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语言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以电影《黄色潜水艇》为例论文

2024-12-25 11:19:0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波普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流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并迅速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风靡。其以鲜明的色彩、大胆的拼色以及对流行文化的直接引用而广受赞誉。在二维动画领域,波普艺术语言的运用为动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
波普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流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并迅速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风靡。其以鲜明的色彩、大胆的拼色以及对流行文化的直接引用而广受赞誉。在二维动画领域,波普艺术语言的运用为动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
一、波普艺术概述
波普艺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大众文化中的图像、符号和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它打破了传统艺术在当时文化领域高高在上的姿态,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广告、漫画等作为创作素材,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赋予这些普通元素新的艺术意义。波普艺术的出现,不仅打破了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还极大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其特点是:①利用现实生活中任何可利用的视觉元素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②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③强调色彩和图案的平面效果;④大胆的配色以及撞色,几乎是高明度高纯度的视觉冲撞。
在波普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安迪·沃霍尔无疑是一位标志性的人物。他的作品通过对图片的重复排列和鲜艳色彩的运用,展现了波普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大众心理。
二、《黄色潜水艇》与波普艺术风格
《黄色潜水艇》是由乔治·杜宁执导的一部动画电影,于1968年在英国上映。该片以披头士乐队的音乐为灵感,以乐队中四位成员为主角,并以当时的专辑名称《黄色潜水艇》为这部二维动画命名,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新精神,将波普画风的鲜艳与流行音乐的动感完美融合,打造了一部经典的二维动画作品。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遥远的花椒国,这里有一群热爱音乐的居民。然而,他们的和平生活被蓝色坏心团所威胁。蓝色坏心团试图将花椒国占为己有,并运用各种“武器”将居民石化。在这关键时刻,老船长搭乘黄色潜水艇逃过一劫,并联合披头士乐队踏上拯救花椒国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最终通过感化蓝色坏心团头目,实现了花椒国的和平与繁荣。
《黄色潜水艇》这部作品深受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的熏陶,其叙事风格独树一帜,与迪士尼的梦幻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视觉与欢乐的盛宴,将波普画风的鲜艳与流行音乐的动感进行了融合,展现了波普时代风格;电影画面构成体现了波普艺术的精髓,其将鲜明色彩、大胆拼色以及对流行文化的直接引用等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波普艺术的元素与气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引导观众在短暂的观影体验中,深刻感受波普艺术所蕴含的无限可能与创意的非凡魅力。《黄色潜水艇》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新精神,在二维动画电影中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了夜空的寂静,引领后来者不断探索与模仿。可以说,在这部作品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动画创作的无限可能,体验到创意的无限魅力,仿佛乘坐一艘黄色的潜水艇,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黄色潜水艇》不仅是对波普艺术语言和娱乐性特征的生动诠释,更是对艺术创新力量的赞扬。它证明了在当时西方快速变迁的文化语境中,波普艺术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跨越界限,甚至在商业的角度它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娱乐体验。
三、《黄色潜水艇》中的波普艺术语言
(一)人物造型
在《黄色潜水艇》中,人物造型是波普艺术语言运用的重要体现。受到当时英国时尚潮流的影响以及波普艺术语言的融合,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设计都别具一格。影片中花椒国的居民造型多样且富有创意,女士们身着大图案的贵族礼裙,男士们则穿着略显夸张的西装。这些设计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英国时尚潮流,还体现了波普艺术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再现。
