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策略论文
2025-10-31 16:56:2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红色档案是中国共*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真实记录,是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对红色档案资源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不仅是国家和人民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这些鲜活的实践素材。
红色档案是中国共*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真实记录,是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对红色档案资源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不仅是国家和人民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这些鲜活的实践素材。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让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红色档案、红色档案资源、地方红色档案资源的价值
红色档案是指自中国共*党成立以来领导的机关、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蕴含党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强起来奋斗历史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其形式包括文件、图片、书信、音像、实物、遗址等。红色档案是党的百年奋斗史和辉煌成就的真实记录,所有红色档案统称红色档案资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红色档案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批的先贤和仁人志士以其优秀人格和忠肝义胆的品质,汇成当地的德育特色。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可估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资源最原始、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中国共*党领导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捍卫主权,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的传承,同时也展现出地方红色档案具有的文化价值。地方红色档案是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只有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让其养分滋养年轻一代大学生,为地方建设培养好接力者。

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必要性
一、红色档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利用才能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进一步征集红色档案资源,建立以“四史”教育为主题的档案资源数据库,以更好地继承红色档案基因,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对新时代人们理想追求和精神信仰的重要作用。红色档案记录了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砥砺奋发、勇毅前行的光辉历程,先辈们的坚强和勇敢、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激励当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色血脉,担起传承红色使命的责任。
二、红色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滋养、文化浸润和历史熏陶的生动教材
红色档案向人们生动、直观地展示了红色政权的来历,新中国从成立、建设、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这一路充满艰辛和曲折,以及其取得辉煌成就的发展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红色档案记录了中国共*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创造幸福美满生活的生动实践。其中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都是丰富的素材、有力的证据,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滋养、文化浸润和历史熏陶,使其成为能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红色档案资源是鲜活的、生动的实践素材,提高了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网络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是非真假难以鉴别,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些境外敌对势力恶意编造,歪曲事实,鼓吹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同时大学生心智还未成熟,易受负面思想的影响,甚至怀疑我们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可以激浊扬清、还原事实真相,可以把理论讲得清楚、明白,把道理讲得深入、透彻,以理服人、以史鉴今,提高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解决学生理论上的困惑,扫除思想上的障碍,让学生信服,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从档案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红色档案收集、整理没做到齐全完整。地方红色档案资料来源渠道多、档案内容丰富。但受一些特殊原因,如经历各种残酷的战争、反动势力的围剿、动乱的“文革”时期等,导致大量的红色档案资源损坏、丢失。另外受当时文化水平、经济的影响,大多数红色档案需要从当时的亲身经历者或见证者的讲述中收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亲身经历者或见证者因年事已高,他们的英雄事迹随着他们的离世而消散。部分红色档案资源收集时间紧迫。
二是红色档案资源编研、开发情况有待提高。红色档案蕴含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经过对其进行编研、开发,才能发挥其作用。大多数红色档案资源保存在各地的档案馆、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保护单位和革命遗迹遗址。受地方人员和经费的影响,地方红色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举办展览、参观实物、革命遗址等。再者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欠缺。缺乏根据大学生的情况制定编研成果,编研精品少,编研成果难以达到要求。
二、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有三方面问题
首先,在人、财、物三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将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需要花费高校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资料、整理材料。由于教学工作任务重,加上缺少一定的经费支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难以静下心来参与这项工作。其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在此方面的素养。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需要多学科专业知识,要遵循档案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规律,才能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再次,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没有共享资源,以使用现有资源为主,未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三、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存在的问题
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存在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活动流于形式、应用形式单一、预期效果不佳的问题。
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需要对红色档案资源和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准时机和融合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采用简单的方式授课,将红色档案直接拿来使用,以说教为主。这种忽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的授课方式,学生对课程内容不仅不感兴趣,还会有反感情绪,甚至会怀疑红色档案的真实性,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政策制度上固化、细化,助力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
首先,政府从政策、制度等方面支持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各级政府在《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条例》的总体指引下,构建和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厘清相关的概念、明确组织领导机构、参与主体的责任等,为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指明方向,让这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迹可循。其次,组织多部门协同合作,制定红色档案收集范围,从源头保障红色档案资源收集齐全完整。红色档案资源跨度时间长,其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有的正在逐渐消失,红色档案收集工作迫在眉睫。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制定红色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数字化等制度,制定红色档案征集工作的相关标准规范。同时,加大地方红色档案资源收集力度,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发布红色档案资源征集公告、口述历史、社会调查等方式收集红色档案资源。总之,要做到将红色档案资源应归尽归,为后续工作做好资源保障。最后,各级部门主动引导、搭建平台、提供制度、财力保障,助其形成长效机制。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红色档案文化宣传力度,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对将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成功案例进行表彰,鼓励更多档案工作者和高校教育工作者参与到这项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逐步完善各种制度,形成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协作工作机制,划拨相关经费支持,助力这项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者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指导
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有赖于档案管理者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提升这支工作队伍的思想素质、专业能力至关重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时要做好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思想认识,转变其观念,筑牢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意识。他们首先要认识到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蕴含的多种育人价值,了解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必要性。只有在他们充分了解、认可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愿意去做,乐意做,将事情干好。二是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需要多学科专业知识,必须开展相关的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只有他们掌握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能力,档案管理者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才能配合作战,找准红色档案与思政课程的融合点,让两者衔接自然,充分发挥红色档案在思政课程中的育人功能。将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需要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需要各个部门、各主体之间加强交流、观摩学习,为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教育者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打造精品课程
将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使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以研究地方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不能越过受教育者,忽视他们的感受。必须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分析,这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首先,教育者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平等意识强,讨厌说服教育。教育者备课时要注意红色档案的融入时机、融入的方法、融入内容的选择、授课时语气语调等,要做到自然生动、恰如其分,避免出现生硬、牵强的感觉,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许多便利。教育者要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平台宣传红色档案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后,教育者要鼓励、引导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中,作为主角受教育者必须有表达诉求的渠道。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课后评价表等收集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教育者结合评价逐步完善,打造精品课程,用时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培育人才。
红色档案记录了中国共*党的奋斗史,彰显了中国共*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红色基因有诸多价值,是中国人民特有的宝藏资源。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利用地方红色档案资源的意识,深度挖掘地方红色档案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让红色档案资源滋润、滋养新时代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