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普罗科菲耶夫的敲击性钢琴弹奏技巧解析论文

普罗科菲耶夫的敲击性钢琴弹奏技巧解析论文

6

2025-05-06 14:38:04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普罗科菲耶夫出生于1891年,他6岁开始学习钢琴,11岁开始学习作曲,13岁考入圣彼德堡音乐学院开始正规的音乐学习,其先从钢琴、作曲、对位、配器、指挥学起,后又师从著名钢琴教授安娜·叶西波娃学习钢琴演奏。在学生时期,普罗科菲耶夫就显露出了极大的音乐天赋,人们都说他是个音乐天才,但他深知只有通过艰辛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因此他非常珍视每一个音乐学习和创作的机会,希望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给观众奉献最好的音乐作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正是他乐思涌汇的阶段,他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在钢琴领域的成

  普罗科菲耶夫出生于1891年,他6岁开始学习钢琴,11岁开始学习作曲,13岁考入圣彼德堡音乐学院开始正规的音乐学习,其先从钢琴、作曲、对位、配器、指挥学起,后又师从著名钢琴教授安娜·叶西波娃学习钢琴演奏。在学生时期,普罗科菲耶夫就显露出了极大的音乐天赋,人们都说他是个音乐天才,但他深知只有通过艰辛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因此他非常珍视每一个音乐学习和创作的机会,希望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给观众奉献最好的音乐作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正是他乐思涌汇的阶段,他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在钢琴领域的成绩最为突出。他运用钢琴弹奏的技巧、和声、复调等技法创作了很多脸灸人口的钢琴作品。

  一、敲击性钢琴弹奏

  (一)敲击性钢琴弹奏技巧概述与普罗科菲耶夫的敲击性手法

  在钢琴的演奏技法方面,普罗科菲耶夫始终坚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20世纪,钢琴音乐开始兴起敲击性风格并很快流行起来。所谓敲击性弹奏就是将钢琴弹奏出打击乐的音响效果。这是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提出的一种钢琴演奏手法。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就采用了这样的弹奏手法。《彼得鲁什卡》音乐活泼有动力,声音尖锐粗,旋律上充满了俄罗斯风情,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斯特拉文斯基曾调侃说,“钢琴这个乐器充其量是个跑龙套的角色它无非是件打击乐而已,别无用处那声音就是应该弹得像打击乐才对”。

  把钢琴看作一种打击乐器,这对普罗科菲耶夫来说是个新观念,他非常认同斯特拉文斯基的这种敲击性演奏手法,同时也激起了自身的创作欲望。他对这种新奇的钢琴弹奏手法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和实验,最终把具有代表性的“抒情”“谐”和“托卡塔”全部进行了融合,使钢琴产生了不同的音响效果,也使作品更丰富并具有感染力。这种特殊的手法被誉为“十八世纪以来钢琴演奏的九大流派之一”。当时,普罗科菲耶夫被人们认为是最善于使用“敲击性手法”的“四大家”之一。

  (二)普罗科菲耶夫的敲击性钢琴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的性格是不甘寂宽的,他总是在不断探索、乐于追求新奇的事物。他喜欢对各种音乐艺术进行创新性探索。人们调佩他“淘气”,说他喜欢“恶作剧”。事实上,他是在继承传统的古典音乐风格的同时,巧妙地融合了20世纪音乐文化思维,这一点从他创作的《魔鬼的诱感》中就可窥见一般。

