合,使训练效果达到最大化。

浅析钢琴伴奏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运用

  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内容

  中国古典舞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结合戏曲、武术等传统元素表达,在发展中对外来的艺术元素有所吸收、借鉴,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风格特点。我国古典舞训练体系有着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基本功训练是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基本动作、身体形态、技巧训练等方面,通过针对不同体部位的训练,如腰部训练、腿部训练、手臂训练、步伐训练等,提升学生身体各部分的控制能力,增强表演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并依据舞蹈表演中不同的技巧进行强化训练。此外,组合训练以及综合性训练等也是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的内容。中国古典舞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内容上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其中就包含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组合训练。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主要现了以下特点:首先,训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因为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时,不管是组合动作还是分解动作,都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安排。需要符合整个学习进度的要求,依照整体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的学习也会在内容上有差异化体现,再从阶段性的目标出发具体到不同的技巧或者组合动作。其次,在学习内容上要具备合理性的特点,其实合理性也是对不同舞蹈动作之间逻辑性的要求,尤其是基本功训练中涉及的一些组合型动作。因此,这也说明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中,指导教师需要严格把控学生练习的自由度。最后,基本功训练中涉及动作之间的衔接性。因为中国古典舞自身的韵律要求,不同动作之间的衔接要流畅、自然。有一定训练功底的表演者在训练中的衔接性会较为明显,因为古典舞基本功课程学习中,教师会将不同的技巧组合编排在一起,让表演者做到动作之间的自然衔接。最后是基本功训练的审美性,在对不同的舞蹈技巧或组合进行编排时,除了要关注到动作本身的难易程度与技巧性,还需要兼顾技巧的美感呈现,这样可以更好地在训练中提升学生对编排的认可度,调度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率。但这一点更符合有一定基础的表演者,在掌握好相关的技巧后提升自身动作的美感,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基本训练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在不同的阶段对表演者有不同的要求,针对不同的训练技巧也会有相应的标准。因此,在兼顾这些技巧训练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利用钢琴伴奏帮助训练效果最优化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在中国舞基本功训练中钢琴伴奏的特性分析

  钢琴伴奏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在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中国古典舞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基本功的训练中钢琴伴奏也会受到中国古典文化审美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发挥钢琴伴奏最大的优势,更好地提升练习效果呢。

  (一)和谐统一

  钢琴伴奏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需要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因此,作为钢琴伴奏,首先需要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对于不同动作的特点、性质以及相关内容有一定的把握,这样才能在伴奏的过程中更好的帮助舞蹈表演者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舞蹈表演者通过古典舞作品给观众呈现出中国舞蹈的独特之美,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的舞者的形体,舞蹈本身就是肢体动作对作品形象的表达,所以形体对舞蹈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在学习动作中,要求舞者进行每个动作的反复练习,以确保动作展现出来的连贯性以及美感。但这些都可以借助于钢琴伴奏的引导,更好地帮助这些技巧完成,并达到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如练习“蹲”之技巧是为了增强舞蹈表演者跟腱与踝关节的韧性,以及自身对膝关节的控制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跳跃、落地等动作,而且这一技巧是通过舞者腿部的屈伸动作完成的。因此,对于钢琴伴奏节拍的选择应该以三拍子或者四拍子的柔板或慢板完成,这样的音乐优美连贯,柔和抒情,旋律感较强,在与舞蹈动作配合的过程中表演者有更好的掌控能力。再如“小踢腿”这一技巧,主要是训练舞者脚背与脚踝的力量,训练时需要脚在完成规定的擦地动作后立即绷起脚背被踢离地面,力度要瞬间集中于脚背至脚尖上,动作要干净、有力。这时,钢琴伴奏应该选择二拍子的快板,旋律轻快活泼,节奏鲜明。钢琴伴奏者在掌握古典舞基本功相关的知识后,就可以为训练提供契合度更高的伴奏音乐,使训练内容与伴奏音乐协调一致,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这样更有利于训练效果的提升,更好地推进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

