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从文徵明题跋中窥探其书法观论文

从文徵明题跋中窥探其书法观论文

44

2023-06-11 16:59:5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文徵明不仅是杰出的书法家、画家,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独到的建树。本文通过分析文徵明的生平及交游,梳理其书法与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周道振辑校的《文徵明集》作为主要研究文献,对文徵明书法题跋进行梳理论证,阐述文徵明对书品及人品之间关系的理解,探究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态度。

  摘要:文徵明不仅是杰出的书法家、画家,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独到的建树。本文通过分析文徵明的生平及交游,梳理其书法与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周道振辑校的《文徵明集》作为主要研究文献,对文徵明书法题跋进行梳理论证,阐述文徵明对书品及人品之间关系的理解,探究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态度。

  关键词:文徵明;题跋;书法观

  文徵明存世诗文数量巨大,流传的刻本也不少。文徵明在世时,著有《甫田集》。此书由两个阶段编写而成,第一阶段所收录诗文为文徵明于弘治三年(1490)至正德七年(1512)所作,成为《甫田集四卷本》,简称《四卷本》,此书编成于文徵明四十三岁,共收诗六百七十一首,附录九首,按年编次。第二阶段收录诗文为文徵明于正德八年(1513)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所作,与《四卷本》合辑成为《甫田集三十五卷本》,简称《三十五卷本》,前十五卷为诗,后二十卷为文,并附录文嘉《先君行略》一卷。前四卷所收诗皆选自《四卷本》,后十一卷所收诗均为正德八年(1513)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所作。诗文均按年编次,但未注明干支。

  现行世的由西泠印社出版、陆晓冬点校的《甫田集》,底本为《四库全书荟要》本《甫田集》,参校了大量刻本如《文翰林甫田诗选》《文翰诏集》《续文翰诏集》《文太史诗》《太史诗集》等。其中文徵明书画题跋集中于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共四十九则,书法题跋三十八则。

  关于文徵明书论,现行出版最全面的书籍为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周道振辑校的《文徵明集》,前三十五卷皆选自《甫田集》,后有补辑卷共三十二卷,书画题跋则集中于第二十二卷至二十五卷,以及续辑卷下数则。

  本文以此版《文徵明集》作为主要研究文献,对文徵明书法题跋进行梳理论证。

  一、文徵明生平及家境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明代书画家、鉴藏家、文学家。年至不惑,以字行,更字徵仲,因祖籍衡山,故号衡山或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文徵明因官至翰林待诏,故又称“文待诏”。年少时并非聪颖,年至八九岁,语言表达才畅通无碍,旁人以为愚钝。然其父文林则深信文徵明大器晚成,只需悉心栽培,假时必成器。文徵明祖父文洪(1426—1499),字功大,号希素,系一介儒商,为人正直、低调谦逊,十分重视对儿女的教育,洪子文林(1445—1499)为成化年间进士,直至弘治十年被任命为温州知府,期间为工作殚精竭虑,在赢得不少赞誉的同时,也遗憾卒于任上。文徵明母亲祁守端,德才兼备。朱彝尊曾云:“长洲文氏,世载其德,希素先生实始之。”可见,文徵明的成就与其家庭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文徵明书法和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文徵明年表》有云:“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一四八八)十九岁。自滁还里,为邑诸生。岁试因书法不佳,置三等,由是精研书法,刻意临学。”文徵明年值十九时,跟随父亲做官回乡后,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但由于书法不佳,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于是拜李应祯为师,开始致力于书法学习。

  《跋颜鲁公刘中使帖》中记载了文徵明回忆老师李应祯领他观帖时对他的教导:“右颜鲁公刘中使帖,徵明少时尝从太仆李公应祯观于吴江史氏。李公谓:‘鲁公真迹存世者,此帖为最。’徵明时未有识,不知其言为的。及今四十年,年逾六十,所阅颜书屡矣,卒未有胜之者。因华君中甫持以相示,展阅数四,神气爽然。米氏所谓‘忠义愤发,顿挫郁屈’者,此帖诚有之;乃知前辈之不妄也。”在老师李应祯的教诲和指点下,文徵明书艺有了长足进步。

