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治疗及其应用的探索研究论文

2025-03-22 14:42:4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艺术形式多样,且种类丰富,舞蹈就是其中一种,在舞蹈中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感情。从情感表达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旋律、二是动作。从后者来看,主要指的是肢体动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肢体动作也是一种语言形式,肢体动作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同时还兼具舞蹈动作的美感。
摘要:艺术形式多样,且种类丰富,舞蹈就是其中一种,在舞蹈中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感情。从情感表达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旋律、二是动作。从后者来看,主要指的是肢体动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肢体动作也是一种语言形式,肢体动作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同时还兼具舞蹈动作的美感。从其内涵的思想和情感来看,其特点突出且具有个性化特征。其次,从舞蹈来看,和个体心理活动存在密切联系,经由创作,可以引导其他人切实感受创作者真实体验。从舞蹈疗法来看,基于舞蹈,将人体机能作为目的实施条件,可见其创造性。
关键词:舞蹈疗法;生理学;心理治疗
一、前言
在舞蹈疗法中,主要是将个体肢体动作作为分析目标,然后采取措施,削弱其消极程度,进而优化个体心理,增加个体正向的情绪,进而达成多种治疗目的,例如恢复心理健康等。结合相关实践研究结果可知,该方法实际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可以被大范围推广,经由舞蹈疗法,有助于减轻当代群体生活工作压力,同时缓解各种消极反应。其次,在舞蹈疗法中,可以充分感受舞蹈的魅力,继而营造积极地生活氛围。因此,研究者立足舞蹈者角度,围绕舞蹈疗法开展相关研究,进而全方位探究舞蹈在个体心理治疗中的重要实践价值[1]。
二、舞蹈疗法概述
从一方面来看,运动形式多样,舞蹈也是其中一种。就舞蹈疗法而言,简而言之就是将个体机能作为治疗目标,经由舞蹈,增强个体动作积极性。舞蹈疗法旨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达成以下几种目的:一是缓解消极情绪、二是治疗心理疾病等,继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就舞蹈疗法而言,具有一定综合性,主要涉及以下几大领域:一是医学领域、二是艺术领域、三是社会学领域等。而且,因为舞蹈治疗出现时间比较短,所以这是一个新兴学科,其价值较大。舞蹈治疗兼顾艺术和科学价值,经由舞蹈,有助于增强个体心理治疗成效[2]。
从另一方面来看,将作用作为划分以次,舞蹈疗法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生理,另一个是心理。从前者来看,经由舞蹈疗法,有助于改善个体身体技能。其次,从后者来看,以美国为例,其医疗协会对此进行如下界定:在实践中,主要用于心理治疗。经由舞蹈动作,有机整合患者身体和心理,进而削弱其消极情绪。就舞蹈治疗而言,是对现有治疗形式进行补充,在实践中可以互相辅助,继而增强实际治疗成效。在治疗中,如果单独使用语言治疗法可能收效甚微,但是如果综合利用多种方法也可以实现预期治疗目的[3]。由此可见,在心理治疗中,舞蹈疗法具有重要价值。
三、舞蹈疗法的实际应用
(一)舞蹈疗法适用的领域和对象1.舞蹈疗法适用领域
(1)生理领域。基于舞蹈疗法,有助于缓解个体亚健康,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绝大多数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个体亚健康形成可能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一是生活工作压力、二是环境污染等。就亚健康状态表现形式而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一是失眠、二是关节疼痛等。在出现上述状况时,即使去医院检查,医生也不能确定病因,继而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
经由舞蹈疗法,有助于塑造个体形体。就舞蹈锻炼而言,在所有作用中,塑性是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经由锻炼可以改善个体体系。在实际锻炼中,需要针对体重进行控制,继而达成标准。以青少年为例,舞蹈锻炼能够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可能会涉及部分跳跃动作,经由跳跃有助于青少年下肢骨骼发展,进而促进营养吸收。以特殊群体为例,例如肥胖症个体,为摆脱成长困境,在锻炼中可以切实有效地增加运动量。