  (二)高度融合

  为了使钢琴伴奏更好地融入到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中,使练习效果最大化呈现。笔者认为,对于钢琴伴奏音乐的创作也要更多的兼顾到其中的节奏因素。在音乐与舞蹈中,可以借助节奏元素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因为二者的表达都需要依靠节奏,借助节奏这一共同点,可以帮助舞蹈与钢琴伴奏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钢琴伴奏可以强化舞蹈中的节奏感,伴奏中所呈现的音乐色彩、力度以及表达的戏剧张力都对舞蹈表演的呈现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他们之间的融合也是听觉和视觉之间的融合。舞蹈是画面,钢琴伴奏是声音,他们在共同呈现的过程中要做到“音画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二者的艺术美感,才能更好地发挥钢琴伴奏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指导作用。而且我国的古典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节奏鲜明,切分节奏与附点音符运用较多。钢琴伴奏在实践中需要体现相关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服务。

  (三)灵活多变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钢琴伴奏与其他艺术形式中的钢琴伴奏相比,凸显了独特性,相较于声乐、器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在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中,其多变性与灵活性得到增强,因为很多声乐、器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而在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中,钢琴伴奏是需要依据舞蹈动作的变化而随机变化的,如果依照固定的乐谱进行伴奏,就会使总体的呈现效果缺少活力,也很难符合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因此,钢琴伴奏者需要具备一定专业功底,还要做到可以随机应变,在训练中依据不同舞者的专业程度、表演能力等对原有的伴奏进行改编、整合,甚至是即兴创作,以更好的为训练服务。此外,有的舞蹈教师在实践中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编创舞蹈作品,这时钢琴伴奏者还需要具备改编乐谱、扒谱等能力,有需要还需要为某些组合训练定制专属伴奏。

  如在古典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风火轮”的表演,它的构成包括了古典舞中提、沉、含、腆、移、拧、旁等相关元素。舞蹈表演者在训练过程中,首先以最基础的“提、沉”来练习,通过提沉,训练学生的呼吸和脊椎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初步体会到身韵中一切动作始于“腰”的运动路线;其次通过“含腆移”的元素训练来加强学生的腰椎及胸椎部分的延展性与收缩性,使其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腰;最后通过训练古典舞中最难掌握的元素“拧、旁提”,让学生感受以腰为轴的运动规律,让二者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元素训练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古典舞动作。这样的练习过程很难找到合适的伴奏音乐,只能依据肢体动作的特点新创钢琴伴奏,因此,灵活多变也是钢琴伴奏非常重要的特性。

  (四)情感带动

  在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中,钢琴伴奏对于舞蹈作品风格以及情感的表达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呈现,伴奏音乐一定是风格准确、特色鲜明、旋律优美的,可以通过音乐表达我国民族风格与韵味。在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中很多动作都有涉及,如“控制”这一组合,肢体上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动作幅度较大,对于表演者的肢体平衡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因此,钢琴伴奏音乐应该尽量以舒展、优美的曲调为主,伴奏织体中存在多样化的对比,这样才能通过变化、对比,更好地发挥钢琴的优势,将舞蹈表演者的情绪更好地引导出来。如果钢琴伴奏织体过于单一,音乐就会显得单调、呆板,舞蹈表演者的情绪也很难在训练中被带动起来。

  钢琴伴奏者要充分发挥钢琴的优势,在不同的情绪变化处以及乐段终止处,可以利用钢琴不同音区、力度以及伴奏音型的差异更好地激发表演者的情感,使音乐的表达与舞蹈的技巧呈现更为契合,使舞蹈表演者对于音乐的感性体验可以提升到更丰富的想象层面,让舞蹈、钢琴伴奏在表达上产生共鸣。这样才更符合古典舞的艺术追求。