  《魔鬼的诱惑》创作于1908年,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小品中的代表作品,里面有多层次旋律、浓郁的情感,还有炫技弹奏,极具个人演奏特色。他在一场晚会中演奏了这个作品。在弹奏过程中,普罗科菲耶夫把自己对钢琴敲击性风格的理解进行了完美的展现。在烘托主题时,他用敲击性的演奏技巧加立式的和弦,让人感到恐怖,就好像魔鬼立刻就会出现在人们眼前,向人逼近。而后面的急速敲击演奏,更是将这部作品的情绪引人了高潮。当胜利的魔鬼安静下来后,乐曲开始回归主题并加重音响。普罗科菲耶夫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钢琴的敲击性与其他器乐的配合,把这首《魔鬼的诱惑》演绎得使人如身临其境,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听觉冲击。这也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高超的琴技、新奇的作曲风格。其曲谱如图1所示。

image.png

  又如,他在《第七钢琴奏鸣曲》中频繁使用的和弦是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复杂化的三度叠置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以及复杂的非三度叠置和弦。后三者和弦产生的怪诞及刺耳的音乐效果,为尖锐的“敲击性”音色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些作品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展现了普罗科菲耶夫在声音技巧创作方面非常高的认知和才能。

  (三)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敲击性和声

  20世纪初,多元化的音乐趋势使各种音响结构开始融合。很多音乐家甚至想抛弃传统,改变和声、调性、调式结构,创作一些无厘头的音乐作品。作为20世纪音乐领域的领军人物,普罗科菲耶夫认为这种抛弃传统的做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他认为和声、调性对敲击性弹奏的音色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而独特的和声特性恰恰能使敲击性音乐展现得更加突出和完美。因此,他在音乐创作中,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巧妙地运用复调因素掌控着作品中的和声,如一些尖锐的和弦声音就是两个以上和弦交叉的结果。

  普罗科菲耶夫做到了创新中不失传统,标新中又能立异。事实上,有很多作品非常适合敲击的演奏。比如想要表现一些怪异、阴暗、突然、撕裂、尖利、恐怖的情景时,演奏者就可以把钢琴作为打击乐器去弹奏,手指连续地敲击琴键所产生的和声音响效果就是对这些情景的最好表现。《魔鬼的诱惑》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对手的力量的要求很高,弹奏时需手腕发力,而且要在刚开始演奏时就发力,同时也不能直接用手臂砸下去,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拉伤。要想省力地实现敲击性和声,需要演奏者平时多练习、多总结经验,如尽量不用手臂,力量的重心要集中在指头上,用掌关节支撑手指关节弹奏。

  总之,要想完成钢琴敲击性弹奏,达到完美的敲击性和声效果,演奏者必须具备娴熟的钢琴弹奏技巧和技法。

  二、敲击性钢琴弹奏与器乐的配合

  普罗科菲耶夫对整部作品能够审时度势,运用各种可能运用的、对作品突出主题有效果的乐器与钢琴配合。比如小提琴与钢琴配合可以使音乐充满梦幻的色彩,低音管与长号与钢琴配合可以使音乐产生一种广表、低沉、悠扬的遐思,小提琴与中提琴共同配合钢琴更是可以产生一种美轮美奂的旋律。例如,他于1936年初为儿童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彼得与狼》(作品67)。此曲在演奏时有一人以旁白说明剧情,登场人物均用乐器的声音表示,如长笛代表小鸟,双簧管代表鸭子,竖笛低音所奏的跳音代表猫,低音管代表祖父,法国号代表狼,四重奏代表彼得,定音鼓代表猎人,钢琴的敲击音则用来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

image.png

  此曲于1936年5月2日在莫斯科儿童剧场首次公演,非常受欢迎,至今仍然是世界舞台上的保留节目。

  普罗科菲耶夫用敲击性钢琴弹奏与多种乐器进行配合后产生的优美音乐,让人感到新奇、逼真、如身临其境,因此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与他对器乐娴熟的掌握和运用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很多音乐都带有俄罗斯民歌的特色,即抒情、含蓄又浪漫,这与他从小生活在农村,深受民歌土壤的滋养,心中有着深厚的音乐情节有关。因此,他创作出来的音乐更易于被广大民众接受。例如,在作品Op.22《瞬间的幻想》钢琴小品二十首以及一些舞曲中,抒情、舞曲、谐速轮流登场,多个声部在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下,把传统的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钢琴的敲击性弹奏技法,充分展现了作品的生动、活泼、抒情,使整部作品熠熠生辉,不得不让人感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弹奏技术的高超和完美。

