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留守家庭大学生心理困境及对策论文

留守家庭大学生心理困境及对策论文

2

2025-03-08 11:03:4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小唐,出身于留守家庭,家境贫寒,性格抑郁,与父母关系淡漠,因升学问题与家庭决裂。大学期间因无法负担生活费与学费打算休学。辅导员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解决了其生活实际困难,进行了心理疏导。小唐同学打消了休学念头。

  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小唐,出身于留守家庭,家境贫寒,性格抑郁,与父母关系淡漠,因升学问题与家庭决裂。大学期间因无法负担生活费与学费打算休学。辅导员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解决了其生活实际困难,进行了心理疏导。小唐同学打消了休学念头。


  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小唐的家庭是典型的留守家庭,从小她就与父母分居两地,父母长年在外地务工,她由奶奶爷爷抚养长大。奶奶爷爷年迈体弱,还需要务农,家中有四个弟弟妹妹,她是长女,弟弟妹妹都在上学,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小唐作为长姐,特别懂事,是弟弟妹妹的小“家长”,家中一切好吃的好用的都先让给弟弟妹妹,她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刚强隐忍、自尊心强。


  在进行贫困生助学金评定的时候,我发现小唐属于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可以评定一等助学金,可是她迟迟没有上交助学金评定申请。于是我主动找到小唐,在一番询问后得知,小唐入学前,父亲没和她商量就把她辛苦摆摊赚的钱拿去给妹妹交了学费,而且不看好她所选择的专业,极力反对她来我校就读。因为此事,她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要强的她为此与家中断绝了来往。上交助学金资料时需要上交建档立卡资料,小唐不愿向家里开口,也就无法上交相关资料,所以只好决定放弃助学金申请。在校期间,小唐没有伸手向父母拿钱,而是通过假期摆摊以及在网络上接一些手工活挣学费和生活费。然而有一天,小唐找到我说想申请下学期休学,早点步入社会赚钱。经过耐心询问与向同学侧面打听,我了解到由于没有摆摊的资质,小唐无法再继续摆摊挣钱,平时所挣的钱仅能用于生活费,她无力支付下学年的学费,所以才起了休学赚钱的念头。

30ffe0b261a83f159091d6eda3041b5.png

  小唐的问题十分严重,生活问题和心理状况已难以保证小唐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帮扶,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二、案例诊断


  一是沉重的家庭负担。小唐的父母学历不高,虽然在外打工但收入菲薄,家里人口多,父母既要养老,又要抚小,所以家境十分贫寒。小唐作为家中长女,为父母分担的意识和家庭责任感很强,她顾惜奶奶爷爷年迈体弱,总是积极地照顾弟弟妹妹,帮助家里干农活,从小她就养成了勤俭节约、勤劳肯干的习惯,每逢假期就会通过做手工活挣学费和生活费,甚至有时还要负担弟弟妹妹的生活费,对比起同龄人,她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这种责任感让她成熟而懂事,但也让她少了一分欢乐,多了一分沉重,造成了她严重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健康隐患。


  二是恶化的家庭关系。在小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常年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她既渴望亲情,又习惯了没有父母关照的生活,独立性强,亲情观念相对较淡薄。因为空间阻隔,小唐鲜少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小唐选择了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但因成绩未达到分数线,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但是父亲不看好这一专业,极力反对她来校就读。她认为父母不仅没有看到她对整个家庭的付出和牺牲,不能供给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反而还干预自己的生活,阻挠自己的发展,对父母越发灰心和失望。因为择校问题,她和父亲大吵了一架,导致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


  三是窘迫的生活处境。小唐与父母关系破裂后,就不再接受父母的经济支援。她在学校不仅面临学业压力,更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假期挣的钱交了学费后已所剩无几,由于疫情原因,校园进行封闭式管理,她没有机会出校门进行勤工俭学,生活已面临入不敷出的情况。巨大的经济压力给她造成了严重的思想负担。


  四是隐忍的性格特征。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小唐小时候受了委屈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即使向奶奶爷爷倾诉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久而久之,形成了她孤独隐忍的性格,遇到事情她总是默默承受,不愿意向老师同学敞开心扉,也不愿给他人添麻烦。


