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浅谈电视剧的影视化改编—以《三体》为例论文

​浅谈电视剧的影视化改编—以《三体》为例论文

11

2025-02-08 11:32:1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随着我国影视剧改编热潮的逐渐兴起,科幻改编影视剧开始受到关注。2019年,导演郭帆凭借《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篇章,而电视剧《三体》的播出也一度颠覆了人们对科幻小说电视剧改编的认知。

  随着我国影视剧改编热潮的逐渐兴起,科幻改编影视剧开始受到关注。2019年,导演郭帆凭借《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篇章,而电视剧《三体》的播出也一度颠覆了人们对科幻小说电视剧改编的认知。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科幻小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衍生作品包括电影、动漫、电视剧和舞台剧等,其中2023年的电视剧版《三体》播出后收获了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豆瓣评分高达8.7,超过半数观众给予了五星评价。在改编手法上,剧版《三体》主要在三个方面呈现出独到之处。

  一、合格的改编思维

  (一)对原著的高度还原

  剧版《三体》之所以受到如此多原著读者的赞赏,主要是因为电视剧《三体》极高还原了原著。首先,剧情框架与原著几乎一致,人物行为、台词和关键场景等方面也忠实还原了原著中的描写。这不仅体现了对原著的尊重,也显示了对观众的尊重。正如导演杨磊所说:“除了遵循原著,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案了。”

  然而,尊重原著并非等同于机械照搬。实际上,“合理尊重原著”的过程并不容易。如何处理小说中暗示的心理活动,如何精准还原各种场景,如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简化易懂,这些都需要创作团队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导演团队在尽可能保持原著精神的同时,利用影像视听的特点将原著中的场景具象化,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符合传播的规律成功地呈现原著精髓,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和直观的视听体验。

  举例来说,在视觉设计方面,电视剧整体风格偏向写实,但在关键场景中,创作团队会利用光效的艺术化手段进行艺术处理,以增强剧版的科幻氛围。比如,当汪淼在丁仪家喝酒时,紫蓝色的光晕萦绕在两人周围,营造了一种如梦境般迷离的感觉,现实与梦境的交织体现出汪淼此刻的内心感受。除了通过视觉元素将原著情节具象化,导演组还在听觉设计上下了功夫。为了更贴近原著的时间背景设定,剧版增加了许多与时代相符的细节。例如,在汪淼所处的2007年,人们可以听到有关准备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而在叶文洁身处的20世纪70年代时的东北林场,人们能听到高音喇叭里播放的革命歌曲。这些声音细节虽未在原著中提及,但通过时代特色鲜明的声音元素,唤起了观众独特的时代回忆,使得电视剧更具现实主义色彩。此外,在场景方面,主创团队也颇费心思。导演杨磊为了真实再现小说中的红岸基地,团队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根据数千张老照片和无数资料,搭建了与原著高度相似的场景。

  (二)影像化的人物表达

  原著《三体》以宏大叙事为背景,大部分角色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而设定,因此在人物塑造上显得较为单薄,缺乏情感色彩。汪淼在原著中便是典型的“工具人”形象。然而,电视剧受到主线人物对情节推动的重要性影响,将汪淼和史强设为主线人物,并为他们增加了许多原著未涉及的内心变化。举例来说,原著中汪淼被超出认知的技术所震惊,经历情感崩溃到重新找回勇气与外星文明交锋,但这种心理过程在书中未被详细描写。然而,电视剧通过影视语言放大了三体文明对汪淼的影响,同时增加了汪淼与家人的互动,使观众更容易与角色建立情感共鸣,理解角色心理动机带来的行为变化。此外,剧版还在演员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特意选用经验丰富的资深演员,如张鲁一和于和伟,二人在角色诠释上表现出色。特别是张鲁一所饰演的汪淼,在“幽灵倒计时”时,汪淼的面部表情从怀疑到恐惧,再到信仰坍塌的绝望,层层的情绪变化把控恰到好处。演员的出色演技为角色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使得电视剧中的人物更加生动鲜活。

