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论文

8

2025-05-01 10:17:02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亦在不断深化,钢琴自弹自唱课程便是其中之一。自弹自唱作为一项强调实践性的音乐技能,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每一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学生钢琴自弹自唱水平的高低,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中小学音乐课的整体学习情况。因此,在新课改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钢琴教师需深入了解自弹自唱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科学地完善钢琴自弹自唱课程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地将音乐理论、钢琴演奏、即兴伴奏、音乐鉴赏等进行全面整合,真正将自弹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亦在不断深化,钢琴自弹自唱课程便是其中之一。自弹自唱作为一项强调实践性的音乐技能,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每一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学生钢琴自弹自唱水平的高低,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中小学音乐课的整体学习情况。因此,在新课改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钢琴教师需深入了解自弹自唱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科学地完善钢琴自弹自唱课程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地将音乐理论、钢琴演奏、即兴伴奏、音乐鉴赏等进行全面整合,真正将自弹自唱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一、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的相关背景与研究细述

  严格来说,“自弹自唱”的概念在1998年以前没有专门提出过。虽然当时我国教育部门已十分重视音乐教育,但细观钢琴课程建设可以发现,钢琴自弹自唱并没有被单独设立为一门课程。直到1999年,为探索高等音乐教育发展新方向,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以其精确的导向性为自弹自唱课程的建设拓展了思路,使钢琴自弹自唱课程成了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得益于此,有关钢琴自弹自唱的研究越来越多且逐渐深入。不同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钢琴自弹自唱进行了持续研究,并对其课程建设与改革作出了深刻剖析。笔者结合自身执教经验与前人观点,将在本文中围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改革”主题,重点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提出参考意见,希冀对同行有所帮助。

  二、建设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教学主要以帮助学生掌握钢琴知识与技能为主。新课改则要求钢琴教师积极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以训练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歌唱能力、鉴赏能力以及钢琴演奏技巧等为教学重点。钢琴教师以自弹自唱课程建设目标为导向,将技能锻炼与音乐能力培养相结合,将技术指导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将理论思考与拓展实践相渗透,并将上述内容整体融入钢琴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更快地找到适宜的切入点,逐渐对自弹自唱得心应手,切实提高自身钢琴演奏技能与即兴伴奏水平,成长为集作曲、演唱、伴奏等为一体的综合型音乐人才。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水平

  “自弹自唱”即人在演唱歌曲时,同时弹奏出相应的旋律。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的钢琴演奏基本功,对于其日后就业以及对钢琴作品的鉴赏具有积极作用。在合唱教学或视唱练耳活动中,钢琴教师以演唱与伴奏浑然一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有态度地自弹自唱,能够使学生在将“弹”与“唱”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真正将欣赏与表达融为一体,并对钢琴自弹自唱产生新的理解与看法。

  (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会投身于音乐教育领域。在此背景下,自弹自唱作为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依托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精心构建。自弹自唱技能不仅是学生身份转变前的关键支撑,还能在广泛的自弹自唱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将此项技能与所学音乐知识、文化知识等全面融合,从而深化学生对钢琴自弹自唱的理解,并顺应新文科趋势下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综合应用。从一定角度而言,加强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紧密相连。由此可知,加强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积极推动其教学模式的大力改革,为学生音乐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不仅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索钢琴自弹自唱的潜能,还能点燃他们的音乐创作热情,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Screenshot_20250501-101422.png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教学现状

  (一)对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建设重视度不足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对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建设都呈现出重视学生演奏技能训练大于其综合素养培养的现象。多数钢琴教师存在教学理念固化、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刻板的普遍性问题。钢琴教师难以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学生对于钢琴自弹自唱也缺乏兴趣,没有意识到钢琴自弹自唱在自身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长此以往,无论是钢琴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在钢琴自弹自唱方面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造成学生钢琴自弹自唱能力整体薄弱的问题。

  (二)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教材及内容选择偏颇

  从钢琴教育本质来看,现阶段的钢琴自弹自唱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选择都存在一定的偏颇。部分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虽开设了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却仅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保证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然而,对于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材选择并无规范。而且,部分钢琴教师设计自弹自唱教学方案时,未能真正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弹唱需求,为不同学生设计兼具趣味性与实践性的因材施教教学环节,而是一刀切式为学生组织钢琴弹唱实践项目。如此一来,学生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项目,自然对钢琴自弹自唱提不起兴趣。