通过舞蹈疗法,有助于增强个体体质。和普通人相比,专业舞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有优势:一是体态,二是柔韧性等。在现代社会中,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会出现多种职业病,基于此导致个体肢体出现僵化等问题。同时,因为活动范围有所缩小,所以各种疾病发生概率在直线上升。以老年人为例,因为锻炼次数减少,所以慢性关节类疾病较为常见,例如:一是风湿性关节炎、脊椎病等。起初,个体可能只是偶尔出现诸如麻木等情况,但是随着情况的加剧,可能会导致中风和死亡。面对这一情况,舞蹈疗法都可发挥改善作用,继而提高肢体协调性,增加锻炼机会。
(2)心理领域。从健康状态来看,以下几项内容缺一不可:一是身体、二是外在环境等,只要保证其处于平衡协调状态,那么个体才会处于健康状态。可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个体处于亚健康等状态。和生理亚健康相比,显而易见心理亚健康问题更加严重,同时其问题解决难度更大。以潜意识和思想行为实验为例,该实验由两位知名学者开展:一是弗洛伊德、二是阿德勒,该实验旨在采取挑战措施,针对常规个体行为进行处理。在心理治疗中,和传统语言治疗不同,舞蹈疗法可以经由动作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情绪和情感,继而深入个体内心,缓解个体消极情绪,引导个体改善身体技能。在舞蹈中,个体不论是兴奋度,还是学习循环,抑或脑部含氧量都会和常规状态不同,并且出现较大的变化。
2.舞蹈疗法可应用的对象
从舞蹈疗法来看,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增强体质、二是解决心理问题等。而且,在实践中,舞蹈疗法使用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继而可以切实满足个体个性化需求。其次,从舞蹈本身来看,不仅可以作为心理治疗手段,同时也是普通人锻炼的方式之一。
一是少年儿童,其年龄最大是17岁。通过舞蹈锻炼,有助于形体培养,继而在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基于舞蹈,有助于培养少年审美,同时削弱消极情绪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现代,因为粮食充足,所以存在部分少年儿童因为营养摄入过度,所以会表现出肥胖等现象,对此舞蹈也可以发挥一定效用。
二是青年人,在本阶段中,引用国际对于青年的规定,其年龄最小是18岁,最大是44岁。在社会生产中,青少年占据关键地位,并且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青少年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着不同种类的压力,长此以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一是心理类、二是生理类。其次,存在部分青年人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会做出诸如熬夜等行为,继而导致身体健康受损。随着生活工作压力加重,可能会对青年人三观等产生负面影响。结合实际可知,就青少年罪犯而言,和病态心理存在密切联系。针对上述问题,舞蹈疗法可以切实发挥效用,继而改善个体消极情绪。
三是中老年群体,基于国际组织规定,将年龄作为划分依据,45-59、60-74、90以上分别是中年、老年、长寿。从中老年角度来看,经由舞蹈疗法,有助于改善身体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降低多种疾病发病概率。就舞蹈疗法而言,在实践中也有所体现——广场舞。在广场舞锻炼中,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中老年人,由此可见,在中老年群体中实施舞蹈疗法是切实可行的,其基础较好。在实际锻炼中,中老年群体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性地参与舞蹈锻炼,继而保证身体和谐。
(二)舞蹈疗法的实践形式与疗效研究
从普通人角度来看,就舞蹈疗法而言,和其他功效相比,更加关注诸如健身等作用。和其他锻炼方式不同,舞蹈锻炼能够兼顾各个方面,而且没有锻炼门槛,具有普适性。经由锻炼能够切实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从性质上来看,舞蹈被归类于有氧运动。和竞技体育不同,舞蹈锻炼不论是强度,还是难度,抑或运动量都比较低,而且对人体损伤程度较小。所以,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舞蹈锻炼都是广大民众的不二之选。其中,广场舞就是常见表现形式之一。其次,常见形式还有以下几种:一是五禽戏、二是易筋经等,这一类属于保健养生。虽然和后者相比,广场舞实际保健养生效果略差,但是其健身效果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再者,就广场舞本身来看,在长期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形式,因为群众基础雄厚,所以推广难度较小。以健身房为例,常见舞蹈健身课程有以下几种:一是肚皮舞、二是街舞等,并且舞蹈疗法和人类生活联系愈发密切。
