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音乐风格表现下流行演唱技巧训练研究论文

2024-11-30 13:52:4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流行歌曲中所涉及的几种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唱技巧训练要点,其中包括音乐剧风格、民族风格、网络风格,以及欧美风格。分别针对这四种风格,探讨了在发声技巧、情感表达、舞台表现力及个性化风格等方面的培养方法。综合各种音乐风格的独特技巧训练,有助于歌手拓宽音乐视野、提升演唱能力、个性化风格塑造。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流行歌曲中所涉及的几种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唱技巧训练要点,其中包括音乐剧风格、民族风格、网络风格,以及欧美风格。分别针对这四种风格,探讨了在发声技巧、情感表达、舞台表现力及个性化风格等方面的培养方法。综合各种音乐风格的独特技巧训练,有助于歌手拓宽音乐视野、提升演唱能力、个性化风格塑造。
关键词:流行演唱;音乐风格;技巧训练;情感表达
引言
流行音乐以其多元性、自由性和广泛性等鲜明的艺术特征,在当代音乐文化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音乐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可以为受众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提供情感的寄托和共鸣,这使得流行音乐成为表达情感、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受众对流行音乐的接受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欣赏层面。大量因翻唱出名的网络红人、草根歌手等现象都足以充分说明了受众对于演唱表演实践的浓厚兴趣和热情。这种兴趣和热情不仅推动了流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和快速发展,也为流行演唱教学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不同音乐风格在演唱技巧上都有着独特的要求,这些差异使得流行演唱教学需要针对不同风格进行专门的技巧训练。因此,如何针对不同音乐风格进行有效的技巧训练,提升演唱者的艺术表现力,成为流行演唱教学领域值得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课题。
一、流行音乐风格分类及特征
(一)音乐剧风格
音乐剧是一种融合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舞台表演艺术。在音乐剧的表演中,以美声唱法作为演唱技巧的基础形成独特的音乐剧唱法,它要求歌手不仅具备坚实且富有层次的演唱功底,还要能够运用声音的变化、情感的表达和协调的肢体表现将戏剧中的情感冲突和人物性格完美地展现出来。例如,Michael Crawford、Michael Ball、Hugh Jackman等著名音乐剧演员凭借出色的演唱实力和表现力,成功塑造了众多经典音乐剧角色,为观众带来了难忘的视听体验。其中,《歌剧魅影》《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猫》等经典之作尤为引人注目。
中国音乐剧的诞生源于戏剧家们对欧美音乐剧的研究兴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便开始将引进的欧美音乐剧的成功经验和优良剧目与我国传统民族戏剧有效嫁接,创作出了本土音乐剧。如,1982年由中央歌剧院推出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和上海歌剧院的《风流年华》。此后,又有一系列当代题材音乐剧作品问世,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音乐剧产业链体系逐渐趋于完善,音乐剧在中国市场中的表现也愈发亮眼。例如,一些原创音乐剧作品,如《金沙》出现标志着中国音乐剧在创作上的重要突破。《赵氏孤儿》则以其深刻的主题和激昂的音乐,让观众得到了艺术欣赏和历史文化熏陶的双重享受。《钢的琴》《阿尔兹记忆的爱情》《在远方》《搭错车》等作品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甚至还有作品实现了海外版权输出。
(二)民族风格
民族风流行音乐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融合的过程,在不断地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这种融合既保留了传统民间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和时代特色,这才能使得音乐有创新性发展,正如何颖、温晓娇所说:“我国音乐行业要想发展得更好,就必须利用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共性,使流行演唱更具吸引力,使民族音乐内容不再单一,从而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听众的音乐素养。”例如,一些歌曲在旋律上采用了传统的五声音阶,同时在编曲和节奏上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歌曲,如周杰伦《兰亭序》《青花瓷》《千里之外》等;一些歌曲则加入传统戏曲元素,形成新派“戏歌”,李玉刚就是此系列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新贵妃醉酒》《刚好遇见你》《清明上河图》等风靡一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增多,民族风流行音乐逐渐受到海内外受众的关注。