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艺术的个性化创作论文

2024-11-08 13:43:3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媒体播放形式呈现多样化,这让传统媒体的竞争压力更大。此时主持人的个性化创作就变得更具竞争力和更有价值意义。播音主持个性化创作,能够有效地消除观众的视听疲劳,激发观众的收看、收听兴趣,增加栏目品牌的黏性,提高产品收视率。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播音主持已经成为栏目的特色代表,不同个性的主持形式,能够直接影响栏目内容的呈现态度和价值方向,所以播音主持的个性化创作也会对品牌栏目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探究了播音主持艺术中的个性化创作,就个性化创作的意义、创作原则以及创作途径等进行分析讨论,为相关从业人
随着网络的普及,媒体播放形式呈现多样化,这让传统媒体的竞争压力更大。此时主持人的个性化创作就变得更具竞争力和更有价值意义。播音主持个性化创作,能够有效地消除观众的视听疲劳,激发观众的收看、收听兴趣,增加栏目品牌的黏性,提高产品收视率。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播音主持已经成为栏目的特色代表,不同个性的主持形式,能够直接影响栏目内容的呈现态度和价值方向,所以播音主持的个性化创作也会对品牌栏目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探究了播音主持艺术中的个性化创作,就个性化创作的意义、创作原则以及创作途径等进行分析讨论,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播音主持开展个性化创作的重要意义
播音主持通过传媒直接面对观众和不同的受众市场,他们的主持风格会直接影响栏目的收视率,继而影响平台的未来发展。目前随着媒介的多样化发展,不同媒体平台相继推出了各类特色栏目,内容层出不穷,但相似竞品也较多,很难长期与观众产生黏性,也阻碍了主持人在个性化方面的探索和发展。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持续上升,同类型的节目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观感需求,如何通过个性化的主持形式来打造更优的节目,提高效果和质量,已经成为各平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深思的问题。
所以,播音主持工作者在栏目中个性化创作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不仅要求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实践经验不断地打磨,创作自己的风格,为节目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在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努力下让节目呈现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更多观众的喜爱,满足不同观众的观看需求,让观众与节目之间的黏性更大。
二、开展个性化创作的基础原则
播音主持工作人员通过媒体平台对外传播信息,其所表达的言论将会直接影响观众的认知,甚至会产生思想导向的作用。所以作为主持人必须清楚地了解这份工作的价值意义,在进行个性化创作的过程中要坚持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确保创作内容不仅新颖富有亮点,同时也受到必要的约束和规范。
(一)追求个性与共性的平衡
作为媒介传播主体的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基础前提就是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在自身的岗位上表现出专业水平,这就是基本共性。而在针对栏目主持工作中的个性化探索,不仅要遵循共性要求,还要寻求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平衡点,相互补充。比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是播音主持工作的基础,在进行内容表达的过程中要让自己富含情感和活力,松弛有度,如此才不会显得刻板,也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同时针对媒体传播的需求,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和见识,博闻多识,将自己所累积的信息与广播信息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语言内涵,也能够让自己所阐述的思想更具说服力和信服力。当然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也会面临突发问题,所以作为主持人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把控节奏,调动气氛,有序维护秩序,避免突发意外情况对节目的干扰。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开展应对,以更好地控制节目场面,保障节目的播放内容和质量。所以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必须在共性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的创作,才能更好地让节目呈现鲜明的特色,吸纳更多的受众群体。
(二)正面价值的引导
作为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其所主持的节目面向观众类型多,其所发布的言论以及节目的内容和价值意义都会产生一定的舆论引导力,继而影响社会群体的认知和价值观。所以在节目中无论是引用反面事例进行鞭策还是通过正面事例进行表扬,其最终表达的内容都应当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在这种基础要求下,播音主持人员在进行节目的个性化创作以及语言表达时,就需要注意使用正向积极的用语以及心态来开展工作。当然在一些栏目中,主持人可能会使用一些特定的言语或是事例,这些言语和事例也要进行审核和评价,不能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而采用不当言辞和事例,从而对受众人群产生不好的引导,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外部观点的影响。所以主持工作人员必须在开展个性化创作的过程中把控好自己的语言表达,确保表意规范、态度诚恳、富有礼貌,让个人修养与节目相融合,创作出更加积极正向的内容。
(三)面对不同题材的处理
在新媒介渠道下,栏目的类型不同,主持风格的差异,会让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从而不断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在不同的内容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其内容所呈现的感官各有不同,这对主持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挑战,也是基础要求。在开展工作时,主持工作人员要了解不同作品的风格和其所要呈现的思想,继而找到相应的方式进行创作表达。比如,在抒情类型的栏目题材中,工作人员要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快速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对自己的语言表达以及表情进行有效管理,从而让观众能够通过主持人快速进入栏目所要传达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还可以通过融合自己的情绪,让观众快速代入,让作品的感染力更强,提高作品的呈现水平。播音主持工作人员作为作品的“发声者”,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寻求更加合适的方式来调动观众情绪,让节目的呈现更加生动。
三、个性化创作的途径
(一)思想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都会对人们的主观意识产生影响,所以任何的创作都不能脱离生活。作为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要积极地从生活中去寻求创意和灵感,让自己的创作内容贴合生活、现实且富有合理性,如此才能让作品不脱离大众,吸引更多的人收看和聆听。个性化的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沉淀。如果只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硬套,不仅会失去自己的特色,还会让节目显得不伦不类。内容创作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同时始终围绕媒体传播的核心价值,所以内容创作不是随意的,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融合进自己的态度和真诚,才能让节目具备正确的思想导向。
(二)结合现实,不断创新
缺少合理性和现实性的内容,很容易假大空,这种内容不仅毫无依据,而且与媒体传播的核心价值相背离。所以播音主持人要始终联系现实,在创作过程中避免内容与现实脱轨,保证节目呈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进行个性化创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案例或自身体验进行个性化创作。但要始终保持节目的创作底线,不得随意创作内容误导观众,造成不良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可以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生活阅历,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另外,还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借鉴其他优秀的播音主持经验,积极和行业人员相互交流,不断地进行自我打磨、创新,通过融合实践让自己的创作内容更具个性,风格更加鲜明。
(三)探索中不断超越
不同的栏目要求和内容形式各有不同,所以播音主持的创作也需要持续更新和完善。但是现实中很多播音主持人在建立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之后,容易故步自封,甚至专门塑造维持这种风格。短期来看,这种类型会受到观众喜爱,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并不利于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很容易让他们盲目自信,在工作中产生惰性,继而失去个性化的创作热情。当然,也存在一些播音主持工作人员是在不断地个性化探索中寻求突破和超越的,在个性化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目前在主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创作取得成绩时,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要进行反思和内观,不断寻求挑战和突破,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才能让自己的主持风格更具生命力,才能让自己的主持内容更具创新力,才能让节目的受众更多,提高自身的价值。
(四)角色的转变以及业务形态的转变
作为主持人来说,其工作内容就是主持栏目,进行内容的传递。但是长期站在聚光灯下,很容易故步自封。因此,在进行个性化创作的过程中,主持人可以适当地开展角色转换的模式,从观众角度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看点。贴合观众需求进行创新。还可以进行业务形态的转变,通过多业务平台,丰富自己的主持模式,为自己增设不同的挑战,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丰富自己的主持经验。
四、结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宣传媒介,人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高栏目的收视率,就需要提高播音主持的业务能力并不断创新。在丰富知识、提高职业素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受众群体的反馈和沟通,做好个性与共性的融合,在不断的实践积累中寻求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主持风格,提高主持质量。
