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论文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论文

5

2025-01-10 13:49:2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有利于铸牢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当前,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面临现实诸多现实困境: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充分、与美育融合程度偏低、与美育实践活动脱节等。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从深挖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拓展红色美育实践平台、打造红色经典美育微课等方面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有利于铸牢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当前,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面临现实诸多现实困境: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充分、与美育融合程度偏低、与美育实践活动脱节等。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从深挖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拓展红色美育实践平台、打造红色经典美育微课等方面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工作,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山西红色文化;高校美育;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xxx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前往红色旧址、革命圣地及红色纪念场所,看望老区人民,缅怀革命先烈,并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遗址、纪念馆、英雄事迹等,这些资源为高校美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案例,也为高校美育课程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内生动力和智力支持。将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教学中,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还能丰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高校应加强对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其与美育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高校美育课程中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时代价值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塑造学生内在美、心灵美和思想美的关键途径。将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

  (一)有利于铸牢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xxx指出:“红色是xxx、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文化是xxx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以其坚定的信念,为当代高校学子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引,帮助他们“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道德底线,找准人生方向,坚守人生理想。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之中,能帮助学生树立崇高且坚定的信仰理念,不断为他们的理想信念补充所需的“钙”。山西红色文化拥有厚重辉煌的革命历史,铸就了光耀千秋的山西红色文化,其形成跨度时间大、分布范围广、内涵丰富、影响力大,具有极高的价值引领作用,能帮助高校学子树立坚定的理想理念,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

  (二)有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挑战及困惑。高校美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它汇聚了民族的精神力量、无畏的牺牲精神、坚忍的意志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红色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美育价值与审美特征,而且那些鼓舞人心的红色故事不断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将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堂,不仅是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能通过红色美育的启迪与熏陶,提升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幸福感以及自我欣赏能力,唤起他们对美的追求与探索,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和人文精神,将其与高校美育课程深度融合,可以让大学生在欣赏红色文化作品的同时,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有利于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红色文化能够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通过深化对山西红色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激发青年学生们的奋进精神。这样的红色美育教育使学生们能够发掘、认识和欣赏美,通过审美活动完善自我人格。将山西红色文化融入美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中,通过讲述山西本土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不同地区的革命事迹,让大学生在“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赞歌中,切实感受到历史上不怕牺牲、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拓展学生们对党和国家红色历史的了解,深入诠释xxx人精神谱系中的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激励大学生早日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尽管省内部分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在“以美育人、培根铸魂”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仍然面临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充分、与美育融合程度偏低、与美育实践活动脱节等现实困境。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充分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是指xxx领导山西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在省内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中,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却显得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缺乏对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合,缺乏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亦未能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美育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导致红色文化在美育课程中的利用率偏低,进而使红色文化在美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尚未深入,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和协调,导致对其红色文化内涵的探索尚显不足,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致使山西红色文化资源整体利用率偏低,并出现部分红色文化资源闲置的现象。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美育融合程度偏低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省内部分高校的美育课程设置与山西本土红色文化的融合程度不高,美育课程往往以艺术欣赏、艺术展播为主要形式,缺乏对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合。省内部分高校在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美育教育教学方面仍处于初步阶段,红色文化的融合普遍显得不够深入。此外,高校美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互动性,无法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导致红色文化在美育课程中的传播效果欠佳。在提炼的山西本土红色文化教学资源中,大部分都是“高大上”的红色人物或经典艺术作品,给学生以高高在上和遥不可及的感觉,而且有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脱离了审美教育的实际需求,这就很难让学生在深刻的美育教学体验中发现山西本土红色文化的美。

  (三)红色文化资源与美育实践活动脱节

  高校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却未能及时适应时代的变化,导致本土红色文化教育与时代需求脱节,美育教育的实践环节也往往流于表面化的形式主义。省内部分高校在本土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中,过于注重形式,缺乏深度体验,同时大学生对本土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仍有待提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表明,省内部分高校大学生对美育课程中涉及本土红色文化的实践环节抱有极高的兴趣,但他们对于这些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给出的满意度却不高。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红色文化在美育实践活动中的推行,过分强调形式的规范化和高端化,导致学生们对美育教育逐渐丧失了兴趣,进而无法深刻领悟到山西本土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只有将山西的红色文化教育同美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红色文化底蕴,广泛传播其红色精神内涵。

