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论文

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论文

0

2025-10-31 14:56:0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学任务的引导下,老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明确文化融入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为方向,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在夯实学生物理知识基础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帮助其形成家国情怀,从而在如今的时代下,以身为中国人为傲,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传统的认知中,物理和文化并无直接关联,但事实上,物理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也有了能够开展文化融入的基础。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学任务的引导下,老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明确文化融入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为方向,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在夯实学生物理知识基础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帮助其形成家国情怀,从而在如今的时代下,以身为中国人为傲,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关概念


  文化自信主要是精神上的认同,有认同带来的力量,而想要生成文化自信,首先需要了解并且认同文化,所以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指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是带有明显的制度属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基础性指的是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广泛性指的是其覆盖范围广,广泛性要求人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多元文化,体现的是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深厚性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厚重历史感的文化,具有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已经融于人民的心中。社会主义道路是最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随着国家的强盛,文化自信的培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在显著提升,而国人只有具备更强的文化认同感,才能够不被外来文化所影响。高中生的三观尚未稳定,作为祖国的未来,必须要做好学生的文化思想建设工作,才能够筑好意识的高墙,认同中国文化,形成文化自信,从而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国*而努力。

831d9267aa1ceb98e73d1ad1904e73fb.png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更注重理论教学,强调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忽略了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有些老师则认为,物理作为一门理科课程,其与人文类的素材之间很难结合,所以也就忽略了文化融入。教学方式枯燥、教学维度单一,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二、老师文化素养不够


  国潮、国风的盛行,表明了现在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文化的融入并不是简单地和教学内容之间进行结合,需要老师自身有着较深的文化素养,能够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但是部分老师自身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无法找准文化融入的切入点,或者在实际教学中,所采取的方式比较生硬,没有向学生展现出应有的魅力,导致文化融入的效果不佳,无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还有部分老师认为融入文化内容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开展,因此不愿意占用课堂时间。


  三、缺乏评价机制


  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意识到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但是不同的老师对于这一培养的理解各有不同,所以实际的教学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没有科学合理统一的评价机制,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评定。再加上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没有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作为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结束之后,无法考查学生文化自信的达成程度,教学得不到保障。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的意义


  一、满足课程标准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物理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文化自信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为了解并且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在教学《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时,老师可以结合我国古代的铸造技术来进行教学导入,借由对青铜器、铁器的介绍,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先进的技术,而这一技术则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随后,再回到现代,从我国的航天事业出发,带领学生回顾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以及最终成功发射对于我国甚至全球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满足核心素养要求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的实现需要新生力量,要使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就必须要有文化自信。在高中阶段,正是塑造学生三观、培养其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因此老师要加强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从而保证物理教学的质量。


  三、满足学科育人要求


  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而物理老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明确通过物理教学,将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才,这才是物理教学的根本。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老师要加强对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冲击下,保有足够的文化意识,能够筑起牢固的文化之墙,抵御错误价值观的侵蚀。借由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文化则是促进国家成长的动力。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才能够让学生形成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奋斗。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的策略


  一、挖掘教学切入点


  教材是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载体,因此对于教材的充分挖掘,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教材的作用,让文化渗透紧紧地围绕教学的主题。老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结合重难点知识挖掘能够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将物理知识和文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让文化自信的培养更顺畅。


  比如在教学《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中,老师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插入我国在高铁上的发展材料,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YouTube上国外博主坐中国高铁的视频,然后询问学生为什么国外的博主对于中国的高铁如此感兴趣,他们吃惊的点在哪里?国外目前的铁路运输是怎样的?借由几个问题,向学生展示我国目前在高铁上所取得的成就,彰显我国先进的高铁技术。随后,由高铁这一点出发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学习相关的物理概念,从而依据高铁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到高铁站参观学习高铁是如何运行、维修的,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结构,并且深刻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其能够认识到物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更为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我国高铁技术的遥遥领先,中国制造不再只是廉价的代表,现在的中国制造是先进、高端的存在,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其文化自信。