  文徵明生活于明代中后期,先后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以及嘉靖四个时期,而他的一生除了在京为官的五年(1524—1528),几乎都生活于他热爱的故乡苏州城。苏州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文人雅士,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纷纷来到了心中的文化圣地,求学于文氏门下,《明史·文苑三》便有“徵明主风雅数十年”的记载,以至出现“吴门风雅,先后掩映,待诏之门,数子为彬彬矣”之盛况。由于志趣相投,他们相互结识,时常结伴出游,于山水间吟诗作赋,交流探讨对诗文书画的认知,除了师承关系,有的甚至还结为姻亲,可见来往之密切。

  文徵明十分珍视友谊,可从诗句“未敢轻知己,终然愧后生”窥见一斑;若一旦认定对方为知己,便珍惜不已:“眼底非无客,相看意独倾”;与好友陈淳相约,但对方因为某种原因未如期到达,便生出“美人期不至,寂寞绕阶行”的烦闷心思;又如与唐伯虎相交,知己情谊尽在“我饮良有限,伴子聊相娱。与子故深密,奔忙坐阔疏。旬月一会面,意勤情有余”(《饮子畏·小楼》),交游之密切,一月之内必相见,二人饮酒作诗,读书写字,直至苍烟日暮时,还不舍离去;包括好友逝世之后的墓志铭铭文也由文徵明来撰写,如《陈以可墓志铭》,铭文中文氏评友人:“珠玉朗润,进止详雅,大为诸公贵人所喜……从容宴语,虚徐谦约,类儒生逸人。”

  另,《跋沈润卿藏宋徽宗画王济观马图》载:“徵明往与徐迪功昌国阅此卷于沈君润卿家,是岁为弘治十三年庚申也。及今嘉靖己丑,恰三十年矣。追忆卷中诸君,若都太仆玄敬,祝京兆希哲,黄郡博应龙,朱处士尧民,张文学梦晋,蔡太学九逵及昌国,时皆布衣,皆喜鉴别法书名画。每有所得,必互相品评以为荣。及是诸君皆已仙去,惟余与九逵仅存,亦秃老翁,无复当时讨论之兴矣。”文徵明在题跋中回忆三十年前与诸公在沈润卿家中观画时的场景,有都穆、祝允明、黄云、朱凯、张灵、蔡羽和徐祯卿,七人皆由于志趣相投,而相聚一堂品鉴书画,互相交流观点,相谈甚欢。

  早年因“先君之故”从而“承事海内贤达”,可以说,无论是诸位师友的人品还是艺品,艺术思想还是治学处世态度,皆熏陶着文徵明,并对其书法和书论形成,乃至自成一家,意义深远。

81d1da7e1ba142629967fea196c73e0e.jpg

  三、文徵明对学书的理解及态度

  (一)书为心画

  书品与人品之关系,自古便众说纷纭,有书家认为书品与人品毫无关系,如原为“宋四家”之一的蔡京,人品不堪,却写得一手好字,故“心正则笔正”这一说法不成立;也有书家认为“人品即书品”,且“心正则笔正”,所谓“书为心画”,一个人的字迹,便是其德行品性的反映,文徵明非常赞同后者。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记文徵明“自题其《米山》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人品与绘画关系如此,人品与书法之关系亦然。在《跋姜太仆书法》中,文徵明便将此观点抒发得淋漓尽致:“观其点画形体,端庄严肃,士大夫品其有正人君子立朝之象。噫!岂虚誉哉!后之君子,即此是学。因其笔而得其心法。其心正,则笔正;如正人君子,则其为益不小矣,岂特为六艺之一而已哉。”

  文徵明感叹,写字在于得心法,心正则笔正,即品行高洁的正人君子德行无可挑剔,艺事方可成为典范。《跋李少卿书大石联句》中言:“自成化戊戌抵今,二十有五年,而公之去世,亦已数年。缅想风范,俨然笔画间。吴中前辈如公者,渐不复得。予所为至慨于此者,岂独翰墨而已邪!”