  组织处理


  为了留住小唐的大学梦,帮助小唐尽快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我进行了如下帮扶:


  一、伸出援手,解决实际困难


  小唐休学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为她申请助学金。为此,我主动联系了小唐的父母,向其父母说明情况,替小唐完成了助学金申请的相关手续,小唐的父亲表示愿意出示相关资料帮助孩子申请助学金,但是在最终确认信息的时候,小唐表示已和家里断绝关系,执意拒绝联系父母帮助申请助学金的方式,反复劝说无果后,我只得遗憾地放弃了通过助学金帮扶小唐的方式。


  小唐拒绝家长和学校的帮助,我看得出来她是想自食其力以证明自己。于是我积极了解并向小唐推荐了学校食堂的勤工俭学岗位,学校食堂部分窗口招收勤工俭学的学生下课时间帮忙打菜,并为学生提供中餐和晚餐,这样一来既能解决小唐的吃饭问题,又维护了小唐的自尊心。考虑到仅仅解决吃饭还远不够,于是我向上级领导汇报了小唐的情况,领导表示尽最大努力帮扶困难学子,不让学生因此失学。在后期的困难学生资助中,我积极向学院推荐该生,最后该生拿到了一千块钱的困难生资助金。


  二、以心换心,化解内心寒冰


  我深刻明白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并不能让小唐摆脱困境,还需要给予小唐关心和爱,关心她的心理状况,疏导她的心理问题。新生入学时,心理咨询室对新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普查,数据显示,小唐的抑郁指数非常高,属于一类危机名单中的一员,尤其是敌对指数和躯体化特别数据异常超标。她缺乏安全感,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只有走进她的内心,才能做好她的思想工作。辅导员是学生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人,我一直苦苦思索如何建立她对我的信任感。当她为了感谢我为她的助学金奔波而送我一个她自己做的手工娃娃时,我有了主意。我把她送给我的礼物拍照发到朋友圈,在朋友圈不吝言辞表扬她的努力、坚强、感恩,我特意发动我的亲朋好友在我的朋友圈留言盛赞她的礼物,表现出想要购买的意愿。我把朋友圈给小唐看时,我看到了她欣喜的泪光。我成了她给我的朋友“卖”手工作品的“中介”。我故意每次只要两三个手工娃娃,让她来找我,借机和她聊天,我站在朋友的角度,分享自己的大学心路历程,与她聊成长的不易,赞许她的坚韧与独立。她感受到了我的真诚,开始敞开心扉,诉说她的艰难与梦想。读大学的第一个春节,小唐是独自一人在常德过的,她给我发来了新春祝福,说她吃了饺子,在工作的地方吃了年夜饭,只是短短几句话但是我却感受到了小唐的改变,她变得不那么冷漠和拒人千里之外了。


  三、打开心结,重建家庭纽带


  小唐出现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家庭关系的恶化。从小唐拒绝家长帮助这一行为中,我感受到她的心结没有打开,对父母有怨怼之心与抗拒之意,要让她的生活走向正轨,最关键的一环是要消除对父母的恨意,让她感受到家庭的爱。这需要一个契机。幸运的是,第一学期的寒假,这个契机来了。