  二、结合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其中古代科学更是体现着古老中国的智慧。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了解并不多,因此认为古代比较落后,在过去的观念影响下,甚至有学生认为西方的科技从古至今都要领先于中国,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古代,古人就已经学会在生活现象中进行总结,并且利用物理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比如早在《墨经》之中就已经有了对力的解释,古代的龙骨车、翻车等也都是依据传送带的原理设计出来的。世界上最早的卡尺出现于东汉时期,所以游标卡尺绝不是西方的独有发明。在阿基米德200多年前,《墨子》中就已经记述了杠杆的工作原理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体现,老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939fd67d6223e0e1ea596bf5771f82c7.png

  比如在教学力的概念时,老师首先可以准备一个卯榫结构的鲁班锁展示给学生,然后邀请几名学生解开鲁班锁,待解开之后,老师可以结合鲁班锁为学生讲解其中的结构,随后利用PPT再呈现出中国古代的建筑,利用建筑进一步地讲解何为卯榫结构。古代所用的卯榫结构,可以不用水泥钢筋,即可搭建成一座牢固的建筑,其体现出了古人对力的巧妙使用,这就是古人的智慧。通过这一点,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中国古代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已经非常之深,并且这一研究并不停留于理论,而是真正运用于实际中解决问题,这一科技上的探索则为我国目前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基础。学生能够意识到我国科技的先进性,认识到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文化自信。


  三、结合中国物理学家


  目前,学生比较熟悉的物理学家都来自西方,比如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很多著名的理论也是由西方的物理学家所提出的,所以这也就造成学生普遍认为西方在物理领域更占优势。所以,老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通过对我国物理学家的介绍,让学生能够认识更多我国的物理名家,讲一讲我国物理学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


  比如南仁东是中国天眼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本可以在国外获得一份高薪且轻松的工作,但是在他的眼中,什么都无法牵住他回国的脚步,他带着他的学识和满腔的热血回到了中国,带领国内的团队攻坚克难,奋斗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主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塔爆”方案。他始终坚信只有国防强起来,中国才能够真正地强大起来。所以他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的优渥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核武器上进行了深度研究,让我国拥有了第一颗原子弹。龚祖同,他是我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他改变了我国受制于人的现状,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投射式电子显微镜,从此,我国的光学玻璃不再依赖进口,而他也一直将科技强国挂在嘴边,他认为只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够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老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更多我国的物理学家,让其了解他们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借由这些故事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扩充教学容量,同时也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培养其文化自信。


  四、结合物理习题题干


  考试中的题干包含非常丰富的文化内容,老师在讲解试卷时,不仅要结合题目讲解其中的知识要点、解题技巧,同时还要挖掘出蕴含在题干之中的文化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打开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比如“天问一号”是物理试卷中比较常出现的考试素材,老师在讲解其中的知识和解题技巧之后,可以从其名称入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询问学生“天问一号”是什么意思?“天问一号”的名称取材于屈原的《天问》一诗,屈原在这一首长诗中表达出了对于宇宙的探索渴望,所以将探测器命名为天问,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其展现出了中国对于宇宙探索的从未停止,一种从古至今的深厚情怀。而“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其背后也有着无数的艰辛和奋斗,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回顾,了解我国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哪些喜人的成就,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其文化自信。再比如说“复兴号”也是试卷中的常客,老师可以结合“复兴号”为学生讲解我国在高速列车上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的高速列车技术已成为世界领先,不仅用于国内,国外的很多铁路也开始引用中国制造的高速列车,这不仅显示了我国在科技上的进步,同时也彰显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从原先的科技落后国,成为如今的科技强国,而这些都得益于我国坚定地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我国具备了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借由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够发挥出物理学科的育人作用,满足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成长为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才。物理老师要重视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结合教材挖掘教学切入点,利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中国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能够以此为榜样,利用物理习题的题干,找到更多文化渗透的点,从而达到培养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