  老师李应祯已去世数年,但他的风范仿佛在笔画之间便可以看得到。文徵明之所以如此感慨,并不止敬佩其书艺,言下之意,老师李应祯的德行亦是文徵明对他深深缅怀的原因。另外,关于悦瓒的书法,文徵明有作《跋悦元镇二帖》:“悦先生人品高轶,风神玄朗。故其翰札,语言奕奕,有晋、宋人风气。雅慎交游,有所投赠,莫非名流胜士。”悦瓒品行高洁,故而所言所书熠熠生辉。此外,对于学画,“余暇日漫写此卷,然人品庸下,行笔拙劣,不能于二公为役”(《跋仿米氏云山卷》),亦是如此。

  文徵明自谦“人品不高,故行笔拙劣”,自认为连给元章、摩诘二公当差役也不配。然而,文徵明自身人品究竟如何,可见于文嘉《先君行略》:“公平生最严于义利之辨,居家三十年,凡抚按诸公馈遗,悉却不受,虽违众不恤。家无余资,而于故人子弟及贫亲戚周济之尤厚。与人交坦夷明白,始终不异。人有过,未尝面加质责,然见之者辄皇愧汗下。绝口不谈道学,而谨言洁行,未尝一置身于有过之地。”另何良俊所记:“文徵明精于书画,尤长于鉴别。凡吴中收藏书画之家,有以书画求先生鉴定者,虽赝物,先生必曰此真迹也,人问其故,先生曰‘凡买书画者必有余之家,此人贫而卖物,或待此以举火,若因我一言而不成,必举家受困矣。我欲取一时之名,而使人举家受困,我何忍焉?’同时有假先生之画求先生题款者,先生即随手书与之,略无难色。则先生虽不假位势,而吴人赖以全活者甚众。”又从苏州沧浪亭里一处御碑亭,也可对文徵明人品了然于目。清乾隆皇帝南巡至苏州,对前朝文人将士的代表文徵明赞叹有加,称其为“德艺清标”,于是亲题赞词,刻石铭记。由此,文徵明人品立现。正如王时敏曾在《题文待诏仿赵承旨》中对文徵明的评价:“文徵仲先生高风介行,坊表不渝,先正典型,表见于纪载者不一。其诗文翰墨,师授皆有渊源,毫芒必循矩度,德艺兼优,允称金舂玉应。旁及画道,博综古人,于赵文敏尤所雅慕。长缣巨帧,每多仿效,然但采掇其高华,而挺劲孤峭之致,仍自己出,更有加于人一等者。”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写道:“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将书品与人品紧密联系,这是文徵明的书法审美理想,更是其为人处世之道。

  (二)字中有笔

  文徵明对书写的理解多受元人赵孟頫及老师李应祯的影响,尤其对赵孟頫钦佩有加,曾评其书法“俊逸绝伦,迥异凡品”(《跋赵孟頫高松赋》),在《跋赵鸥波书唐人授笔要说》中,面对赵公墨迹,唯有“把玩之余,为之三叹”,甚至对胡汲仲所云“子昂书上下三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这种极度溢美之辞,也认为并不为过,雅慕之情溢于言表。其子文嘉亦在《先君行略》中云:“公平生雅慕元赵文敏公,每事多师之。”文徵明在跋《赵文敏文赋》时,曾云:“赵文敏公尝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虽以用

  笔为上,然结字亦须用工。’右公所书文赋,结字用笔,无不精到,盖得意书也。”

  赵孟頫注重用笔,兼重结字,文徵明对赵孟頫所书《文赋》也以“结字用笔,无不精到”相评判。

  文徵明论书,对笔法有最多的强调。文徵明称赞黄庭坚的书法“雄伟绝伦,真得折钗屋漏之妙”(《跋黄文节公书伏波祠诗》),而自己却是“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在《跋小楷赤壁两赋》中,文徵明亦提及自己练习多年如今却也只是“稍知用笔”。另如《跋蒋伯宣藏十七帖》述其“晋人笔法尽备矣”;《跋陈简斋诗帖》中亦赞陈与义“辞旨高旷,笔法清丽”等,皆以笔法为评书准则。而《跋黄文节公书伏波祠诗》中:“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则进一步言明“笔法尽备”之意,即用笔需求精到且生动有趣。同时,在他在八十九岁高龄时书写的小楷《四山五十咏》中,仍能见其笔力不减,且笔笔精到,堪称书坛一绝。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这样评价文徵明的书法:“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唯少尖耳,亦有作率更者。少年师怀素,行笔仿苏、黄、米及《圣教》。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唯绝不作草耳。”