  三、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实现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美育资源等,是高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鲜活教材。高校在美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和革命传统的美育课程,如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将这些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中,可在传统的美育教学方法上创出新思路、发现新亮点、找寻新目标,让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成为高校美育课程创新的素材来源,方能培养出更多具有红色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深挖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学课堂

  高校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美育元素,着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育人资源,更加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努力构建红色文化育人的平台阵地。首先,高校要对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省内各大高校可以联合地方政府、文化机构等,对山西各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研,建立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库。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对本土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内在价值和时代意义,为美育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案例。

  其次,高校要深入开展红色主题的美育教学活动,打造红色文化美育课堂,讲好红色故事,提炼红色精神,使其在大学生心中产生情感共鸣。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邀请红色文化专家、老一辈革命家后代等走进校园,分享革命故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使学生们深入了解山西本土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增强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image.png

  最后,高校要在课程设置上引入山西本土红色文化元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作品和案例,将其融入美育教学课堂,使学生在欣赏红色文化作品的同时,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例如,在美术、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等美育通识课程中,可以开设以山西本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创作课程,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山西本土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二)创新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提升红色文化浸润效果

  美育是直指人心的浸润教育,具有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美学向度,历来是传承革命史和红色文化的必备手段和重要抓手。第一,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创新红色文化美育课程体系,构建涵盖艺术理论、艺术实践、艺术鉴赏等多方面的美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应注重地域特色,挖掘革命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美术、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等美育通识课程,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第二,高校要创新美育课程形式,优化传统课程,不断增强红色文化融入美育教育的实效性。实行“艺术+思政”的美育教学模式,用短视频、微课堂、表情包、H5、微漫故事等年轻人特有的话语体系风格,传播山西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特色资源。选择艺术作品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讲述山西红色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实现美育课堂既有理论和事实的说服力,又有情感和艺术的感染力。第三,高校要加强与山西各地方红色文化机构的通力合作,通过与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织高校大学生到现场考察与教学实践,使其亲自体验本土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拓展红色美育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审美活动体验

  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上。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它的教育方式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地考察,既有课堂学习,又有实践活动。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山西红色文化资源,组织丰富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如红色之旅、主题展览、情景剧创作等。美育实践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以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艺术创作、演出等。

image.png

  其次,应当强化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美育实践中感知与领悟。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有所变化,传统的单向传授已不足以唤起他们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因此,需引导学生们亲自参与和探索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以深化其认知与感受。高校学子也可以通过编写红色文化调查研究报告,促进他们在思考过程中深化对本土红色文化的理解。

  最后,高校还应采纳前沿科技手段,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美育教学的崭新形式,借助VR等最新技术,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对美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子们能够随时沉浸式体验红色教育基地的展播内容。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建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虚拟现实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历史场景及人物故事,激发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热情与活力,从而提高红色美育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成效。

  (四)打造红色经典美育微课,实现美育课程资源共享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高校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开发红色经典教育微课程,打造特色优势的红色微课程体系。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打造具有山西本土红色文化特色的美育微课,实现美育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这些微课内容可以涵盖红色历史、革命故事、艺术作品等多个方面,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呈现,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培养具有本土红色文化精神特质的高层次人才融入办学定位,并因此将开设红色经典美育微课程明确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为此,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特别是有山西本土红色文化研究专长的教师开设红色经典教育微课程,录制高质量的红色经典美育微课视频,分享红色经典艺术的精髓和魅力,形成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育人的良好氛围。高校亦可将开设本土红色经典美育微课程作为打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的重要举措。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通过深入挖掘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与美育教育深度融合,创新美育教育方法,拓展美育实践平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美育课程教学模式,打造极具特色的红色经典美育微课程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不仅可以丰富高校美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能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在高校美育教育过程中,融入山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模式也有助于推动本土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开发和弘扬山西本土红色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突显了红色文化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xxx.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新长征(党建版),2021(6):4-11.

  [2]李琴,孟剑琴.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J].大学,2022(30):109-111.

  [3]马思其.红色文化与高校美育工作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51):149-152.

  [4]郭超.培根铸魂: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实践路径[J].武夷学院学报,2023(07):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