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14

2025-02-28 15:43:5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良渚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宏壮伟业。良渚文化的内涵独特且悠远,其杰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全世界早期最为辉煌灿烂、纹饰精美的玉器,卓绝的黑陶工艺及其所象征的社会礼仪制度。其中,良渚文化玉器所积淀的深厚底蕴能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而且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是无可比拟的。

  良渚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宏壮伟业。良渚文化的内涵独特且悠远,其杰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全世界早期最为辉煌灿烂、纹饰精美的玉器,卓绝的黑陶工艺及其所象征的社会礼仪制度。其中,良渚文化玉器所积淀的深厚底蕴能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而且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是无可比拟的。深刻解读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并悉心构建良渚文化玉器在当代设计研究中的理论体系,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满足大众对现代设计文化功能和精神实质的双向需求,还能向社会传达良渚玉器的文化艺术。


  一、良渚文化玉器的纹饰分析


  良渚文化玉器风格独特,在玉料的选择上遵从就近取材、因料赋形的原则,依据所选取的材质特性进行式样设计,以求最大程度地表现出玉质的特征。锻造良渚文化玉器所使用的材质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系列。透闪石常含铁,质地细腻、温润,透明度较好,是极佳的软玉材料;阳起石呈玻璃光泽,其为纤维状集合体兼具丝绢光泽,硬度在5.5~6之间,这为其独有的雕刻线条创造了先决条件。


  良渚文化玉器纹饰诡谲、雕琢细腻、线条蜿蜒流畅且富有表现力。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大概可分成以鸟纹为象征的自然崇拜式纹样和被确立为良渚文化标志的神人兽面纹。这两类纹样在内涵上分别表现为两种不同的主旨,但是有时也会彼此联系,相伴出现在良渚文化玉器上,从而凝聚成一种形式更为完整的崇拜意蕴。根据现有的出土文物,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纹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神人兽面纹


  这种纹饰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也被称为“神徽”或“族徽”,有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它由神人纹和兽面纹构成,二者是关系紧密、无法分割的整体,故而既像人,又像兽。大量的神人兽面纹形制几乎一样,纹饰上部的神人纹是依据氏族中尊贵者的形象刻画的,象征着拥有超出常人能力的人。正因为人具备了兽类的勇猛与力量,所以是有本领征服凶猛禽兽的“神人”,可以说是一种被“人格化”的神。“神人”最显著的特点是头上戴有宽大的羽冠,冠上的羽毛呈放射状排列,脸面呈倒梯形,双眼有小眼角,鼻子以刻画长条形的鼻翼为特征,大口,露方形齿,双臂平端,肘部下弯,双手五指平伸插于兽面眼眶两侧。下部是兽面纹,双眼圆睁,由重圈构成,眼眶之间有短桥相连,宽鼻阔口,上下各一对獠牙呲于唇外。在兽口两侧有极度弯曲的两腿,双足呈爪状相对,爪甲尖利弯曲。从整体来看,此纹饰将神人和兽面两种形象联结起来,给人以威风凛凛、气魄骇人之感,使人们对神灵肃然起敬。各种繁复的神人兽面纹遍布整个良渚文化区域,显而易见,它是一种绝对凌驾于血缘关系氏族之上的权力标记,且是氏族共同体的保护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良渚先民对当时精神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认知能力。在良渚文化中期之后,神人兽面纹几乎占据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纹饰,代表这一地区的主神。

85b89bbb016cd3d5832b3ec1d5f310e.png

  (二)鸟纹


  在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中,鸟纹最早出现在河姆渡文化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双鸟朝阳”“连体鸟”等。鸟有穿云登天、来去自由的能力,通常被视为神灵重要的信使和外在表现物,被良渚先民广泛崇信。在良渚文化中,以鸟为题材的作品在形制、种类、纹饰等方面都较前期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更成熟和丰富。从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来看,器物上对鸟的形象雕刻很普遍,但是独立的鸟纹罕见,只在传世的玉璧中可以看到,如在瑶山遗址中发现的刻符大玉璧就刻有展翅飞鸟的纹饰。尽管现下挖掘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独立鸟纹并不多见,但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无论是抽象的、写实的、还是装饰性的艺术呈现形式都能够精准地展示出鸟儿的形态特征。


  (三)兽面纹


  兽面纹内涵丰富,分布广泛,是良渚文化玉器最基本的纹饰之一,它的起源与图腾崇拜有关,最早发现于良渚文化早期的玉琮上。它的传播大致可以推断为:起源于良渚文化早期,大约在良渚文化晚期传到山东龙山文化,最后在商周时代演变成饕餮纹,成为青铜器上的主题纹饰。