波普艺术语言在二维动画中可以运用夸张的线条加之群体视觉切入点,进行符号化的艺术加工。波普艺术来源于大众文化,结合当时的社会现象,蓝色坏心团的角色设计大胆和独特。创作者通过波浪曲线来描绘了角色外轮廓线条即身体部分,同时运用兔子的元素展现了一个具有负面元素的“臃肿胖子”形象,这种设计既符合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直接引用,也增强了角色的辨识度。
(二)色彩运用
色彩是波普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黄色潜水艇》在色彩运用上同样体现了波普艺术的精髓。“首先,波普风格色彩具有极大的辨识度,它是创作者根据个人意愿,将自然色彩进行处理,大胆夸张地提炼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在影片中,所有元素的色彩都不是由其物体在现实世界的固有色组成的,而是根据创作者提炼二度创作出来的,影片中的色彩搭配大胆而夸张,充满了鲜明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黄色的潜水艇作为影片的重要元素,其色彩构成以高明度的黄色为主,辅以高纯度的红色,营造出一种温和而和谐的氛围。这种色彩搭配不仅符合波普艺术的风格特点,还与影片的主题和情节相得益彰。
蓝色坏心团头目形象的设计虽然主体色彩为蓝色,但通过高纯度红色和黄色的条纹点缀打破了单调的同色系构图,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视觉冲击。这种撞色设计不仅使角色鲜明突出,还体现了波普艺术语言的核心,即不通过固有色表达人物元素而是通过大胆的拼色来赋予人物核心印象。同时这种色彩运用,也寓意着影片中正反两派之间的斗争与冲突,以及最终的和解。
(三)画面构图
提起波普艺术,人们会想起丰富的色彩和大胆的拼色,但画面凑齐很多种颜色并不会让人觉得这是波普艺术,而是乱堆颜色。所以运用波普风格进行创作画面构图显得尤为重要,《黄色潜水艇》的画面构图同样借鉴了波普艺术的视觉语言。波普风格的二维动画长片中最难的就是,如何在长时间的视觉冲击中创作一个不脱离大面积的色彩碰撞又能突出主体的画面叙事,因此在这部短片中创作设计了一个无处男(Nowhere Man)的角色。无处男角色登场时的画面背景为白色,主体物则采用波普风格的配色,这种变化与统一的结合,既保持了画面的新鲜感,又避免了视觉的混乱。
此外,影片还巧妙地运用了波普艺术中的重复、拼接等手法,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例如,在某些场景中可以看到多个相同的元素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构图方式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形式,还提高了观众的视觉体验。在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玛丽莲·梦露》中,人们也能看到这种艺术手法。每一格小幅的画都只运用了两种大胆的拼色,而在整个作品中,作者的画面构图是对齐与重复的构图方式,形成了一种视觉均衡感。
四、波普艺术对二维动画创作的影响
《黄色潜水艇》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音乐搭配,更在于其巧妙运用了波普艺术的语言进行创作。同时,波普艺术也促进了艺术创作的多样化和商业化进程,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打破传统束缚,创新艺术表达
波普艺术产生之前,英国的设计相对传统,而波普艺术从大众文化中而来,传播速度较快。它的核心是鼓励艺术家打破传统美学的束缚,从嬉皮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波普艺术与当时主流的学院派、简约主义、绿色主义等观念不一样,以其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和鲜明的艺术态度,为二维动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黄色潜水艇》正是这一特点的生动体现,它通过将波普艺术语言融入动画创作中,打破了模板式创作的界限,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二)促进艺术创作多样化和商业化进程
波普艺术冲击了传统美学的设计标准,它比传统美学更适应当时的消费人群,提高了人们的审美层次。吸收了波普艺术的设计让人们注重绘画与设计的紧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设计的多样化有着正面作用。波普艺术的兴起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还促进了艺术创作的多样化和商业化进程。在波普艺术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将流行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创作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的作品。《黄色潜水艇》作为一部商业动画电影的成功案例,不仅证明了波普艺术在动画领域的巨大潜力,还为后来的动画创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例如,2018年由索尼电影娱乐公司、漫威娱乐等公司联合出品的《蜘蛛侠:平行宇宙》,部分片段在色彩的选择上非常前卫,富含波普艺术语言的创作表达。
五、结语
《黄色潜水艇》作为一部经典的二维动画电影,基于动画视觉理论体系,融合波普视觉语言,在二维人物、色彩、构图等方面成功地将波普艺术语言融入其中,为动画创作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它不仅在人物造型、色彩运用和画面构图等方面展现了波普艺术的精髓,还通过角色服饰中的波点元素静态构建影片的波普语言,展现独特的人物造型;抽象迷离的大胆配色,体现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态度;高饱和、高明度的色彩运用冲击了传统构图。同时,通过独特的故事情节和音乐表达,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黄色潜水艇》的成功也证明了波普艺术在动画领域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它鼓励艺术家不断创新、勇于尝试,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未来的动画创作中,设计者可以继续借鉴和运用波普艺术语言,探索更多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通过打破传统束缚、汲取大众文化灵感、提升大众审美层次等途径,创作出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