这种音乐形式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音乐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中国歌手和音乐制作人开始尝试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出更具国际化的作品。腾格尔的《蒙古人》和《天堂》无疑是民族风格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作品以粗犷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草原民族的豪放与坚韧。同样,李祥霆与阿兰的《雪山飞狐》中融入了藏族音乐的元素,以高亢的嗓音和激昂的旋律,展现了雪山之巅的神秘与壮美。此外,莫西子诗《阿杰鲁》、旦增尼玛《梦中的额吉》等也是此系列作品的经典代表。
(三)网络风格
网络歌曲与其他音乐类型的最大区别在于时效性,这一特点主要源于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群体的变化所决定的。由于互联网的即时性和广泛覆盖性,一首网络歌曲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的点击和分享,迅速走红。然而,这种迅速的传播也带来了时效性的问题。网络歌曲往往追求新颖、朗朗上口,它们的内容、风格会随潮流的变化而迅速过时。此外,网络歌曲的时效性还体现在其受众群体的变化上。由于网络歌曲通常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一旦这些受众群体的兴趣喜好发生变化,网络歌曲的受欢迎程度也可能随之下降。虽然网络歌曲的时效性较强,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具文化价值。许多网络歌曲在流行期间能够引起广泛共鸣,它们同样能够反映和影响特定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现象。
需要指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网络风格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广义上的网络歌曲,指一切以互联网为媒介传播的音乐作品(不限于其他渠道),且歌手并非通过网络被大众熟知。例如,通过电视选秀比赛出道的内地流行歌手毛不易,凭借《消愁》《像我这样的人》等多首原创歌曲走红。2021年推出的《无名之人》还凭借网络平台获得了极高人气,并获得网易云音乐2022年度音乐奖年度热搜艺人奖。二是狭义上,歌手仅通过网络传播音乐作品而获得流量的。如:早期被戏称为“农业重金属”的组合——凤凰传奇,其《最炫民族风》《月亮之上》《奢香夫人》等一系列曲目自发行至今仍备受大众喜爱。此外,网络歌手许嵩,作为“QQ音乐三巨头”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年轻受众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歌曲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互联网为音乐的创作与传播带来了新的平台,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互联网音乐软件的完善,抖音、微视频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是推动网络歌曲的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网络歌曲的风格多样,既有流行抒情的旋律,也有轻松愉快的节奏。同时,网络歌曲的歌词也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个性化,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射。此外,网络歌手们往往能够准确把握年轻人的喜好和审美趋势,创作出符合他们口味的作品,这使得网络风歌曲作品在年轻受众群体中具有较高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四)欧美风格
欧美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听觉享受,更为华语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和经验。欧美流行音乐强调个性与创新的结合。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在歌手和作曲家的个人风格上,更体现在整个音乐产业的创新思维上。创作者善于捕捉社会热点、表达人们的情感需求,作品注重与听众的情感连接。此外,欧美风歌曲还展现了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魅力。这种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体现在通过R&B、House、Funk、Rock、Jazz等多种风格的结合形成独特的音乐呈现。
R&B,节奏蓝调,这一源自非裔美国人艺术家的音乐风格,以其强烈的节奏感和极富表现力的歌唱方式,成为欧美流行音乐的重要支柱。布鲁斯与爵士是R&B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灵魂乐、福音音乐等元素,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音乐风格。在早期众多华语流行歌手的作品中均能看到此元素的运用。例如,中国台湾流行被称为“R&B教父”的歌手陶喆,其作品《小镇姑娘》《找自己》等。