  (三)合理的情节扩充

  在极力还原原著的基础上,电视剧《三体》在某些情节上进行了细节扩充,旨在丰富人物的立体形象。举例来说,电视剧中增加了白沐霖直接与叶文洁对质的情节,白沐霖情绪激动,将手中那本《寂静的春天》砸向叶文洁,叶文洁头顶鲜血直流,眼神却如死寂般空洞,这一“流*事*”能够帮助观众理解叶文洁为何“对人性绝望”,为人物心理塑造增添了深刻的戏剧性。

  此外,电视剧还巧妙融入了悬疑剧元素,深化了杨冬等科学家的死亡事件以及男主角如何展开调查并发现三体秘密的情节。原著侧重于建立宏大的世界观,而对戏剧性冲突的呈现相对不足。因此,剧版通过增加悬疑情节,加强剧情冲突感提升了电视剧的观赏性,使得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

  通过对原著的高度还原、影像化的人物表达以及合理的情节补充,人们可以看出剧版《三体》在电视剧改编方面的思路。该剧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影视化的手段弥补了原著的不足之处。创作者们通过这种优秀的改编思维,不仅保留了原著的精髓,还注入了主创团队的创新性思考。这种方式不仅尊重了原著,也为科幻影视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二、前沿的数字技术

  国产电视剧发展至今,科幻影视剧却一度陷入瓶颈,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传统和工业水平两个方面。传统文化对科幻想象力的禁锢导致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创造力相对较弱,同时,影视工业化水平的不足也成为制约我国科幻影视剧发展的重要因素。即使一些科幻作品在想象力上有所弥补,但往往由于制作水平粗糙备受诟病。可以说,科技水平和工业标准在决定科幻作品质量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体》作为我国科幻文学的代表,在想象力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这是不言而喻的。其中,三体游戏作为人类了解三体文明的主要途径,承载着许多复杂信息,是小说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景。在电视剧中同样如此,汪淼和史强通过三体游戏解析出运行规律,与申玉菲等人进行对话,从而展开对案件的调查。因此,剧版《三体》的主创团队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三体游戏的制作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水平。

  为了营造真实的游戏体验,剧版《三体》在三体游戏部分的拍摄中,完全采用真人动作捕捉、面部扫描和纯CG动画制作的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团队创作了超过200分钟的CG动画,包括650个纯CG镜头、超过2000个镜头、近300个CG角色以及11个大型场景。这种高度精细和前卫的制作手段,为电视剧带来了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的视听效果。

  CG动画主要应用于游戏场景的构建,三体游戏的世界背景跨越战国时代、蒸汽时代至现代文明,CG动画再现了众多壮观建筑,如埃及金字塔、人列计算机、哥特式教堂、联合国大厦等。特别是人列计算机的制作,通过恢宏的场景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秦腔,展现了神秘的科幻色彩,营造了浓厚的东方文化氛围。这种想象力与现实的结合,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独特而引人入胜的世界。

  通过动作捕捉和面部扫描技术,剧组成功打造了近300个CG角色,其中包括诸如牛顿、墨子、爱因斯坦等知名人物。然而,在面部捕捉方面,仍存在一些技术欠缺。例如,剧中汪淼与申玉菲在列车上的对话场景中,人物面部表情不够流畅和自然,在制作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

  总的来说,电视剧《三体》(图1)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打造了一场科技视觉盛宴,清晰展现了国产科幻电视剧在工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和尚待提高之处。

image.png

  三、积极的主题阐释

  除了致力于高度还原原著和完善工业技术,电视剧还对原著的思想主题进行了新的诠释。《三体》原著主要聚焦于宇宙的广阔视野,宇宙毁灭的悲剧让单一文明的终结显得毫无价值。原著通过放大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展现了人类历史中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引发人们对人性的反思。此外,《三体》原著将伦理道德议题置于宇宙存亡的层面进行探讨,充满了对现实情境的隐喻和审视。

  四、结语

  通过合理的改编策略、前沿的数字技术和积极的主题阐释,电视剧《三体》是一部具有高水准的制作工艺和精湛视听效果的优秀科幻改编作品。尽管剧集存在主线进展缓慢、技术尚未成熟等问题,但它的问世让人们对国产科幻电视剧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为未来国产电视剧的制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