  三、感悟与思考

  (一)基本功要扎实

  敲击性钢琴弹奏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普罗科菲耶夫之所以能成为敲击性钢琴演奏大师,是因为他从小就开始弹钢琴,有扎实的基本功。在考人音乐学院后,他又专门跟随著名钢琴教授安娜·叶西波娃学习钢琴演奏,而安娜·叶西波娃教授正是在钢琴打击乐演奏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谐,这种钢琴弹奏风格非常符合喜欢新、奇、特和顽皮好动的普罗科菲耶夫,因此他在这方面的悟性非常高。他在1914年毕业时,荣获了钢琴演奏最高奖。由此可见,敲击性钢琴弹奏离不开深厚的功底和扎实的基本功。

  (二)钢琴踏板在敲击性音乐中的运用

  钢琴敲击性音乐离不开踏板的运用,特别是在作曲家标注的演奏效果单靠手指不能实现的时候。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经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在钢琴敲击性弹奏中,正确、恰当地使用踏板能使音乐表现得更有活力、富有生气。历史上很多著名的钢琴家都对钢琴踏板的作用有过明确说明。比如钢琴家霍洛维兹说过,“踏板不是用脚踩的,是用耳朵踩的。耳朵听出来了,也就会踩踏板了”。波兰钢琴家霍夫曼也说过,“脚不过是个仆从和执行者,而耳朵却是向导、裁判和最后的判断标准”。大师们的话生动地表明了踏板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作用。普罗科菲耶夫更是把钢琴踏板运用到了极致。他把钢琴当作打击乐,运用钢琴的琴键和踏板共同完成他音乐的理想设计。他的这种运用手法在上学期间就已经显露出来了,而且他还总结出了更丰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这从他的钢琴作品《魔鬼的诱惑》中就可窥见一般。

  由此可见,训练听觉的敏锐性十分重要。演奏者在演奏钢琴时要用敏锐的听觉监控好踏板的声音和效果,在欣赏和学习大师的演奏时,也要用敏锐的听觉去学习踏板的踩法。需要注意的是,踏板的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乐谱上的踏板记号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踏板标记不能全部表达音乐的内涵。

  (三)提倡钢琴的趣味教学

  钢琴是一种打击乐,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钢琴音乐既是技术和情感的完美融合,又是展示丰富多彩生活的手段。因此,钢琴演奏应提倡趣味性教学。演奏者要多学习不同风格的演奏,包括敲击性钢琴演奏、抒情性钢琴演奏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学会处理乐曲情感的技巧和方法,在不断经验积累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钢琴弹奏风格。演奏者还要做好基本功练习,包括音阶练习、琶音练习、八度演奏技巧、轮指技巧、和弦演奏技巧、大跳演奏技巧、手指独立练习、快速弹奏等,做到常练常新。教师要把钢琴的打击乐特性引入趣味性教学,使学习者带着趣味去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会枯燥,其对钢琴的弹奏也会标新立异。而且,钢琴的发展需要这种创新精神。

  普罗科菲耶夫在青少年期间就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并在欧洲游历十五年后回到俄罗斯,可以说他的经验非常丰富,作品也非常多,是现代作曲家中乐风多彩的一位。在创作中,他乐于接受20世纪以来各种新的艺术思想,不断地对音乐艺术进行创新和探索,因此他的音乐思想一直走在这个领域的潮头。同时,他始终不忘传承历史。他创作的抒情性音乐向人们展示了他对古典主义和民族音乐的情感表达。不仅他的很多音乐作品在多姿多彩的20世纪音乐中独占整头,而且其音乐成就和音乐地位至今在世界音乐界也是名列前茅。本文重点研究他的音乐作品及钢琴弹奏技巧、技法,希望能帮助学习者的钢琴弹奏技术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