House音乐起源于80年代的Disco,经过不断地演变与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House风格。它以4/4拍的稳定节奏和简单的旋律为基础,有时又会加入Latin、Reggae、Rap或Jazz等元素,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元。例如,著名创作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的《Shake It Off》以其轻快的节奏和独特的旋律,展现了流行音乐的活力与魅力;而布鲁诺·马尔斯的《Uptown Funk》则以其复古的曲风和充满创意的编曲,让人们感受到了流行音乐的无限可能。华语流行乐坛也有此类歌手,袁娅维是当下华语乐坛R&B/Neo-soul代表,代表作有《浪漫主义》《潜蓝色》等。李泉在2000年发表的《走钢索的人》传唱至今,这首歌包含了爵士、巴洛克流行,还有一些古典元素与学院风格的中式Chamber pop。李泉在电子音乐、迷幻流行、独立摇滚领域也颇有研究——《我要我们在一起》《心世界》《这个杀手不太冷》等。
二、不同音乐风格影响下演唱技巧训练
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决定了演唱技巧训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对不同音乐风格下的技巧训练和教学要点练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对于提升音乐表演者的技能水平、推动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剧的技巧训练
音乐剧唱法旨在培养歌手在美声唱法、表演能力和戏剧性表现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此类演唱风格训练重点在于发声技巧、情感表达和肢体语言表现力的融合。演员除了需要根据角色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灵活调整发声方式,还需要通过细腻表演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准确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能够深入体验剧情。在训练的初级阶段,学习者需关注基本发声、共鸣、音准控制和呼吸技巧,在专业指导及系统声乐练习下提高歌唱基础素质。与此同时,对于表情及肢体语言的训练,诸如微表情控制、身体动作训练和台风塑造等亦需重点关注。在进阶训练阶段,应熟练掌握各种音乐剧唱腔的特点,结合贝尔特(belt)与弹跳(legit)等技巧,学习如何在不同曲目中切换唱腔。学习者还需从人物心理、社会背景等方面全面解读角色,并尝试将其个性融入歌曲表演中。此外,音乐剧风格歌手还需要进行跨界合作训练,学习舞蹈、戏剧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增强音乐剧的综合表现力。三位一体的训练方法——即在声乐、舞蹈和戏剧领域同时进行严格训练,无疑能够协助歌手在音乐剧风格方面取得更快的成长。
此类风格在歌曲表达和旋律吸引力方面具有极高要求,这使得情感表达训练尤为重要。情感传达方面的训练应聚焦于歌词内涵和演唱态度。歌手在研究歌词时需深入解读背后的情感诉求,并致力于将这些情感投射到声音的表达和角色的表演中。歌曲《何处是远方》选自音乐剧《在远方》,实际训练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歌手需对作品背景、歌词进行仔细分析,挖掘其中传达的情感内核;其次,借助声乐老师的辅导精进气息控制、发声共鸣等,研究音乐剧的演唱风格与技巧,吸收其情感表达优势,塑造自己的独特声线;最后,模拟实际舞台环境的音乐剧表演,帮助歌手锻炼临场应变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将专业训练与实际表演相结合。
(二)网络风格的技巧训练
与其他风格音乐相比,网络歌曲其时效性短决定了此系列作品强烈的节奏感、独特的采样和编曲技巧的特征。这就要求创作者紧跟年轻群体的潮流趋势,契合其喜好。在网络风歌曲的技巧训练中,歌手一方面需研究歌曲结构与编排,追求二度创作;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网络平台的传播特点和受众喜好,灵活调整歌曲的节奏和风格。他们还需要具备即兴演唱的能力,能够在直播或短视频中随时根据观众的反馈进行调整和变化。因此,不仅需要歌手具备丰富的音乐素养和应变能力,还要求掌握数字音乐制作软件如Logic Pro、FL Studio等,以便实现高质量的音乐制作。需学习混音和母带处理技能,以相应的插件如EQ、压缩器、混响等进行音频调整。
在演唱方面,应关注音域的拓展和声线运用。五音阶、八音阶、琶音、迪达克等练习可以帮助歌手磨炼音准、音色。歌曲中和声搭配的运用也非常关键,歌手不仅需熟练掌握基本的和声原理,还应具备听辨能力。同时,应注重声音的辨识度,以增强自己的个人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统一。现如今,这种风格也出现在各类演出比赛现场和商业活动中,要求歌手具备广泛的适应性和应变力。结合实际演出经验,歌手可挖掘各类网络平台潜在的资源,对相关经典作品进行分析与借鉴,以吸收其精髓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在培养网络风格的技巧训练意识时,需关注时下音乐趋势和社会热点,以便跟随潮流并端倪市场需求,结合现有资源优势探索不同艺术领域的创新可能性。
(三)民族风格的技巧训练
民族风格应注重对传统音乐元素的挖掘和传承。歌手除了需要准确掌握民族唱腔和表演技巧,以展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还需要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将其融入演唱中,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这就要求歌手具备情感调色能力。调色能力是指歌手在演唱过程中调整音色、韵味和风格,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为提升情感表达与调色能力,歌手需关注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象,学会转换情感状态并寻找合适的唱腔。