  (三)其他学科与钢琴自弹自唱课程融合度不够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程度,是影响该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当前钢琴自弹自唱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程度并不理想。例如,在声乐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演唱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引导学生了解其演唱乐曲的创作背景与创作风格,这导致学生的演唱技巧缺乏理论支撑。在钢琴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弹奏练习,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解读能力的培养,在教授具体钢琴曲目时,未能将相关历史、人文等内容有机融入教学中,致使学生难以准确把握曲目的内涵。此外,硬件设施的不足,抑制了学生对钢琴自弹自唱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学生缺乏自弹自唱的实践机会

  近年来,不少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都十分重视钢琴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积极响应素质教育改革号召,在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创新实践”为核心,为学生建设了钢琴自弹自唱实训基地。然而,要真正促进学生对钢琴自弹自唱的理解,仅仅提供实训基地和组织主题实践项目还远远不够。其关键在于钢琴教师要适当融入时代创新元素与钢琴艺术发展的新理念,确保钢琴自弹自唱教学“接地气”,与学生的钢琴学习求知欲有切实连接点,从而在情感层面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其主动参与到钢琴自弹自唱的学习中来。遗憾的是,从当前现状来看,学生虽然在期末考试与舞台实践中有一定的钢琴自弹自唱实践机会,但仍然缺少一个相互交流与分享的平台,这直接暴露了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的不足。

  四、优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应对之策

  (一)找准定位,明确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教学目标

  结合前文分析可知,要想进一步优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建设,高校教育工作者就要先对钢琴自弹自唱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在理解其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家或音乐艺术工作者为目的,学习、沿用专业音乐院校钢琴课程的教学模式,凸显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实用性。另外,髙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正视现阶段高校钢琴自弹自唱课程课时少、教学范畴局限等现实问题,明确区分“自弹自唱”与“即兴伴奏”,并设置专门的钢琴自弹自唱课程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等,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此确保学生的有效学习和阶段性提升。具体来说,一年级应重视声乐理论技巧教学,二年级应浅层融合钢琴伴奏与演唱,三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创编能力,以此使整个教学过程合理化、系统化。

  (二)规范教材,合理革新钢琴自弹自唱教学内容

  教师应革新和规范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教学内容。钢琴教师需进行自我完善,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使教材与教学内容在艺术性和思想性层面保持统一。换言之,钢琴教师应将自弹自唱视为课程核心,一方面选择艺术造诣较高的教材,帮助学生学习并理解钢琴自弹自唱的内涵,另一方面选择符合学生真实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另外,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整合多样教学资源,多挑选潮流作品,丰富教学内容的题材与体裁,使钢琴自弹自唱教学体现出时代性、创新性。

Screenshot_20250501-101628.png

  (三)创新融合,加强钢琴自弹自唱与相关课程融合

  自弹自唱是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要想培养学生的钢琴自弹自唱能力,除上述举措外,钢琴教师还应加强钢琴自弹自唱与其他相关课程的交叉融合,点燃学生的钢琴弹唱热情。例如,教师可将钢琴演奏本身与舞台剧艺术相结合,开阔学生的钢琴学习视野。以音乐舞台剧《武藏》为例,钢琴教师可单独选取该剧一开始的钢琴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欣赏,随后为学生播放经典选段,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该舞台剧在钢琴伴奏下呈现出了哪些不同?去除钢琴伴奏的话效果如何?你可以将其改编为自弹自唱作品吗?”,以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审视、鉴赏,激发学生自弹自唱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相关材料,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目并完成自弹自唱。

  (四)多元革新,改革自弹自唱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

  归根结底,钢琴自弹自唱课程是一门具有实践性、技能性、艺术性及个性化要求的综合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详细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安排,同时处理好个別指导与集体授课的关系、分层教学与小组实践的关系等,尽可能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对此,在钢琴自弹自唱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尝试使用集中授课、小组授课、项目授课、单人指导课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以此将各种授课形式的实际优势发挥到最大,并为关联的教学考核评价拓宽思路,构建更加合理的钢琴自弹自唱考核机制。

  总之,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加强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改革,需先认识到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的重要性,明白其是融合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实践等在内的综合一体性课程,继而明确课程建设目标与教学目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声乐能力与钢琴能力。如此,学生才能够拥有充实的实践体验机会,形成钢琴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钢琴自弹自唱产生兴趣,潜移默化地提高钢琴自弹自唱能力,最终为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