  文徵明不止在书法中力求用笔精到,画中亦是如此,在《题唐子畏右军换鹅图卷》中,文徵明以为“画至人物,辄欲穷似,则笔法不暇计也”,若画人物时,一味追求形似,笔法则无法得到全面顾及。

  于李师李应祯处,文徵明亦受益颇深,在《跋李少卿帖》中,文徵明不仅进一步了解到用笔之法,即:“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大、小、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

  此外,“公虽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跋李少卿帖》),亦为文徵明推崇李应祯书法重要原因之一。

  (三)师古出新

  老师李应祯对文徵明的批评指正常常是一针见血。诚如《又跋李少卿帖》中,文氏提及自己在学东坡书迹时,正巧被李应祯所见,大诧道:“破却功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如此只顾拘泥于古之学书方法,在老师李应祯看来,下再多功夫,亦是枉然。文徵明方才理解了学书不仅需要研习古法,更需要在融合古法的基础上发挥出个人

  意趣,融入个性,自成一家,这也是黄庭坚所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之意,若一味只顾出新,公尝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虽以用笔为上,然结字亦须用工。’右公所书文赋,结字用笔,无不精到,盖得意书也。”赵孟頫注重用笔,兼重结字,文徵明对赵孟頫所书《文赋》也以“结字用笔,无不精到”相评判。文徵明论书,对笔法有最多的强调。文徵明称赞黄庭坚的书法“雄伟绝伦,真得折钗屋漏之妙”(《跋黄文节公书伏波祠诗》),而自己却是“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在《跋小楷赤壁两赋》中,文徵明亦提及自己练习多年如今却也只是“稍知用笔”。另如《跋蒋伯宣藏十七帖》述其“晋人笔法尽备矣”;《跋陈简斋诗帖》中亦赞陈与义“辞旨高旷,笔法清丽”等,皆以笔法为评书准则。而《跋黄文节公书伏波祠诗》中:“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则进一步言明“笔法尽备”之意,即用笔需求精到且生动有趣。同时,在他在八十九岁高龄时书写的小楷《四山五十咏》中,仍能见其笔力不减,且笔笔精到,堪称书坛一绝。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这样评价文徵明的书法:“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唯少尖耳,亦有作率更者。少年师怀素,行笔仿苏、黄、米及《圣教》。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唯绝不作草耳。”

  文徵明不止在书法中力求用笔精到,画中亦是如此,在《题唐子畏右军换鹅图卷》中,文徵明以为“画至人物,辄欲穷似,则笔法不暇计也”,若画人物时,一味追求形似,笔法则无法得到全面顾及。于李师李应祯处,文徵明亦受益颇深,在《跋李少卿帖》中,文徵明不仅进一步了解到用笔之法,即:“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大、小、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此外,“公虽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跋李少卿帖》),亦为文徵明推崇李应祯书法重要原因之一。

  (三)师古出新

  老师李应祯对文徵明的批评指正常常是一针见血。诚如《又跋李少卿帖》中,文氏提及自己在学东坡书迹时,正巧被李应祯所见,大诧道:“破却功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如此只顾拘泥于古之学书方法,在老师李应祯看来,下再多功夫,亦是枉然。文徵明方才理解了学书不仅需要研习古法,更需要在融合古法的基础上发挥出个人意趣,融入个性,自成一家,这也是黄庭坚所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之意,若一味只顾出新,或一味追求古法,终皆为病也,于是文徵明发出了“聪达者病于新巧,笃古者泥于规模”(《跋李少卿帖》)的感叹,显然主张“新巧”和“规模”相结合,所以,“多阅古帖,又深诣三昧,遂自成家,而古法不亡”(《跋李少卿帖》),亦成了文徵明之学书追求。《跋蒋伯宣藏十七帖》中:“此帖自唐、宋以来,不下数种,而肥瘦不同,多失右军矩度。惟此本神骨清劲,绳墨中自有逸趣,允称书家之祖。晋人笔法尽备是矣”也是此意。可见,文徵明既主张笃守法度绳墨,又要求能富于逸趣,寓个性于法度之中。