在训练过程中学习者需熟悉各种民族音乐元素,例如民歌、舞曲等,研究不同地区的民族乐器、唱法与音色等方面的特色,为演唱民族风格歌曲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除外,为了突显民族音乐的魅力,歌手需要学习将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通过数字编曲技术为民族风格创作注入活力,同时,在流行唱法中融入民族唱法以拓宽流行音乐风格的表演形式,尤其是在真假声结合和自然转换的训练上。具体可以用软腭将音放在鼻腔共鸣上,然后围绕首发音上行下行的音节练习,调节真假声比例。可以用“a、e、i、o、u”五个元音反复练习,逐步控制声带的变化,从而使音色统一、音域扩展。以《庐山谣》为例,这首歌曲是依托江西民间音乐改编的一首现代民族风格歌曲。在训练过程中,歌手需关注歌曲的民族特点,通过对原生态民歌的学习,理解其音调、节奏和韵律特点。接下来,歌手可以在练习民族唱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如和声运用等。在实训中,要紧密配合民间乐器的演奏,如二胡、笛子等。通过对民间乐曲的模仿和融合练习,提升民族风格演唱技巧。同时,应注重声音的清晰度和情感的亲和力,要特别注意声音位置的调整、咬字的调整,并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与听众建立情感联系,引发共鸣。
(四)欧美风格的技巧训练
欧美风格则演唱要求歌手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在实际演唱中,歌手需要熟练掌握发声技巧、节奏掌控和国际化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对国际音乐市场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的关注也有利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演唱风格和技巧。
欧美风格的技巧训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流派,如R&B、House、Rock等。在技巧训练过程中,学习者需明确自己所追求的音乐方向。例如R&B风格,应加强节奏感的训练,注意力度与声线的变化,以便在演出时更好地展现音乐张力。在欧美风歌曲的练习中,语言发音和歌词表达的自然性至关重要。歌手需提高发音准确度,以实现歌曲演绎的真实度。模仿经典歌手的演唱风格和台风可以帮助歌手更快融入欧美音乐氛围。以麦当娜的《Like a Prayer》为训练教材,学习者应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分析歌曲旋律线条,包括高潮部分的处理与和声搭配。第二,关注歌曲节奏的把握,《Like a Prayer》的副歌部分节奏明快,歌手应学会感受并掌握这种节奏调整。第三,学习者可尝试在训练过程中模仿麦当娜的唱腔,以便更好理解歌曲内涵及情感。在音准控制训练中,可借助音乐伴奏或合成器运用跟唱的方式强化对音高的把控,反复听自己的录音并与原唱对照,识别并改善不足之处。第四,还应关注舞台表现力的提升。在学习《Like a Prayer》这样的经典歌曲时,观看现场表演视频能帮助歌手表现力在舞台上的实际应用。
不论是何种风格的演唱,在实际训练中学习者都需熟练掌握发声基本技巧,以确保嗓音具有稳定性和弹性,包括呼吸管理、发声共鸣、音域延伸和气息连续性等方面的训练。深入理解歌曲的文本内涵和情感基调,表现出各个音乐风格独有的氛围。此外,个性化风格的塑造对于流行歌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流行歌曲除了追求音色的辨识度之外,在旋律上也推崇辨识度,不讲究歌唱处理的标准化,而是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因为个性化风格不仅能够让歌手在乐坛中脱颖而出,还能够帮助他们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与听众建立情感连接以及推动音乐创作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流行演唱教学中,技巧训练对于不同音乐风格的掌握至关重要。要精进基本的声乐技巧,培养情感表达与调色能力,塑造个性化风格,从而全面提升演唱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音域拓展、气息共鸣等要素,结合具体歌曲和不同音乐风格的实例提高演唱技巧和表现力。首先,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艺术特征;其次,关注技巧训练与音乐风格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的音乐风格对技巧训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技巧训练的结果又会影响音乐风格的呈现。所以,学习者需要探索如何在技巧训练中融入音乐风格的元素,使训练更加贴近实际表演,从而形成有标志性的个人风格特色。此外,还应关注技巧训练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研究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使训练成果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何颖,温晓娇.流行演唱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体现探析[J].戏剧之家,2024,(08):63-65.
[2]谢俊武.流行演唱教学评价反差由何而来——兼谈流行声乐和古典声乐的美学差异[J].人民音乐,2020,(09):7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