  三、不同钢琴伴奏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运用

  舞蹈向来是拙于叙事,而长于抒情的,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舞蹈演员的专业素养上,也就是对古典舞基本功的掌握;另一方面体现在音乐伴奏方面。自古以来音乐和舞蹈是相得益彰的关系,在舞台上,舞蹈演员通过自身的韵律和音乐的配合,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去发挥,尤其是在跌宕起伏的背景音乐下,舞者的内心情感更加丰富,能够营造出舞剧中的场面,使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因此,不同的钢琴伴奏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也会

  有不同的运用。

  (一)欢快活泼类曲目

  欢快活泼类的钢琴伴奏适合用于小弹腿、小踢腿、原地小跳、流动小跳、五位擦地、射燕小跳、点翻、串翻等动作技巧,在伴奏时可以运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触键,捕捉到舞蹈表演者足尖的运动特点,更好的表达一种活泼轻快的音乐氛围,而且在射燕小跳、点翻、串翻组合等多采用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而小弹腿、小踢腿、原地小跳、五位擦地等多运用西方的大小调式。如小弹腿、小踢腿等主要针对舞蹈表演者腿部肌肉的反应能力,脚尖的“出”和“收”要灵敏有力,因此适合使用2/4、4/4拍子,这一类伴奏的风格活泼,节奏干脆、紧凑,伴奏织体中也会运用半分解和弦,每一小节的重拍与舞蹈动作相一致,有时也会频繁运用断奏以及跳音的方式,伴奏时需要注意乐音的颗粒性;如五位擦地的训练主要针对舞蹈表演者腿部的延伸感与控制力,因此,伴奏音乐适合运用2/4、3/4拍子的小快板,伴奏声部可以通过和弦的方式对每一小节的重拍进行强调,这样才能从音乐的角度更好地与舞者的肢体动作相配合;如在小跳一类的技巧训练中,更多地会关注到舞蹈表演者脚腕弹跳能力的训练,但训练时跳动的幅度相对较小,但频率较快,钢琴伴奏也适合选择风格活泼,乐音富有弹性的演奏方式,多以2/4拍为主。舞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训练时更倾向于选择弱起西方小调作品,节奏中多运用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交替形式。演奏时指尖迅速触键,伴奏织体中多以分解和弦为主,有一定基础的舞蹈表演者在训练中会加入古典舞声韵素材,以欢快、活泼的民歌曲调为主,多采用五声调式。在伴奏中运用不同的和弦,还会加入一些其他和弦,增强音乐的民族性表达;在很多其他的技巧中,也有针对舞蹈表演者发力以及平衡能力训练的技巧,这一类的技巧适合采用2/4拍子,中快的伴奏,这一类的音乐会让舞蹈表演者产生一定的推动力,在情绪上给予学生引导。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好地借助钢琴伴奏的理论完成相关的技巧性训练;点翻、串翻是针对学生腰部力量的训练,因此要求要稳定、协调,需要用2/4拍子,且风格鲜明、节奏感强的伴奏,伴奏声部配合轻巧的和弦,以更好地带动舞蹈表演者的情绪。

  (二)优美抒情类曲目

  优美抒情类的伴奏适用于一位擦地以及需要控制力的动作与组合。因此,演奏时需要音色通透,而且需要时刻关注舞蹈表演者的气口,并在伴奏上有准确的对应。如一位擦地可以选择西方的大小调辅助进行,而蹲、单腿蹲等技巧的训练多以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为辅助,一位擦地主要训练舞蹈表演者对脚的控制力,这样可以更好地确保表演中身体姿态的优美呈现,因此,钢琴伴奏适合选用2/4、4/4拍子的曲目,速度和缓、旋律优美,左手的伴奏声部可以选择琶音进行,可以更好地增强音乐的流动性。蹲的技巧可以更好地训练舞蹈表演者的腿部力量以及整体的协调能力,因此,钢琴伴奏多以3/4或4/4拍子,伴奏声部也多以琶音为主,音乐的延展性增强,也更好的贴合了舞蹈技巧的特点。结合“蹲”的特点,钢琴伴奏者在演奏时触键要结实,这样演奏出来的乐音才能饱满;对于单腿蹲的训练,主要针对舞蹈表演者腿部肌肉的拉伸以及膝关节、胯关节的柔韧性,因此,适合选择4/4拍子的伴奏,速度适中、旋律优美,伴奏织体适合选用分解琶音,演奏时需要注意旋律的连贯性,运用手腕,触键柔和,才能更好地符合动作技巧的训练要求;针对腰的定做技巧主要是训练肌肉的弹性以及韧带的伸缩性,因此,钢琴伴奏适合速度适中的2/4、4/4拍子。伴奏时主旋律声部要流畅自然,伴奏声部则需要柔和流畅,旋律以平稳为主,音乐风格愉悦;在控制类的技巧训练中,动作要求优美、舒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舞蹈表演者肌肉的控制能力,钢琴伴奏适合选择旋律优美、速度舒缓的音乐,多以3/4或4/4拍子为主,触键时注意连贯性,依据不同技巧的需要,有时也可以选择使用延音踏板等,以增强音乐的表达。此外,钢琴伴奏者在为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动作、速度、力度等要素来判断伴奏的速度与力度要求,这样可以更好地使伴奏与舞蹈达到和谐一致。