四、舞蹈疗法的现实意义与发展趋势
(一)舞蹈疗法的现实意义
1.从舞蹈本身看其现实意义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便蕴含着健身养生的天然属性。在当今社会,舞蹈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种舞蹈流派竞相绽放,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舞蹈的价值不应仅局限于艺术审美层面,而应深入挖掘并广泛拓展其原始的健身与修身功能,使之惠及更多领域。我国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底蕴深厚,民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以强身健体为初衷的形式也较为常见。这些民族民间舞蹈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动作设计简洁明了,强度适中,易于广泛推广。民族民间舞蹈与健身理念的融合,不仅能够推动舞蹈在生活中的普及与应用,还有助于弘扬传统舞蹈文化。舞蹈实际上就是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无言的情绪,它是对口头语言无法形容的心境的一种外在补充。并且,舞蹈还能有效美化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通过优美的动作、情感等来展现生活的美好,以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正是基于舞蹈的这种实质属性,舞蹈疗法应运而生。它巧妙运用舞蹈的形式,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渗透大众的日常生活,在实际运用中,舞蹈疗法不仅能帮助人们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还能够体现舞蹈艺术的内在价值。
2.从社会角度看其现实意义
舞蹈作为一种健身方式,其益处已广泛获得社会认可。若我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其的研究,将其与生理、心理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相融合,设计出更加切实有效的锻炼方案,舞蹈将成为大众喜爱的养生之道。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显著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增强。然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风气逐渐趋于浮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行不悖,对大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生活愈发快节奏进行,竞争也日益白热化,使得现代人承担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各类媒体频频报道因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疾病,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鉴于此,我们必须寻找有效的缓解途径。以往陈旧的心理治疗手段主要依赖语言形式,但针对不善沟通或存在交流障碍的人群而言,其效果往往极为有限。此外,心理咨询在我国并未实现全面普及,使得许多人难以获得及时的心理援助。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疏导方式,能够助人舒缓压力。在舞蹈的过程中,人们将注意力聚焦于自身,沉浸在舞蹈带来的美感之中,从而得到情绪的安抚效果。对于那些不善言辞或怯于袒露心声的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手段。
舞蹈,作为艺术活动的一种典范,是精神枷锁的解锁者,是心灵归宿的引领者。在身体姿态与节奏韵律的流转中,人们能够体验到一种生动且直观的动力感受,这种感受如同生命的源泉,为身心注入无尽的活力与生机,促使身体与心灵达到前所未有的和谐统一。沉浸于舞蹈带来的美学盛宴,人们的心灵得以放松。当心灵沉浸在舞蹈动作所编织的美学画卷时,人们的心理视野得以拓宽,能够再次审视自我与周遭环境。在此期间,内心的阴霾得以驱散,情绪得到抚慰。个体意识的觉醒不仅能够着凉自身,还能辐射所到之处的集体环境,为集体带来和谐之光。在这样一个被和谐之光照耀的集体中,每个个体都能享受着由内而外的愉悦与满足。