  在良渚文化发展进程中,兽面纹有特殊的位置和深刻的意义。许多良渚纹饰源自对动物的神化,如鸟纹、龟纹和龙首纹等,兽面纹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除玉璧之外,兽面纹几乎遍及所有的器物,雕刻有独立兽面纹的玉器大多出土于品级较高的大型墓葬中,主要饰于随葬的玉琮上,还饰于一些可能用于冠上的玉饰上,是含有祭祀意义的礼器。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兽面纹线条精细,丰实而神秘,典型特征是多圈圆眼、阔口獠牙。整个纹饰凶猛凛然,呈现出一种逼人的气势。兽面纹由活灵活现的线刻技艺逐渐发展为填纹法和浮雕法的精细雕刻,最终以表示性的简化手法出现。


  (四)人面纹


  人面纹也就是人类神像,是由“神祖脸面”衍变而来的。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良渚先民由最原始的“鸟纹”自然崇拜到“神人兽面纹”的图腾崇拜,最后演化为“人面纹”的祖先崇拜。到良渚文化晚期,我们可以发现神人兽面纹和兽面纹逐渐呈现出交融的趋向,最终简化为人面纹饰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象征着当时良渚先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图腾崇拜精神衰落之际,人的力量渐渐显现出来,是人而非神开始拥有社会生活中主观意识的主体地位。同时,这也显示了良渚先民在原始社会对氏族祖先或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


  良渚文化玉器纹饰丰富、细腻、繁复,造型严谨奇特,有难以超越的艺术成就。深入研究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纹饰,不仅能探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现象,还能体会良渚先民无穷的想象力和极致的审美观。从纹饰的构图形式来看,良渚文化玉器纹饰讲究完整性,布局合理、不偏不倚且注重整体呈现。从纹饰的发展历程来看,玉器已然深入良渚文化、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给良渚先民带来了美的体验和深远的影响。


  二、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的表现形式


  良渚文化玉器在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原始先民根据特定需要制作出的一种社会化、礼仪化和宗教化的产品,体现了良渚先民的主体意识、社会文化心理、丰富情感和审美理想,代表了这一文化手工业的最高成就。


  良渚文化玉器的种类众多,不仅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关于其上雕饰的纹样也有着许多奇特之处,沟通了自然与人类、神性与人性。表1为良渚文化玉器相关介绍。


  三、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


  一个优秀的文创产品,除了造型的加持,还要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产生文化价值,达到更好的文化效果。目前,文创产品设计正在以全新的表现形式盘活文化的艺术价值,以期寻找出适应现代流行审美的特征,真正凸显鲜明的图形符号设计特色。比如,由良渚博物院出品设计的龙泉青瓷两节琮茶壶的灵感来源于良渚文化玉琮的造型元素,提取了玉琮的外观造型以及纹饰特征并加以精简结构,既抓住了玉琮“天圆地方”的特点,又符合时代热潮,既不失良渚文化玉器的形象特征,又使大众喜闻乐见,可谓融汇古今,是一种历史艺术化的实物体现。特别是在现代化的今天,结合当地优秀文化的创意产品在市场中备受青睐。由此可见,设计的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已然不能满足大众的诉求,他们更希望能从产品中获得一种极致的感官享受、交互的体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的再设计应当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从互动性入手,注重与情景相结合,创造出充满个性和情趣的文化创意产品。

  (二)通过IP形象来传达内涵与认知


  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在当代设计中通常以连续或转换的形式来表现,使纹饰图形和设计作品结合,既具备艺术欣赏性,又饱含美学意蕴。以备受大众喜爱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琮琮”为例,它的形象设计便是以良渚文化玉琮为灵感的。“琮琮”的肤色参考并借鉴了一些良渚文化玉器中的“南瓜黄”以及稻穗“丰收黄”的颜色,头部的装饰取自纹样最丰富、对称形式最典型的神人兽面纹这一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意蕴“不畏艰险、超越自我”。“琮琮”这一充满力量和昂扬感的设计形象,承载着良渚古老文明的厚重历史,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大众的热烈欢迎。


  由此可见,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在与IP设计结合的过程中保留了一定的表象特征,同时也赋予了当代IP形象设计以文化生机和创造力,使作品兼具良渚文化的内涵以及独特的美学价值。


  (三)为品牌提供更多的思路空间及创新理念

       在日常设计中运用完整或局部的纹饰作为设计元素,为品牌注入鲜活的文化亮点,从而表现出神秘复古、细腻典雅的良渚气质,不仅能助推品牌的整体发展,给大众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象,还能使产品更具文化底蕴。比如,周大福良渚文化系列饰品就体现了良渚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匠心工艺的追求。该系列将玉鸟、玉璜和玉鱼等良渚远古图腾重新盘活,并沿用其原有的玉器造型与纹饰纹路传达出了源于远古的良渚祝福。品牌通过设计诠释了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在当代的应用价值,表达了自我的设计理念,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为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文化支撑。


  综上所述,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在当代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以独具的主题元素持续散发着良渚文明的魅力。设计师只有进一步加强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再设计能力,才能让大众直观地感受到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魅力,让世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