9f452eb80749edcca44bc519222ea5a.png

  放寒假时,我询问小唐假期去向,她明确表示不回家过年,在常德某地打工。我虽耐心劝导她回家与父母团聚,解开心结,但小唐意志坚决,小唐告诉我她住在某某同学家,记住了她的住址,我嘱咐她注意安全,有事联系后便放假了。临近过年,小唐的父母某日突然联系我,说想接小唐回家过年,现在正从广东驱车来常德接小唐回家。我赶紧联系她的朋友同学,都不知道她的动向,电话微信均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面对焦急的母亲,我立马从外地赶回常德市寻找小唐,但她已经另外找了住所,而她的同学对她的动向也不为所知,于是我多方打听找到了小唐打工的地址,询问到了她现在的住所。我来到小唐的住所,看到房间非常简陋,寒冷的冬天,房里只有单薄的被子,漏风的窗户,甚至没有一个热水壶,这让我非常心疼。小唐告诉我前段时间工作太累,所以错过了消息,她眼中有点愧疚和不好意思。此时她的母亲也赶到了住所,由于多日联系不上,小唐的母亲情绪爆发,说出了责怪的话语,让本来就疲惫不堪的小唐委屈不堪,母女间矛盾再次激化,为了调解双方矛盾,我先耐心安慰小唐,告知她母亲从广东驱车而来的辛苦,以及联系不上她的焦急,希望她能理解为人父母的不容易。随后,我单独和小唐母亲聊了很多她在校的经历,说出了小唐的不易,为了赚取生活费和学费的艰辛,小唐的母亲听得很动容,流下了眼泪,她表示自己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在我的开解下,母女俩坐在一起促膝长谈,解开了心结,我看见小唐脸上出现了很久不见的笑容,眼睛里却仍泛着泪花,她得到了她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家人的理解和肯定。最终,小唐没有随母亲回家,因为她已经和老板说好,过年期间要在这里打工,小唐的母亲尊重了她的决定。随后,我和小唐的母亲为小唐买了被子、棉衣、开水壶等过冬的物品,小唐的母亲亲手为孩子铺上了被子,整理了房间,她简陋冰冷的住所变得温暖起来。离开时小唐和母亲拥抱,擦拭着双方的眼泪,送走了母亲。小唐的母亲离开时跟我说,以往她只要求小唐照顾好弟妹,要求她早点独立,读幼师专业以后当个幼儿教师,但是从来没有问过孩子愿不愿意,很多意愿都是他们强加给孩子的,但是农村人都是这样子的,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就是孩子的一辈子,但现在看见小唐的样子,她也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错的。


  我建议小唐母亲多给予小唐关心,多关注了解倾听孩子,除了日常的沟通交流外,还给予必要的陪伴,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和隔阂。后来,小唐告诉我,她爸爸主动给她打电话向她道了歉,哽咽地说出了内心的愧疚,她妈妈和她打电话的时间明显增多了,还给她买了新衣服和学习用品。从小唐的转述中,我知道,她已谅解了自己的父母。我感受到她没有那么沉重压抑了,在爱的滋养下她开始变得更加阳光和开朗。


  四、寻找闪光点,增强学生自信


  在缓和家庭矛盾后,小唐开始接受父母给予的学费和生活费,但对于贫困家庭的她来说,依然需要通过兼职维持生活。了解到小唐有很不错的画画天赋,于是我鼓励她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小唐非常感兴趣,在做了市场调研后开始制作陶瓷娃娃,通过在网上出售的方式挣得一点生活费。鉴于小唐的特长,我建议她参加学校的创新创业比赛,并主动表示愿意做她的指导老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比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小唐变得越来越自信,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和活动,多次获得校级奖项,同时成绩也有所进步,她重拾了对学业、对未来的信心,再也不说要中止学业了。看到小唐从无法正常学习变得自信开朗、积极进取,我感到很欣慰,切身感受到了做老师的幸福感。


  总结反思


  案例中的小唐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生,心理抑郁指数偏高,她要强得令人钦佩、倔强得令人叹息、隐忍得令人心疼,在校园中,有很多与她经历和处境相似的学子。他们因外表坚强而容易被人忽略其脆弱的内心,他们不习惯倾诉苦难却几乎就要被苦难击倒。听不到他们口头的倾诉,这就需要老师们走得离他们近些、再近些,走到他们的心里去,用心去感受,去发现他们内心的渴望与需求。他们不会轻易被说服、被打动,更不愿意接受施舍,教师不能以说教者和长者的身份和他们讲道理,而应全然地真实地展现一心想帮他的诚意、真心关爱他的暖意,用切实的行动和炽热的爱让他们感知善意与温暖。这样,他们才会消除心中的壁垒,向你敞开心扉。


  我庆幸,小唐能接受我的帮助,让我能拂走她心中的阴云,托起她的人生梦想,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作为辅导员,我不仅应是学生日常事务的处理者、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者,更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知心朋友。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做学生在大学里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