(二)舞蹈疗法未来发展趋势展望1.舞蹈疗法可与我国中医学结合
经络理论是古典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其特点是将人体经络细分成12条,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状态与阴阳关系来发挥经络的疗效,时至今日,基于经络理论的穴位疗法仍然广受青睐。笔者将人体经络汇总如下:第一条是手少阴心经,第二条是足少阴肾经,第三条是手厥阴心包经,第四条是足厥阴肝经,第五条是手太阴肺经,第六条是足太阴脾经,第七条是手太阳小肠经,第八条是足太阳膀胱经,第九条是足少阳胆经,第十条是手阳明大肠经,第十一条是足阳明胃经,第十二条是手少阳三焦经。由此可见,经络起到沟通脏器的作用,遍布机体各处,与人类的身体状况息息相关。而舞蹈动作能全方位调动人体肌肉,能有效舒展和刺激经络,进而发挥程度不一的疗效,以五禽戏为代表的传统疗法中均有近似舞蹈的动作。与此同时,中医强调长期卧床有损气血,倘若患者疏于锻炼,那么其体内的气便逐步亏损,精神状态和身体力量也随之恶化。舞蹈动作刺激人体各处,具有改善气血和强化筋骨的作用,长此以往便能“和血脉”。
舞蹈离不开音乐,就如同人类离不开灵魂,两者从一开始就相伴相随。音乐是舞蹈疗法的重要辅助手段,其本身也有着不可小觑的治疗价值。中医学家们曾尝试将音乐和人体五行一一对应,并依托五行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形形色色的音乐疗法。纵观日常生活场景,舞蹈与音乐往往不可分割,舞蹈需要配乐,故而深度融合音乐疗法与舞蹈疗法必定能创造更显著的治疗成效。心理因素对舞蹈疗法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辨明患者的体质特征,基于此筛选最佳的舞蹈疗法。
2.舞蹈疗法可更多地用于日常生活
舞蹈疗法与机体保健系统密不可分,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允许医护人员搭配其他疗法使用,表现出易于上手之类的优势,故而如能将此种疗法普及开来,必定可以为广大群众带来身心健康上的助益,这样也便于研究人员参照反馈信息继续优化舞蹈疗法。以笔者之见,人们不妨编制标准的舞蹈疗法标准,并使用规范的心理功能障碍用语和疾病描述用语。围绕舞蹈疗法实施对比试验,借此确定患者身心状态和各种舞蹈动作之间的联系,继而参照研究成果合理优化舞蹈疗法,从根本上提高此疗法的实际效用。从现状来审视,舞蹈疗法还停留在舞蹈动作完成为主的阶段,考虑到舞蹈动作并不完全适合所有患者,故而研究人员有必要向舞蹈欣赏方面倾斜。欣赏美的过程同样能表达情感、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而且围绕舞蹈欣赏设计和执行舞蹈疗法显然更简单,对其实际疗效也有不小的积极影响。即便平日里再怯于表达个人情感的人,也难免被舞蹈演员的表演影响,原因是舞蹈代表着生命的本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表达和情感交流方式。有鉴于此,同时在舞蹈疗法中融入舞蹈欣赏和舞蹈表演,可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
五、结语
舞蹈疗法同时涉及医学、舞蹈学两大学科,其功能广泛体现在控制心理疾病的病情、提高身体素质、调节身心关系等方面,故而具备不可小觑的实践应用价值。一般而言,舞蹈疗法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允许医护人员搭配其他疗法使用,其基本原理是依靠舞蹈和音乐的感染力来强化治疗成效,并且让患者掌握各种舞蹈技巧,推广舞蹈艺术,向更多人展示舞蹈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普及这一治疗方式,无疑对发挥舞蹈的身形塑造、身体素质强化等功能颇有助益,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身为接受过专业舞蹈教育的学生,有必要将舞蹈疗法和心理学知识、医疗知识等深度结合,设计出更具普及价值、效果更显著的治疗性舞蹈,摆脱人们对舞蹈的固有印象,让舞蹈回归其初始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翼飞.舞蹈治疗法对心理健康的引导和研究[J].大众文艺,2023,(01):220-222.
[2]王燕楠,王瑾,李红菊.舞动治疗教育及相关标准初探[J].艺术教育,2021,(08):47-51.
[3]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毛琦.舞蹈治疗的综述与评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1):11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