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有温度的设计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论文

有温度的设计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论文

2

2025-05-19 14:32:40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生活的发展离不开创意和设计,设计作为经济的推动力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设计师,有责任关注社会问题,有义务从人的角度考量,进行有温度的设计,从职业角度解决当代生活的痛点。有温度的设计是连接设计与当代人的纽带,其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有助于人们精神思想的提升、经济效应的增加,也有助于生活环境的积极向上。

  生活的发展离不开创意和设计,设计作为经济的推动力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设计师,有责任关注社会问题,有义务从人的角度考量,进行有温度的设计,从职业角度解决当代生活的痛点。有温度的设计是连接设计与当代人的纽带,其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有助于人们精神思想的提升、经济效应的增加,也有助于生活环境的积极向上。

  一、有温度的设计对当代生活产生的意义

  (一)有温度的设计理念的萌芽

  有温度的设计常出现于现在的设计界,尤其是室内空间和视觉传达设计领域。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等级。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基础上,人的精神需求自然就产生了,“有温度的设计”的出现正是社会发展到物质充裕后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

  快速流动的社会模糊了人的情感,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带来的快节奏有时会麻木人的感知。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J.帕帕奈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提出对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有三个重要原则:①设计应该为广大的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设计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的人服务,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③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地球资源服务。这三个原则诠释了早期“有温度的设计”的部分含义,随着时代的进步,“有温度的设计”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与内涵。

  (二)当代生活中的设计状况

  生活空间的不同分类是当代生活的重要组成因素,而纵观生活中的各类空间,人们能够感受到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但大多依旧缺乏特色和魅力,以致“千城一面”。不管是当代生活中商业空间、教育空间,还是居住空间,形式呆板、设计冰冷、设计高度一致,辨识度不高。

  当代生活的各类活动空间不仅是一种敞开的视觉体会空间,而且包含了地理、人文空间等,因此当代生活涵盖了多种空间意义,具有多种特性,如空间的物质属性、生态属性、认知与感知属性及社会属性。现阶段的生活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自身的基本功能,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各类需求,功能型为导向的实际生活逐渐步入单一追逐功能的怪圈,忽视了人们的内心诉求,人性化、生态化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设计中被置于考虑的边缘。

image.png

  (三)设计师有温度的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有温度的设计能够使被忽视的人性化因素重新焕发光彩,在现有的空间中建立起高品质的交往空间,使人们获得亲切、舒适、愉悦,将逐渐消亡的道德结构重新建立起来,增加人们的交往交流,缩短人与人心灵的差距,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生活情趣,减少因冷漠产生的道德与犯罪问题。

  有温度的设计基于人类需求的浅层次及深层次,走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此外,温度赋予了人类生活环境的一股暖阳,从小的方面它影响着城市中的居住者、参与者,从大的方面来看它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影响力、吸引力、发展潜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设计师的“心源”理论与“人本”思想

  (一)以心为源

  无论是对文化效益的扭转还是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设计都可从自身的改变开始。从心出发,明确自身的既定目标;从心开始,回到最初的定位。不管是决策者还是设计者,从心中寻求有温度的因素,就不易被快节奏的时代所抛弃。

  (二)以人为本

  观察一些成功的设计作品,不难看到以人为本的理念,细节处处体现“人”本理念,在带来温暖的同时,人们也收获了心灵慰藉。有温度的设计的核心就是人的感情,这种感情以情感为基础且能够产生情绪波动及共鸣。参与者间的潜在互动与相互成全,才能形成社会的良性运转。

  三、“有温度的设计”的多维展现与实现方法

  (一)“有温度的设计”在当代生活中的多维展现

  1.提升生活品质

  有温度的设计注重用户体验,通过细腻的设计元素和人性化的功能设置,使得产品或环境更加贴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提升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这类设计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满足,更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如通过色彩、形状、材质等元素营造出令人满意的氛围,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提升生活品质。

  2.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有温度的设计往往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类的设计不仅关注到当前的需求,更考虑未来的可持续性,为后代留下更好的生存环境。

  3.增强社会凝聚力

  有温度的设计能够体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通过设计语言传达出包容性和多样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中,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和特色,使人们在使用中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4.激发创新思维

  有温度的设计激励设计师或相关从业者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功能性的实现,更关注情感、文化和社会价值等方面,激发更多的新思维和灵感,推动设计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为创业者提供新的灵感来源和商业机会。

  5.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有温度的设计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关注,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这种设计也能够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有温度的设计”在当代生活中的实现方法

  就设计师本身而言,设计之初就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心理需求,确保产品能够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融入人文关怀,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设计时应尽量消除使用障碍,提供便捷、舒适的使用体验。此外,通过对细节处理和高质量的材料选择,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和美感,在细节中通过色彩搭配、线条流畅度、界面布局等传递温暖和关怀。

image.png

  当代生活离不开科技,这就要求设计师结合当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使作品更加智能与便捷,精准化地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产品功能,使设计作品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有温度”也可在理念中实现,如环保可持续理念,选择环保材料,优化产品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设计来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共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温度的设计还能够关注到热点问题,如无障碍设计、公益项目等,通过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增进民生福祉,传达积极的社会价值,引导公共关注社会问题,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也是有温度的另一个实现角度,通过创新手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设计的产品更具文化内涵和时代感,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

  四、结语

  当今社会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者研究和设计研究两方面,设计针对的对象无疑是人,而人的行为与心理则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发生了极大改变。有温度的设计对于当代社会来讲,有积极影响,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经济效益与文化输出能力,都值得认真考量。这也就要求设计者肩负自身的使命,将智慧、技术优势转化到社会中。

  从宏观来看,当代设计师应当站在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自身的设计行为,明白设计师的设计行为不仅针对某个局部的群体,也应关注对整个社会文化及人们生存环境的影响,要立足人类最本质的情感思考、设计,唤起人们对社会生活各要素微妙复杂的组合联想,使人们感知到设计的温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种成功与维克多·J.帕帕奈克的设计伦理观念有相似的联系:设计师必须考虑人的真实需求,必须思考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环境,以及设计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必须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负责。这种成功,也不仅是提升设计师本人的社会影响力,抑或某一阶段性的经济效益与文化输出能力,它更大的意义在于指出人类、生态、未来的正确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