  事实上,不仅是对书法,对于学画,文徵明亦持相同观点,即如其在《跋沈石田临宋人笔意》中,有“自其少时作画,已脱去家习,上师古人”之言。又如《跋祝希哲书兰亭序》“偶得赵松雪画卷,精润可爱,故行笔设色,一一宗之。不免效颦之诮,安能如希哲学书,师心匠意,前无古人也”,文徵明既已知希哲所作为佳品,故也知“以规规为耻”,只不过由于谦逊才言出如此,也才会有文嘉在《先君行略》中评父亲一言:“性喜画,然不肯规规摹拟,遇古人妙迹,惟览观其意,而师心自诣,辄神会意解。至穷微造妙处,天真烂漫,不减古人。”师古而化,自出新意,在集大成之际,文徵明书艺逐渐有了自家风貌。

  (四)习字持敬

  汉代蔡邕曾在《笔论》中有云:“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这不仅表达了书者在书写前需要将身心状态置于虚静且自由之中,更是表达了书者对书写的敬畏。蔡邕对创作心态的探究给后世带来很大的启发,如传为欧阳询所作的《八诀》中说:“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又如唐太宗的《笔法诀》有:“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之句,文徵明在《跋小楷金刚经册》中对此理论亦有延续:“友人王中翰,以菩萨相现宰官身,奉佛至谨。晚年构一精舍,竹床蒲椅,朝凳暮磬,寂如老禅。每过余斋头,即索余书《金刚般若》,余辞以非朝夕能竟。浴佛日,复斋戒跽请至再,即不获辞……古人写经,大有功德。遂屏居静室,薰沐楷书,以塞中翰之请,与如来结缘也。”

  受友人嘱托写经,非凝神静气不能书,于是熏香静坐,沐手恭书。即书写时,尤其是书写经文时,务必要以虔诚之心对待。

  同样如《题欧公二小帖后》:“欧公尝云:‘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日便为故事。’且谓‘古之人皆能书,惟其人之贤者传。使颜公书不佳,见之者必宝也。’今苏文忠公所书乞常州状,仅二百六十余字,而传之数百年,不与纸墨具泯。其见宝于人,固有出乎故事之上者耶?”

  欧阳修认为,学书切忌不择文辞,写下来的应当是值得记述的事,有朝一日便有回顾的价值了,又认为唯有贤者的书法才可以传世。文徵明对此是深深认同的,在他看来,苏轼所书《乞常州状》能够传世数百年,为人视作珍宝,不只由于苏轼书艺卓然,还由于其文可读,其人可佩。这种虔敬之心,既是文徵明对书艺的态度,又是其对人生的态度。

  四、结语

  作为吴门领袖的文徵明,无论是品德修养,还是书画技艺,皆为世人典范。就其品德来说,他立身高洁,不事权贵,立誓绝不贩卖字画给藩王贵族、宦官与外国人,并将人品视为书画的底蕴。

  由于文徵明身处明朝中后期的苏州,这个文人雅客集中交流之地,所以文徵明不仅受到如老师李应祯、沈周等影响,而且与祝允明、唐寅等交游颇为频繁。在师友的引导和影响下,文徵明的书画思想逐渐成熟。尤其在书法方面,文徵明被视为赵孟頫之后的新一代书家之集大成者,王穉登曾这样回忆老师文徵明:“海宇钦慕,缣素山积,喧溢里门。寸图方出,千万临摹。”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称其博采众长后“晚节加率”。融合古法,自出新意,这是文徵明的学书之道。


  参考文献:

  [1][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26[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明]文徵明著.周道振辑校.文徵明集(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286,1282,1328,1268,1727,1319,514,135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