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对《平凡的世界》中次要人物的分析论文

对《平凡的世界》中次要人物的分析论文

5

2025-02-22 14:35:03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路遥是刻画人物的大师,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其独特的造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在塑造孙少安、孙少平等光彩夺目的主要人物的同时,也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倾心刻画出了个性鲜活、栩栩如生的次要人物群像,令人难以忘怀。《平凡的世界》中的次要人物在调控情节进度、强化小说主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深入探讨和挖掘。

  路遥是刻画人物的大师,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其独特的造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在塑造孙少安、孙少平等光彩夺目的主要人物的同时,也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倾心刻画出了个性鲜活、栩栩如生的次要人物群像,令人难以忘怀。《平凡的世界》中的次要人物在调控情节进度、强化小说主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深入探讨和挖掘。

  不同的学者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这两个词语的概念界定不一。笔者认为:主要人物是小说的主人公(主角),是情节结构的中心,承担着表达作者审美理想和作品主题的任务;次要人物则指在小说中处于次要地位且作者着墨较少的人物。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着重分析的次要人物不是在作品中零星出现的、没有完整性格的人物,而是有着独立且完整的命运,体现出丰富的性格内涵的人物。

  一、次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刻画出令人记忆深刻的人物形象。路遥笔下的次要人物出场次数有限,但均鲜活光彩、富有内涵。

  (一)男性次要人物

  1.孙玉亭:悲喜交织的“革命家”

  孙玉亭出生于贫农家庭,他思想激进,一心扑在各种社会运动上。然而,与他高昂的政治热情相矛盾的是他贫寒的家庭境况。他要靠孙少安偷偷接济粮食才能稍稍保全体面。“他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求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绝望的处境”。孙玉亭身上交织着悲剧和喜剧的双重色彩,当他看到金俊山家的富足后,尽管心中惆怅,但他的*念却坚定不移,对金俊山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小农经济思想充满鄙视。他未曾意识到,正是他奉若神明的政治理想导致了包括他在内的广大农民的生活困境。他也不知道,他妄图阻挡的社会变革正是改善贫困生活的良方。*仰与生存的错位、物质与精神的悖反、革命旗帜的高扬和现实生活的困厄,种种对立之间造成了强烈的反差感,艺术张力由此形成。

image.png

  2.王满银:浪子回头的“逛鬼”

  在《平凡的世界》中,没有一个人物是被全然否定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生存的合理性。比如王满银,他荒唐得可笑,但也有可怜、可爱、可叹之处。从道德层面来看,王满银一年中只有春节几天在家,家中的土地和儿女他全然不管,还与外面的女人偷情,没有尽到身为人父和人夫的责任;从经济层面上看,王满银的生意人经历反映了1975—1985年间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城乡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80年代,王满银离乡再返乡的选择折射出处于时代变革中的一部分农民的生存状态。从石圪节公社的集市到上海小旅店,随着王满银活动范围的延展,普通农民与农村经济改革、传统道德伦理和市场经济的复杂关系显现了出来,为读者提供了解读作品的全新角度。

  (二)女性次要人物

  1.郝红梅:命运覆压下的灼灼红梅

  梅花象征着坚韧不屈、高风亮节等美好品质,红梅尤甚。然而,这个名字用在郝红梅身上,令人*感讽刺。敏感的政治成分、农民的现实身份和贫困的经济条件像巨石一样压下来,迫使她在生活的道路上匍匐前进。偷手帕事件体现了一个找不到精神家园的灵魂在现实压力下的痛苦挣扎,反映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的普遍处境和命运。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郝红梅的形象之所以动人,关键在于她执着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虽然和顾养民结合的愿望落空,只得仓促远嫁他乡,但她对婚后的生活感到满足,即使不幸守寡,在遇到田润生后也仍有追寻幸福的勇气。面对苦难,她从未低下头颅,始终怀有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image.png

  2.孙兰花:为爱痴痴等待的传统女性

  孙兰花,一个具有传统女性美德的代表人物。王满银第一次给她带来了爱情的涟漪,她深陷其中,自此就是一生的守候与奉献。孙兰花和王满银的结合谈不上真正的婚姻自由,缔结婚姻的基础应当是爱情,而他们的婚姻中爱情缺位,利益当先。这一切都始于王满银逃避劳动的目的,他选择了她,而非爱上了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观念在孙兰花心中根深蒂固,她重视家庭,对丈夫忠贞不贰,最后因为丈夫偷情而想要自杀,但她始终认为“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人还是她的男人,也是孩子们的父亲!”。最后王满银收心务正,偶然的醒悟使他回归家庭。但回到孙兰花身边的王满银仿佛一个年幼的、依恋着母亲的孩子,而非丈夫。在孙兰花看来,只要丈夫不再离开她就是最大的幸福,可实质上,在她的婚姻里,爱情和丈夫始终是缺位的状态,所谓的完满中带有一丝缺憾。

  二、塑造次要人物的多样手法

  上述几个次要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得益于作者有效运用的多种手法。路遥通过对次要人物进行细致全面的刻画,有力地丰满了次要人物的形象,使之会呼吸、会哀叹、会痛苦、会流泪,不可轻忽。

  (一)巧用对比

  路遥常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他说:“我在构思时有这样的习惯:把对比强烈的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反差……主题、人物、情节都要形成强烈的对比。”