  (三)刚劲有力类曲目

  刚劲有力类的钢琴伴奏适合用于大踢腿以及一些跳跃性的技巧组合。在演奏这一类型的伴奏时,需要注意声音的节奏感与穿透性,准确把握演奏的重音,在需要对力度进行强调的地方,需要结合舞蹈表演者表演的呼吸气口完成,而不是仅在力量上直给,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表现力,更好地与舞蹈技巧相融合,这一类伴奏音乐多采用西洋大小调式。

  如大踢腿,主要针对舞蹈表演者肌肉爆发力与韧带柔韧性的训练,在练习中需要将腿以绷直的状态快速、有力地完成向不同方位踢起,动作稳定、协调,因此,适合选择4/4拍子的音乐作为伴奏,因为需要坚定的节奏,风格上更倾向于进行曲风格的作品,有时也会运用附点节奏突出旋律的重拍,演奏时需要演奏者对强弱规律有明确的体现。对于伴奏音乐中的织体旋律,多以纯八度音程与三和弦的组合形式,增强了音响效果;中跳主要是针对舞蹈表演者膝盖、脚腕等部位的蹲跳能力,向上时需要一定的爆发力,速度不用过快,因此,会运用3/4拍子音乐,演奏时需要突出重音与和弦,伴奏声部多以柱式和弦为主,增强旋律的稳定性;大跳相对于其它跳跃性的技巧,其难度是最大的,表演者需要在跳起的过程中保持短暂停顿,对于伴奏音乐的选择多以3/4拍为主,在钢琴伴奏中选用八度和弦或者旋律,用附点音符凸显旋律重音的表达,这样可以对音乐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对于舞蹈动作的训练也有更明确的体现。训练时,伴奏者可以尝试将自己的呼吸频率调至与舞蹈表演者一致的节奏,这样能够更好地感受舞蹈技巧,伴奏时多运用柱式和弦。有时大跳也会使用大调,这样有利于增强伴奏音乐的明亮性,更好地辅助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对于古典舞基本的训练内容有了更明确的了解。结合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钢琴伴奏的运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钢琴伴奏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为促进古典舞基本功更好的训练,让舞者在实践中感受到钢琴伴奏对自己日常训练的影响,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基本功训练中去,通过与钢琴伴奏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达到训练的效果与目的。钢琴伴奏者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相关内容,才能在后续的伴奏中给予舞蹈旋律更好的辅助,演奏出更贴合不同古典舞基本功技巧的音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进而促进钢琴伴奏音乐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方圆.高校“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身韵”课程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J].黄河之声,2020(09):83.

  [2]彭碧丽.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J].大众文艺,2019(05):186-187.

  [3]刘丹阳.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探索与思考[J].黄河之声,2020(10):128-129.

  [4]杨永倩.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探索与思考[J].艺术科技,2017(11):410+415.[5]马楠.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身韵训练的关系分析[J].大众文艺,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