  例如,孙玉厚和孙玉亭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却对比强烈。孙玉厚淳朴善良,不辞辛劳地抚养子女,倾力供养弟弟读书,为弟弟结婚腾窑洞、借账债。而孙玉亭懒惰自私,意志薄弱,迷恋在社会运动中呼风唤雨的荣光,以致自家生计艰难,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穿不上,旱烟都要靠哥哥供给。两相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活。又如,当偷情被发现时,王彩娥不慌不忙地穿衣服,摆出“战斗”的姿态,孙玉亭却浑身抖得像筛糠一样。这样鲜明的对比凸显出了二人的性格差异,使孙玉亭的懦弱无能有了更直观的体现。

  除了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外,同一人物的前后反差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刚出场时,王满银是个“二流子”的形象,不顾家,没担当,但后来却收心务正,变成了一个极度依赖妻子,离不开家庭的回头浪子。这种前后对比使王满银的形象更加丰满,具有更多的阐释性。

  (二)细节描写

  真实的细节是现实主义作品的特征之一。《平凡的世界》中的每处细节都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充分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在双水村批判大会结束后,孙玉亭遇到了田二父子,“两个人都索索地抖着。孙玉亭自己也冷得索索地发抖——他那身棉衣几乎和田二父子的棉衣一样破烂!……三个穿破烂棉衣的人一块相跟着,回田家圪崂去了……”“破烂的棉衣”“索索地抖着”这两处细节描写极具画面感,批判大会上风光无限的孙副总指挥会后竟如此落魄,物质与精神的悖反产生的张力由此显现,一个恓惶的“革命家”形象跃然纸上。再如,孙兰花打算自杀时打发儿子狗蛋去外婆家,哭着叮嘱儿子靠路边走、小心过往车辆,这处细节将一个母亲在离别之际对子女的挂念和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心理描写

  路遥十分重视描摹人物的心理,他在小说中常常运用心理透视和心理分析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不断追求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深邃性。

  “活一回人真难啊!嚼舌头的村民们,我现在这副样子,怎敢妄想嫁给一位司机呢?你们这样瞎说,对我倒没什么,可是叫我的同学怎样再上我的门呢?”面对风言风语,郝红梅显得难过又无助。这段心理描写间接表明了郝红梅不曾想通过与田润生结合来摆脱目前的困境,体现出了她的淳朴与善良。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白能够使人性展现得更为分明。又如,发现丈夫私情后的孙兰花觉得“她不能再活下去了,她也没脸活了。***!她相*人死了以后还能轮回转世,有可能转成人,也可能转成动物。不管来世是人还是牲灵,她都还要转生到罐子村来;这里有她的亲骨肉;她还要来看她的猫蛋和狗蛋……”兰花忍不下去了,她想到了死,但即使死后转世,她也要守在儿女身边。

  三、次要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

  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经过作者有意识地筛选和精心雕琢的。次要人物在影响故事进展和强化作品主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次要人物调控情节进度

  故事的发展离不开人物的活动。次要人物的行动能够提供故事情节的契机,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次要人物的行动推动情节发展。以王满银贩卖老鼠药被劳教这一情节为例,从人物层面上看,从王满银这一次要人物出发,主要人物孙少平、孙少安以及孙玉厚、孙兰花、孙兰香、孙玉亭、金俊山、金俊武、徐治功、田福堂、田福军等大部分次要人物出现在读者面前。用路遥的话讲,“这是一种巨大的优势,它能使我尽快自由而大规模地展开或交织矛盾,进入表现阶段,不必为了介绍某一个新出现的人物而随时中断整个情节的进程”。从情节上看,王满银贩卖老鼠药被劳教这一情节引出了后续双水村批判大会、孙少安带牛看病、孙少安向田润叶求助、田润叶求爱等一系列情节,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要人物的行动延缓情节发展,即将次要人物充实到情节中,使故事的细节增多,延缓情节进度。无论各个次要人物的出场方式有何不同,他们的出场都处于某种引人瞩目的焦点之下,都具有某种突发性与奇特性,都导致正在进行的主要故事发生了中断。例如,孙少安砖厂从倒闭到东山再起,中间穿插着许多由次要人物组成的事件,如金俊文一家入狱、金强与孙卫红结合、金老太太办丧事、杜丽丽与古风铃婚外情、田晓霞牺牲等。这些事件延缓了孙少安的奋斗进展,也丰富了小说的细节,增加了阅读趣味。

  (二)次要人物深化作品主题

  次要人物是一篇小说总体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生活环境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实现作家的创作意图。因此,次要人物起着强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下文将主要就奋斗主题和苦难主题进行探讨。

  第一,奋斗主题。《平凡的世界》中蓬勃的奋斗精神不止体现在孙少平和孙少安身上,在一些次要人物身上也同样存在。田晓霞热爱新闻行业,不惧辛苦奔波在新闻第一线,甚至不惜献出生命;李向前身体残疾后学习钉鞋,挣钱养家;孙兰香考上北方工业大学改变自身命运;郝红梅命途坎坷但仍相*爱情;等等。他们是时代之子,是社会主义改革时代的进步青年,同主要人物一起谱写着平凡人的奋斗史,强化了小说的奋斗主题。

  第二,苦难主题。路遥把苦难作为人精神蜕变的动力,类似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意识,即受苦是伟大的,在苦难中追逐理想是幸福的。在人物的成长过程中,苦难从未缺席,金波与藏族女子的生离,王世才与惠英的死别,郝红梅的远嫁、丧偶,贺秀莲的肺癌……诸多人物在苦难中艰难跋涉,在战胜苦难的过程中超越自我。一片坦途的奋斗过程难免过于理想主义和虚浮,因而次要人物的苦难经历为小说增添了真实感。

  综上所述,伟大的作品除了有伟大的主要人物,还应有伟大的次要人物。路遥的小说正是凭借着一个个栩栩如生、宛在眼前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读者。关注并重视次要人物,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